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盯着拼多多造假,却忽视了这个大变化
摘要
如果说资源要素等高度集中使得(超)大城市在从0到1的过程中抢得先机,那么从1到N将是中小城市的天下。当新技术成果沦为“基建”,中小城市的逆袭时代来临。
拼多多背后是中小城市的崛起
抛开围绕拼多多的种种争议,不得不承认,拼多多聚集消费的能力惊人。
根据拼多多公布的数据,自2015年9月拼多多拼单平台正式诞生到2016年1月,上线仅仅4个半月,成交订单的拼多多用户就达到了1000万;2016年9月,拼多多用户量超过1亿,单日成交金额超过1亿;2017年9月,在拼多多正式成立两年时,用户数达到2亿!2017年12月,拼多多用户数达到3亿,APP活跃度成为仅次于淘宝的第二大电商平台!
另据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拼多多活跃用户达到了3.44亿,超过了美国3.27亿的人口总数。
尽管北上广深等大城市是拼多多用户的重要组成群,但拼多多能够在短短三年的时间如此迅速爆发,很大程度得益于其在三线及三线以下城市和农村市场的高渗透率。
根据极光大数据,截至2018年2月,拼多多在三线、四线城市的渗透率(分别为21.38%、35.34%)甚至超过手机淘宝 (20.31%、31.50%)。
其实,从2016年10月到2018年6月,拼多多的二线、三线及非线级用户的占比就明显提升。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拼多多和快手的用户在性别、年龄、地域和消费能力水平分布上基本一致。而拥有7亿注册用户、2亿活跃用户的快手,其核心用户就是三四线及以下的小城青年甚至小镇青年。
而诞生于三线城市的茶饮品牌——“喜茶”,则是典型的依托在小城市的积累向大城市逆袭,成为上海来福士广场一道亮丽风景。
《前任3》、《战狼2》等大热的电影,更是直接受益于普遍生活在二线以下城市、被称为“小镇青年”的群体。大数据分析显示,《前任3》一线城市观影人群占比仅为12.3%,而三、四线城市观影人群合计占比达到了48%;《战狼2》二线及以下城市(两者平分秋色)贡献了82%的票房。
显然,无论是拼多多、快手、喜茶还是电影等,中小城市成为其驰骋的肥田沃土。
习惯上,一线城市一直是消费市场“兵家必争之地”,时尚潮流缘起与引领,更是唯一线城市马首是瞻。然而,上述还只是冰山一角的种种“反常”现象,频频刷新商业“三观”,预示着“一线城市永不落幕”正沦为过去时,二三线、甚至三四线城市逆袭时代正在全面开启。
三四线城市是天然的“潜力股”
中国市场一贯离散度大,本来好不容易适应了的“一亿人生活得像欧洲、两亿人像亚洲、十亿人像非洲”的结构,依然不断在变形升级中。
中国经济驱动力从投资转向消费,位居前列的3亿人功不可没,然而,论增量规模与幅度,却是后面这10亿人更为强劲。
麦肯锡预测未来10年,中国城市家庭消费“中产阶级及以上”占比将大幅度提升,2022年达到81%,成为中国消费升级的最主要贡献者。其中,三四线城市的中产阶级将成为未来占比增长最快的群体。
据罗兰贝格统计,三四线城市的汽车消费中端市场,成长最快,价格区间在8万—18万元的汽车消费在三级以下城市增长最为明显。天猫国际的海淘客中,来自三四线城市的90、95后消费金额占比已超过一二线城市的同龄人。
相对更少的房贷(意味着相对更多的可支配收入)、更多的休闲时间、更需填满的精神生活,使得三四线城市崛起为新的消费力量。
不仅如此,与大城市消费“由奢入俭难”而只能单向向上升级不同,三四线城市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其同时兼具消费升级与消费降级两大特征。
消费升级趋势毋庸多言,从无到有、从有到优。至于消费降级,业内也有说法认为消费降级是消费升级过程中的阶段性现象,是对追求价格合理性的回归。
正因抓住了这一契机,靠超低价+团购(利用小城市家族成员间的强关系)为手段的拼多多异军突起,在电商“寡头垄断”格局中愣是杀出一条血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占领三四线城市(65%营收来源),用户达到 2 亿、月活用户半年翻番,销量不断破纪录,成立不到两年多之时日订单量就已超越京东,见证了消费降级的奇迹。一线城市已成红海,三四线城市仍是一片蓝海。
中小城市逆袭的技术基础
虽然最近因为芯片事件的爆发,一度在国内作为美谈的“新四大发明”受到质疑,但不可否认的是,“新四大发明”确实让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人羡慕不已。
日本“90后”在见识了深圳街头“扫码支付”、“共享单车”等诸多便利后,禁不住“呐喊”:“大叔醒醒吧,日本已完败于中国!”而一位在中国生活了8年的法国小哥则“哭诉”法国在移动支付领域太落后,喊话马化腾,让无所不能的“微信”“赶快来解救外国人于水火之中”。
为何外国人纷纷吐槽?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体量与纵深优势无可比拟。人口基数大,意味着新的科技创新成果可快速形成规模效应,平摊成本,从而实现普及化。
高铁如此,共享单车、移动支付、网购等等皆如此。同理,中小城市与大城市相比,体量优势也显而易见,毕竟绝大部分人口还是生活在中小城市。
创新最关键、最艰难的链条,在于最开始的从0到1的原始创新过程,尤其是集中爆发、高速成长的突破,对资源要素的集聚要求最高,因此,此类创新往往更多发生在大城市,或创新资源密度最高的地区,如美国硅谷等。
然而,西方之所以不得不承认中国也是创新的肥田沃土,在于中国更擅长利用自己的体量(基于人口的应用场景)优势全方位地兑现从1到N的过程。在欧美实现技术突破,在中国获得应用突破,几乎已成世界新经济攻城略地的主流模式。
而一旦这些应用突破成为新经济时代的“基础设施”,则创新复制黏贴的速度与程度,将决定城市逆袭的概率,这是中小城市逆袭的“技术”基础。
中国城市发展格局之变
四大一线城市各有各的不同,中国广大中小城市却大多千城一面,内核几无差异,最能代表中国的普适性,反而更容易找到商机。
此外,物质消费时代离散度大、受制于资源瓶颈,而当中国不少中小城市人均GDP超越一万美元,体验经济作为消费替代更加顺理成章,且人口基数将进一步放大中小城市的优势,前面提到的电影的例子即为明证。这是中小城市在新消费时代逆袭的经济基础。
二次城市化大潮滚滚而来,除了特大型城市外围式发展,戏更多地在区县、特色小镇,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小城市大发展可期,是为逆袭的时代背景。
当然,并非所有的中小城市皆可实现逆袭。至少具有地理位置优势、产业结构优势、人口与流动性优势等特征的中小城市更具有逆袭的可能性。
综上而言,在拼多多现象背后,中国城市经济发展格局正在发生前所有未的变化。而这也将直接影响企业发展的战略和布局,关系着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
毕竟,全国单是县级市以下的小城市就超过2200个,居住者超过4亿的居民。过去,经济社会发展的关注点重在大城市,量大面广的中小城市属于一群“沉默的群体”。但今后,中国的中小城市将成为非常重要的市场,也将成为反映中国经济发展基本底色的重要窗口。
收听德培,看懂形势
快长按识别左边二维码,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精彩推荐
优化营商环境虽是共识,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却是撕裂的——核心问题不解决难免“沙中建塔”把美国挑事归结到价值观是“痴人说梦”,中美碰撞明明就是人世间基本法则“作祟”
特朗普不是偶然现象,贸易战是必然宿命,看不清这两点势必误判|德培直播文字稿
美国生病全世界“吃药”——中国怎么办?
穷人要“闹事”,富人要“逃跑”——如何稳定人心?(深度长文)
(福卡原创,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