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城市“贫穷”生活指南 | 555 Project
作者|Mian
我想写一个大城市“贫穷”生活指南很久了。
起因是有朋友出于生活成本考虑,依依不舍离开。我想挽留,又担心自己并不站在她的鞋里,说什么极简生活节约开支或许没有那么贵都是废话。同时也开始问自己,大城市有什么好,为什么我们一定要留下来。
原本来去自由也没什么好劝的,尤其是离去的原因是经济压力的时候。但我总觉得这个事情能解决。大城市的一大好处不就应该是包容性大,上下限都很广才对吗?除了不得不交出去的开销,到底怎么才能用最少的,或者最合适的钱生活得最好,自己觉得好那种好,是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吧。
我想要研究这件事很久了,于是我先试着写一写,在555街区里如何享受大城市纳税人福利地自由阅读,以及吃出财务自由幸福感的方法。
大城市纳税人福利之公共图书馆
在上海,如果你经常买书看书但不利用公共图书馆,就等于放弃了一项重大福利,而这个福利里也有你纳税的贡献。
我自己每个月花不少钱在买书这件事上。买得多读得少,不管是豆瓣上看到新书讯,还是路过书店摸索了两把,今天两本明天三本地买。更别说忽然对某一领域或作者的内容感兴趣,一次买回十来本也不稀奇。一个月下来,怎么也得好几百。
但这还不单单是几百块人民币的事,这是一个大型连锁反应堆。
首先花了买书的钱。书占据了家里的空间(包括读完留下的和还在排队等着被阅读的)。这样家里的可用空间就少了,逼得你要么忍耐这种局促(不舒服,打扫卫生不方便,容易引起焦虑,没准儿就开始乱买别的东西或者乱吃东西),要么换更大的住处(需要花更多钱或者搬去更偏远的地方)。等到需要搬家那一天,搬书简直是全世界最痛苦的搬家项目,打包搬运太重不说,不少搬家公司都会要求加钱。
但阅读毕竟是少数成本低而愉悦度高的娱乐活动之一。所以,少买书,理智藏书,充分利用图书馆,是大城市“贫穷”而又不贫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毕竟我们想要待在大城市,很大一部分是为了这些文化生活吧。
上海的公立图书馆非常多,从市一级区一级到各个街道,都有大小不一的图书馆和阅览室。除了借回家,还可以在阅览室里看书或学习,比去专门的收费自修室便宜,比咖啡店更便宜,且能够少吃很多甜食。如果是朋友约着一起去,也能各自好好看书,结束了再去咖啡馆或者轧马路聊天就好嘛。
图书馆开门早关门早,一般早上9点半到下午5点或晚上8点,疫情之后都开始实施预约制。这看似不方便,但习惯了之后养成规律,生活满意度也会上升的。所以图书馆一定不能放弃。
但是写下这段文字的我,家里的三人沙发都被书堆得只能坐一个人了,唉,知易行难啊。
大城市福利之图书馆以外的阅读空间
继续说说节省买书钱这件事。
我很喜欢买杂志,尤其是工作繁忙的那几年,一年到头能看完的纯字书数量有限,但杂志还是看挺多的。因为读起来轻松,内容也比较有实效性。爱杂志的人大概率都逃不掉喜欢买这三大类:日本杂志,(所谓的)小众杂志,和Mook杂志书。而这些都真的还挺贵的。不但贵,还是月刊、季刊、系列读本,买起来要花不少钱。
还有一类费钱的书就是彩印的设计书、艺术书、大部头画册,尤其是进口书,随便买买就要超过四位数了,还是搬家时候最重的那一批。
那么,这些书,去哪里看呢?
当然上海图书馆是一个选择。根据我目前的体验,上图的杂志偏学术,没有当下流行的Popeye、Brutus等,但也有一些不常见的,比如NHK的园艺杂志。画册类的书相对摆放分散,虽然随手翻阅的话也有不错的书架,但更适合目标精准的借阅。
上图的日本园艺杂志、台湾旅游杂志和开架艺术画册
图书馆之外,还有几个我自己很喜欢的地方,分散在城市各处,下面我们就以他们为目的地去漫游吧!
第一站
8号桥二期的ZiWU誌屋
誌屋是一个以图书装饰四壁的空间,是现代传播集团的办公室所在地,也出售日票,50元一张,可以兑换饮品或者购书抵扣。也就是说,稍微花点钱,就可以在里面呆上一天。
誌屋里的书集中在艺术和时尚生活类,画册多,字书也不少。但这里最好的是杂志。一是现代传播集团自己出版的,开本巨大,一直卖很贵的《生活》杂志。这里相当于有一个archive,几乎所有的往期《生活》杂志都在书架上,可以取下来到旁边的大桌子上看,非常实在难得。一本杂志从选题到制作到印刷,从视觉到触觉甚至嗅觉才是完整的体验,绝不是电子屏幕能取代的。
另外是各种进口杂志。誌屋其实是卖杂志的,但二楼有几张大桌子,上面堆满了进口杂志,可以坐下来翻看。从比较热门的Wallpaper、Brutus到比较少见的都有。日期也相对新。如果是为了休闲娱乐性质的阅读,一两个月去一次翻翻杂志,50元的门票绝对物超所值。
誌屋旁边是现代传播集团的展厅,顺便也可以看看展览。8号桥二期所在的建国中路周围,有思南公馆和复兴公园,再往东走走就是新天地。找一个好天气的周末来看书加散步,应该会是不错的一天。
第二站
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的文献中心
其实这里也算是图书馆的一部分,因为挂了静安区图书馆艺术分馆的牌子。而且最近可能因为疫情暂停开放了。不过还是写下来,以后总是会再开的吧!
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的这个文献中心,除了艺术类书籍以外,特色是艺术展览的展册。展册往往因为印数不多,能买到的渠道和时段都有限,也比较少出现在大众媒体的图书推荐清单里。另外有一些美术馆印刷品因为各种原因,并不是可以上流通渠道的出版物,更不容易在其他地方看到。
所以这个文献中心,是艺术爱好者值得一来再来的好地方。并且文献中心是不收费的。
民生美术馆现在搬到汶水路了,相对离市中心较远,但7号线地铁直达,并不麻烦。地铁站建在一个十字路口,是轻轨站,从不同的出口下来,是春夏秋冬四个主题的公共绿地。美术馆本身也在一个旧厂房改造的园区里,所以这条是自然漫步路线,可以去美术馆看展(收费但是不贵),去文献中心看书,再去绿地里散步,看看花花草草。
第三站
塞万提斯图书馆/日领馆新闻文化中心
春天时候塞万提斯图书馆外面橱窗的一个展览
塞万提斯图书馆在安福路上,是西班牙领事馆文化处所在地,有一个展厅和一个图书馆,主要是西语书籍,可以办借书卡,或者在里面阅读,都是免费的。图书馆的两个沿街的橱窗也是展览橱窗,即使在下班关门后,也能看展览。图书馆所在的安福路,也是很多人喜欢的压马路目的地。
日领馆的新闻文化中心,有日文书和杂志,在万山路8号,可以阅读或借阅,也是不收费的。这里我一直想去还没有去过呢。
日领馆的新闻文化中心
同样思路的应该还有各国的领事馆和官方文化推广机构,可以一个国家一个国家去查一下。这也是大城市才有的福利吧。
第四站
有Shelf的地方
Shelf是个我很喜欢的小书架项目,他们在不同的咖啡店里放一个小书架,摆上他们精选的杂志,以英文杂志为主。目前我去过的有玉屏南路上的AO Cafe (附近有J Town,不少好吃的日料店,可以顺便“假装日本半日游”),华山路上的Gentle Maker咖啡店(四周也是非常适合漫步的梧桐树小马路),和乌鲁木齐南路上的Common日常咖啡店(著名创意热店Anomaly的咖啡店,也是很棒的工作空间,里面还有其他可以翻阅的书,旁边是免费的展厅,同样坐落在适合漫步的梧桐树小马路上)。
想要知道哪里有Shelf书架,可以关注他们公众号
更多
各种有书的咖啡厅
咖啡和书的搭配几乎已经成了标准组合。上海(以及所有的大城市吧)咖啡店越开越多,不少店里都是有书给客人翻看的,多的有一面墙的,少的有精选几本的,都是主理人的偏好选书,可以慢慢去发现。比起有咖啡的书店,我更喜欢有书的咖啡店。虽然一般自己也会在包里带书,但看到咖啡店里有趣的没看过的书,也会看的。
上面两种在咖啡店里的阅读,花销就是一杯咖啡的钱。上海的咖啡越来越贵了,好在有些咖啡店,使用自己的杯子可以减去几元钱。所以,出门漫步,带上自己的杯子也很重要哦。
在图书馆吃出财务自由的幸福感
最近案头工作比较多,没有去太多地方散步,倒是常去图书馆,在图书馆吃饭。一开始是工作顺便在食堂吃饭,后来变成了专门来吃饭顺便工作。发了个食堂的照片到朋友圈,朋友问“你在考博吗?” “不,我是来吃饭的。”
不管城市大小,相信独居的人都有一样的困扰:做饭很难掌握量。一不小心就做多了。或者想吃得花样多一点,就很难在一顿内吃完。我经常买了菜吃了一部分但忽然有事情接连好几顿都在外食,再看我的菜已经烂了,无奈扔掉。
自从我发现自家附近开了政府主导的社区食堂,就特别开心。像回到大学时代,可以按时端着托盘叫两三种菜,吃点米饭,再喝个汤,心满意足。和我一样开心的人一定很多,因为食堂一开,来了好多人,天天排队。这种食堂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社区的老年居民服务的,看年轻人来势汹汹,干脆分了时段,老人先吃。这样一来就有点麻烦,因为我总是卡不准时间。
但图书馆食堂就不一样了!
这里不分男女老少,到了开饭的时间都可以吃!荤菜素菜都是个位数价格一小盘,胃口小的人,一顿饭一定不会超过20元。像我这样的贪吃鬼,真的是嘴馋,看上大排又想吃豆腐卷包肉的,才回回吃到30几块,撑到要先去阅览室站着翻会儿画册才能坐下来干活。要说好不好吃,就是家常菜的味道吧,不要去跟精致的餐馆比,但也不容易吃腻,能吃出财务自由的幸福感。
前几天中午吃饭的时候,看到旁边一位姐姐。叫她姐姐,一半是因为她有一些银发,一半是因为她娴静的气质,实在是需要岁月的沉淀才可能拥有。她瘦但不干,梳着整齐的马尾辫,皮肤看上去很干净。穿着也很干净,一件白色底小黑波点上衣,一条白裤子,一双黑色运动鞋,带的自然也是图书馆标配的帆布袋。她只吃一个菜,一碗饭,吃得很慢,很认真。
我坐在旁边呼噜呼噜吃着四菜一汤,又不时用眼角余光去打量她,想象着她的职业,可能是文字工作者、编辑什么的。但近年来编辑也不是只坐在案头工作就可以的了,已经都是十八般武艺样样得通的项目经理,还要会交际。她这么安静的形象,是否能适应当下的环境?
我曾经幻想过很多自己老了以后的场景,如何居住,如何工作,如何保持体面的肉体和精神生活。上图有不少老人,翻翻杂志,看看报纸,喝喝茶,顺便在食堂把饭吃了,没准儿在开馆前和关门后去街心公园锻炼身体。这样的老年生活,想想也还不错吧。
馋嘴的我每次都吃撑
555 Project 是由三明治发起的在地观察计划,取上海三条小马路“乌鲁木齐中路-五原路-武康路”的名称首字谐音。在四年前书写《我们与我们的城市》,记录五原路这个自发形成的文艺美好街区的故事之后,我们希望可以再次回访这片街区,通过历史研究、采访写作、声音采集等方法去呈现这个街区里生动的故事,探索和发现一套全新的方法论去呈现和思考街区和人们之间的关系,启发更多人重拾自己对周边生活的感受力。
📖 阅读 555 Project 项目的其他文章:
01 街区现象研究上海网红地理的“宇宙中心”是怎么形成的?
我们研究了400家店铺的数据,发现上海小马路的生活真相
上海的小马路为什么会让生活“有点不一样”?
02 独立小店和空间当菜场变得“网红”了之后,我和乌中市集摊主们聊了聊
真想念在果篓喝果汁的日子:在555街区来来去去的小店们
在上海乌鲁木齐路开寄存处的第一步:把存款用完
03 住在555的人长乐路的“吉普赛女孩”,用1500元房租和3位九旬老人同住
廖信忠:住进武康路最便宜的花园洋房,偶尔去附近裁缝铺修裤脚
04 街区里的市井烟火气五原路街头卖花的男子与他错过的三个机遇每天在安福路遛五条狗的家政女工建国西路上的南京汤包店,老板在上海卖了30年早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