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红烛丨我在镇安当老师
2013年高考结束,我在填报志愿时写下——陕西师范大学,物理学。当收到那浸满墨香的录取通知书,我走进绿树成荫的师大校园,开启了新的人生旅程。
立志从教
刚入校的我,对于如何当一名教师并没有什么概念,也觉得并不难。这就像尚未入山的人,望向远方春山脉脉、山峰蜿蜒,道虽长,却不阻,前路几乎俱在脚下,好似信步便能抵达。
大二上学期,我把我的“歪理”讲与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的张红洋老师听,老师笑笑告诉我“所谓教书,很多人都能做得很不错;而所谓教育,永远不能一蹴而就,只有经历过‘望山跑死马’的煎熬再抵达山脚下的人,才得以窥见千仞入云的真容。大学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你要珍惜美好,勿要蹉跎岁月”。此后,张老师对我时时提醒,常常叮咛,他用自己的博学和温文,亲身展示给我看什么是“师”,什么是“范”。
学院的岳辉吉老师、周静老师,在学习、生活等方面也都对我关怀备至;李贵安老师、孔红艳老师、李永放老师、王成会老师、郭芳侠老师、金辉老师、黄玉红老师……他们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学识、扎实的科研水平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让我这个山区走出来的孩子看到了从所未见、未曾想象的广袤世界,让我明白了所谓大学之“大”。
四年时间,我读懂了“厚德 积学 励志 敦行”的校训,也领会了“抱道不曲 拥书自雄”的深刻内涵。我下定决心,要立志成为一名好老师。我要尽我所能感谢遇到的恩师们,把他们教授给我的东西传递给更多和我一样的山区孩子,我期待自己有那么一天,也能像恩师们一样发光发亮,照亮学生的前路,成为学生的引路人。
化身红烛
我的家乡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的物理学科师资力量严重短缺。我2017年从母校毕业后,放弃留在西安学校的工作机会,毅然决然选择回到秦岭深处,回到自己的高中母校镇安中学任教。
一到工作岗位,我就将“帮助镇安摆脱贫困,而非摆脱贫困的镇安”的纸条贴在自己案头,主动承担起超负荷的工作:担任班主任、完成四个班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负责起学校学务处、信息中心和团委的部分工作。每天早上一睁眼,就有许多事情要安排、班务教务要处理。我顿时从凡事都有长辈师长顶撑的学生,变成顶撑学生天地的长辈师长,虽然忙得不亦乐乎,但也算乐此不疲。
从站上讲台的第一天起,我从未因个人原因耽误过学生一节课,甚至在骨折时也拄着拐坚守讲台。我的学生绝大部分来自周边乡镇,孩子们全身心投入到繁忙的学业中,家长又都疲于奔波、忙于生计,很多学生都缺乏关爱。我竭尽所能,让学生们体会到学校、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关爱。利用闲暇时间,我跑遍了周边乡镇家访与学生家长对谈,假期为留校学生“开小灶”,利用课间时间、晚自习后为学生答疑解惑,工作到校内熄灯是常态……我还经常陪护生病的学生,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经济资助,几年来,已通过多种方式捐出了4万余元。我也被评为陕西省优秀班主任。
在物理教学中,我在母校陕西师范大学和导师教研团队的支持和帮助下,将先进课堂理念引进到镇安中学,努力推进课程改革和创新课堂在山区落地生根。我利用课余时间研究各类新兴科技产品,将最新的信息技术用以辅助物理教学,把复杂抽象的现象理论可视化,降低物理学习门槛;还经常就地取材自制教具,完成各类演示实验,从而打通学科隔阂,加深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主持修建的集成电路实验室,于2022年由共青团中央挂牌为“小平科技创新实验室”。在先进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大幅提升,2名学生获得科技创新大赛国家级奖励,6名学生获得省级一、二、三等奖,6名学生获得市级一等奖。我所带班级的物理成绩,也总能远超同层次班级,在年级评比中名列前茅。
2021年,我担任学校团委书记后,进一步加强学校青年思想引领工作。在校内建立团校,定期开设团课讲座,培养团员青年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在组织学生开展无偿献血、植树护林、社区服务等志愿活动中,我始终以身作则、冲在一线。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我将思政育人工作贯穿学生德智体美劳培养的全过程,设计改进了校徽、校旗、文创名片,每一笔每一划都倾注了我对学生的殷切期望,并把个人社交账号作为思政育人的第二平台,让思想政治教育更具针对性、感染性和吸引力。同时通过创设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团学文化活动,培养学生劳动创造能力、提高学生审美鉴赏能力、增强学生体育运动能力,让山里的孩子们享受素质教育的阳光。因为在思政教育方面的突出成绩,我被表彰为商洛市青年思想引领先进个人、商洛市优秀共青团干部。
坚定信念
过重的工作负担下,其实偶尔还是会动摇。
2020年,学校搬迁整合到更加偏远的地方,身边亲友都来劝我离开镇安以谋求更好的发展,身边的很多同龄朋友、同学也都有常人看来非常好的事业发展。
刚好行政单位好几个部门抛来“橄榄枝”,希望我能改行去试试,西安几所学校也有“垂青”。在这种冲击下,要说我毫不艳羡绝不动心,那不可能,所以我也逐渐产生了走出山区学校看看的想法。
可是,因没有新鲜血液补充,搬迁后的两年里,学校陆续离职了近20位老师,退休10余位老师。家乡只剩这一所高中,如果它被彻底掏空,没家境支持去大城市就读的广大学生就真的再难有站起来、直起身去看到更大世界的机会了。在个人发展和报效家乡的纠结中,我打通了张红洋老师的电话,想跟他聊聊我的困惑,就像我当时还在师大上学时一样。可张老师那不紧不慢的声音一响起来,我就想起来了,我曾被多么闪耀又温暖的光芒照耀过。我告诉张老师,“想好了,扶诸生立志,助万家立身,不为自己安身立命谋职谋路。”
李楠为学生手绘的肖像和寄语
同事问我,你一个人能做多少事情?
我答:“凡人有功于天地,只人事二字。其尽人事也,不言天命,成败不暇计。”我不希望将来因为自己在学校最缺人做事的时候选择了离开而每晚辗转反侧,我,竭尽所能。
李贵安老师发消息给我:“去成为教育家,去托起更多人。”那一刻,我终于悟透了师大“扎根西部,甘于奉献,追求卓越,教育报国”的“西部红烛两代师表”精神的实质。我骄傲地回复老师:“我在镇安当老师”。
去年以来,在师大教改团队的支持和苏陕协作教育人才“组团”帮扶下,镇安中学触底反弹,正迈向更好的方向。
点亮炬火
回头想想,当初填报志愿懵懵懂懂地选择了师范,最终让我能以自己所学更好地服务社会,成长为一支照亮山区孩子前路的红烛,让我找到了自己愿意为之奋斗终身的事业,真是极大幸运。
所幸,我在陕师大练就了扎实的本领,未曾辜负母校的栽培、恩师们的厚爱,也所幸,我这支小小的烛火,在镇安中学教师岗位做出了一点成绩,真的点燃了山区孩子们心中熊熊的炬火。很多学生告诉我,要向我学习,为践履“走出大山,是为了返哺大山”而刻苦学习。
毕业已六载,变化的是我的年龄和阅历,不变的是“西部红烛两代师表”精神的一路相伴,还有陕西师范大学学子身份的骄傲。我将继续带着自己的“西部红烛”使命,坚定不移在教师路上走下去,积学为师,笃行示范,托举起更多山区子弟,书写一本我自己的教育故事。
校友简介
李楠,陕西师范大学2017届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公费师范生,陕西省镇安中学物理教师兼团委书记。曾获中央电教馆全国中小学校本德育课程一等奖、人气奖,陕西省第二届课堂创新大赛三等奖,商洛市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案例教育技术类一等奖等;荣获陕西省优秀班主任、陕西省岗位学雷锋标兵、陕西省物理学科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商洛市商洛好人、商洛市“我身边的好青年”、商洛市青年思想引领先进个人、商洛市优秀共青团干部等荣誉。
【 我在____当老师】征稿啦
讲述西部红烛故事丨“我在________当老师”征文活动来啦!
在您的身边一定有
践行“西部红烛两代师表”精神的
好老师
欢迎向我们推荐!
评论区留言或后台私信均可
投稿邮箱:weshare2013@qq.com
微尚工作室
文/ 李楠
编辑/ 刘书芳 呼轶丹 刘璇
责任编辑/ 张 莹
投稿邮箱
weshare2013@qq.com
xinmeiti@snnu.edu.cn
©版权归微尚工作室所有
如需转载或使用
请联系获取授权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