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节跳动明年超过腾讯,你信吗?
最近,《华尔街日报》获得一份字节跳动向员工分享的财务报告,根据报告,字节跳动2021年营收同比增长近80%,总营收617亿美元(约4433亿人民币)。
2021年,腾讯全年营收是5601亿,意味着,字节营收规模是腾讯的79%。倒推到2020年,字节营收是2366亿(根据字节跳动CEO梁汝波披露),腾讯当年营收是4821亿,字节当时只相当腾讯是49%,2019年的字节只相当腾讯的37%。
我们顺手做了一个图,你会发现,字节跳动这几年增长曲线非常陡峭,而腾讯和百度很平滑,百度几乎没有变化。
2022是预测的数字,百度2022上半年增长-2.4%(580亿),腾讯上半年增长-1.5%(2695亿),下半年再乐观,2022全年营收大概率是跟2021年持平。
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报告,字节2022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近54%,达183亿美元(约人民币1312元),谨慎估计字节2022年全年720亿美元(约人民币5165,暂时按5100算)。
字节超腾讯,指日可待。
今年年初,路透社曾报道过,字节2021年营收580亿美元(约人民币4155亿),这个数字与这次数字有所出入,数据差异可能跟财务统计口径或汇率有关,我们当时预测两年内字节超过腾讯。
立个flag吧,字节超越腾讯的时间,最晚不超过2023年第二季度,欢迎大家到时过来打脸。
一、字节超过腾讯,有什么意义?
如果十年前(2012年),你说有国内那个互联网公司能超过鹅厂,你是很难相信的,哪怕是5年前(2018年),你也想不出来,还能有谁能“掀翻”鹅厂。
鹅厂拥有合并十几亿月活的国民级产品(QQ+微信),拥有日均收入好几亿的高利润的游戏业务,而且鹅厂的投资布局,遍布了你能想象到的所有互联网业务领域。
(我们写过一篇《4个OD视角看腾讯》,算是对对腾讯有比较全景、立体的解读)
恰恰是从2012开始,宇宙厂(字节跳动)开始创立,当时它还叫今日头条,宇宙厂一路备受外界质疑、也经受考验,终于用10年时间,奇迹般长成了中国互联网巨头。
如果说2010年3Q大战,让腾讯“痛定思痛”开始一轮战略大调整、组织大变革,相信在2023年,当字节超过腾讯时,估计鹅厂又要掀起一轮新的反思运动。
所以,我们认为,字节超过腾讯,至少有几层意义:
1、中国互联网依然有增长空间
现在全网都在讨论,互联网撞天花板了,没有增量,只有存量了,特别是在阿里和腾讯夹缝下,互联网公司寸草不生,这个结论是不是太悲观了?
以电商赛道为例,阿里和京东一直你追我赶,从2017年二三千亿规模,到2022年“双向奔赴”万亿营收规模。拼多多则从2017年17.44亿,2021年飙到940亿,2022年妥妥的突破千亿(2022上半年营收552亿)。
除了拼多多和字节跳动,2017年的美团只有200多亿,2021年营收飙到1791亿,同样体量和规模的,还有滴滴(2021年营收1738亿),蚂蚁集团(2021年营收1881亿)。
这些互联网小巨头,越长越大,为什么大家都视而不见呢?
所以,当拼多多在抢占阿里和京东的下沉市场,当宇宙厂超过鹅厂,第一个显性的意义,中国互联网市场足够大,足以存活若干大厂,没必要唱衰互联网行业。
2、只有时代的大厂,没有大厂时代。
若干年前,阿里巴巴如日中天,马云当时被网民叫“马爸爸”,马云所到之处,媒体和粉丝们夹道欢迎;多年前,刘强东也喜欢抛头露面,高调的秀恩爱。
但是,众所周知的一些事件,这些企业大佬现在不得不主动“隐退”了。
阿里和京东当然还在增长,不过,它们似乎盖不住拼多多电商、抖音直播电商在不断抢夺流量;度厂和鹅厂同样也守不住字节系在不断的抢走了用户的时间,同时也就被抢走了厂商的广告费。
阿里京东腾讯百度们,大概率不会轻易倒下的,毕竟瘦死骆驼比马大,但是,新时代的舞台上,拼多多字节跳动们不知不觉成为新主角。
就像我们管理界,总有人鞭尸《KPI毁了索尼》、《诺基亚为什么败给了苹果》,实际上,索尼和诺基亚还活得好好的,每年都有几千亿营收,但已经没有多少人去关心他们了。
最近,东方甄选在抖音直播出圈,记得曾经有一档节目,马云和俞敏洪有一个著名的对话。
俞敏洪说,只要教育行业不倒,新东方就会一直存在,哪怕再过百年的时间也不会改变。马云说,新东方怎么能跟教育行业相提并论,教育行业肯定会一直存在的,但新东方可就不一定了。
马云一语成谶,去年教育业雪崩,新东方裁员无数,现在新东方从电商重新起步,可歌可泣。
所以,多说一句,时代总是滚滚向前,从来没有谁的时代。
二、字节跳动,为什么行?
我们不是“字节吹”,也不是“阿里吹、京东吹、腾讯吹”,他们没有给我们广告费,我们只是根据这二十年国内互联网的发展规律,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字节用10年跑成全球最大独角兽,从外部看,主要有两个原因:
1、吃到人才红利
在《一个字节=三个百度,会超过腾讯吗?》文章,我们总结过,字节到底有什么厉害的呢,主要有两个绝招:
一是敢使劲招人,公司创立不到10年,就招够10万人,后几年每年都是几万几万的招;二是敢使劲给钱,翻倍的给,让员工有足够的自驱力去工作。
以前我们去分析华为成功,说为什么华为在国外市场,飞快的追上西门子、思科等对手,除了产品因素,华为有一个绝杀技,就是华为靠全球近10万名工程师,给客户提供7*24小时的服务,把国外这些老对手给“卷”没了。
也就是说,华为的成功,离不开“工程师红利”,字节跳动也是如此。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工程师红利”、“人才红利”,背后都是拼一个国家的整体劳动力质量,举一个数字,近十年,我国每年几乎都有1000多万的大学生毕业,而美国大概400万左右,日本连在读的大学生累计还不到300万。
为什么全球最强的高科技和互联网公司,似乎只有中美两国?因为很多国家,连基础的人力资源都保证不了,还能拼什么?
不要以为美国的科技公司,都是员工少效率高,苹果14万人,谷歌13万人,亚马逊130万人,他们都是“人力资源大户”。
2、吃到新基建红利
相信大家都听说我国被称为“基建狂魔”,全国各地密集的高铁、高速、地铁、机场、大桥、隧道,修起来都跟“玩”一样,动不动就破记录,这属于“旧基建”。
“基建狂魔”的背后,是我国拥有8180多万的建筑员工,2021年全国建筑业企业年营收累计27万亿,对国家GDP的贡献占到7%,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据。除此之外,“旧基建”一般还包括我们平时生活的“水、电、垃圾处理”等城市基础设施。
实际上,京东、阿里能够崛起,主要吃就是“旧基建红利”,全国四通八达的高速网络,各个城市通畅无阻的毛细血管一样的道路和网络。
印度为什么难以诞生电商巨头、物流巨头,基建太烂肯定是绕不开的原因。
国家为什么最近这几年开始掀起“反垄断”?因为,阿里、腾讯、美团等企业掌握天量的用户数据,渗透到每个人,马云说过,互联网已经像“水电煤”的存在,这其实讲的是“新基建”。
国家层面提的“新基建”,最主要部分就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移动互联网、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
像滴滴、美团,实际上,吃了多重红利,一是劳动力红利(1000多万平台外卖小哥和司机),二旧基建红利(全国交通网络),三新基建红利(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
字节跳动的抖音,能火遍中国,必须不能忽略的一组数字——2021年,我国手机用户16.6亿,网民规模10.11亿,4G基站590万个,5G基站142万个,这都是全球之最。
我们认为,抛开国家以一国之力去培养的人才基础、无差别提供基础设施,去妄谈一个组织的成功,是不客观的。
当然,有人可能说,人才红利和基建红利,都是共性的原因,字节能成长为互联网巨头,有什么内部原因吗?
任何企业成功(失败)通常都有非常复杂的成因,比如商业模式/战略打法,技术路径/产品优势,市场洞察/用户理解等等。
我们曾从组织管理的角度,总结为两点:
1、字节是一个液态化组织
“液态化组织”是波士顿咨询提出的一个概念。
液态化组织,指的是一种“无边界、多流动”的组织形态,目的打破了传统的刚性组织结构, 赋予组织和人才更多共融共生的机会,为创新、合作提供了更多可能。
简单的说,液态化组织是靠创新驱动,而平台组织(像阿里巴巴)是靠效率驱动。
液态化组织怎么运作的呢?有两个要点:
2、字节有两个管理循环
能够驾驭字节跳动11万这个庞大组织,有两个循环,运转流畅。
(1)人才管理循环
字节人才循环的底层逻辑是打造自驱组织,共有五个步骤。
(2)信息流动循环
字节信息循环的底层逻辑,是提高决策效能(质量),有四个步骤。
关于字节跳动“液体化组织”,“两个循环”内容,全文在《11万人的字节跳动靠什么舞动》《再说字节跳动组织驱动的底层逻辑》,有兴趣的请直接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