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没有辛劳,哪有小得盈满? | 日课

2017-05-21 田晨 新校长传媒


今日叙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


什么东西小得盈满了?是小麦呀。小满时,黄河流域的麦产区,小麦开始灌浆,等待收割了。小满未满,一颗小麦的状态就道出了小满这个节气的意义。





没有辛劳,哪有小得盈满?

文/田晨  不一樂乎田野学校 校长



如果我们把镜头从一颗小麦往上移动,视野不断扩大的话,俯览整个中华大地,在这个时节,我们大约会看到这样一幅景致:



“江南沃野过插秧,江北麦麸便灌浆。

西子湖边人好客,茶商脚走款丝商。”



水田里栽了秧,地里麦子正灌浆,山上的春茶快收完,桑叶中的蚕丝将上市,一条茶丝商道繁忙热闹,络绎不绝,这更是一幅大地人间都小得盈满的场景啊!


可是,“小得盈满”却得之不易,那是多少田间的精耕细作,辛勤付出所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张口便来的诗句恐怕在很多人的生命中,也只是写在书上、课本上的几句诗而已。但是田野学校稻可道课程不一样,因为我们坚持要让孩子们通过身体力行的劳作来体会“面朝田地,背朝天”的辛劳。



栽秧,是个慢工活,但也要抓住最佳期


栽秧课的前两天,老师们先把收割完大蒜,被彻底翻耕,晾晒过的田块注满水,然后将高低不平的泥土块耙平。当田中水位高,完全没过泥土的时候,便看不出水下的泥土是否平整,所以耙过一遍后,将田埂中的出水口打开,将水放出一些,就又看到高出水面的泥土,于是要再把不平的地方拉平,再放水,再拉,拉过几遍后,才算基本平整,达到可以栽秧的状态。



没拉平得泥土,我再来整整平,不然大家不好栽



从立夏开始,到小满前后,在大理适宜栽秧的时间只有不到二十天,气温稳定升高适合稻子生长,雨量充沛可以让田中保持水分,关键是风季也渐渐过去,这个时候栽秧,稻根才能长好。所以每到这时候,农人们要争分夺秒地把秧苗栽上。对栽秧来说,其实最好的天气并不是大晴天,云南紫外线强,太阳更是猛烈。如果云层较多能适当遮挡一些阳光的天气是最好的。不过,可能是老天爷为了考验田野学校的小同学,我们栽秧这天,却是一个只有淡淡薄云的“好天气”。



栽秧,是一门体味合作与坚韧的课程


上午,我们在“田野学校实验基地”的水田边集合,此时,前一天被农业老师张瑞龙一家人拔好的秧苗,已经一束一束地捆扎好,分散地抛在了水田当中。在大理,甚至云南,栽秧是有性别分工的,男人负责从秧田里拔秧,用稻秆扎成捆,然后把秧苗抛在大水田里,保证女人栽完一捆秧苗时转身就能拿到另外一捆秧苗。



扎成捆还没有栽下的稻秧,自成风景



依旧按照当地白族的规矩,在田边点上香,烧过祈祷丰收的甲马纸与金银纸后,张瑞龙的妻子张大嫂就开始教小同学们插秧了。



白族阿孃张大嫂教小同学如何栽秧



在大理,有一种专门为了下水田干活的栽秧靴。可是,除非经常出入水田劳作的农人,一般的新手穿上栽秧靴,在松软湿滑的泥土中行走却很难保持平衡。于是老师和小同学们索性卷起裤腿,打着赤脚下了水田。实际上,如果天气较热,太阳很烈的话,赤脚站在微凉的水田中,却是非常舒服,所以小同学们都欢乐地大叫“太爽啦!”


在张大嫂的师范下,小同学学着用拇指、食指、中指捏住秧苗的根部,把秧苗塞入泥土,再用食指和中指让秧苗往下栽稳,然后再把手指迅速拔出。似乎是简单之至的工作,不过,当初学者发现自己或者把秧苗插的太深,或者手指抽出的时候秧苗也随之漂起来时,才会意识到这并不是简单的活计。



栽得不深不浅,咱们才能有米吃



小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右手要从左手所持的秧苗中根据大小挑出3-5根不等,紧邻着插秧线把秧苗插入泥土,用自己的小手比划出差不多10公分的距离,再栽下一束。栽秧是个熟能生巧的事情,没用多久的时间,小同学们已经可以目测秧苗之间的距离,也懂得在右手取得秧苗前,先用左手捻出几根,交到右手上。



3-5棵稻秧为一束,小同学学得很仔细

可不能多了,也不能少了



这节课,我们刻意没有设计复杂的要开脑洞的环节,其目的就是让小同学们能够像农民一样劳作,体验泥土,体会坚持、忍耐和辛劳。切身理解到大米饭是好吃的,但种大米是辛苦的,粮食是应该被珍惜的这么一个简单的道理。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带动和鼓励小同学们坚持完成劳作变成了重点。


我们的试验田只有4分5大,如果是张大嫂这样熟练的农民,2、3人只需要2个小时就能栽完。而作为新手“稻农”,田野学校的师生要用去4-5个小时。在浑浊的,湿滑的,偶尔可能还被蚂蟥问候的水田中,我们这些小同学们能搞得定吗?



咱们站一排,每人负责一小块,一行栽好就后退再下一行



片段一



首先感到沮丧的是一位女同学。当她刚看到黑乎乎的水田,就有了为难情绪,说:啊,好脏啊!这么脏的水,我才不要下去。但是看到其他小同学兴高采烈地下了水田,就犹豫地跟着下了田。


栽了一个多小时候后,有同学误把鼻涕虫当作了蚂蟥,这位女生越发焦虑起来,站在水田里说:”我今天真应该请假啊!我要上去,我发誓我再也不下来栽秧了,实在太讨厌了。”


此时,几位老师所做的,就是绝不停下手里的活,也不过分关注和安慰,只是对她说:“大米饭好吃吗?没有这样的水田,我们就吃不到好吃的米饭。”小同学犹豫了半天,实在无法克服心里的焦虑和沮丧,准备上到田埂上去,老师一边插秧一边说:“好,你先上去调整一下,田埂上有老师的栽秧靴,你可以穿上再下来。”


小同学坐在田埂上说:“可是老师,我的脚很脏,会把你的靴子弄得很脏啊!”老师的回答是这样的:”老师不怕,弄脏了,一会用清水里外冲冲就好了。”小同学不说话了,默默地用纸巾把脚丫和小腿擦干净后,套上老师的栽秧靴就又下来了。



我可得把靴子里得泥水倒一倒




片段二



另外两个调皮的男同学,在水田里反而开心得不得了。同样也是栽了1个多小时后,开始在水田里玩起了泥巴,此时,老师说:“你们在田里这样走来走去,踩出了很多洞,就不好栽秧了,你们得想办法把这些洞给填上啊!”于是,两位小男生正好把从水里捞出的泥巴捏成团,去填堵泥土中的洞。


过了一会儿又开始不安份起来,适应了水田的湿滑,竟在田里追打起来,此时老师说:“我们身后没有秧苗了,快去抛秧,要保证我们栽完手里的秧,一回身就能拿到秧哦!”于是,两位男生欢欣雀跃地将田埂上麻袋中成捆的秧苗抛向水田中,正好让小同学们体验到有人抛秧,有人栽秧的传统分工。老师还给这两位小同学命名为抛秧队。


眼看就到中午,太阳愈发炙热。张大嫂说:“我们要加快速度啦,不然没栽的秧,根会被太阳晒坏啦。”抛秧队立刻开始检查田中成捆的秧苗,并把它们根部朝下浸入水中一一码好。



一手栽秧,一手还舍不得放下泥巴球



片段三



还有两位男生,目标感一向非常强,从始至终都在认真地栽秧,连隔壁水田的农民都过来夸奖他们载得整齐,疏密得当。这些来自农民,代表“专业性”的表扬,使同学们干得更加起劲儿了,其中一位小同学说:”有一口气在,就要栽一棵秧“,让我们都为他竖起了大拇指。



在田埂上吃完午饭后,老师一声令下,小同学们再次纷纷下了田。因为越发熟练,又想着不能把秧苗晒坏,一定要快一点完成任务,小同学们栽秧的速度快了起来,一行一行的秧苗栽下去,成就感也不断上扬,到了下午将近3:00,我们的试验田终于整整齐齐地栽满了秧苗,绿盈盈的一片水田,真让人赏心悦目啊!小同学们开心地连声说:把我的老腰都累坏啦!



手把青秧插满田 低头便见水中天 心底清净方为道 退步原来是向前——看,我们快完成啦


稻秧跟小同学一样,青葱簇绿



追求“速成”的时代,田间劳作让孩子更具耐心。


我想“好逸恶劳”其实是人的天性,但是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来说,田间劳动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在一个追求“速成”的时代,农业却无法速成,我们必须付出足够的耐心,尊重天时地利,尊重生命的周期,耐心地将一棵棵稻秧插入泥土,耐心地等待稻子从种子到种子的生长过程。



田野学校的小稻农,我们请你吃米哦~



生活从来不是容易的事,而耐心、踏实与坚持会成为我们生命中殷实的土地,支撑我们走过每一段坑洼不平的旅程,让我们的人生不仅“小得盈满”,更能“满载而归”。



“教育日课”

 征稿邮箱:2594889720@qq.com 


尊重原创,支持好文

喜欢本文,可识别二维码向作者打赏 ▼


▼ 

作者 | 田晨,不一樂乎田野学校 校长

责编 | 黄春霞

“新校长传媒”广告合作请联系 023-67450968


推荐阅读

点击关键词,阅读更多“日课”相关内容

博物到博悟 | 教育是优雅的舞 | 追寻之路

世界地球日 | 教育,向美而生 | 世界读书日

教育人阅读 | 众筹孩子的“未来” | 媒介素养

教育更要打假 计划生育这一代 历史相对论

“媚”与“盲”生命安全教育 再说体育课




/ 蒲公英大学2017年课程 /

点击下图,直接连线 ▼


/ 极简的生活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订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