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机器人都来参加高考了,可是我们的教育还停留在大工业时代……

王德培 福卡智库 2022-06-10
 

每个新的看法,在开始的时候的确是孤单的少数

导读


AI将从逻辑上彻底颠覆传统教育。强人工智能与生物生命经济时代,IQ界面下的竞争已毫无意义,智慧成为人类制胜关键,教育核心将回归“人性”。


再过4天就高考了。高考结束后,估计一些人就要进入到“高考结束后,我睡了三天三夜”的状态,还有人或者因此“心里空落落的,像丢了什么东西一样”。


而就在高考前一个月召开的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再次强调,要严禁宣传“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加强对中学高考标语的管理,坚决杜绝任何关于高考的炒作。


严禁宣传“高考状元”的本意是要回归教育的本真,不过,从去年高考结束后的情况来看,禁令归禁令,宣传归宣传,只不过是宣传的时候换了个说法。不管今年禁令是否有效,这背后,中国教育的功利、误导根深蒂固,不只存在于高考这个环节。


事实上,从幼小教育开始,中国教育领域就是非多。


远有家校微信群异化,拍马攀比忙不迭,家长陪做作业之余还要给老师“晨昏三叩首,早晚一炷香”地请安、点赞,稍有不慎开个跑车接送孩子就被“移出群聊”;近有各色奇葩作业,调查族谱四代、名人轶事也就罢了,幼儿园作业甚至涉及调查家庭住房户型与价格。

 

花开两朵,不仅幼小教育叫人大跌眼镜,高等教育也“不甘示弱”,假华侨考生“200分上‘211’、400分上‘985’”,黑色产业链令人咋舌,就连南大也“湿了鞋”,堂堂教授、博导竟因学术不端、师德问题而见诸报端。而江西省教育厅发文要求,非教学需要,禁止学生将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带入课堂,这更是引发热议。不仅如此,深圳市富源学校“高考移民”让最公平的高考也变得不清净。

 

与“奇葩人类”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近二十年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快得超乎想象:1997年,IBM的超级电脑“深蓝”击败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2016年,Alpha GO击败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一举成名;2017年,AlphaGo Zero从零开始,自己参悟,并以100∶0的绝对优势“狂虐”Alpha GO,突破了人类经验的限制;IBM公司研制的高考机器人“进士”将在今年6月7日挑战人类的高考作文。

 

不仅是棋坛,人工智能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机器翻译、人机交互、无人驾驶等领域也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马云在演讲中直接指出,如果按照现在的方式下去,未来30年以后,很多人都将会找不到工作,譬如伴随互联网经济崛起的新兴职业“数据分析师”,未来就将被机器与人工智能所取代。

 

形势竟如此严峻,未来教育将向何处去?



教育模式与时代不匹配


事实上,当前教育太过注重知识与专业性,仍属传统教育模式,已与时代不匹配。

 

古代中国,随着农耕文明不断发展,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等人才制度相继诞生。

 

过渡至工业经济时代,由于专业和分工的需要,批量化、规模化的应试教育、填鸭式教育等模式应运而生,为工业经济输送了大量专业化人才,提供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经济腾飞不可或缺的劳动力红利。

 

出于应试需要,中国中小学教育极其注重唯一的“正确答案”,而非探索的过程。不仅数理化等可以量化的学科是如此,就连文史哲等人文学科也不例外,要求一个“标答”,不得不说这是僵化的。

 

反之,一旦教育模式太过“离经叛道”,又极有可能在高考这块“试金石”中跌个跟头,代价未免太大。

 

至于高等教育,且不说,近二十年的大学扩招后学历与文凭贬值至何种程度,单从专业看,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所有的大学专业共分为12个大学科门类,每个门类下再设置相应细分专业。

 

不同专业间存在壁垒,高校专业分工几乎是不变法则,跨专业、跨学科人才培养似乎“可望而不可即”。

 

由此看来,当前中国教育模式,本质上是对知识与专业度的训练。

 

这与工业经济逻辑相符,却与当下的信息经济、互联网经济相脱节。当下教育太过于注重“教”知识,却忽略了“育”的一环,即对人格、创造力、探索力与智慧的培养。


AI开启新革命


殊不知,从趋势看,AI已开启对传统教育的革命。

 

正如工业经济以势不可挡之势取代农业经济,互联网、AI也早已对工业经济展开摧枯拉朽式的攻城略地。

 

伴随AI越来越多融入人类社会、生活,竞争的方向、方式早已发生改变。

 

未来大量重复性的体力工作与需求中低智能脑力的工作都将由机器与AI所取代。且不说,制造业领域已有工业智能加持,带来更加便利快捷高效的智能制造,即便律师、会计、医生,甚至创造性的脑力工作,人类的竞争力也在AI的挑战下“岌岌可危”。

 

2016年“双11”有1.7亿张海报由“鲁班”设计完成,2017年“双11”期间,“鲁班”更是制作完成4亿张海报设计,约等于每秒做8000张海报,完全“秒杀”人类设计师!

 

2017年5月,中山眼科中心已经开启了全球首个眼科“AI医生”门诊;同年,阿里巴巴发布AI设计师“鲁班”,可以实现一天作图4000万张不重样。

 

就连艺术画作也概莫能外。在2018年的佳士得拍卖会上,一幅名叫《爱德蒙·贝拉米的肖像》以43.25万美元成交,它是当世界上第一件被拍卖的AI艺术品。去年十月至今,从高校到拍卖行,从喷墨画到水墨画,“AI+艺术”的浪潮似乎势不可挡。

 

当AI在博闻强识、数字运算领域完全超越人类,AI也将从逻辑上颠覆传统教育,应试教育、专业分工式教育将被摒弃。

 

可惜的是,尽管当前大数据、人工智能已成为中国高校异常火爆的专业,然而教育与竞争模式却未改专业知识训练的底色。

 

反观日本,却已走在了时代的前列。早在中国80后、90后为高考遨游无涯题海之际,日本就已经以“重视人性教育”为理念,对1987年以后出生的孩子奉行宽松教育,“不发表考试排行榜成绩,不安排过重作业”,为其打造自由宽松的成长环境,正是把握了时代趋势。

 

仅仅是当前的弱人工智能就已对传统教育模式产生颠覆式冲击,未来强人工智能与生物生命经济时代,教育又将面临何种前景?

 

一方面,当机器拥有了知觉与自我意识,能够独立思考问题并且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与世界观体系,AI文明也就此诞生。

 

超高智商、强生命力、低维护成本都赋予强人工智能颠覆社会文明结构,乃至颠覆人类本身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于人类而言,伴随在基因编辑领域初窥门径,生物生命经济大时代画卷的一角已徐徐展开。

 

未来人类的“质量”将得以改善,其记忆力、智商、抗病能力,甚至寿命,都可以被定制,成为超级人类。

 

基于这两方面,未来IQ界面下的竞争已毫无意义——不仅面临超高IQ的强人工智能的挤压;人类内部竞争也将促使更多人不遗余力地投入到基因编辑中去,力求使自己的后代携带最优基因。

 

未来,填鸭式的知识教育或将被具有全息全维专业知识的生物芯片所取代,出生即可植入,连知识学习的过程都将被省略。

 

现在人们花费十数年乃至毕生精力学习的知识,在未来将成为新生儿的“标配”。人类在知识、智商层面的差异将在很大程度上消弭,知识教育也就被釜底抽薪。

 

未来竞争不仅在人类内部,更在普通人类、新兴人类、超级人类,甚至强人工智能等种群之间,围绕创新、EQ以及“爱”等多个维度展开,智慧将成为人类在高层次、高境界竞争中取胜的关键所在。

 

尽管现在看来这一切都似乎很遥远,然而正如风起于青萍之末,科技的发展、时代的更迭都正以越来越大的加速度快步向前。只有未雨绸缪,与未来赛跑,方不至于被时代抛弃。


 

核心将回归到“人性”


围绕智识竞争,未来教育的核心将回归到“人性”:

 

第一,创新型教育。


当机器拥有高度智能,大部分社会劳动都可以由AI与机器人完成,人类教育的主题将过渡到培养探索创新能力,而非记忆能力。


回顾人类历史长河,时代的兴替、物种的进步都离不开科学、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领域的重大创新、探索与突破。

 

第二,情感型教育。

 

未来教育将重点关注情商培养与“爱”的能力拓展。

 

当前教育模式注重“教”知识而疏于“育”情感,由此造成了诸多因为忽略情感需求、不懂情感表达而带来的家庭破碎与伦理悲剧,情感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更何况,人本身具备复杂的情感能力,正是其区别于其他物种的重要特质。

 

未来,超级人类、新兴人类、强人工智能等多重文明并存,情感能力、沟通能力和“爱”的能力,将是人类与自身、与其他文明、与地球,乃至与其他宇宙生物和平共处的前提。

 

第三,智慧型教育。

 

机器再“聪明”也仅是智能;而智慧是人类区别于人工智能的最重要的一点,是人类得以延续、繁荣的核心要素。

 

智慧型教育将注重思维、逻辑、哲学思辨能力的培养,这是未来教育的关键点。智慧型教育将不仅发生在学校,更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以相互影响的方式融化在社交体验中。

 

依此推导,当前“课堂-教师-学生”的授课式教育形式也将被彻底颠覆。

 

未来,教育将是体验化、碎片化、去中心化的,参与教育的不同主体通过各种方式体验“人性”,都可以称为教育。

 

教育既可以是情境小镇,又可以是体感游戏,还可以是VR、AR学堂,更可以是各式的多元化生活场景……


教育变革已悄然展开,有多少人为此做好了准备?


了解更多


福卡智库近期关于教育的部分文章:




越复杂的表象

越有深刻的真相

我们旨在

破解复杂,预测未来

关注我们

让你多一双慧眼

精彩推荐

时松时紧,中美冲突全凭政治感觉,打哪算哪??

地面上的摩擦还没搞定,中美矛盾又闹到太空上去了!新制造是忽悠还是趋势?发了那么多货币就是不通胀?中国的货币从哪儿来到哪儿去了?
美国把事儿搞得越来越大,中国如何应对?两个骗局?|形势精要真市场还是假市场?中美角色是否互换?

粮食!粮食!粮食!|形势精要

(福卡原创,欢迎转载;原创视频内容请关注“德培论道”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