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郝景芳:如果你在意外界评价,你的内在自由就会死掉一部分

2016-08-22 张畅 新京报书评周刊

微信ID:ibookreview

『阅读需要主张』

北京时间8月21日上午9时,第74届雨果奖颁奖典礼在美国堪萨斯城举行。中国科幻作家郝景芳凭借《北京折叠》荣获雨果奖。


郝景芳成为第二位获得该奖项的中国人。自刘慈欣《三体》获奖后,中国作家再次进入世界科幻文学的视野。


一个月前,我们对郝景芳进行了专访,彼时的她谈及外在评价,十分淡然:“如果你真的在意这些评价,你的内在自由就会死掉一部分。任何外在的定义对我而言,都只是窗子上的影子。” 对于写作,郝景芳坦言:写作类型不重要,写得好与坏才是关键。


而郝景芳的写作之路,正在徐徐铺展,绽放出更炫目的光彩。


你所不知道的郝景芳


撰文|张畅

 

北京时间8月21日上午9时,第74届雨果奖颁奖典礼在美国堪萨斯城举行。今年4月,继2015年刘慈欣《三体》获奖之后,郝景芳凭借《北京折叠》再次入围中短篇小说领域。


无论是三重空间的近未来想象,还是小说中折射出的对于社会不平等问题的人文关照,都为郝景芳和她的作品吸引了大量目光。这一次,这部由科幻作家、《三体》译者刘宇昆翻译并推荐的中短篇科幻,成功摘得雨果奖。郝景芳也成为第二位获得该奖项的中国人。



郝景芳与科幻作家、译者刘宇昆


 颁奖典礼上,郝景芳发表获奖感言:“对我来说,获奖并不是完全意料之外。实际上,刚才我还在考虑自己去‘雨果奖落选者’派对上的样子。获奖者派对,落选者派对,我都不知道自己更期待哪一个呢。科幻作家很喜欢把所有的可能性都考虑到,不管好坏,是幸运还是不幸。他们会讨论采取什么战略应对外星人等等这样的问题。基本上可以说,他们生活在无数平行宇宙之间。在《北京折叠》这部小说中,我提出了未来的一种可能性,面对着自动化、技术进步、失业、经济停滞等各方面的问题。同时,我也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有一些黑暗,显然并非最好的结果,但也并非最坏的:人们没有活活饿死,年轻人没有被大批送上战场,就像现实中经常发生的那样。我个人不希望我的小说成真,我真诚地希望未来会更加光明。”


“外在定义只是窗上的影子”


就在一个月前,当我们面对面坐在一家咖啡店里,她却用相当淡定的语调,细声细语地对我说:“如果你真的在意这些评价,你的内在自由就会死掉一部分。任何外在的定义对我而言,都只是窗子上的影子。”

 

对于一个被荣誉光环围绕、被成功和幸运眷顾的人,身上多少都会散发出一种不易察觉的骄傲,这在我的众多采访对象当中并不少见,可以说格外寻常。但郝景芳却没有。她安安静静地坐在咖啡店一角,说起话来像森林中低空划过的鸟。在我们长达两个半小时的交流中,她的语调始终都是平和的、缓慢的、温柔的。

 

用她的话说:“获奖这件事对我并没有太大影响。因为我在其他事情上也会投入精力去做。如果获奖了当然好,如果没获奖,我还有其他的事情做,生活还会照常运转。”



郝景芳在颁奖典礼现场

 

郝景芳的确不是那种孤注一掷的作者,体内似乎也没有那种喷薄的激情让她对什么事情欢呼雀跃。科幻写作对于她而言,只是一小部分精力的投入。每年,她只写两三个故事,写好了,就心满意足了。没人能催她的稿,她自己也不急,所以她的作品是可以穷尽的。

 

除此之外,她每个工作日会在中国国家研究基金会的办公室里,做数据研究、写经济报告、筹办会议。还要做一名称职的母亲,陪自己的小女儿长大,看着她一步步在自己的生命中留下痕迹。这些,才构成了她生活中的大部分。

 

尽管生活中的郝景芳有着多种身份,每一种身份都要她投放相当的精力和时间,但她却依然无法对一些社会现象置身事外,仅仅甘愿做一个阁楼里写作的作家,或世界的旁观者。

 

“要写出社会中隐身的状态”


无论是获奖短篇《北京折叠》,还是新近出版的长篇《生于一九八四》,郝景芳都在探讨现实世界中的巨大鸿沟,聚焦于那些被现实围困的群体,无论是阶层、制度、身份、财富不均,都是她关注的焦点。或许正是她日常的工作经历,让她有机会接触到一些高层次的场合和人物,也让她看到这些人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哪些会议和决定最终改变了底层的生活。再反观现实中的人和事,作为一个冷静的观察者,郝景芳才会认为:“有一些主题并没有被人们真正地看见,我就想把这种隐身的状态写出来。”

 

写出社会中隐身的状态,郝景芳并非单纯出于情感上的“鸣不平”或义愤填膺,而是想在更高的层面,在自己的作品中,为人类共同的出路问题找到一个满意的答案。因此,从《流浪苍穹》开始,她所有作品中的任何一种制度,都有它本身的缺陷。因为她坚信,世界上不存在乌托邦,没有一种制度是完美无缺的。真正好的世界,答案并不在制度,而是在人。在面对制度造成的困难中,人与人之间能互相尊重,彼此真诚,才是未来可期的一条路途。


谈天的过程中,郝景芳的思维缜密,表达精炼,有时会停顿良久,为了找到最合适的那个词。我们谈及的这些问题,无论是制度、自由、焦虑,还是写作,都不是她临时给出的答案,而是她用过去的几年甚至十几年,思考而得的结果。天性早熟而沉稳,让她比同龄人先行一步,找寻自己内心的答案。因而她热衷于反思,力求对自身的命运和选择,有着自觉而清醒的认识。

 

高中时代开始阅读卡尔·萨根、约翰·格里宾,进入清华大学物理系之后阅读爱因斯坦、海森堡、波尔、薛定谔、笛卡尔、莱布尼茨、康德……郝景芳几乎是靠自己的直觉和判断,趟出了一条从科幻,到物理,到哲学,到经济的路。尽管当时想要成为一名量子物理学家或宇宙学家的梦想,至今还遥遥无期。但她似乎更坦然了,因为在写作的过程中做出的反思,让她明白:找到了内心平静的自我之后,生活中现实的困难是很好解决的。



“雨果奖”揭晓现场

  

对于写作,郝景芳还是个探索者。她知道自己的作品不是那种以起伏跌宕的情节吸引眼球的,也不是那种靠产量和速度获得关注的。她甚至坦言自己没有那么多粉丝,也不会特别在意有多少粉丝。选择用科幻的形式,去表达内心的困惑和对世界的思索,其实是她最喜欢也最适合的一种方式。科幻,让想象和现实交叠,也让她的构想在另一个时空里呈现。这些,同样给她自己的世界打开了一扇窗。

 

初涉写作之路,郝景芳就凭借一篇小小说《迷路》获得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几个中学生小女孩,每天过着平常的生活,每天都在困惑自己的未来。有一天,她们在公园里迷路了,她们寻找出口。初高中时代,郝景芳庆幸自己遇到了懂得赏识她的语文老师。她和班级里的几名文学爱好者一起,变着法儿写故事,不管怎么写,语文老师都会包容地给她鼓励。从那时开始,她就喜欢上了写作,喜欢上了在现实世界之外,开拓一片天地的新奇感。

 

在她的小说里,除了虚拟一个时空、解答人类归宿之外,个体的内心体验也成为一个重要的母题。郝景芳喜欢写有自我推动的人。比起来把主人公放在危机四伏的环境下,她更好奇:一个人在没有那些外在压力的情况下,自身困惑是如何解决的?他又是如何化解与世界之间的摩擦的?


写作类型不重要,写得好坏才关键


寻找、迷茫、痛苦、摩擦、焦灼、苛责、反思、和解。郝景芳一直在探索。她也曾经活在别人的要求和期望之中,活在外界定义的牢笼里。然而现在,她没那么在乎了。她想通了,那些窗子上的影子不会改变她,她也没有必要为了给人看,把自己贴在窗子上。

 

在郝景芳看来,宽厚的内在加工机制,加上多年的阅读和反思,让她选择不给自己设限。她没有把科幻当做自己的一个多么了不起的标签。她不排除未来自己会写言情、武侠、侦探,因为写作类型不重要,写得好与坏才关键。



《九故事》

作者: [美] J. D. 塞林格 

译者: 李文俊 / 何上峰 

版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7年8月

 

文学的好与坏,评价标准一向因人而异。在当下这个看似喧哗实则空耗的市场环境之下,人人都想要标新立异,想要通过夺人眼球来证明自己的作品。郝景芳却坦言自己还在探索当中。她特别提到了塞林格的《九故事》。从这本书中,她看出了一名成熟作家对于故事在剪裁上的选择,对于语言的慎重,对于情绪的克制,以及对于人物内心把控的得当。时隔多年,她回想起当初读到的那个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故事,她依然觉察出内心深处的震动。她说:这才是好的写作,不管是有代入感的读者,还是仅仅是故事的旁观者,像做数学分析那样,用一把手术刀去裁剪这个小说,都觉得它是好的。

 

她自己,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刘慈欣这样评价郝景芳的作品:“我感觉她的作品和其他的科幻作品相比,她有一个别的科幻作品没有的特点,她把我们主流的科幻题材,常见的科幻题材洒上了一层很诗意的阳光。她的作品在我们主流科幻题材中,她表现出一种诗意,这种诗意让人感觉到既有很古典的味道,也有很现代、很前卫的感觉。”

 

这一次,她成功了。但成功二字对于她而言甚至有些轻佻了。无论外界给出如何评价,我相信,她仍然会在夜幕降临之后,看着自己的女儿睡着,然后坐在桌前,把自己的思绪扭转到未来,写下那个独属于她的诗意而绚丽的时空。

 


本文为独家原创文章。作者:张畅;编辑:走走。未经授权其它公众号、平台皆不得转载。




直接点击 关键词 查看以往的精彩~


加缪 | 巴西 | 抑郁症 | 阿城 | 朋友圈 | 汤显祖 | 葛优躺 | 安妮宝贝 | 心灵鸡汤 | 赵薇 |  | 帕慕克 | 龙榆生 | 逃离北上广 | 精英教育 | 未来图书馆 | 一流大学 | 冰与火之歌 | 奥兹狗肉节 | 奥威尔 | 文艺青年 | 黄永玉 | 阿列克谢耶维奇米有故事 | 网络直播 | 高考 | 国学 | 民国试卷 | 2015年度好书 |  史铁生 | 《斯通纳性解放 | 《我的奋斗》| 钱穆 | 孔飞力 | 剩女 | 弟子规 | 小王子 | 《红楼梦》|钱理群 | 阿加莎·克里斯蒂 | 大凉山



点击图片

购买新京报书评周刊特别定制版《阿城文集》~

或者点击“阅读原文”去我们的微店看看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