查看原文
其他

阅读需要主张,来选出你的“2016年度好书”|再版类

2016-12-01 柏琳 新京报书评周刊

微信ID:ibookreview

『阅读需要主张』

进入2016年的最后一个月。书评君这一年,艰辛不足为外人道。但有一种共识始终坚如磐石——阅读需要主张。在黑暗中,期待自己具有足够的力道,举起人文的火把,照亮爱书人的脸庞。


从今天开始,我们陆续推出2016年度好书的初选书单,并邀请爱书人一起参与投票。阅读需要分享,每个类别的每一本书,都在这一年中得到我们的关注和敬意,但好书太多,惟有“忍痛割爱”,请你删去书单上不那么“好”的书目吧。请在文末的投票处告诉书评君你的选择。


今天推出文学和再版类年度好书候选书目,有一点沉重,渴望轻盈飞翔,却见证太多苦难和凋敝。期望苦难不要瓦解人的自我,期待时间是股清流,温润人之为人的质地。




时间是股清流,温润人之为人的质地 

| 2016年度好书之再版

 

撰文|新京报记者 柏琳




1

 


《社会学的想象力》

作者:[美] C.赖特·米尔斯

译者:陈强

版本:三联书店 2016-10

 

这本书作为西方有史以来最畅销的社会学名著之一,是英年早逝的社会学家米尔斯毕生功力的精粹。米尔斯关注我们这个时代究竟是什么构成了人的本质,他创造了一个“快乐机器人”的概念:拼命玩乐与消费,享受快乐,却失去了反思能力。为了抗拒这样的“潮流”,他寄希望于“社会学的想象力”。


根据米尔斯的说法,“社会学的想象力”是一种心智的品质,这种品质帮助人们用信息增进理性,从而使他们能看清世事,以及或许就发生在他们之间的事情的全貌。本书初版于1959年,现在已成为英语世界、乃至世界各地社会学教学中广受推崇的入门经典。

 

2


《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校补本)

作者:朱东润

版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6 年11月

 

这是已故学者朱东润先生的一本鼎立之作,发轫于1931年,正式出版于1944年。在已有的数种《中国文学批评史》中,本书被认为是中国文学批评的集大成者,第一次用新的文学观念较系统地考察了我国从先秦到清末的文学批评发展过程。不过已有的《大纲》是作者在抗战期间应教学之需的讲义,并非其原本期望的定本。


复旦大学陈尚君教授爬搜档案史料,力图穷尽掌握朱东润在教学过程中有关中国文学批评史的讲义与旧稿,幸获1937年修订本的最后十八章,即以此十八章替换通行本中相关部分,还对所有文字重加校订,尽可能反映朱东润生前手定修订本的面貌。

 

3



 《治史三书》

作者:严耕望

版本: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6

 

今年是历史学家严耕望诞辰一百年,严耕望是钱穆最欣赏的弟子之一,他被同门师弟余英时称作“中国史学界的朴实楷模”,《治史三书》汇集了严耕望三本小书《治史经验谈》《治史答问》和《钱穆宾四先生与我》,系著者总结数十年从师问学的历程与研治国史的实际经验,用现身说法的方式指示后人以治史门径。


该书已成为两岸三地历史院系公认的治史必读书目。今年所推增订本,新增两万字《钱穆传》。语言平实,全无浮夸炫技,是被读者盛赞为“金针度人”的治学入门书。


 

4


《殷海光林毓生书信录》

作者:殷海光、林毓生

版本:三辉图书/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6年

 

比起专著,书信总是具有更为打动人心的力量,因为它能将思想背后的“人”更为立体地呈现与表达。台湾自由主义开山人物殷海光,从1957年至其1969年离世,与他在美国的学生、而今已是著名历史学者的林毓生保持日常通信,内容无所不谈,从留学琐事到家庭碎务,从推荐书单到讨论重要学术问题……


一位坚韧的自由斗士和一个敏锐的青年学子之间的师生对谈,透出那个时代特有的精神光芒和道德力量。彼时台湾尚处于戒严状态,而这师生二人,却已经把全部的注意力,转移到了“整个人类前途自由的明暗。”

 

5



《民主的不满: 美国在寻求一种公共哲学》

作者:[美]迈克尔·桑德尔

译者:曾纪茂

版本:中信出版社 2016-8

 

迈克尔·桑德尔是当代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公共知识分子之一,他在哈佛大学讲授的《公正》课程深受学生欢迎,该课程被制作成哈佛公开课后在网络广为传播。本书是桑德尔的一部关于自由之意义的论著,在自由主义的语境下,追溯本世纪后半叶美国民主的再造过程,针对公共哲学的概念分别提出哲学和历史的论证。


本书的核心问题在于 “中立” 于诸道德观的程序自由主义和以塑造某种价值观达到对社群认同的共和主义之间的矛盾。在桑德尔看来,程序自由主义已经逐步取代了公民共和主义,并给美国的民主带来了灾难性后果。

 

6



《神经症与人的成长》

作者:(美)卡伦·霍尼

译者:李明滨

版本: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6-5

 

大多数人对于“自我”、“本我”和“超我”概念的认知,都来源于弗洛伊德,而美国德裔女精神分析学家卡伦·霍尼有一套自己的区分法:理想的自我(完美却不可能达到的自我)、实际的自我(被贬低的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的自我)、真实的自我(经过努力后可能达到的自我)。


不同于一切都要从童年经验里挖掘动因的弗洛伊德,霍尼通过大量临床经验的总结后认为,神经症系统是动态的机制。这本书堪称作者晚年的集大成作品,它是如此打动我,当神经症的自尊和真实的自我产生冲突时,人们会依据性格和经历来选择应对方式。和深层意义上很悲观的弗洛伊德哲学不同,霍尼的理论是乐观的,她虽然看见神经症有内耗和自毁的悲剧因素,却始终相信人一定有渴望成长的愿望。


 

7



《走向新建筑》

作者:[法] 勒·柯布西耶

译者:陈志华

版本:商务印书馆 2016-6

 

“建筑,要么革命”,这句话成为一本书的精髓。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勒·柯布西耶在20世纪20年代初出版了这本书,喊出了现代建筑民主与科学化的最有力宣言。


这位”石头缝里迸出的孙猴子“(中国当代建筑学家陈志华语),批评看不到工业发展和建筑发展必然趋势的古典注意学派,提出了建筑必须走大生产、工业化道路,反对搞虚假装饰的古典主义。他听凭宫殿倒塌,因为他关心为普通人使用的普通住宅,将其当作建筑学的基本层次。他关心人的尺度,强调恢复人道的基础,认为这才是一切。

 

8



《中国社会的个体化》

作者:阎云翔

译者:陆洋等

版本: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6-1

 

活在当下的中国,一个吊诡之处在于,我们需要同时面对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的诸多问题,而个体的凸显在此间扮演了重要角色。本书中,著名的文化人类学者阎云翔以东北下岬村作为长期跟踪的样本,记载了一场正在日常生活领域重塑中国人和中国社会的变革。


作者认为今天的中国文化正在见证并孕育着一种全新的个体主义,这种个体主义过去不可言说,而今却处处发挥着影响力。阎云翔指出,中国的个体化进程确实给个体带来了更多的流动、选择和自由,但国家却没有给予相应的制度保障与支持。中国的个体为了寻求一个新的安全网,或者为了再嵌入,被迫又回到了家庭和私人关系网络中寻求保障。

 

9



《政治思考》(修订版)

作者:[美]格伦·廷德

译者:王宁坤

版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2016-9

 

这个时代需要怎样的政治成熟?所有阶级差异都应该被废除吗?是否每一个政府都只是为“强者的利益”而服务?这本写在三十多年前的政治学著作,与大多数政治学方面的书籍不同,着重于解读这样的问题:人为什么要思考政治?我们在思考正式的时候将要面对哪些问题?


书里透视了很多看似习以为常的基本政治问题,作者呼吁要以苏格拉底的对话精神和康德的二律背反概念破除意识形态的藩篱,构建开放的政治思考领域,以期建立一个公正社会。

 

10


《被禁锢的头脑》

译者: [波兰] 切斯瓦夫·米沃什

版本:上海贝贝特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年10月

 

保持独立自由的思想,无论在极权社会还是民主社会中,对于个体,尤其是知识分子来说,都是考验。1980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波兰人米沃什终身致力于这个议题的思考。这本书是他写于1950年代初的经典作品,对于二战前后波兰以及波罗的海三国人民的处境做了精辟的描述。


书名中所言的“头脑”,指涉欧洲传统意义上的知识分子,但对于现今的语境依然具有阐释力度。米沃什在书里描写二战前后东欧的知识分子(也包括普通人)是如何一步步被极权思想所钳制,从而失去独立性,然后,要么自杀,要么进入体制,或者第三种路——流亡。历史,改写了知识分子的轨迹。

 

书评君邀请您为我们的再版类年度好书投票。

点击即可投票(可多选)。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撰文:新京报记者 柏琳;编辑:走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扫一扫,赏给书评君一个可爱多?






直接点击 关键词 查看以往的精彩~


中年人丑态 | 丢书大作战 | 《比利·林恩》| 川普 | 朴槿惠 | 哈利·波特 | 《黑镜》 | 独生小孩 | 秋季好书 |《西部世界》| 黄永玉 | 鲍勃·迪伦 | 高房价 | 追风筝的人 | 胡适 | 钱理群 | 竹久梦二 | 校园性骚扰 | 电影审查 | 抑郁症 | 荒木经惟 | 沈石溪 | 傅雷之死 | 少年读经 | 老舍之死 | 心灵鸡汤 | 帕慕克 | 龙榆生 | 奥兹奥威尔 | 阿列克谢耶维奇国学 | 民国试卷 | 弟子规 | 小王子 | 《红楼梦》



点击图片

购买文艺而有力量的《诗光年日历》

或者点击“阅读原文”去我们的微店看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