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首都五年新变化 | 绿水青山 锦绣京华——通州篇

北京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实施绿色北京战略,以钉钉子精神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质量取得全面、持续改善,市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显著增强。


5月22日起,北京市生态环境局政务新媒体推出“绿水青山 锦绣京华”专栏,展示各区生态环境建设实践成果以及新思路新举措。


今天与大家见面的是通州区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卫东同志署名文章《笃行致远 惟实励新 全力打造低碳高效、生态优美的绿色之城》。


笃行致远 惟实励新

全力打造低碳高效、生态优美的绿色之城


通州区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 张卫东


绿水青山 锦绣京华

党的十八大以来,通州区坚定不移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立足“一核两翼”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抓住城市副中心控规落实的重要历史机遇,不断推动城市副中心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迈上新台阶,加快绘就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蓝图。

立足高点定位

绘就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

生态城市图景



坚持综合施策,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

大气环境质量大幅改善。2021年,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为36微克/立方米,较2017年下降46%;“好天”创历史新高,2021年累计优良天数为270天,占比达74.4%。水环境质量实现稳步提升。2021年通州区8个国市控考核断面全部达到年度要求,23个乡镇跨界断面氨氮、总磷年均浓度分别同比下降16.5%、25.9%。土壤环境质量实现稳定保持。


紧盯“双碳”目标,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持续推进

“十三五”期间,通州区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由2015年的0.43吨标准煤下降至2020年的0.27吨标准煤,碳排放强度降幅46%。绿色低碳发展成效明显。626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落地通州,全市首家绿色专营银行挂牌营业,中美绿色基金、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获批设立。能源资源节约持续推进。国风尚城、智慧能源服务保障中心项目获超低能耗建筑及绿建三星认证。海绵城市试点区周边地下水位较2016年回升4米,雨水资源化利用率达5.2%。森林碳汇能力显著提升。“十三五”末全区森林覆盖率由28.39%提升到33.02%,城市绿化覆盖率由32.29%提升到51.02%,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10.29平方米提升到19.30平方米。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在开园首年园区实现碳中和。绿色生活方式有序推广。“十三五”末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为93%,地铁站周边200米范围内公交接驳率达100%,绿色出行比例达74.2%。垃圾分类规范化收运实现全覆盖,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65%。


加强生态保护,生态底色加快铺就

2021年通州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自然岸线保有率同比增加3.9%,增幅全市最高。生态文明创建成果显著。2021年通州区完成2232亩战略留白建设工程任务,创建首都森林乡镇1个、首都森林村庄3个、首都绿化美化花园式社区1个、花园式单位4个。平原生态林养护经营不断加强。科学补植各类异龄苗木2.5万株,初步构建了混交、复层、异龄的森林群落,利用地块现有条件建设小微湿地22处。生物资源日益丰富。落叶乔木及常绿树达114种、亚乔及灌木达124种,野生鸟类品种达340余种,其中“鸟中大熊猫”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鸨连续7年冬季在通州区被观测到。全民参与氛围浓厚。以六五环境日为引领,持续打造“副中心生态文明月”品牌活动,组织全民互动活动90余场,线下活动覆盖群众30余万人,线上活动参与量逾118万人,有效提升了社会各界投身副中心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


对标发展要求

持续推进“十四五”生态文明建设

迈上高质量台阶

坚决打好三大污染防治攻坚战

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移动源监管不断加码,固定源治理提质增效,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专项执法行动,全市率先建成覆盖各街道乡镇的挥发性有机物自动监控系统和网络。保源治污同步实施,深入打好碧水攻坚战。完成全流域入河排污口溯源,构建污染源-污水处理设施-入河排污口-在线监控设施-水污染治理等5级水环境监管体系。推进源头风险预防管控,深入打好净土攻坚战。聚焦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稳步实施土壤污染预防和土壤保护各项措施,积极探索实施绿色管控,昔日东方化工厂变身“城市绿肺”。

提升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能力

落实主体责任,强化统筹协调。坚持“日帮扶、周通报、月调度、季汇报”制度,精确划定区级部门及属地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300余项具体职责,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体系。打造科技利器,推进精准执法。2021年,全市率先建成7×24小时生态环境污染防治指挥调度中心,完善大气、水、土三大环境质量监测体系,形成“1+X+N”城市副中心智慧生态环境监控体系。突出改革创新,提高管理效能。全市率先建立乡镇跨界断面补偿机制,压紧压实属地水污染治理责任,实施生态环境保护督查制度和问题线索移交机制,依法依规问责环境行政不作为、乱作为。

推进京津冀生态共建共治

水生态综合治理全面实施。大运河(北京段)实现40.1公里全线旅游通航,温榆河综合治理工程实现完工,北运河(通州段)综合治理工程加快推进。纵横交错的生态绿廊加快形成。加快推进潮白河森林景观带四期工程建设,累计完成绿化栽植面积2425.8亩。区域联防联控联治体系初步建立。与宝坻、唐山、廊坊建立区域协同协作联防联控机制,建立人才实岗锻炼交流机制,加快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一体化发展步伐。交界地区环境联合执法工作全面展开。聚焦重污染天气应急、移动源污染治理、跨界流域水污染处置等重点领域,持续开展线索移送、信息共享、联动执法、应急演练工作。

笃行致远,惟实励新。面对污染防治攻坚战从“坚决打好”到“深入打好”的更严要求、更高标准,面对将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典范的伟大目标、厚重期许,通州区将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对标碳达峰碳中和“双碳”发展要求,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全力打造低碳高效、生态优美的绿色之城!



通州区生态环境局供图

编辑:刘霞

往期回顾


首都五年新变化 | 绿水青山 锦绣京华——密云篇


首都五年新变化 | 绿水青山 锦绣京华——怀柔篇


首都五年新变化 | 绿水青山 锦绣京华——平谷篇


首都五年新变化 | 绿水青山 锦绣京华——海淀篇


首都五年新变化 | 绿水青山 锦绣京华——延庆篇


首都五年新变化 | 绿水青山 锦绣京华——门头沟篇


首都五年新变化 | 绿水青山 锦绣京华——大兴篇


首都五年新变化 | 绿水青山 锦绣京华——东城篇


首都五年新变化 | 绿水青山 锦绣京华——丰台篇


首都五年新变化 | 绿水青山 锦绣京华——顺义篇


首都五年新变化 | 绿水青山 锦绣京华——石景山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