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卖房养老,搬进养老院的北大教授钱理群用冒险换得自由

2015-10-29 吴亚顺 新京报书评周刊

微信ID:ibookreview

『与426000智慧型微友同路同行』


按:学者钱理群进养老院的消息,一如当年他抛出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论”,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与讨论——谁叫他老人家总是触到中国社会的“痛点”呢?


事情是这样的:钱理群和老伴卖掉自己的房子后,今年7月“悄悄”入住了位于北京昌平区的一家养老院。在养老院,二人的住所100多平米,每月住宿费15000元,伙食费等另计——现在你知道了吧?没有一定财力,这样的养老院是进不来的。


日前,新京报记者采访了钱理群。还没进到这一高档社区,记者就感受到了某种孤独意味——虽然花园和各种设施齐备,但整个小区与市民的烟火生活依然稍显隔膜。对于自称“宅男”的钱理群来说,这正合他的心意:他需要一个安静、便利的环境读书写作,安享晚年。




这是记者第三次访问钱理群。住在养老院的他,还是那个眉开眼笑、满脸慈祥的可爱老头儿。迎我们进屋后,钱老的老伴端上了热茶。谈到三个多月以来的养老院生活,钱理群多次强调“挺好”——他终于迎来了最好的学术状态,毫无功利,只为自己为未来研究和写作。

钱老还带领大家欣赏了客厅墙壁上的一幅照片,这是他上世纪90年代拍摄的,照片里两只差不多大小的船自横于富春江的碧波上,钱老解释道:“这两只船,一只是我,另一只是我夫人,我们在养老院这个港湾里。”——瞧瞧老人家的浪漫想法,80后记者当时就醉了。




谈养老院生活
看5份报纸、写两三千字,最好的学术状态


新京报:上次采访时你谈到了“告别”,这次进养老院又说到“告别”,不过很有些人觉得你无法真正告别。


钱理群:关注是我们的使命,我们绝不可能脱离它。我不懂网络,我也会看新闻。我现在每天也看五份报纸,包括《新京报》《贵州日报》《文汇报》。告别的意义,其实就是和现实保持一定的距离,退出来按照自己的本意(生活),不再对公共问题发表言论,不参加直接对话,我现在也不在青年中讲学了,也不给人写序了——除了贵州。(笔者注:钱理群在贵州教书18年,视此地为北大之外的另一个精神基地,因此,在不讲学、不写序方面,贵州地区能成一个例外。采访过程中,养老院生活管家送来《贵州日报》,这是由贵州当地给钱老寄送的。)

新京报:能否用一个词来形容你目前的心境?


钱理群:我觉得,我在某种程度上进入了一个自由的写作状态,我追求的也是这样。跟以前不一样,我现在没有任何功利目的,不用评职称,也没有什么顾虑,不以此为生,不考虑发不发表的问题。现在完全出于自己内心的需要,得到一种表达。当然,我有一种非常强烈的社会观察意识,也不可能脱离现实。在我看来,现在是我最好的学术状态。当然不能要求别人啊,比如你们。(笑)但我现在有这样的特殊条件。

新京报:你现在一天能写多少?


钱理群:如果没什么活动,(写)3000字。有活动的话,每天大概也是2000字吧。我写得多,出得多,都不敢送给别人看,因为写得比他们读得还快。




谈卖房养老
中国人的观念是房子不能卖,我不是这样


新京报:你现在介入了一个很热的问题:卖房养老。对于财务状况好一些的人来说,你这也算是一个示范。


钱理群:我比较认同这一家养老院的理念,把养老当一个事业做。当然,我有思想准备,到这里来可能是一个冒险。

新京报:你花了多长时间考虑住进养老院这件事?


钱理群:(去年12月和学术界告别时)我说我要过半隐居的生活,那时候就已经有这个想法,然后在综合各方面因素的前提下,选择了这里。以后要护理还要另外付钱的,以后这里也还要涨价的。长远来说,以后的问题还有很多。


中国人的观念就是房子不能卖,以房养老。我不是这样,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新京报:据说你不会做饭?


钱理群:老了当然希望便利一些。吃东西我觉得不重要,只要能吃就可以,不满意自己也可以补充。医疗呢,现在问题很多,北大的国际医院就在这附近,这方面前景还是比较好的。另外地铁离这儿也比较近,空气也比城里好,这里空间不大,但是很精致,居民的素质也比较高。服务目前也比较卖力,不算很理想,但已经很好了。我没有子女,就对钱财看得比较淡。




谈知识分子的晚年
健康之外,还得有精神追求


新京报:你曾说过在人生的最后阶段要研究儿童文学?


钱理群:这就是我的浪漫主义。到了老年的时候,想做这些。我跟很多青年讲,现在的青年时代和我们那时是不一样的,我们那时候是向上的、快乐的,而现在很多人的青年时代被剥夺了。

新京报:你对知识分子的晚年有什么想法?


钱理群:不管是青年人还是老年人,包括小孩,都活得很累。没有目标吗?那就以这个为目标——健康地、快乐地、有意义地活着。健康不完全是医疗能解决的。老年人,健康快乐就可以了。当然对于我们来说,可能涉及到一个“意义”——还得有自己的精神追求。

新京报:这个话题可以反过来说到晚年的好处,到老年的时候,可以实现自己的想法。


钱理群:其实我刚说到这个,到老年,写作就是这样啊——没有功利性质,就是自由的、自己的。当然,这也是个人的选择。为了子女而活着也是有意义的,也是个人生活的一方面。


(王跃春与朱桂英对此文亦有贡献)


本文为独家原创稿件,采写:新京报记者 吴亚顺,摄影:郭延冰 秦斌,编辑:方格,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挺一下坚持原创的书评君


点击以下 关键词 查看精彩内容


年度好书 | 四月好书 | 红镜头 | 聂隐娘 | 同性恋群像 | 马克·吐温 | 康夏 | 权力的游戏 | 小王子 | 孤独图书馆 | 黄家驹 | 腋毛禁忌 |二十四节气 | 伍迪·艾伦 | 夏日翻书 | 禁烟令 | 玛丽莲·梦露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购买老树画画书画超值套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