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茶会】书卷深处有凉意……
【总第102期】
书卷深处有凉意……
近日看到有人转发一些专家推荐的阅读或不必读书目,正想借机评论说说自己对书名的看法,忽然意识到,似乎每到夏天我就喜欢谈读书,正如总第5期“【慕客茶会】每天读一本书?你在逗我!”(2016年7月10日)开篇所说:“暑期已至。赤日炎炎,芭蕉冉冉,东窗高卧,正宜展卷。”
继续翻看前面100期文章的内容,不觉十分汗颜:我哪里是喜欢在夏天谈读书呢,根本就是常年谈啊!猫在家里过节时喜欢翻书(总第63期【慕客茶会】丰盈秋色并不能抚慰所有的心;总第93期【致敬大师】在繁华似锦的暮春之夜,仰望人类的几位巨星闪烁),外出旅行时惦记着带书(总第65期【慕客茶会】长假即将结束,出行前被你们雄心勃勃地装进背包的那些书,都怎样了?);轻松时允许自己奢侈一下读本闲书(总第11期【慕客茶会】读书到内伤?那就快来这园中治愈;总第90期【致敬大师】过于讲逻辑的人可能读不懂他),太累时是不得不读本书来养神缓解;看完电影想吐槽时要拿本书对比(总第34期【科技史话】谁洞彻了时间的秘密?),感慨诺贝尔文学奖人选时也得拿书说事儿;感恩时会历数自己喜欢的译著书(总第32期【致敬大师】我在心中列出了一个长长的当代中国人的名单),怼人则大多是因为人家对书的评论不合己意(总第9期【慕评】这个七夕,躲过了毒鸡汤,却遭遇了神罗辑)……这整个儿是离开了谈书就张口结舌的节奏啊!
而且,似乎不需要大数据,区区100篇文章就基本暴露了一个残酷真相:我的休闲方式竟然如此单调!事实如此,我也很绝望啊!
古人云“观千剑而识器,操千曲而知音”。作为一名视阅读为获取新知、训练思维、排遣沮丧、涵养生机的重要途径和手段的读者,或囫囵吞枣或苦思精研地摸爬滚打阅读了30多年,我总结出以下几点心得:
一是阅读时,应始终拿着一面虚拟的“风月宝鉴”,正面训示“开卷有益”,背面训示“尽信书不如无书”。“开卷有益”不必多解释了;“尽信书不如无书”是孟子说的,就是说阅读中你得带着脑子,运用自己已掌握的知识,判断、思考、质疑,拿不准的再查更多的资料,如此才能有长进。所谓“善读可以医愚”,越读越固执、僵化的反例,大家也不是没见过,不是吗?
二是不要太迷信名家推荐的书目。名家推荐的书自然有参考价值,那是他们各自成长经历的见证,但未必是你要遵循的阅读路线,也未必是接引你至更高境界的天梯。我平时没少非议周国平老师(主要是因为早期非常喜欢他翻译的尼采著作,等看他自己的文章时,有意无意间总是把他跟尼采比,恼火他不如尼采深刻,当然我这未免过于苛刻了,毕竟没几个人能跟尼采比嘛),但却十分赞成他在《思想的星空》中的一句话:“一本书之所以能成为我们的经典,它的力量多半不是缘于它自身,而缘于它介入我们生活的那个时机。”偶然或许真的是这个世界上最高贵的宾客,所以读书也如恋爱,别人(哪怕是权威、名家)介绍的,常常不如自己偶遇心动的好。就我个人的阅读经历而言,很多名家或朋友推荐的书,我阅读之后并无甚深感悟;反倒是偶然发现的几本,初见倾心、深受影响并至为钟爱,万分庆幸它们将我引领至人迹罕至的别样洞天。
三是要警惕阅读的负面影响。长期耽于阅读的人,渊博几乎是必然的,与人言谈或写作之间,难免自负、炫耀,这是大家都不陌生的毛病。但更值得警惕的是,文字的理性逻辑也容易拘谨精神,因为所有的著作都是前人留下的脚印,追循着别人的脚步走得太久,我们可能会不习惯迈出自己独行的步伐;也可能长于透过文字去想象,却不习惯于用感官去直接与外部世界亲近。但其实,青青翠竹,尽是真如;郁郁黄花,无非般若。甚至如里尔克所言,一座果园,它“闪亮的名字掩藏着远古的春天”,“大地从未像在你的枝叶间这般真实!”熊十力先生亦反复教导,阅读、深思的同时,要置身天地间,淡然忘我,静心体悟,才能超越从书本得来的浮泛知解,将具体与抽象、理智与情感融为一体,获得实悟,洞察真理。伽利略也说:“哲学是在这部非常伟大、总是在我们眼前摊开的著作里(我指的是宇宙)被撰写的,但你无法理解它,除非你先学会理解撰写它所采用的语言,辨认出被撰写在它里面的符号。它是用数学语言被撰写的,符号是三角、圆和其他几何图形。如果没有这些,那么就意味着,人不可能理解它。如果没有这些,那么人只能绕着一座黑暗的迷宫,不知所以地摸索。”
所以,阅读无止境,从阅读文字,到仰观天吐耀、俯察地含章,乐趣亦无穷。一猛子扎进真知的深渊,更是清凉无限。
不啰嗦了,因为我已经打开了刚网购到手的一本《思维简史》,想赶紧看看呢。
作者简介:王涛,“新维学习空间站”(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合作)、“新维大健康空间站”(中国食品药品企业质量安全促进会、中关村联创医学工程转化中心合作)、新维国学空间站(福建平潭两岸国学中心合作)、智慧党员活动室等“新维系空间站”设计、规划和实施者;“移动学习”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MOOC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博士;业界知名有20多万教育专家的MOOC微信公众账号(微信号:openonline,公号名称:MOOC)的发起及运营者。
喜欢我们就多一次点赞多一次分享吧~
有缘的人终会相聚,慕客君想了想,要是不分享出来,怕我们会擦肩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