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媒介素养",就是送他一双翱翔的翅膀 | 日课
今日叙事
1938年3月30日,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成立。
在当下这样一个媒介平台无所不在的世界里,培养孩子的媒介素养,就等于给了他一双在新世界翱翔的翅膀。
培养孩子的媒介素养,就是送他一双翱翔的翅膀
文/杨晓哲,华东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博士
孩子,当你每天睁开眼去看这个世界的时候,你已然和过去的我们不一样。在你的经历中,似乎没有了电报,马车,电话亭,信纸,甚至报纸。你好奇的眼睛张望着这个世界,发现大部分的世界竟都在屏幕里,而屏幕里的世界也正在成为你生活的绝大部分。我并不想阻止这一切,因为我知道,你可以在这样一个新的世界里更好地翱翔,只不过你需要慢慢地学会新的技巧。
你开始有了自己的社交账号,无论是QQ,微信,微博,还是某个连我都没有听说过的社交平台,总之我发现你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精心经营着你的网络身份。我想这是好事,无论我们在哪里都需要一份认同。可是,你也要稍微留心,你的这份来自于网络同伴的认同是来自于共同的兴趣、爱好、愿景;还是抱怨、怨恨、仇视。我不得而知,因为你难免会想躲着我而去另外一个社交平台寻找另一个身份。
无论这个信息是真是假,实际上大量的信息已经超越了真假的界限。重要的是,你需要了解,在这样一个媒介平台无处不在的世界里,没有统一的电台、电视台可以收听观看,即便在同一个社交平台里信息也被分离开来,你越喜欢的信息就会更多地出现。,断然不会因为信息是真的就广而告之,是假的就被立马撤销,它们恰恰因为群体的喜好而存在。因而,时不时跳出来,辨别信息的真假,反观自己的喜好就显得格外需要。
辨别真假并不难,你只需要多去搜索这条消息的相关信息,反复求证出处,不先入为主地认为理所当然,你就会发现大量信息的真相。甚至连我分享到朋友群的消息都可能是假的,欢迎你来揭发我。我可不希望你活在某个偏见里,恐怕你也不喜欢如此,那样恰恰违背了你最初和我说的初衷,“我要有个账号,去看更广阔的世界。”
现在你开始明白了有目标地寻找,往往比没有目标地接受推送消息来得好得多。有好奇就搜索,有收获就分享,所有的媒介工具都会帮助你实现愿望。你对太阳为什么是总是圆的,月亮却阴晴圆缺产生困惑;你对蟑螂为什么总是反过来死去产生惊讶;你对有些人总是吃不胖产生疑问;你对这个世界上为什么其他动物都有同类,而人类只有一种产生不解,无论你有怎样稀奇古怪的问题,异想天开的想法,都可以进一步运用搜索引擎去搜寻。现在的搜索引擎也很是聪明,你甚至不需要确定关键词,完全可以原话语义搜索,就可以找到不错的解释。当然,这还不够,你需要对所谓的解释保持警惕,因为它们依旧有可能是假信息,抑或不够科学全面。你还可以进一步去搜索求证,抑或动手实验,又或者再次运用你的社交平台去询问高人。
什么?你很快通过社交平台联系上了专家学者,你在脑海里恋恋不忘,频繁地刷着消息栏,期待必有回响。但是你的提问留言久久没有回音。不要气馁,不要难过,坚持分享你对这一主题的收获与见解,回音自然就会来找你。你所有发出的数据,都会被系统悄悄知晓,系统就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会给予你关联和回馈。当然,你要让魔法师看到你的持之以恒热爱,那才是开启魔法的最佳咒语。
有一天,你发现魔法显灵,你收获了回音,获得了更多信息和专业知识,联系上了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赢得了更多人对你的了解和认可。你也开始更丰富地运用媒介,创造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与内容。灵活地选择充满内涵的图片匹配话语,录一段语音分享一段经历,拍一个生动的短片发布你的新产品,开一次线上直播获得无数鲜花点赞,你不再局限于文字抑或图片,你更完整地表达了自己,就像你把那个一步步变得自信从容而又乐观的完整自我上传网上;你不再局限于左邻右舍,真正地懂得了甄别、找寻、表达与创造,在这个新的世界里自由翱翔。
“教育日课”
征稿邮箱:2594889720@qq.com
尊重原创,支持好文
喜欢本文,可识别下列二维码向作者打赏 ▼
▼
作者 | 杨晓哲
责编 | 赵方
“新校长传媒”广告合作请联系 023-67450968
推荐阅读
点击关键词,阅读更多“日课”相关内容
/ 蒲公英大学2017年课程 /
点击下图,直接连线 ▼
点击"阅读原文" 一键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