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怎么会是第四学期?
点击上面蓝色↑↑↑“校长传媒”免费订阅
【赵腾达专栏】
寒假怎么会是第四学期?
原创作者|赵腾达(湖南株洲八达小学校长)
元旦过后,我就接到一些家长对于学生期末放假日期的咨询。原本以为多是家长们为安排带孩子回老家过年,或者带孩子外出旅行研学,不料得到的回答多是:校长,你告诉了我具体的时间,我就好给孩子报寒假的培训班啊!
也是,昨天下班时,就看到三个校外培训机构在校门外给接送孩子的家长发寒假培训班的招生单。
无语了,难怪有高年级的孩子跟我说,校长,暑假是我们的第二学期,寒假是我们的第四学期!呜呼,中国的孩子!
2017年,我的女儿高三毕业,在和女儿共同商量高考填报志愿期间,作为父亲的我,对于国家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有限性有了切身的体验。说实在的,全国就那么多“985和211的大学”,而今天的中国,中产阶级阶层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为了子女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大多数家庭会尽其所能,去提升孩子应试的能力和水平,于是,“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就贴在了高三教室的墙壁之上了。
国家教育评价制度改革的相对滞后,以及科学的教育评价制度的建设之困难,也让高考指挥棒的压力不断传到了小学乃至幼儿园,已在小学工作了三十年的我,现在越来越感觉到整个的社会都处在一种对孩子成长的担忧和焦虑之中。
今日,寒假成为一些孩子的第四学期,这也不由得让我想起“剧场效应”——
剧场之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座位,但是如果前排观众为了看得更清楚,或者一些其他原因站了起来,周围的人劝不了,“剧场管理员”又熟视无睹,那么后排的其他观众为了看到演出,就只好被迫站起来。最后的结果是,全场观众都从坐着看戏变成了站着看戏。都坐着与都站着相比,都是看戏,但是所有人都付出了更高的代价,也更累了。这种情景被称之为“剧场效应”。
而竞相参与校外培训,就是一种典型的“剧场效应”。开始只是一小部分学生参与校外培训,因为教育焦虑,也因为校外培训机构的诱导,更多的人开始加入校外培训大军。而寒暑假,更是校外培训机构最忙之时。
《中国教育报》本周公布了这样一组数据:2016年,我国中小学课外辅导行业市场规模超过8000亿元,参加学生规模超过1.37亿人次。平均每个中小学家庭校外培训的消费约8000元左右。
有家长跟我说,校长,别人的孩子都参加培训,我的孩子不参加培训行吗?是的,家长的心情我理解。
但,这是学校、家长、社会共同培养孩子的初心吗?忘了初心,我们将越努力离正确越远啊!
怎么打破“剧场效应”?我以为:
首先,是“剧场管理员”要尽职。即我们的政府要行使合格的管理者的角色。一方面要加强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更多的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另一方面要加快教育评价制度的改革,让今日中国,使孩子们成为他们自己,使人人皆有出彩的可能,要让评价和成长平台多元化的机制落地。其三是规范教育培训机构的办学行为,不能让其成为加重学生负担的推波助澜者。
其次,是学校要尽责。要丰富假期的成长课程,让假期课程的设置能让家长孩子有兴趣参与,参与后有成长的效果,不让家长觉得,孩子不上培训班就是闲着。比如,今年我校的假期作业,就推出了:“画出”我的寒假、“写出”我的寒假、“玩转”我的寒假 、“锻炼”我的寒假等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课程。学校将应用信息化的手段,请班主任对孩子们假期生活进行适时的指导和评价,以便孩子们有一个愉快而具成长意义的假期。
最后,则是家长要成长。要对未来社会有清醒而坚定的认知,而这一切来源于家长不断的学习和对未来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判断,孩子是家长的,但孩子更是自已的、国家的、未来的,只有认清了,以科学的理念来育儿,孩子就能成为最好的自已!
“寒假,成为孩子们的第四学期”,本来就是一个有些荒唐的话题。我想,只要我们全社会本着关心孩子成长的真心进行全方位的育人改进,相信,再过一些日子,那时的人们会反问——
寒假,就是寒假,怎么会是孩子的第四学期?
2018年1月11日
(本文为赵腾达校长原创投稿)
延伸阅读:
改变教育,从这里开始——校长传媒(我们唯一的微信号xzcm888)
第一时间获取教育行业最新资讯和深度分析
分享“教师卓越发展智慧”与“学生健康成长方案”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们
投稿邮箱:xiaozhangchuanmei@qq.com
联系我们加QQ:2636915649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教育圈兴趣部落”轻松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