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丨墓园景观:逝者安息与生者缅怀的共享空间
清明节刚刚过去。在这个传统的节日里,人们纷纷扶老携幼,到公墓祭拜祖先亲友,焚香烧纸,缅怀亡人。
平常的日子,公墓里是极其冷清的,鲜少人问津,只能见到一望无际的白色墓碑,整齐划一地矗立其中。而墓地本身也被视作不吉的象征,老例传统里去过墓地后都要洒水净衣方能进门。
来到美国后,我对墓地的传统看法被这里的乡村花园式墓地刷新了。湖光山色、小桥流水、花木茂盛的公园中,各不相同的墓碑像一具具风格迥异的雕塑掩映于草木扶苏之间。乡村花园式墓地在美国作为公园的前身不仅是亡者安眠和亲人祭拜的地方,还可以是游人周末踏青野餐的去处,以及婚礼和小型会议的举办地。
© Richard Cheek
美国墓园历经“乡村花园式墓园”、“草坪公园式墓园”、“战争纪念墓园”以及“自然墓葬运动”[1]的发展过程。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墓园的发展对于美国景观行业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19世纪30年代,城市发展对开敞空间的需求引发了“新墓地运动”,位于城市中心的教堂墓地被迁至城市边缘,并逐步演变为乡村花园式墓园。“新墓地运动”的墓园设计注重与自然田园景观相结合,具有浪漫主义特征,建造出满足安葬逝者与市民游憩需求于一体的风景优美的场所。郊野墓园的建立使自然式风景园在美国的发展又前进了一步,无疑“新墓地运动”开启了美国城市公园和花园运动的先河[2]。
自然浪漫主义色彩的乡村花园式墓园
(Rural Garden Cemetery)
乡村花园式墓园选址多位于“城市外围或城乡结合、风景独特的地方,通常选择地形起伏多变、森林茂密或水面宽阔的自然环境”[1]为墓园用地。墓园内点缀着独立墓碑和纪念方尖碑,分布较为零散。也正是这种低密度的墓碑罗列方式以及三季花开、四时长青的景观配置,冲淡了传统墓园悲凉肃穆的气氛,让乡村花园式墓园成为人们赏景、游憩的目的地。
1831年建立于马萨诸塞州的奥本山墓园(Mount Auburn Cemetery)是美国的第一座乡村花园式墓园。该墓园占地约28hm²,坐落于坎布里奇(Cambridge)与沃特敦(Watertown)之间,南面被玉带一般的查尔斯河环绕,东边不远处即是哈佛大学,环境幽美,风水极佳。
在奥本山墓园建立之前,墓地在美国也是不幸、灾难和瘟疫的象征,令人避而不及。由于受到英国自然风景园和法国巴黎拉雪兹神甫墓园(Père Lachaise Cemetery)的启发,波士顿物理学家雅各布·比奇洛(Jacob Bigelow)认为死亡也可以用一种自然温和、有益的方式来纪念。
于是他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在麻省园艺协会申请获批的一块远离城市的农场上实施了他们理想的墓园设计。起伏的小山,迂回的小径,平静的水面,以及不经意间点缀在花木中的雕塑式墓碑吸引了大量的观鸟者和自然爱好者。
▲ 奥本山墓园中的湖光树影
▲ 奥本山墓园中点缀在花木中的雕塑式墓碑
在公共花园资源缺乏的当时,奥本山墓园不仅为死者提供了安眠之地,也为生者提供了享受自然、体会生命意义的好去处。它的建立更是拉开了轰轰烈烈的美国造园运动的序幕,启发了很多诸如纽约中央公园设计者奥姆斯特德一样的设计师。
奥本山墓园长眠了许多社会名流,但它却被称作是最生机勃勃的墓园。因为在这里,不仅可以展开对死亡的思考,也可以感受到生命的欣欣向荣:树长绿、水长流,小动物跳跃其间。如今,踏上墓园里的最高处,我们依旧可以俯瞰坎布里奇以及查尔斯河对岸的波士顿。
▲ 从奥本山墓园制高点俯瞰到的景色
© Brigham Stephen
过渡期间的草坪公园式墓园
(Landscape-lawn Cemetery)
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低密度的乡村花园式墓园渐渐不适合规模化的建造和维护。随意散布的墓碑和多姿多彩的植物被可以批量重复的陵墓地块和大片的树林草坪所替代。在城市用地紧张的条件限制下,墓地面积有所规划与限定,于是出现了集中式的家族祠堂建筑(Mausoleum)以及整齐排列的石碑。
与曼哈顿岛仅有一河之隔的伍德兰墓园(Woodlawn Cemetery)占地400英亩,拥有1300余座单体陵墓建筑,是美国著名的历史地标。它的与众不同在于以大小不一的圆圈形地块规划了墓地范围,并在中央建造了风格迥异的家族祠堂建筑陵墓群(Mausoleum)。
▲ 1921年伍德兰墓园鸟瞰图
© Avery Library, Drawings & Archives, Woodlawn Cemetery Records
伍德兰墓园建于1863年,那时风景画般的乡村花园式墓地已经在美国得到了充分发展。伍德兰墓园原本的设计也秉承了曲径通幽、地形起伏的自然模式,但是南北战争改变了人们对于死亡的态度,多样化的人口构成与丰富的资本注入,让它从规划中的郊野墓园走向了城市化。
不同于典型的风景草坪式墓园,伍德兰墓园处于过渡期间,它没有简单的用单一造型墓碑来实现批量生产,只是进行了可以重复的几何规划,保留了陵墓建筑多样化的设计风格。它体现了美国风景艺术学家阿多夫·斯卓驰(Adolphe Strauch)在1855年提出的“风景草坪规划“的思想。
设计师们采用了圆形划分土地的方法,让陵墓单独矗立在圆形矮墙或者碎石小路的中央,形成了可以自由无限发展的布局模式。陵墓也由最初单一的白色大理石墓碑,渐渐演化为厚重花岗岩材质的巨石、方尖碑和罗马式立柱等 。
▲ 圆形墓墙中央的纪念碑
© Gavin Ashworth
▲ 圆形墓墙围合的祠堂建筑
© Gavin Ashworth
▲ 圆形墓墙围合的下沉庭院
© Lee Sandstead
伍德兰墓园发展的黄金时期处于美国南北战争和经济萧条间隙,在优厚佣金的吸引下,建筑师、景观设计师以及雕塑师充分发挥其才华,将陵墓打造成各具风情的单体小建筑(Mausoleum),希腊神庙式,歌特尖顶式……一时间百家争鸣,陵墓的艺术创造力达到了顶峰。那些外形高大雄伟,仿佛小型教堂的单体建筑,通常是整个家族的祠堂。
▲ 纪念舞蹈家与其舞台的雕塑墓碑
▲ 哥特风格的祠堂建筑
▲ 希腊神庙风格的祠堂建筑
© The Woodlawn Cemetery
▲ 埃及风格的祠堂建筑
▲ 艺术装饰风格的祠堂建筑
在单体建筑祠堂内,亡者的遗体都被保存在独立的尸骨龛内,加以密封后如抽屉一般层层叠放,布满墙面。目前开放参观的陵墓建筑通常是因为家族后继无人,所以由园区负责管理维护。在园区负责人的带领下,游客才可以进入陵墓的内部结构一窥究竟。
尽管保存了整个家族的尸骨,陵墓内许多龛仍然空着。如果来人能证明是这个家族的成员,依然可以享受免费长眠于此的服务。当然,拥有开启陵墓大门的钥匙也是证明身份的一种方式,前几年就有人拿着钥匙联系到了管理者。这样想来也真是神奇,在一个曾经辉煌的家族凋零数十年甚至上百年之后,他们的子孙或者相关联的人,凭借着一把钥匙再次认祖归宗,魂归故里,与祖先团聚在家族的陵墓之中。
▲ 尸骨龛如抽屉一般层层叠放,布满墙面
有些富丽堂皇、精雕细刻的陵墓建筑内却没有尸骨,比如不幸丧生于泰坦尼克号海难的梅西百货创始人之一伊西·斯特劳斯(Isidor Straus)。他的陵墓是一艘船的造型,暗示着他的灵魂永远在海上航行。
也有造型简单低矮的陵墓建筑,是个人的长眠之地,如美国歌手塞利娜·克鲁兹(Celia Cruz)。她的“家门”总是敞开的,喜欢她的人可以献上一束花。许多陵墓西面的墙上镶嵌着蒂凡尼工作室设计的马赛克玫瑰花窗,夕阳的余晖洒进花窗,圣母与天使便在这光晕中走进了陵墓内部,为死者带去一份安慰。
▲ 伊西·斯特劳斯的船型陵墓寓意其灵魂永远在海上航行
▲ 塞利娜·克鲁兹的陵墓,喜欢她的人可以献上一束花
▲ 蒂凡尼工作室设计的马赛克玫瑰花窗
© Hui Tian
高密度用地下传统墓园
扩增的巧妙处理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与人口迅猛增长,人地关系日趋紧张,而越来越多的访客希望自己百年后也能安息在这些历史悠久的地标墓地之中。面对有限的土地资源和日益增长的墓地需求之间的矛盾,这些历史地标墓园该如何应对呢?
雷克伍德墓园(Lakewood Cemetery)以其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新增陵墓建筑群设计,获得2013年ASLA 专业设计杰出奖。雷克伍德墓园始建于1871年,地处明尼阿波利斯,园内设有疏林草坪、湖畔置石,相得益彰,是典型的草坪公园式墓园的代表之一。
为了满足更多的空间需求,设计团队把相对庞大的建筑体量作为下沉式地窖埋在了草坪下方,建筑入口面向下沉式庭院。既避免了对外界历史景观的破坏,也变相满足了一些人群希望骨灰“入土为安”的想法。骨灰盒依次排列在建筑内墙的骨灰龛内,垂直摆放。
▲ 雷克伍德墓园中与自然相协调的新增陵墓建筑群
© Halvorson Design Partnership, Inc
同样的设计理念也被运用到纽约SOHO区的老圣帕特里克教堂墓园(Old St Patrick’s Old Cathedral Cemetery)扩增设计中。作为纽约最古老教堂墓地之一的老圣帕特里克教堂墓园是典型的“教堂墓地”(Church Yard),并没有宽广的面积可以扩增陵墓建筑,所以设计团队采用单体垂直的骨灰龛墙作为扩增选择。在南北方向,骨灰龛墙与墓园现存的墓碑宽度和高度看齐,尽量减少对现存墓碑群的视觉影响,并结合可改造园墙增加骨灰龛数量。
此外,设计团队还引入了地埋式骨灰龛与铺装相结合,满足了地上与地下埋葬的多种需求。如果把散落在风景中各具特色的墓碑比作乡村独栋别墅,那么新建的陵墓建筑群就是城市化的楼房,可以满足更多空间需求,不过前提也是尽量减少对现有环境的干扰。
▲ 老圣帕特里克教堂墓园扩增设计平面图
绘图 By Hui Tian © HMWhite设计事务所
▲ 单体垂直的骨灰龛墙效果图
绘图 By Hui Tian © HMWhite设计事务所
▲ 单体垂直的骨灰龛墙与地埋式骨灰龛剖面图
绘图 By Hui Tian © HMWhite设计事务所
▲ 与铺装相结合的地埋式骨灰龛效果图
绘图 By Hui Tian © HMWhite设计事务所
清明节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清明节于2006年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足见国家对于传统节日的重视。其实清明节除了例行的祭祖扫墓外,还兼具踏青郊游的习俗。美国的乡村花园式墓园正是将这些祭奠与休闲功能融为一体,使墓园成为死者与生者的共享空间。
从民国时期开始,我国的丧葬习俗开始出现了新旧更替和中西风格并存的特点,火葬以及公共墓园开始得以推行。面对整齐划一、外观重复的墓碑排列方式,中国传统陵墓讲究的风水布置难以在公共墓园实现。为了节省墓葬用地,北京市殡葬管理条例中规定每个墓穴占地控制在1平方米以内。这一规定变相导致了墓碑密度增加,排列密不透风,将墓园置入毫无景致、美感可言的境地。
在响应节省墓葬用地、推崇新式丧葬的号召下,墓园的设计是否可以考虑结合文化教育、游览活动、生态聚落等功能,让墓园不只是逝者安息的归处,也可以服务于生者以及动植物群落,成为兼具祭祀扫墓和踏青郊游的景观场地呢?
除注明外,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
参考文献:
[1] 张文英. 美国墓园的发展与演变. 中国园林[J]. 2009 (3):12-18.
[2] 翟俊. 美国墓园概述. 中国园林[J]. 2009 (3):19-22.
[3] 刘滨谊 ,周晓娟,彭锋. 美国自然风景园运动的发展. 中国园林[J]. 2001 , 17 (5) :89-91.
[4] Dolkart, A.S., Frelinghuysen, A.C., Mills, C., & Warren, D. C.(2014). Sylvan Cemetery, Architecture, Art & Landscape at Woodlawn. New York: Avery Architectural & Fine Arts Library, the Woodlawn Conservancy.
[5] http://mountauburn.org/national_landmark/history.cfm.
作者简介
田卉
美国注册景观设计师,天津大学建筑环境艺术硕士,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景观硕士
版权声明
文责与文章版权归属于作者,
如需转载,请与作者或景观设计学公众号取得联系
感谢阅读
编辑 校对 | 晶
• END •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进入《景观设计学》官方店铺。
《景观设计学》书架
▽ 点击阅览更多专业讲座报道
▽ 土人学社5月GIS设计实战强化营
▽ 景观之路2018英国游学报名中
▽ 望山生活,诗意栖居
《景观设计学》期刊
《景观设计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 Frontiers,简称LAF)由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主办,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景观学与美丽中国建设专业委员会支持,俞孔坚教授担任主编。LAF为双月刊,刊号为CN10-1467/TU,ISSN号2096-336X,邮发代号80-985。全彩页印刷,每期主题集中阐述,中英双语呈现。
2014年,LAF成为中国国家广电总局首批认定学术期刊;2015年,成为CSCD核心库期刊来源刊;同年,荣获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年度交流类荣誉奖。2016年,入选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中国“最美期刊”与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