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西藏往事 : 在海拔4500米高山上放牧时的知情岁月

藏二代 藏二代 2022-06-22






文:高原


40年前,记得那是1977年初秋,高原上收割季节已近尾声。这天天还没亮,我和小梅就起床了,来到厨房,借助来自灶堂里微弱的火光,知道阿妈已经起来烧茶了。我们用凉水擦了一把脸,喝着阿妈煮好的热茶,抓了几个糌粑后,背着从北京带来的军挎装上一本3公分厚的歌本和阿妈为我们准备好的满满一羊皮袋子的糌粑,糌粑里还特意放了些奶渣和一小块酥油,每人又背了一个柳条筐。就这样我们和阿妈一起出门了。随着院门上铃铛发出清脆的叮当声,十几只羊也跟着走出院门。


   


七十年代的西藏,村庄没有电灯,四处漆黑一片。我们三个人赶着羊群向着远处黑坳坳的大山走去。旷野里只有羊群脖子下面的铃铛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远处偶尔传来几声狗叫,天空上繁星闪耀。“小梅,快看!流星”。一道道闪着耀眼光芒的流星,划过天际向天边坠去。来到西藏几个月了,我们还是第一次在黑暗的旷野里看天空,与在城市里看到的完全不同,好象置身在银河系中被星星包围着。 

  


自从1977年5月,我们13名北京知青高中毕业,自愿报名来到西藏,分配到当时的生产建设师林周农场,我和小梅被分配到离场部最远的一分队就是现在的林周县春堆乡。我们住在阿旺格桑大哥家,与他家结下了不解之缘。六十多岁的阿妈每天天不亮就赶着羊群出去了,值到晚上天黑才回家,天天如此。





每天跟阿妈见面的时间很短,说不上几句话,就该睡觉了,总觉得阿妈很辛苦又很神密,好奇心驱驶着我们,总想着哪天能跟阿妈一起去放羊。为了能和阿妈一起去大山深处放羊,我们经常央求阿旺格桑大哥,让他跟阿妈说说,带我们去吧。大哥总是说你们刚来,还不适应,而且要走很远的路,担心我们吃不消。



我们又一次次央求阿妈,带我们去一次吧。就这样,等了很久,终于有一天得到了大哥和阿妈的许可,答应让我们陪阿妈去一次。我和小梅兴奋的头天晚上都没睡好觉,想着带点什么东西上山去。最后决定带上我那本从北京带来的足有3公分厚的歌本。为了我们出这趟远门,前一天大哥阿旺格桑就把家里最好最新鲜的糌粑装了满满一羊皮口袋,还在里边特意放了些奶渣、红糖和一小块酥油。要知道七十年代的西藏,酥油是按定量供应的。我们是知青,每人每月才有半斤酥油。就这样,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我们上路了。






 

 一抺金色的光芒从背后射来,照在远处的高山上。天亮了,太阳升起来了。山顶上白雪皑皑,山腰间飘浮着白茫茫的云雾。象一条长长的哈达,从一座山间飘向另一座山间。山风吹来,云雾翻滚着,又象一团团雪白的棉花绽放。我和小梅高兴的一路走一路冲着远处的群山喊着:大山,我们来啦……。“快看呀!那个山间里的云雾被风吹动的样子,多象天鹅起舞呀”。“哎,你看,那边山顶又飘来一片云,啊,又飘到那座山上去了”。


山脚下蒸腾起的云雾与山上漂浮的白云交替着翻滚着,象一袭白衣少女,在山间漫妙起舞。随着太阳慢慢升起,山顶的皑皑白雪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幔。………站在山脚下,回头望向远处的村庄,已被大地升腾的烟雾笼罩,消失在地平线上了。 








 

我们赶着羊群沿着一条小路向山上走去。上山的路就不那么容易了。背后的柳条筐的皮带勒在胸前,让我们感觉有点喘不过气来,但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经过半个多小时,终于爬到了山顶。我们放下后背的筐,大口喘着气。


啊,站在山顶上,眼前顿时一亮,一大片高山草甸映入眼帘。草甸下不时冒出涓涓小溪流过。啊,原来在这大山深处有草有水,难怪阿妈每天要远离村庄到几十里外的山上放羊?!这里真是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啊。羊群嗅到了青草的香气,撒了欢似的跑开了。阿妈在山坡上找了一块平整的地,放下筐和茶锅,又捡了几块石头,搭了个简易灶台,把茶锅支上,锅里放了些从小溪里舀来的清水,把沿途捡到的干树枝点燃,开始煮茶。我和小梅兴奋地在草地上拔了一大把各色的野花,插在耳朵上,头发上,我们还在阿妈的头上也插了几朵小花。









阿妈那布满皱纹的脸上象孩子似的笑开了花。想想阿妈长年累月孤独一人在这大山上放羊,从没有象今天这样开心过吧。阿妈的清茶烧好了,我们取出茶碗,倒上茶,在每人的碗里放上一点儿酥油,阿妈帮我们俩每人抓了一个大大的带有奶渣和红糖的糌粑团。我们和阿妈就这样坐在草地上,就着青草的香气和高山上不时吹来的阵阵凉风,喝着淡淡的酥油茶,吃着糌粑。在这海拔4500多米的高山上,这顿只有我们三人和十几只羊的午餐,是我终身难以忘怀的最甜美,最独特的一顿午餐呀!吃饱喝足了,我和小梅拿着歌本,来到旁边一坐山梁上坐下来,两个人肩并着肩,头挨着头,捧着歌本开始唱起来。



我们从第一页开始,一页一页翻着,要把这500首的歌从头到尾唱一遍。开始唱的时候,我们还能扯开嗓子唱,尤其是熟悉的歌,反复唱两三遍。不知唱了多久,唱累了,我们就到山坡下喝点清茶,抓点糌粑,又回到山梁上接着唱。有的歌能完整的唱下来,有的只会唱其中的一两句,但我们也不放过,一页接一页地翻着、唱着。唱跑调了,没有节奏了,也无所谓。因为我们这场独唱音乐会的听众,只有远处的阿妈、羊群,还有就是一座座高山和脚下的青草、小溪。所以不用担心被轰下台和被嘘下去的,哈哈哈。这个500首的歌本终于翻到最后一页了。



我们也唱累了,仰面躺在山坡上,望着蓝天白云和远处覆盖着白雪的山峰,我说:“小梅,咱俩这么放开了嗓子唱,你说山那边的那曲如果正巧有人放牧,他们能听到我们的歌声吗?”她说:“声音随着风能吹到很远很远。”我说“那能吹到北京吗?”我们都沉默了。我想从这里往北就是几千里之外的北京。










几个月前我们一行十几名北京知青自愿报名,经过长途跋涉,来到这个人烟稀少、空气稀薄、语言不通、风俗习惯不同的雪域高原,吃住在藏族老百姓家里,与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从开始的用手式交流到现在的无障碍的日常生活交流,而且还时常用藏语跟他们开玩笑。我们经历了人生中脱胎换骨的改变。望着远处的大山,我们思绪飞回到了北京。不知不觉中我们不约而同地唱起了“北京的金山上”。不用看就知道此时此刻,彼此都已是眼含热泪了。就这样,我们俩默默地躺在山梁上,不知不觉睡着了。


  

不知过了多久,“阿佳萍砚……阿佳小梅……”的声音传到耳边。是阿妈叫我们呢。我们俩睁开眼,见太阳已到了西边山顶上。我们赶紧从山梁上下来,阿妈已经煮好了一锅热气腾腾的野菜糊糊。那是阿妈乘我们在山上唱歌时自己到周围草地上采来的野菜。我们和阿妈一起吃完野菜糊糊,收拾东西准备下山回家了。



只见阿妈把两个手指放进嘴里吹响了口哨,羊群听到口哨声开始向我们这边聚拢过来,个别贪吃的羊还在远处山坡上低头吃着。阿妈一边吹口哨一边捡起石子放进古朵里(藏族人放牧时手里拿的一种用羊毛编的大约两米长的绳子,中间有一段比较宽,能夹住一块石子),抡圆了向远处甩去,就听啪的一声脆响,石子打在远处的山坡上,羊儿抬起头,咩咩地叫着往这边跑来。阿妈清点了羊群的数量,背上茶锅和筐,我们开始下山了。











回来的路上,我们学着阿妈的样子,见到牛粪就用树枝捡起来,放进后背的筐里。牛粪在西藏是藏族百姓烧火做饭的最好燃料。平时老百姓无论是下地干活,还是上山放牧,都会随身背个筐,途中谁都不会对牛粪视而不见的。而是毫不犹豫地捡起来,放进筐里。



回到家用手把牛粪拍到院墙上,拍成一个个圆饼状,等晒干了就自然掉下来了,收集起来作为冬天的燃料储存起来。夏天一般都是用树枝干草或麦杆,偶尔也会用到牛粪,那得是有贵客来了才用。因为牛粪作燃料除了没有味道外,它不象柴火燃烧后有呛人的浓烟。而牛粪燃烧后无烟并能保持很久的衡温。所以当我们知道了牛粪对藏族生活的重要性后,也就不觉得它脏了,而是像他们一样见到了就随手捡起来带回家。



我们赶着羊群回到家时,太阳已经落山了,天刚擦黑。随着叮叮当当的声音,院门被羊群拱开,阿妈把羊群走进羊圈,关好栅栏门。我们终于到家了,一进院我们就闻到一股饭香味,那一定是阿旺格桑大哥为我们出远门放羊回来特意做的什么好吃的慰劳我们。我和小梅放下筐来到厨房,阿佳多吉旺姆已给我们准备好了冼手的水。我们俩洗了手,阿旺格桑给我们俩还有阿妈每人盛了一碗吐吧(用白面做的疙瘩汤),里面还有点野菜,而且汤里还洒了一点清油。我们端起碗不管不顾的喝起来,一连喝了三碗,真香啊!这是我们来到阿妈家吃过的有数的几次吐吧。



而且每次都是尽着让我们吃,然后再给嫫嫫(藏族老奶奶)一碗,剩下的给最小的孩子喝。阿旺格桑看着我们吃的这么香,站在旁边嘿嘿的笑着。他总是这样,当给我们做了好吃的时候,他就会站在旁边看着我们吃完。藏族就是这样,他们对尊贵的人,当你吃着他为你做的饭菜时,会站在你面前看着你把碗里的东西吃干净,最后还要用舌头把碗舔干净。刚开始我们还有些不习惯,后来慢慢也就习惯了。吃完吐吧,又喝了些清茶,这顿晚饭,真香啊,吃的太多了。



我们走出厨房,嘱咐阿妈早点休息,明天还要上山呢,就回到自己的小屋里,点上蜡烛,坐下来写完日记,吹灭了蜡烛,和衣躺下,一觉睡到第二天太阳老高才起来。阿妈早已经走远了,这时她应该快到山顶了。


这一天高山放羊的经历,是我在西藏几年里最难得,也是唯一的一次。这一天的经历深深刻在了我的脑海里,几十年挥之不去。那天的情景时常历历在目。直到今天把这段经历用文字记录下来,心里才踏实多了。这或许是我对远在天堂的藏族阿妈的一种怀念,也或是对阿妈一家人难以割舍的情怀吧。


  

西藏――虽然是人生长河中的一页,但那已成为最珍贵的一页。那里成就了我们的青春梦想。艰苦的环境磨炼了我们的意志,塑造了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无论走到哪,走多远,无论时间的流逝有多久,沉淀在记忆深处的东西只会更加清晰,更加珍贵。因为在那片高原上有我魂牵梦绕的家和割舍不下的亲情。


  

2015年,我和小梅再次回到西藏,而且就住在阿妈的孙子巴桑家里。阿妈和嫫嫫虽早已去了天国。她们在那里一定还记得曾经有两个北京女孩儿,跟她住在一起,喝茶吃糌粑,陪她上山放羊,在她头上插了许多野花,还时不时躺在她的腿上帮我们择虱子,开玩笑……那是多么温馨的一幕啊!


几十年过去了,西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次回去,巴桑家的房子又重新翻盖了。典型的藏式二层小楼,十几间房屋,从门窗到房檐、屋顶,到处装饰着藏族吉祥图案,卧室,客厅,佛堂包括厨房,每个房间都有几组藏柜,这些藏柜和上面的精美图案都是巴桑和他的大儿子亲手制做和刻画的。



家里除了两台农用车外,还有一辆轿车、一辆面包车和摩托车。墙上挂着52吋的液晶电视,冰箱,冰柜,煤气灶,电脑,手机、网络等等与城市已经同步。现在,巴桑每天开车去学校上班,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教师,并选送北京师范大学进修。他的三个儿子中有两个都是大学毕业,一个现在是山南措那县政府公务员,一个是拉萨公安局民警,也曾到北京公安大学进修一年。另一个儿子是藏画画师,两个孙女已上小学。2015年巴桑还在拉萨买了商品房。


  

我们在阿旺格桑家居住的时间虽然非常短暂,但他们一家人把我们当成他们自己的孩子一样疼爱、照顾、呵护。其实当年他家还有个两岁的孩子,每天大姐背着他早出晚归。可他们有什么好吃的舍不得给老人和孩子吃,首先想着给我们留下或等我们回来一起吃。

    


在人生长河中,这一年多时光,真的只是瞬间,但在我的生命里却种下了不朽的亲情,这份纯真的感情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并将伴随我终身。我将用我的余生去感恩去报答给予我滴水之恩的所有人。我将把这份几十年沉淀下来的藏汉友情、亲情继续传承下去。


几十年光阴如梭,当年十几岁的懵懂少年,如今将进入耳顺之年,趁着身体还能走动,精力也还充沛,我们相约再回西藏,看看远方的家,看看那里的父老乡亲,和那片养育了我们青春年华的土地。


                                 

2018年6月







相关阅读



1、布宫脚下  镌刻于心的雪城记忆

2、布达拉宫粉刷,牛奶蜂蜜冰糖藏红花让他成为芳香城堡

3、布达拉宫 好啊莲花湖的珍宝

4、劳动人民文化宫,拉萨人集体狂欢的大舞台


5、在拉萨,布宫下面留个影

6、80年代拉萨文化宫卖羊肉串: 我一天赚了100多

7、历时5年拍摄 讲述一个老喇嘛和布宫60年的情缘故事(附电影纪录片《布达拉宫》)

8、揭秘布达拉宫僧人的宿舍和他们的日常生活

9、布宫孜廓路,每一个生灵都在今世里歌咏

10、拉萨江思霞(北京路)的众生相

11、西藏往事:流沙河----此岸是洪峰,彼岸是清流

12、西藏往事:新华印刷厂, 周末我们就坐拖拉机去逛“拉萨”

13、西藏往事:汽车四队胡师傅,我开的解放车车牌号是300

14、西藏往事:军械厂,躁动的青春 阳光灿烂的日子

15、西藏往事:警察学校,老师都没蔬菜吃 看着树叶都想咬一口


16、西藏往事:西藏军区总医院,白杨树下的苏式建筑

17、西藏往事:三级站 ,我们都是搬运工 姑娘浣衣躲扛包

18、西藏往事:拉萨大修厂,北郊的“北大”

19、“西藏往事”:一条心保边疆 锦绣河山万年春

20、西藏往事:川藏运输线上的女修车工


21、西藏往事:嘎玛农场苹果树下摘苹果的时候

22、西藏往事:拉萨水泥厂,从“迷你城市”到拉萨的798

23、西藏往事:家书


24、1980年代的拉萨,像羚羊一般的幻影 一闪即逝

25、拉萨北郊记忆(一):一条河流的航标


26、拉萨北郊记忆(二):邮电大楼 ,往南是家往北是童年

27、拉萨北郊记忆(三):拉萨啤酒厂 ,青工喝醉了酒才敢唱《情网》

28、拉萨北郊记忆(四):解北商场,我曾在那里买到过三床高原牌毛毯

29、拉萨北郊记忆(五):解北商场,开业时还在二楼窗口抛撒过彩电票

30、拉萨北郊记忆(六):二0三车队,那时为了抢菜吃 我们把锅都端到公厕里去

31、拉萨北郊记忆(七):军械厂,童年的玩具枪和老电影

32、拉萨北郊记忆(八):军修厂,第一代职工来都自内地的军工厂




33、西藏往事 丨拉萨皮革厂,穿过你的岁月 温暖我的春秋

34、西藏往事:拉萨水泥厂,从“迷你城市”到拉萨的798

35、勇哥带你去逛拉萨最具魅力的十条马路

36、西藏往事:当雄机场, 雪山脚下的“纳斯卡线条”

37、西藏往事:彭波农场,从西藏的“北大荒”到“北大仓“”


38、西藏往事:机修厂,当年生产的珠峰牌高压锅你用过吗?

39、西藏火柴厂: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40、西藏林芝毛纺厂:工业时代的最后背影

41、从人民路到宇拓路:拉萨半个世纪的城市密码

42、西藏绒花: “我们的芳华无悔地献给了雪域高原”


43、《西藏往事 》:拉萨师校的“芳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