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媚外,不盲内,这是守住文化的节操 | 日课
(1)新任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告诫留学生莫崇洋媚外(1917)。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扫除文盲的决定》发布(1956)。
“媚”与“盲”,别让节操碎一地
文 / 张庆亮,中学高级教师,
首届基础教育国家教学成果奖获得者
100年前的今天,甫任北京大学校长不久的蔡元培先生,在清华学校高等科发表演讲时(北大校长在清华演讲?是的,没错儿),殷殷告诫留学生不要崇洋媚外。而61年前的今天,《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扫除文盲的决定》发布!
一个是一个世纪,一个是一个甲子,时序轮回到今天,莫非冥冥之中真有某种天意么?我是不信天意的。宋人张元干《贺新郎》曰:“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如许!”
01
但为何要有这么一篇小文呢?时也、事也、势也,悲如许也。
恰如孟子孟老师说:“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何悲如许,何不得已?不妨先重温蔡先生当年的讲话大意,做个填空选择题。
蔡先生说:“吾国学生留他国者,不患其科学程度之不若人,患其模仿太过而消亡其特性。所谓特性,即地理、历史、家庭、社会所影响于人之性质者也。……能保我性,则所得于外国之思想、言论、学术,吸收而消化之,尽为我一部,而不为其所同化。……赴外国留学,其志行稍薄弱者,即捐弃其‘我’而同化于外人,所望后之留学者,必须以‘我’食而化之,而毋为彼所同化。”
结果如何?“中枪”的固然无语,“躺枪”的就比窦娥她奶奶还冤吗?怕未必。
蔡公的主旨在于,既“不患其科学程度之不若人”,更非“洋装穿在身”之类。他所忧虑者,乃是“患其模仿太过而消亡其特性”。
什么特性呢?
一言以蔽之,就是我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用如今流行的词儿说就是“文化”。
地球人都知道,秦始皇以来,要想从“根儿上”灭一国一族,不是把人砍光杀尽,而是要灭其“文化”。这一点,不唯“暴秦”实行“焚书坑儒”,想想当年倭国扶持的“伪满洲国”之行径,再看看都德的《最后一课》,就全明白了。古今一也,中外一也。
可惜的是,如今很多现象,却又被百年前的蔡先生不幸而言中了。在事关国家民族命运的大是大非问题上,我们“不为其所同化”了吗?“捐弃其‘我’而同化于外人”的又有多少呢?即使对人类的共同文明成果,我们也真的“吸收而消化之”了吗?
02
作为一位曾经的老语文教师,近年来,笔者于公务之余,专注于汉字研究,兀兀穷年,小有心得。比如,我们曾经为之自豪的古代“四大发明”,其实就是几项技术革新,中华民族的真正的第一大发明,乃是承载着所有文明密码的汉字!世人皆知“我”与“國(国)”,却谁知先祖们描画的这两个汉字,究竟是何意思?
“四大发明”当然不是不重要,但也不过“器”与“术”而已,而汉字更多传承的是比之更重要的“道”与“德”。先贤早已说过,“君子不器”,“君子忧道不忧贫”。不是说“器”不重要,不是说“贫”很舒服,而是因为,无“道”何以保“器”?况且我们现在最缺的已经不是“器”了。只要略知中国近代史的人都清楚,我们的“四大发明”被西方列强掌握后,“反哺”给我们的是什么。
03
虽然教育不是万能的,但教育也不是无用的。我们的教育、教学、学校、教师和家长,为我们的学生做了最该做的事了吗?是否常常本末倒置?比如,笔者在与另一位朋友,于1990年代发起“新经典诵读”后不久,欣喜之余却痛心地发现,不少学校竟然不加分析扬弃,把若干封建糟粕一股脑儿塞给学生。以“廿四孝”为例,“郭巨埋儿”不是故意杀人么?“陆绩怀橘”不是道德瑕疵么?却该讲不讲。一句话的事儿,何苦不给孩子们点破呢?
类似的还有一些。有的学校随大流,重《论语》而轻《孟子》,须知《孟子》乃是教人养“浩然气”、做“大丈夫”的;有的老师凭爱好,重宋词而轻唐诗,须知在苏轼创立“豪放词”之前,相当多的宋词不但通篇脂粉气,很多简直就是“骚扰短信”甚至“流氓段子”。
《三字经》说“人之初,性本善”,笔者颇不以为然,某种意义上说倒是“人之初,性本无”,民间所谓“怎么养怎么长”,但“苟不教,性乃迁”则是对的,教育应当也可以是有用的,否则要这劳什子干啥!
有何用呢?古代叫“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现在就是“立德树人”。校长为教师服务,教师为学生服务,学生将来为国家和社会服务。
要达于此目的,一不要“媚”,二不要“盲”。
“媚”本来是很高雅、很健康的事。何为媚?“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是,“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也是。但若迷了心智、掉了心志,如蔡先生告诫的那样,“捐弃其‘我’而同化于外人”,则就是谄媚乃至媚骨!
04
虽然教育不是无用的,但教育也不是万能的。要真正应答“蔡元培之诫”,有效解决“崇洋媚外”问题,除了社会的发展和国力的强盛,也需要学校与社会各方面的合力。中国当然还有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困难,但中国正在持续健康发展;在教书育人上,当然还有很多无奈,但教育正在改革创新。
最急迫改革的,是加强和改善我们的德育方式方法,首先做一个“人”的教育。具体如何做,各地各校可因地制宜,比如学生很喜欢的“微德育”。因为教育不是工业而是农业,不能大水漫灌而要耳濡目染。
精神的发育不可能“催肥”,否则只能是一架“脆骨”。要想去掉奴颜、割除媚骨,培养有血性的“杠杠的”一代代,需要“扫盲”。时代发展到今天,这个“盲”早已不是“文盲”,更重要的是“德盲、志盲”。所幸的是,今年1月25日,中办、国办已经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指出:
从这个意义上说,《意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不亚于61年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扫除文盲的决定》。当时《决定》指出,“扫除文盲是我国文化上的一场大革命,也是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极为重要的政治任务”。而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其实是一场新的“大革命”。惟其如此,才“能保我性”并且不“为彼所同化”。
截至2011年,我国已扫除文盲2.03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从某种意义上说,“文盲”固然可悲,而崇洋媚外的“德盲、志盲”更为可怕,因为它吞噬的是为人之本、固国之基,毁坏的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心之长城!
所以,这个日子,今天,3月29日,应该有这么一篇小文,说一句“别让节操碎了一地”,是吧?
【作者简介】
张庆亮,中学高级教师,首届基础教育国家教学成果奖获得者,研创“经典诵读”“汉字脑”等重大教育教学经验50余个。资深记者、教育策划人,危机公关专家,出版《新闻应对学》等,著有各类作品数百万字。
“教育日课”
征稿邮箱:2594889720@qq.com
尊重原创,支持好文
喜欢本文,可识别下列二维码向作者打赏 ▼
▼
作者 | 张庆亮
图 | @Jungho Lee
责编 | 黄春霞
“新校长传媒”广告合作请联系 023-67450968
推荐阅读
点击关键词,阅读更多“日课”相关内容
/ 2017年《新校长》杂志 /
点击下图,马上订购 ▼
/ 核心素养盒子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