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统,还靠不靠得住?
微信ID:ibookreview
『阅读需要主张』
近几日,最吸引大家眼球的事件要属美国总统选举,风头甚至盖过了我们自产自销自嗨的“传统节日”双十一“剁手”大促销。唐纳德·特朗普如黑马一般一路逆袭成功,最终赢得大选,他将于2017年1月20日入主白宫。
大选过后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仍在发酵,美国多地爆发了反特朗普游行。从美国国内蔓延到全世界,从知识分子到街边百姓,每个人都在观望、思考,特朗普的当选到底意味着什么?
特朗普的政治履历几近空白,大家都对他将如何领导美国一头雾水。他选举中的言论充斥着种族歧视、性别歧视,这些令人瞠目的主张遇上长期被忽视、被抛弃的诉求,发生了种种比我们预计中更为严重、更为剧烈的化学反应。
但是我们在这一片混乱之中,却又能感觉到美国人心底里的底气:他们仍然认为,美国的民主制度,可以调节特朗普的极端,可以保证无论总统如何更迭,国家的统治不会出现不可弥补的纰漏。著名作家林达早前写过一本美国观察畅销书《总统是靠不住的》,其中正点出了美国的这种制度自信。
这一次,美国的制度自信遇上完全不按套路出牌的特朗普,还能否发挥作用?
特朗普与美国的精英民主
撰文|王亮
(清华大学政治学博士研究生)
几天以来,美国总统大选唤起了我国很多人对于政治和选举的兴趣,吸引眼球程度甚至堪比商家双十一的大促销。我们所关注的大洋彼岸,这几天也一直处于紧张和激烈的选后清算当中——游行示威抗议事件层出不穷。
对于现实中政治问题的研究一直存在“盲人摸象”的倾向,笔者也不可能是全知全能的明眼人,所以本文对于特朗普当选美国新总统这一事件的分析也仅仅是试图从精英政治角度对特朗普现象进行一些解读。希望能用一家之言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有所帮助。
特朗普的当选恰是精英政治的产物
特朗普的当选,即使存在国际政治问题预测的固有障碍,即使有“邮件门”事件,在我们来看仍然大大出乎了之前相关领域专家和民调预测。美国人更因为比我们对此结果更加焦虑而直接用游行示威抗议的方式来表达他们对特朗普的反对。一时间,精英政治是否彻底溃败和特朗普将把美国带往何方的质疑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因为在很多人看来,特朗普没有执政经验,竞选中的观点又太民粹了,甚至有部分人把特朗普和纳粹相比较。其实寻根溯源,美国政治中的精英主义倾向恰恰成了特朗普胜选的重要原因。
首先,美国的选举制度中的精英主义倾向推动了特朗普的当选。
比较过去六次美国总统大选,特朗普得票率是最低的。2008年奥巴马和麦凯恩分别得票6940万张和5980万张。2012年奥巴马和罗姆尼分别得票6590万张和6090万张。2016年希拉里和特朗普分别得票5980万张和5960万张,但特朗普胜选总统。这种总得票数少反而当选的现象在美国已经不是第一次了,2000年小布什和戈尔竞争总统职位大选中就出现过。当时就引起了对美国选举制度的热议,这次反而讨论这个问题的不多。
大选后,美国多地爆发反特朗普游行。
美国在总统选举中采用的选举人团制度是非常特殊的。选民不是直接投票选举总统,而是投票给各个州(加上华盛顿特区的3票)的选举人团,最终由选举人团在华盛顿开会投票选举总统。理论上讲,各州选举人在选民投票时候就要明确表明自己所支持的总统候选人,也有后来正式投票时临时改变想法改投其他人票的可能(事实上也发生过)。不过从现实政治角度来看,选举人团产生出来,也就意味着美国未来总统的产生。这一点,从我国以及其他国家领导人对于特朗普当选的贺电也能得到印证。
既然选举人团制度和英美选举中的“赢者通吃”办法相结合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总得票少反而当选的结果,那么为什么一向倡导民主并且努力向全世界推广民主的美国,到现在还不采用直接选举总统的办法的呢?有的回答是,完全按照人口比例来投票的话,一些小州将难以吸引候选人前往游说,从而导致这些州的利益受损。也有的解释认为,这是联邦制造成的。在笔者看来,即使按照现有的选举制度,选举人票数较少的州也很少得到重视。争夺大州尤其是摇摆州中的大州是总统候选人任务中的重中之重,而且联邦制国家中采用美国这种选举制度的也是非常少见。那么比较合理的解释其实就是美国自开国以来的精英主义倾向,美国在建国之初为选民制定了相当高的财产门槛,并不是所有公民都有选举权的。
即便如此,当年的美国政治精英还是用这种特殊的选举人团制度来限制人数不多选民的权利。在各个州的选举人团人数设定方面,用众议院议员人数(按照人口数量比例产生)加上参议院议员人数(每个州都是2名,不论大小)做为最后各个州的选举人团人数。当年精英们的制度设计本身就扭曲了每个选举人票背后代表的选民数量。倘若真的按照一人一票直接选举来计算,特朗普这次还就不能当选总统了。
作者: (英国)保罗•约翰逊
译者: 秦传安
版本: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0年4月
▲ 点击图片买一本
其次,美国政治实际运作中的精英主义倾向也与此次选举结果有密切的关系。
美国历史上除了少数总统是以独立候选人身份当选的之外,绝大部分都是与政党政治密切相关。其实政党政治的发展正是当初华盛顿的担心,即担心政治权力仅仅为某些精英小集团所掌握。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围绕政党政治和利益集团的博弈,华盛顿精英圈子进行了多次的利益交换和利益输送,而这些理所当然地被普通民众所厌恶。随着次贷危机之后的“占领华尔街”运动,美国普通基层民众已经越来越成为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一个标榜“人民的总统”的特朗普也就不足为奇了。特朗普本人虽然是共和党候选人,却与传统共和党人有很大不同,与众议院共和党领袖的关系也并不密切。远离华盛顿肮脏的政治交易,在普通民众看来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即使特朗普的私德也并不是完美的。
聚集在“川普大厦”前游行的人群
从两党竞争的传统来看,民主党的传统势力范围主要集中在东北部和西海岸。这些地方从地理上看分布分散,人口数量很大,却也有比较严重的两极分化情况。其中美国的东北部地区曾经是美国制造业中心,可是在全化的冲击下,大量的传统工业企业倒闭,成为“锈带”。可想而知,这一地区的底层民众有很强的被抛弃感。西海岸也不乏大量受到全球化冲击的底层人士。针对这样的沉默大多数,两党的政策主张回应有明显差别。民主党的竞选议题例如同性恋、女性和移民等偏精英化,即更多是知识精英们和政治精英们关注的话题,对于普通民众关心的全球化冲击下的收入和工作岗位问题关心不够。特朗普正是牢牢地抓住这一点针对民主党展开攻击,并且不断找到己方的支持者的。这样一来,很多原来民主党势力范围上的选民就通过把票投给特朗普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失落与不满,民主党传统上占优势的密歇根州最终由特朗普胜出就是这方面的例证。
共和党的主要势力范围位于中部地区从事农业和传统行业的州,这里共和党支持人口投票率高。反过来看“政治正确”的希拉里,其支持人口虽然比例大,投票率却上不去。本届美国总统大选投票率创历史新低,仅为48.6%。如果投票率能再高些,恐怕一些摇摆州的选举结果就要改写,从而导致整个选举结果的更多变数。不过,越是民主党精英,其关注点恐怕越分散。传统的精英政治应对利益诉求碎片化多元化,显然不如特朗普近乎民粹主张的组织力和号召力更有效果。
精英阶层的担忧会成真吗?
美国精英们的焦虑情绪在选举结果出来以后有了比较充分的爆发,这在最近几次的美国总统大选中是不多见的。即使2000年小布什戏剧性战胜戈尔的时候,大家关注的较多也是美国特殊的选举人团制的问题。
那么这次精英们担心的是什么?笔者根据已有的情况做出推测,主要还是担心政策上的变化。毕竟美国采用的是总统制,这种情况下,总统在内政和外交方面有很大的自主权力,而且不会因为政治责任而下台。也就是说,即使未来四年特朗普的政策会引起精英阶层的巨大反感,特朗普也能完成一个任期而难以中途换人。那么,特朗普真的就会特立独行、我行我素下去吗?那些竞选中的“疯狂”的主张能否落实?做为之前八年执政党的民主党,关心的是之前的执政成果能保留下来多少呢?
从政策层面来分析,美国任何一位新总统都会有自己独到的看法,否则什么都追随前任那也就没有必要来当总统了。美国的总统制也确实有利于总统个人特殊风格的发挥。不过从历史上看,美国新任总统标新立异的政策主张也会受到很多制约而难以完全贯彻,比如杜鲁门的公平法案、克林顿的人权标准等。
作者: (美)布鲁斯·阿克曼
译者: 汪庆华
版本: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13年2月
▲ 点击图片买一本
这里的原因首先是精英政治这样的传统不会轻易发生改变。美国的政治文化传统(例如发达的利益集团政治)和选举制度规则等方面是非常有利于相对较小的精英集团控制政权的。而相对稳定的利益集团控制政治的局面决不是一个总统就能改变的。相反由于特朗普当选的特殊性,他反而要去弥合与传统政治精英的分歧。
其次,美国的三权分立和文官制度也在很大程度上也能确保政策的稳定性。因为美国总统权力虽然很大,却仍然要受到来自国会和最高法院的诸多制约。如果不考虑立法和司法两个部门的想法,总统的政策主张和重要决定也难以在法定的框架内得到贯彻。
行政部门内部的文官集团也是精英政治的又一大代表力量。他们不随执政党变动而进退,在行政体系内部有相当的稳定性,与传统政治精英关系联系较多而关系密切。他们也是未来特朗普执政所不能离开的力量。这种稳定的文官集团对于缺乏执政经验的特朗普及其团队而言既是执政知识和经验的供给方,也是伴随着这种供给并且在日常行政事务中特朗普风格政策的修正者。
这可以避免特朗普的政策走极端的倾向,避免政策发生重大的逆转性变化。总而言之,精英们的“寡头统治铁律”会具有相当惯性的。
特朗普会大幅度推翻现有政策吗?
关于竞选中的承诺兑现问题,其实美国历届总统做的并不是很好。
在竞选时做出承诺是为了战胜对手。可是一旦当选,第一要务就是巩固政权,这里的关注点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加之美国总统制下,总统并没有承担政治责任而辞职的必要性。选民的问责在理论上也只能是到了下次选举,选举民主再次集中表现出来的时候。而到时候选民的关注点很有可能又会发生新的变化和转移了,因此即使没能兑现竞选中的承诺,后来连任的总统也是不乏其人的。
回到现实当中来看,大选结果揭晓后的特朗普和奥巴马从姿态上和政策诉求上看也都做了重大的调整。两人在见面中“相谈甚欢”,并没有之前外界担心的尴尬气氛。奥巴马放弃了在最后几个月任期内推动国会通过《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将其交给下届的特朗普政府决定其命运。特朗普则宣布保留奥巴马医改的关键条款,来回应部分美国人恐慌性地购买奥巴马医保。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是不必过于担忧特朗普是否会大幅度推翻前任政策,并且特立独行地去推行竞选中的一些主张的问题。
作者: [美] 斯蒂芬·布雷耶
译者: 田雷
版本: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11年8月
▲ 点击图片买一本
不过不可忽视的是,早在选举结果产生之前,就有人提出:即使特朗普不能当选总统,美国政治未来也将带上浓厚的“特朗普色彩”,也就是对于底层利益诉求的关注,避免底层民众的被抛弃情绪蔓延。更何况特朗普最后还是当选了——即使投票率不高而且所获得的选民总票数少于对手——成为总统的特朗普必然会努力使他任期内甚至更长时期的美国政治带上他的个人色彩。来自底层和高层的情绪汇聚,对于传统的精英政治会产生冲击,将导致未来的精英政治要更多地考虑底层利益诉求,要更加具有包容性和多元化来应对日益碎片化的利益目标,即使这仅仅是为了选民手里四年一次的选票。
另外,我们是否反思过,那些代表“政治正确”的主张,是否对于精英集团带来了更多收益而缺少对于普通民众的关注呢?就像因为金融全球化和生产全球化等而失去岗位的普通工人和深受非法移民困扰下的普通民众,他们的利益诉求并不是天然就不如精英们的更有合理性。因此笔者也建议在思考这个问题时,我们的精英也能避免本位主义思维定式,能更具有包容性,而不是简单的把特朗普的竞选主张视为“政治不正确”的疯话。
通过选举,看到被遗忘的民众
相比分析原因的有迹可循,预测未来事态发展就具有更大的风险了。即使如此,针对特朗普当选总统这一事件的后果分析和预测也并非完全是茫然的。
美国政治的特点,很大程度上也是它的优势之一,就是不走极端,具备自我调节功能。这样的调节功能和与之相适应的调节机制可以说在过去的数百年里多次发挥作用,比较成功的保障了美国政治的正常运行和美国大国地位的确立和巩固。
作者: [美] 詹姆斯·麦迪逊
译者: 尹宣
版本: 译林出版社 2014年7月
▲ 点击图片买一本
现在来看,这种自我调节还可以变现为包容性和“助学习能力”。关于包容性方面,这次大选竞选主张中出现的国际主义和孤立主义两种倾向、保守与自由两种价值观以及上层精英利益诉求和底层民众的利益诉求这些矛盾的问题是可以在美国政治制度框架内解决的。
在可预见的将来,新当选总统特朗普也会在这之间寻找平衡,其行为模式甚至有可能向传统政治精英靠拢出现“精英化”情况。而且美国相对比较成熟稳定的政治体制可以为这位缺乏执政经验甚至不熟悉传统政治的新总统提供学习方面的帮助,构成所谓的“助学习能力”。
民主选举不是万能的,但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民主的选举(或者叫选举民主)采用几年一次的方式(在美国是四年一次),唤醒平日里的沉默的、被遗忘的、被抛弃的大多数民众,拿起手里的选票,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合格的政治家起码不能忽视这种利益诉求的表达,只有真正适应这一潮流,解决底层民众所遇到的现实问题而不是强调身份和创造特殊阶层,才能实现政治家个人的理想。
民主不是最好的政治制度,却是最不坏的。通过几年一次的选举,重新发现社会各个群体(尤其是平时的弱势群体)所需要的权利和尊严的表达,开展相应的政治对话来重新整合国家各个不同的阶层集团——这是笔者理解的来自这次美国大选的启示。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作者:王亮;编辑:走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直接点击 关键词 查看以往的精彩~
秋季好书 |《西部世界》| 黄永玉 | 鲍勃·迪伦 | 高房价 | 追风筝的人 | 胡适 | 钱理群 | 竹久梦二 | 南锣鼓巷 | 校园性骚扰 | 电影审查 | 篡改历史 | 空巢青年 | 抑郁症 | 荒木经惟 | 沈石溪 | 傅雷之死 | 少年读经 | 老舍之死 | 表情包 | 洗稿 | 郝景芳 | 严耕望 | 加缪 | 阿城 | 心灵鸡汤 | 帕慕克 | 龙榆生 | 奥兹 | 奥威尔 | 阿列克谢耶维奇 | 国学 | 民国试卷 | 弟子规 | 小王子 | 《红楼梦》
点击图片
购买独家限量首发《杨先让文集》~
或者点击“阅读原文”去我们的微店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