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需要无数相关者去“众筹”孩子的未来 | 日课
今日叙事
1996年4月3日,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在北京举办“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学术报告会。这是中国国家级学术机构首次对中国的21世纪教育展开系统研讨。
今天,21世纪第二个十年已进入下半场,技术进步的速度远远超过想象,10年后“50%以上”的职业岗位将由人工智能取代的预测,已经越来越逼近现实——那么,什么样的教育,才能让孩子更好地适应这场千年未有的巨变?
择校焦虑与教育转型
文 / 林敏(上海西外外国语学校总校长)
最近一段时间,正是学校的招生季,家长孩子们,忙着看校择校,好几个周末,都在不同的校园之间穿梭奔波。不少家长都内心充满着压力与焦虑,替孩子到底选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家长心中的焦虑,实际上是怕孩子输在人生起跑线上的一种群体压力。别人都在择校,家门口的对口校,不一定是最理想的!也许,家长的择校意愿,是有其理性正当的一面,教育,从古至今都是影响社会分层、改变人生、界定人的发展的重要途径,尤其在中国,“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所以,读一所好学校,在很多家长看来,是决定孩子一生命运的基础。
但什么是好学校,在和家长们沟通交流中,也确确实实有各种不同的评判标准。不少人仍然坚持以高升学率作为好学校的最重要标准,但也有不少家长谈到“个性发展”、“人格健全”、“创新素养”等方面,家长们也看到了随着互联网、高科技、人工智能、全球化等人类社会交往沟通及生存方式的急剧变化,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与挑战。我们传统学校注重对原有知识的“死记硬背”,将通过书面考试得高分作为学习的最高目标,培养的是工业化时代标准生产线上分门别类的“技能性”人才。我们现有学校绝大多数与百年前的学校,在课程、课堂、师资、管理模式,甚少差别,甚至在“应试”上还“走得更远”。
我们即将踏入校门和正在校园学习的孩子们,在他们未来的人生中,面对这个日新月异的未来社会与世界,会面对什么样的压力和挑战?应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和素养?如何帮助我们的孩子去面对未来这个不确定的世界,去面对无数个不同“白领”专业工作岗位被人工智能所取代的职场现实,面对现在学校所学的知识技能,一出校门大多都会变成“过时无用”的“创新负担和包袱”?我们该如何反思我们每天已经习以为常,日复一日,惯性运作的“常规教学”和课堂?
我们现有的学校、课程与课堂,能否把握住这未来发展的大趋势,能否真正地通过学校机制体制的变化,重构再造我们已僵化过时的课程,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书本知识传授为主的“高结构、高控制”课堂模式,能否“翻转”成以学生为主、“低结构、低控制”、容许鼓励学生探索试错的“深度学习”过程。学生的批判审辩力、创意创新力、社会情感与自我构建力、审美感知力、设计思维力、社会交往沟通力、抗压抗挫的毅力意志力及动手实践力等超越知识层面的“核心能力及素养”,应成为我们面向未来的新教育和新学校重构课程、再造教育的出发点。
未来的教育和学校,面对着人工智能全面超越人类智能这一“奇点”时刻的到来,要更关注人的感知、情感、审美、及与物、与他人、与自我的新联结方式,要更关注孩子们人格完善和可持续的终身学习发展力。
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们在其成长过程中,能不断为自己和他人获取和创设幸福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生活态度。也许,今后每天日常的体能、智能的工作可以很大程度上被机器人所取代,但人类高感知的生活生命过程是如此地独特唯一,个体自我生存的情感发展、审美共情、群体间深层的交往互联分享,生活中能灿放出彩的节点时刻,都是生命过程不可被任何高智能机器物件所“取代”的。
所以,学校教育要更关注学生的内心与情感,要更重视审美与想象,要更关心学生生命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要让孩子们从“标准单一”的生存状态提升到“人”的全面和谐、丰富多样的发展生态。面对学校和教育的这一根本性“转型”,原先那些基础知识能力,那些有效实用、在选拨性考试中至关重要的实打实技能,逐渐要被以往虽也反复提及、但从未被真正重视及落实的“虚”的素质素养所取代。这些隐性的内在素质素养,也许不象短期功利知识应试这么实在见效,但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软实力”,会在孩子一生的发展中,逐渐成为支撑其成长的“硬实力”。
未来确实是很难界定与预测,唯一能确定的,就是“不确定性”。而在这个充满“不确定”的未来世界中,原本隐性的“虚素质”变成“硬功夫”。因为这些不立时见效的沉层“积淀”才是个体终身发展所依托的长效基础。现在的教育、学校和家长们更要从现实的功利框架中挣脱出来,要为在十年或二十年以后的职场、生活时空及人类新生存方式做准备。
上海西外外国语学校的十二年办学历程,就是不断在探索,如何在现行的教育体制和愈演愈烈的升学率大战的环境下,寻找“突围”路径。也许,全盘颠覆、办一所小众的私学,会是一条相对顺坦的路径。但如何在主流的教育中,寻找内生的创新变革机制,通过一点一滴的改良与变化,促进可持续的教育转型,这才能真正影响我们的教育生态。西外学校最近这些年在“小步跑”、自下而上、“野蛮生长”的基础上,又建立自己的“教育创新工场”,通过转变学校“创新机制”,让学校变革转型过程中最重要的力量,教师们的作用、定位、功能发生变化。教师自身的身份与发展在新的平台上,能通过与校内外各种资源的整合,焕发出更大的创意创新力,使学校教育与社会的变化发展,更紧密地联结在一起。教育其实是应该为社会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不仅要有“同步同构”的发展,更要有适度的“超前意识”。
也许,未来的教育是没有一张现成的设计蓝图,是需要无数的利益相关者,师生家长全社会共同参与探索实践,去“众筹”出我们孩子的未来!
“教育日课”
征稿邮箱:2594889720@qq.com
尊重原创,支持好文
喜欢本文,可识别下列二维码向作者打赏 ▼
▼
作者 | 林敏
责编 | 张磊
“新校长传媒”广告合作请联系 023-67450968
推荐阅读
点击关键词,阅读更多“日课”相关内容
/ 2017年《新校长》杂志 /
点击下图,马上订购 ▼
/ 学校治理盒子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