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孩子不做家务会影响人际关系

2017-04-25 李晶 校长传媒

【李晶专栏】

为什么孩子不做家务会影响人际关系

文|李晶(微信公众号:“尾线留痕-ID:weixianliuhen”)


有天晚上爸爸接到了读高中的女儿菲菲从宿舍打来的电话,菲菲在电话里向他哭诉:

因为相邻而坐的好朋友背单词声音过大影响到了其他人,她就出面制止。可是那个女生从此就再也不理她了,她感到特别失落。

菲菲还说:“我现在连同学关系都处不好,以后工作了该怎么办呀!”

爸爸说:“菲菲好像特别依赖朋友关系,只要与朋友闹矛盾就非常痛苦。她自己走不出来,非常无助,我们应该怎么帮她呢?”


女孩子心思细腻,朋友之间闹点小矛盾也是常有的事。遇到这种情况,大多数孩子都会有一段时间的心情失落,甚至郁郁寡欢,但像菲菲如此反应的并不多见。

于是我向菲菲爸说了出我的猜测:她平时是不是跟父母交流比较少?

菲菲爸说:“我之前长期在外地工作,妈妈一个人照顾两个孩子很辛苦,可能有时会忽略她的心里感受。”

可以说,特别依赖朋友关系的孩子大多数都与父母沟通不畅。有些因为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有些因为父母家务或工作过于繁忙,还有些是因为父母经常斥责孩子。

人都是社会性的,需要平等交流是天性。如果父母不能成为倾诉对象,那么由同学发展而成的朋友必然是非常重要的替代。

例如菲菲的爸爸常年在外工作,而妈妈除了工作还要照顾两个孩子的生活,这也就是导致菲菲特别依赖朋友关系的重要原因。

除此之外,我还特别关心一个问题:从菲菲的表现来看,她对于朋友的反目完全没有心理预期。也就是说,她根本没有想到自己说出的话可能产生如此严重的后果。

如果仔细分析,可能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1对朋友不够了解


首先,在教室大声背诵单词影响别人,说明朋友平时与人相处时就不太顾及他人的感受,是一个比较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其次,仅仅因为一次批评就彻底抛弃朋友,说明她对菲菲的友谊并不特别看重。

从这个角度看,在她们两个人的关系中,菲菲主动的可能性更大,所以失去朋友对菲菲的打击很大。


2对自己行为和语言的影响缺乏预期


一般来说,批评别人是需要勇气和技巧的。一方面要考虑自己的批评是否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同时也要考虑对方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可能的反应,所以时机的把握和语言的使用都是需要考虑的。

尤其批评的对象是个女孩子,而且是自己的好朋友,就需要特别注意保护对方的面子。如果菲菲把朋友叫到一边,私下与她交流,效果可能就要好很多。

但是从事情的结果看,菲菲显然缺乏事前的思考和事后的应对。


对于一个高中学生,虽然还不能在人际关系上游刃有余,但应该初步具备基本的情绪感知、反馈预期、以及采取适当方式以达到更好沟通效果的能力。

比如通过日常行为表现推测出对方对自己的态度和大致看法、对自己的话可能做出的反应,以及自我应对意外情况的心理准备和出现不良情绪的心理调整。

但从菲菲的表现来看,她在感知、预期、应对和调整几个环节均存在问题,那么深层的原因在哪里呢?

我认为这是由于菲菲对他人情感的感知能力较弱造成的,而这应该与她和家人的相处模式以及在家中扮演的角色有关。

于是我又问了一个问题:“菲菲在家里做家务么?”菲菲爸说:“家务都是妈妈做,菲菲基本不做。”

于是我跟菲菲爸交流了不做家务为什么会影响孩子人际关系的问题。


1单方面接受照顾会使孩子忽略他人的感受


一个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从不参与家务的孩子,对于父母的辛苦付出不可能有亲身体会。而只有帮助买菜、择菜、洗菜,他才能感受到日复一日做饭的费心费力;只有帮助打扫卫生间、擦地,他才能体会到每天的窗明几净是用胳膊疼、腰酸换来的。

同时与父母一起做事,孩子就可以近距离地看到父母的表情与神态,进而产生细致入微的情感体验。如果总是父母在做家务,而孩子关在房间里学习,他又如何能学会通过观察他人的表情来体察对方的所思所想呢?

所以,在看到父母疲倦的面容时端上一杯热茶、在父母烦躁地皱眉时伸手帮忙的孩子,一定是经常帮助父母做家务的孩子。


2做家务使孩子学会根据他人反馈调整自我行为


我的女儿开始独自买菜做饭时,一般都会做自己喜欢吃的菜。为了不打击她的积极性,我们一般不会说哪些是不喜欢吃的,但是一餐饭结束,有些菜一定会被剩下。

时间久了,我渐渐发现她每次买菜时,一定会买些她爱吃的,也会买我们爱吃的,还有她认为很有营养、但最近很久没有吃过的菜。

每个人都会希望自己周围的人文环境更友好,因此如何营造出这样的氛围,也是每个孩子成长中必须学习的。而根据他人的反馈调整自己的行为,正是其中的重要步骤。

孩子的很多行为方式和交流习惯都是在家庭里形成,做家务正是孩子学习和训练人际交往能力的最佳机会。而菲菲在同学关系中遇到的困难,就应该与家庭中学习和训练的缺失有很大关系。

有些父母认为孩子学习繁忙没空做家务,或者孩子不会做家务将来也可以请人做。但孩子由此失去的生活情趣、与父母亲密的关系、对爱的体会和付出、以及提高社交能力的机会,都是无可替代的。

所以,带着孩子一起做家务吧,让孩子体会幸福,并学会营造幸福!

本文语音版已同步上传至喜马拉雅,搜索“陪伴的力量”,欢迎收听!


(本文为李晶原创,首发作者微信公众号:“尾线留痕-ID:weixianliuhen”,校长传媒获得原创作者授权发布)

延伸阅读:

中国妈妈与犹太爸爸的育子碰撞

犹太人的家教,惊醒世人

一管就烦 一放就松——孩子,我该拿你怎么办

别毁了孩子的青春期

培养孩子自主学习,从一扇门的距离开始

智慧父母与孩子的相处之道:学会提问和思考

父母怎么做,孩子才会听

我的熊孩子,我的暴脾气

课外辅导班,想说爱你不容易

孩子,给你三十年——我们的养老

教育的信仰

我的家风我的家

改变教育,从这里开始——校长传媒(我们唯一的微信号xzcm888)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们

投稿邮箱:xiaozhangchuanmei@qq.com

联系我们加QQ:2636915649


欢迎关注李晶的新书《陪伴的力量——我送孩子上清华》

作者签名售书链接,请点击“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