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男人们用棉花装阔了肩膀,女人们用胭脂染红了嘴脸,这是城市人的健康

2017-10-31 有时爱生活 新京报书评周刊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今天晚上将是特殊的日子 —— 万圣节前夜 “世界城市日”。


还记得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吧?在10月31日闭幕日上发布的《上海宣言》倡议,把当天定为世界城市日,使“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和实践得以延续。受此推动,2014年,第68届联合国大会第二委员会终于将这份倡议变为现实。

 

在中国言城市,上海自然最有代表性。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就已弄潮于中西交流、古今嬗变的千古大变局,变身为“摩登城市”。


而以讽刺和批判著称的漫画,又会怎样刻画这种变迁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民国漫画中的旧上海,一看究竟。



城市万花筒

漫画家笔下的“新城市”

 

社会的变迁和动荡总是思想和艺术最好的温床,春秋战国是如此,魏晋南北朝是如此,民国也是如此。而二十世纪初风起云涌的上海滩,催生的不仅有流行音乐《毛毛雨》,不仅有光影中的国民女神,还有中国漫画发展的黄金时代。

 

从1934年至1937年抗战爆发,短短三年,上海先后出版了《时代漫画》、《上海漫画》、《漫话漫画》、《漫画生活》和《漫画界》等共二十余种漫画刊物,涌现出张乐平、黄尧、叶浅予等优秀的漫画大师。而上海的都市生活不仅给了漫画生存的空间,也成为了漫画的素材。 

《劳苦功高》。

 

民国时期的上海,物质生活和娱乐活动的丰富是其他地区无法匹及的。而且由于当时大多数漫画作者都聚集在这座大都市里,因而漫画中除去普通的市井生活,也不乏对城市特有生活的写生。

 

无论是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还是建造大楼的劳动工人们,在漫画家眼里都是都市的风景。而不仅仅是汽车飞驰的声音,还要有不绝于耳的刷马桶声、卖报声、乞讨声,才是漫画家耳中完整的城市之声。

《上海之声》。

 

免不了的流行,避不开的传统

 

当时的上海,正是风云际会的中心地带。人们从西方照搬来了城市,也照搬来了西化的生活方式,男耕女织的生产生活离人们远去,但中西文化间的碰撞和冲突却远未消弭。

 

人们端着作为城市人的尊贵,消磨着城市时光的闲暇,追逐属于城市人的时尚,急于用西方标准和大众流行为自己打上“上流社会”的烙印,但骨子里留下的传统符号却如影随形,抹杀不去。

 

《男耕女织》。


《this 大衣 for 1937》。时髦的儿子以操一口夹生洋文为荣,而不愿看起来丑陋老土的母亲碰自己一下,免得弄脏了新买的洋大衣。

 

《没有的事》。

 

《标准马路》。人们铺砌了平整的现代路面,却又因为“男女授受不亲”的传统观念把男女分隔在了道路的两边。

 

十里洋场,繁华和糜烂的气息

 

说起旧上海,最先浮现在人们脑海中的典型场景,莫过于那声色犬马、纸醉金迷的十里洋场。

 

在漫画家的笔下,洋妞和巨乳,大腿和裸女,城市里的性开放之风一览无余。夜夜笙歌,通宵达旦的舞会,活脱一个醉生梦死的不夜城。

《上海风景》。

 

《失眠症》。

 

《早晨》:“不知那个年月日的早晨——反正是早晨就得啦——六点钟,咱们的‘上海小姐’刚从舞场回到公馆。不知那个年月日的早晨——反正是早晨就得啦——六点钟,‘上海小姐’的女仆正在后门口倒马桶。”

  


《都市里的色情商人》。

 

城市的底层,辛酸穿透纸背

 

城市的外表是光鲜亮丽的,但只要揭开这层外表,我们就能看到其中的血和泪。从某种程度上说,当时的上海和我们如今的大城市别无二致。

 

不少民国漫画刻画了城市中底层人民讨生活的辛酸,我们熟知的有张乐平的《三毛流浪记》,而我们不熟知的还有很多很多。

《包围》。


《车的竞争》。


《供过于求与求过于供》。摩天大楼大批闲置,贫民却蜗居在矮房中。

 

《牛鼻子·假使我失了业》。


被啃噬了的人,躯壳之下是空虚的灵魂

 

在民国漫画家的眼里,城市让人们聚集在一起生活、相处,但熙熙攘攘中却难寻些许温情。


相比于物质的丰富,人们的内心越愈发贫瘠、空虚和孤独。

 

《城市人·城市人》:“‘您好!’‘很好!’说了半天,尽兴而散。说了的等于没说,要说的却始终未说,城市人就在这“您好”“很好”中,把时间一天天的送走。”


《城市人·城市人》:“男人们用棉花装阔了肩膀,女人们用胭脂染红了嘴脸,这是城市人的健康。”

 

《绅士与淑女》。对物质生活的过度追求,让属于人的精神内核在衣冠楚楚的外表下消失了。而所谓的“绅士和淑女”指的不再是人的品行气质,却简单地落在了打扮和衣着上。所谓人,不过沦为衣架子罢了。

 

《都市一角》。阁楼上有情人你侬我侬,推车工忙着运输货物,有钱人坐在车里鸣喇叭开道,乞讨者跪在街上乞求施舍,人口贩子抱着偷来的婴儿一路飞奔,还有倒地身亡者身边围了一群看客却无人收殓,这就是城市的生活百态。




本文首发于新京报书评周刊·有时旗下文化号“有时爱生活”,图片来自于北京大学图书馆所藏的民国旧报刊。作者:李迪 ;编辑:李迪。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长按图片

扫码关注

波伏娃之后,既美又聪明的女人是怎么当哲学家的?

语文教育越来越功利,母语也离我们越来越远



直接点击 关键词 查看以往的精彩~

保温杯与中年危机 郭敬明 《权力的游戏》 教师工资 《二十二》人性恶 低欲望社会 |《我的前半生》| 蔡澜 | 2017年中好书 | 六神磊磊 | 寒门难出贵子 | 恐婚 | 冷暴力 | 林奕含 | 钱理群 | 衡水中学 | 读书日 | 平庸之恶 | 假课文 | 自闭症 |  法律与舆论 |  原生家庭 | 性教育 | 古典诗词 | 刷热点 | 胡适 | 国学低俗化 | 弟子规 | 2016年度好书 | 高房价 | 抑郁症


或者点击“阅读原文去我们的微店看看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