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爸爸,我只想比工作重要一点点

2017-07-15 李晶 校长传媒

点击上面蓝色↑↑↑“校长传媒”免费订阅

【李晶专栏】

爸爸,我只想比工作重要一点点

文|李晶(微信公众号:“尾线留痕-ID:weixianliuhen”)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v051405bptc&width=500&height=375&auto=0
图片来自网络


东东今年三岁多,因为种种原因,每天总要玩到很晚才睡觉。

爸爸平时因为工作忙,很少有时间陪儿子。这天耐着性子陪着玩到十点多,看东东还没有睡觉的意思,就说:“不能玩了,立刻睡觉!”

东东发了脾气,拿正玩着的陀螺砸了爸爸的头,爸爸则一巴掌打在了儿子脸上。东东顿时委屈地大哭起来。

妈妈这边对儿子又批评、又安慰,另一边对爸爸说:“你本来回家陪儿子的时间就少,遇到事情又这么急躁,孩子怎么会和你亲呢?”

爸爸听了,嘴上不说,却也有后悔之意。


类似场景可能在很多家庭中都发生过,有些爸爸接下来还会对妈妈说:“孩子这么不听话,都是你惯的!你是怎么管孩子的?”然后就是一场夫妻大战。

在我身边,长期外派、出差的爸爸不在少数,经常性的加班和应酬更是家常便饭。因此,在与孩子短暂的相处时,他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冲突,或者感到无能为力,而孩子也会与爸爸产生距离感。

我很能理解这样的现实:在潜意识里,男性承受事业发展的压力比女性更大。同时,社会也将男性更多地定位于事业,而不是家庭。

但不知爸爸们有没想过:孩子与事业一样,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错过了最佳陪伴期,孩子就会变得理解你、却不亲近你,惧怕你、却不听从你。获得成就,他不会想到与你分享;遇到困难,也不会向你寻求帮助。

这些是你想要的么?

1感情不亲密

维系父母与孩子感情的纽带,除了血缘,更重要的是时间。

比如那些从小由祖父母带大的孩子,即使重新生活在一起,父母仍然会明显地感到孩子的疏离。

由于缺乏长期共同生活或相处,爸爸与孩子之间总是处在陌生与熟悉的交界区域,以至于亲子关系若即若离。

2缺乏相互的了解和信任

由于相处时间少,爸爸不熟悉孩子的生活习惯、性情和日常琐事,而孩子对爸爸的行为习惯也不了解,所以很容易出现矛盾。

这样的事情积累多了,不仅影响感情,更会导致彼此之间缺乏信任。爸爸认为孩子不懂事,孩子则认为爸爸不理解自己。

3教育与反抗

当孩子的行为和结果不能令自己满意时,有些爸爸总想在最短时间内达到最好的效果,于是教育方式多是说教和打骂。

但随着孩子的长大,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越来越会受到孩子或明或暗的反抗,教育效果和双方的心情也就可想而知了。

4对妈妈的质疑和维护

对孩子无能为力的爸爸,经常会把火力转到妻子身上,认为是妻子的纵容和能力不足才导致了孩子的不成器。

而孩子在感情上一定更亲近妈妈,这种指责只能导致爸爸与孩子的关系更加紧张。

如此情绪积累时间长了,久而久之,爸爸在亲子关系中逐渐被边缘化。同时,更加普遍的问题是,在绝大多数人的潜意识里,养育和教育孩子并不是爸爸理应做的事。

在失败经验及社会定位的双重作用下,爸爸在亲子交流中越来越多采取逃避的态度。在孩子的眼里,只是看热闹的观众或挑刺的裁判。

我想对爸爸们说的是:

当你终于摆脱了无休止的会议和加班,或者风尘仆仆地从火车站或机场往家赶,是不是特别希望孩子眼巴巴地在家里等着你,没有惹事和闯祸,成绩能让你满意,如果在你进门时还能懂事地接过行李就更好了?

当你终有一天不再到处奔波,可以在家中享受天伦之乐时,是不是特别希望孩子仍然像小时候那样信赖你,跟你说他的心里话,不让你操心,如果在他休息的时候经常陪你就更好了?

只要方法正确,付出总会有回报。即使压力山大,即使身不由己,只要真的想要获得来自于孩子的爱、尊重和信任,就一定可以得到。

1挤出更多的时间陪孩子


有的爸爸说:“我也想陪孩子,可是真的抽不开身。”那么你不妨问自己几个问题:

是否尽了最大努力避免形成两地分居?

是否尽了最大努力提高上班效率减少加班?

是否尽了最大努力推掉应酬回家吃饭?


我并不是让爸爸们为了孩子放弃事业,但你多看重孩子,孩子就多看重你。

如果自己没有付出,就不能奢求孩子的回报。

2多与孩子一起做事


提高陪伴质量是弥补时间欠缺的重要手段。

在我的文章《中国妈妈与犹太爸爸的育子碰撞》中有这样一段:

“迈克平时会和孩子们一起说笑话、吹泡泡、给汽车加油、与猫咪一起嬉戏。

他常常拥抱孩子,说话时会看着他们,也会经常与孩子一起滚来滚去,还会在地上爬着追赶他们,或者趴在地上让孩子骑。”


有身体接触和语言交流的陪伴才是有效的,而一起游戏、做家务和郊游等,正是重要的途径和方式。

3最大限度保持耐心


缺乏耐心是爸爸经常出现的问题,但往往你越想尽快解决,事情越往不可控制的方向发展。

就像文章开始提到的东东,爸爸对于他本来就有陌生感,好不容易陪他玩一会儿,还没尽兴就被要求立即睡觉,肯定会出现冲突。

而且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没有与孩子沟通并商定解决方案而强令禁止,也容易让孩子产生对抗。

每位爸爸都是有耐心的,但能够把耐心用在孩子身上却不是每位爸爸都能做到的。

但我相信:你只要想做,就一定做得到!

4主动增加相互了解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主要包含语言和文字。

爸爸可以充分利用共处的时间与孩子多交谈,书籍、新闻、家长里短、传媒热点都可以成为话题。

在分开的时候,则可以采取写信的方式增进交流。

信件是有温度的,并且可以反复阅读,还是深入讨论问题的途径。

虽然现在有很多方式可以替代信件传递信息,但手写所付出的情感却是无法替代的。

作为爸爸,如果你想影响孩子的成长,仅仅依靠家长的权威是远远不够的。

只有多花时间陪孩子,先成为孩子的队友,让他感觉你们相互了解、彼此信任,你才能可能进级成为教练,你的意见才更容易被采纳,你的要求才更容易被执行。

孩子需要的是队友和教练,而不是观众和裁判!


本文语音版已同步上传至喜马拉雅,搜索“陪伴的力量”,欢迎收听!


(本文为李晶原创,首发作者微信公众号:“尾线留痕-ID:weixianliuhen”,校长传媒获得原创作者授权发布)

延伸阅读:

最好的家训——林则徐的“十无益”

让孩子更积极的诀窍——从马未都减肥想到的

控制唠叨三原则

王阳明40种人生大智慧,一口气读完心学精华!

中国妈妈与犹太爸爸的育子碰撞

犹太人的家教,惊醒世人

一管就烦 一放就松——孩子,我该拿你怎么办

别毁了孩子的青春期

培养孩子自主学习,从一扇门的距离开始

智慧父母与孩子的相处之道:学会提问和思考

父母怎么做,孩子才会听

我的熊孩子,我的暴脾气

课外辅导班,想说爱你不容易

孩子,给你三十年——我们的养老

家长聪明还是平庸,11张图告诉你差距在哪?

改变教育,从这里开始——校长传媒(我们唯一的微信号xzcm888)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们

投稿邮箱:xiaozhangchuanmei@qq.com

联系我们加QQ:2636915649


欢迎关注李晶的新书《陪伴的力量——我送孩子上清华》

作者签名售书链接,请点击“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