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人触摸不到的“蓝色星球”

2017-10-09 李国胜 景观设计学

近日,BBC公开了纪录片“蓝色星球2”的预告片——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u0024y2ject&width=500&height=375&auto=0

不用怀疑,这肯定又是一场视听盛宴(已经搬好了小板凳坐等)!其实,早在2001年推出的“蓝色星球”第一部中,浩瀚神秘的大海、奇特的生物习性和环环紧扣的生物链条就让人叹为观止:

以上图片截自BBC纪录片“蓝色星球”第一部


海龟像约好一样,在上弦月或下弦月的夜晚集体上岸产卵;海草森林为成千上万的海底动物提供庇护;鱼群一会儿抱团,一会儿散开,用纷乱却有序的移动来应对猎手的袭击,其产下的巨大量鱼卵将成为海鸟迁徙徒中最好的能量补充。


面对神奇、震撼的海洋,人们心向往之,但近些年来,人工化的高强度开发对海岸带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强烈的破坏:石油开采不慎泄露带来的海洋污染,填海造地掠夺了众多生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地,硬化海岸线让美丽的海岸风光彻底消失……


沿海地区的状况真的如此不容乐观?中国沿海地区生态环境现状究竟如何?海岸带生态勘测和评估进展到什么阶段?来自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研究员李国胜老师将对我国沿海现状进行客观、详细的介绍——


作者

李国胜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中国沿海地区景观面貌近年来发生了重大变化——自然岸线逐年减少,人工海岸比例超过40%!

中国大陆地区的自然海岸类型主要包括基岩海岸、砂质海岸、淤泥质海岸和生物海岸等。基岩海岸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等地;砂质海岸以环渤海及南方沿海地带居多,如秦皇岛、北戴河、广西、海南等滨海旅游城市的周边地区;而淤泥质海岸则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至苏北、黄河三角洲至渤海湾西岸地区,以及珠江三角洲、辽河三角洲和滦河三角洲等区域。其中,苏北地区是全球最大、最典型的淤泥质海岸分布区之一,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辽河三角洲河口的自然滩涂景观

© 李国胜


近几十年来,随着沿海地区人类活动(例如城镇化、围垦、人工养殖、固滩、石油开采等)强度的逐渐增加,中国海岸带的自然岸线在逐年减少。目前,从辽宁省大连市起一直到江苏省南通市,除了辽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的部分岸段外,G206、G228和G328等临海高速公路几乎占据了中国海岸线的一半里程。在锦州段,高速路几乎紧贴海岸线而建,部分地区甚至直接在淤泥海岸上灌注混凝土建设道路。最近,广东省正筹备在珠江三角地区乃至全省沿海地区建设一条滨海高速路。这种高强度的人工开发无疑是对海岸带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的一种强烈干扰。


目前,中国人工海岸比例已超过40%,仅低于荷兰等欧洲北海沿岸地区以及少数太平洋岛屿国家。在荷兰等低地地区,人工海岸建设是为保障生存环境而不得已采取的措施。中国的情况并非如此,人工海岸比例逐步提高的主要原因在于经济建设对后备土地资源的迫切需求。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沿 39 38153 39 15231 0 0 960 0 0:00:39 0:00:15 0:00:24 3257 39 38153 39 15231 0 0 905 0 0:00:42 0:00:16 0:00:26 3289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60%以上,全国70%以上的大城市都聚集在沿海地区,同时也吸纳了全国40%以上的人口。有限的土地资源显然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经济不断增长的需求,只能“向海洋要土地”——对沿海滩涂进行围垦,用以建设交通基础设施、港口码头、城市新区等, 创造出了一处处人工海岸景观。


辽河三角洲、黄河三角洲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的保存情况相对完好;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工干预程度较大;

其中长江三角洲地区情况最不容乐观!


在这几个主要的三角洲中,辽河三角洲和黄河三角洲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的保存情况相对完好。一方面是由于这些地区城镇化进程及经济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另一方面是由于这两个三角洲地区都设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海岸带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近些年来,辽河三角洲地区开始出现一些明显的变化:在辽河三角洲河口的几个主要苇场区域,为了便于石油开采,油井不断向滨海区域延伸,沿海芦苇湿地上不断浇灌出一条条水泥硬化路面用于运送物资。这些开发建设活动已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干扰。


建设在自然滩涂湿地上的港口运输码头

© 李国胜


相较而言,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城镇化程度高,人工干预程度也更大。值得指出的是,虽然珠江三角洲的地区经济发达程度也很高,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建成后将成为中国沿海地区的重要经济增长极,但从目前来看,珠江三角洲地区生态环境受到的干扰程度却相对较轻。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珠江三角洲地带拥有悠久的“桑基鱼塘”历史,形成了一种桑叶养蚕、废水养鱼、鱼粪肥桑的能量流系统,促进了三角洲地区生态的良性循环。


如今,虽然大量的桑基鱼塘已经消失,但这一生态工程的理念和成功经验在珠江三角洲湿地生态保护和修复中得到了传承。加之珠江三角洲“八大口门”之外的沿海地区大多受丘陵地貌限制,城镇化及经济发达程度相对偏弱, 客观上也使得沿海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得到了相对较好的保护。情况最不容乐观的是长江三角洲地区,高歌猛进的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过程使得那里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在过去几十年间发生了很大程度的改变,甚至造成了不可逆转的退化。


沿海地区如何在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求得平衡?

中国对海岸带的人工利用过程从唐宋时期就开始了。宋朝时,为了保护江苏中部地区免受潮水侵害,范仲淹主持建造了一座全长大约300km的堤坝,后被命名为“范公堤”。但这座堤坝工程几乎完全由泥土堆砌而成,并未彻底阻断海岸带自然湿地系统的水文交换过程,这种改造对海岸带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并不十分显著。而如今由钢筋和混凝土筑造的人工海岸,已经完全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的景观面貌以及海洋与陆地间的物质与能量交换,打破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围垦和海岸带基础设施建设是沿海地区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持用地动态平衡的主要途径,也是最近几十年来沿海景观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作为中国的海洋大省,江苏省苏北地区的沿海滩涂资源丰富,围垦历史悠久,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就经历了4次较大规模的滩涂围垦开发活动,在有效增加后备土地资源、促进沿海农业发展、推进港口建设和临港产业发展、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推进沿海城镇建设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但随着对土地的迫切需求,围垦速度加快,围垦高程越来越低,部分海岸带滩涂区域的围垦已从高、中滩围垦发展到海平面以下2~1m 的低滩围垦,这种对自然生态的影响超出了其生态承载力。


这种苏北沿海地区常见的、绵延几十公里的人工防护堤对当地的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了干扰。

© 李国胜


无论是填海造地还是兴建堤坝,其本质都是为了换取更多经济发展的机会和空间。确保海岸带生态环境绝对不退化的确很难,我们应尽力维系海岸带自然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目前,比较可行的措施包括在规划设计或工程施工前做好生态评估和环境影响评价,对人工化建设可能带来的生态问题及环境影响的发展趋势、速度、方向等进行分析,以有助于在经济发展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之间作出权衡。


我国尚未全面开展全国尺度上的海岸带生态监测与评估研究。

目前,世界各沿海发达国家建立了或正在建立各类针对海岸带或海洋生态系统的监测网络。21世纪以来,中国也开始对海岸带地区18个生态区进行常规性的生态监测,总覆盖范围达5.2万平方公里。2005年,有关部门曾尝试建立我国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方法,并应用于我国四大海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但全国尺度上的海岸带生态监测与评估研究尚未全面开展。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近年来中国相继出台了一些区域性的生态规划,例如《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05年和2011年,国务院先后颁布的《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2005-2010年)》和《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2011-2015年)》也部分包含了海岸带相关内容。但沿海地区目前还没有开展过全国尺度上的完整的海岸带生态保护规划。


对于沿海问题的忽略反映出一种现状, 即公众往往习惯于优先关心最容易引起舆论关注的重大环境问题(如华北的雾霾),或者关乎经济发展的重大灾害(如发生在长江经济带地区的地震、滑坡、泥石流、洪涝等),而对于那些难以被明显感知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则明显不足。科学工作者有必要也有责任进行科普宣传,让公众更多地了解到沿海地区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并开展更具前瞻性的深入研究。


中国30%以上的海岸地区属于全球气候变暖的高危区域,大多数地区仍主要在采取工程性的防护手段。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2014年发表的第五次气候评估报告中指出,沿海地区是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的关键风险区(或关键脆弱区)。受全球增温及海平面上升影响,台风、风暴潮、暴雨等极端气候事件及由此引发的洪涝灾害等气候变化风险日益增加,严重威胁了全球沿海低洼地区的人类生存和发展,成为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根据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相关研究,全球20个受气候变化影响损失风险最大的城市,其中就有三座中国城市,分别是长江三角洲的上海、宁波,和珠江三角洲的深圳。同时,中国30%以上的海岸地区属于全球气候变暖的高危区域,受风险影响的人口数量居世界第一。


全球台风、飓风的起始点和路线

图片来源于薛铭仁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对沿海地区的影响方面,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每个“五年计划”中都投入了一定的资金,开展了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影响及适应性等相关研究项目。但真正能做到经济-生态效益双赢,且具有高投入-产出比的适应性措施和解决方案还在摸索当中。在一些非城市地区出现了运用景观学或生物学手段应对海平面上升的方法,如种植能够削缓风浪影响的红树林。就目前来看,这种生物工程适应措施的推广还比较有限,大多数地区仍主要在采取工程性的防护手段。我们期待未来生态学、水文学、工程、景观设计学等多个专业能够联合起来,寻找到更加安全、高效、生态和宜居的解决途径。


参考文献:

[1]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0). Cites and Climate Change. Retrieved from

http://www.oecd-ilibrary.org/governance/cities-and-climate-change_9789264091375-en

[2]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2013). IPCC Fifth Assessment Report. Retrieved from

http://www.ipcc. ch/report/ar5/index.shtml


LAF


看Sasaki、Olin、McGregor Coxall三大事务所

设计师如何设计沿海景观



“全球平均表面温度的上升速度有所减缓,

是海洋在起作用?

海平面整体呈上升趋势,

但并非每年都在上升;

海平面上升是一种缓发性灾害,

其长期累积效应具有极大破坏性,

且持续较长时间……”


更多关于中国沿海景观的观点和实践,就在

《景观设计学》2017年第4期“沿海景观”

点击 这里 了解杂志内容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购买


《景观设计学》书架

《景观设计学》期刊

《景观设计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 Frontiers,简称LAF)由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主办,俞孔坚教授担任主编。LAF为双月刊,刊号为CN10-1467/TU,ISSN号2096-336X,邮发代号80-985。全彩页印刷,每期主题集中阐述,中英双语呈现。


2014年,LAF成为中国国家广电总局首批认定学术期刊;2015年,成为CSCD核心库期刊来源刊;同年,荣获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年度交流类荣誉奖。2016年,入选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中国“最美期刊”与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