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套现15亿现金后,摩拜80后创始人留下2条人生潜规则

2018-04-11 经管之家

来源:粥左罗(ID:fangdushe520),感谢授权,推荐关注

作者:粥左罗 前创业邦新媒体运营经理,插坐学院副总裁,首席新媒体讲师。一年分享 100 篇成长干货,和你一起,向上生长,逃逸平庸。

2018 年 4 月 3 日晚,摩拜就美团收购案举办股东会议,最终确定美团以 35% 美团点评股权(11亿美元)、65% 的现金(16 亿美元),共计 27 亿美元全资收购摩拜单车。


A、B 轮投资人及创始团队,共计套现 7.5 亿美元现金。


摩拜创始人胡玮炜,即便套现没有市场传言的15亿、9亿之多,数亿现金也是有的,毕竟她占股权比例超过 8%。



不管这样的结局,是不是胡玮炜内心想要的,她都已经一夜暴富,实现财务自由了。


01

普通人喜欢在一个点上勤勤恳恳

聪明人知道要借助面和体的崛起


胡玮炜,1982 年出生于浙江东阳。


2004 年,胡玮炜毕业于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一家三本的独立学院,此后做了十年汽车记者,先后任职《每日经济新闻》《新京报》《商业价值》《极客公园》等。


据报道,胡玮炜第一份工作,是做汽车记者,月薪只有 3000 元,除去房租和日常开销所剩无几。此后也涨薪不大,当时的传统媒体已经开始走下坡路,做了 10 年月薪不过破万。


看到这里,你其实能发现一个明显的对比:


2004年——2014年,十年月薪破万。

2015年——2018年,三年套现数亿。


发生了什么变化?胡玮炜干活更拼命了么,她怎么拼一天不过24小时吧。她也不可能在 2014 年发生基因突变成为天才了吧。


其实,很简单,她恰巧站在了时代风口上。当一个平台型机会出现时,数以万计的资本机构会把你捧上天。

这背后其实是一条人生潜规则——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他对这个时代点、线、面、体的机会判断和选择。


梁宁在她的产品课里举过一个例子。


有一对双胞胎,在2010年一起大学毕业,一个加入腾讯,一个进入报社。


7年之后,去腾讯的那位已经是年薪百万,而且满街都是挖他的猎头。投资人也在挖他,只要出来创业就给钱。去报社的那位,因为报社沉沦了,他曾经寄托理想的整个产业都没有了,一切都需要重来。


这里不是说双胞胎的素质或者能力有多大差异,也不是说他们分别跟随的领导的能力或者个人操守有问题。核心问题是这两个单位所附着的经济体,一个在快速崛起,一个在快速崩溃。


关于点线面体,梁宁讲的实在太好,我就不再赘述,这个部分我就直接引用她的理论:


你努力工作的工资收益,远远不如 2013 年以前买了腾讯的股票,或者 2010 年以前买了北上广的房子。


为什么?因为你再努力工作,你还是一个点。一个月或一年的工资,只是一个点的努力成果。


但是腾讯股票与北上广房子的收益,是因为这个点附着于一个快速崛起的经济体,这是一个线性周期的结果。


所以,普通人和富人的区别是什么?


普通人勤恳努力、斤斤计较,他在意的是每一个当下的点,而任何一个点都不会产生过多的收益。


如果要成为中产,至少要获得一次线性周期的收益。 比如持有腾讯股票10年,什么都不用干,10万变1000万。


那么成为富人呢?就要借助面和体的崛起。你在做选择的时候,要看到你切入的点是在一条什么样的线上,这条线在一个什么样的面上,以及这个面又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体上。


所以,当你羡慕胡玮炜时,当你一听到别人实现财务自由而焦虑时,你先问自己,目前你所在的点上,先不说自己的能力,你先看有没有可能年入百万、千万、财务自由?


很多人在其所处的点上,是根本连这个可能都没有的,如果连可能都没有,你还焦虑什么?


好好赚你的八千月薪就好了,人最傻不就是为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而焦虑么?


所以,如果你真有心想有大发展,别干着急干焦虑,没有用。你先对自己所处的点,和这个时代发展大环境分别做一番考量,研究一下自己如果向有势能的线、面、体上有节奏、有规划的迁移。


等有那个可能了,你再焦虑不晚。


02

人生逻辑大于商业逻辑


摩拜单车收购新闻曝出后,吴晓波放出了他在2018年春节前对胡玮炜的采访。


我认真看了,发现了一些细节。


吴晓波问她喜欢北京么,

结果胡玮炜说:非常喜欢!


吴晓波有点惊讶,胡玮炜解释说:

我觉得它特别庞杂又无序,

就是什么可能性都有,

而且各种各样的人都很有意思。



2004 年,胡玮玮一个人拖着一个拉杆箱就来北京了,记者一做就是 10 年。


吴晓波问她喜欢做记者么,

胡玮玮又说:非常喜欢!


她觉得做记者非常好玩,在初高中的时候就想做记者。那时候她想做一个主持正义的记者,后来长大后发现,寻求真相比主持正义更重要,但不管怎样,她喜欢做记者,也一直在做记者。


再后来,她不再满足于当一个旁观者,“我好想去试一试,如果我自己去做的话会是什么样。”


胡玮炜说:“其实我不是一个特别有野心和企图心的人,但是我是那种——如果我心里有一个想法,它就像种下了一颗种子,然后它就会不断地发芽,如果我不去做的话,我可能会不能接受。所以我就一直不停地去push自己做这件事情。”


大概在 2013 年年初的时候,她去了一次拉斯维加斯,在那里她看到了很多很多汽车公司的展出。当时她就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感觉,那就是未来汽车可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拉斯维加斯之行让她颇受冲击,更多的是启发,人与汽车的交互,汽车与汽车的交互,以及未来的交通出行。回来以后她跟当时的老板说,未来出行行业肯定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她想做一个关于汽车和科技的小栏目,她来负责。


但她最后没有说服老板,干脆就辞职出来自己做了一家公司,叫极客汽车。


2015 年做摩拜单车也是这样。



“有两次,一次在杭州,一次在瑞典的哥德堡,我都看到了公共自行车停在路边。两次都是靠近傍晚的时候。我就想,其实在城市里面骑车去游荡还是非常舒服的,我就使劲地想知道我该怎么来租这个车。我不知道去哪里办卡,也不知道去哪里交押金。那个硬件的小亭子,我用信用卡塞了半天也不能解决。”

 

胡玮炜说,移动互联网支付已经那么方便了,为什么一辆自行车我却骑不了?那时候,做一辆随骑随停的自行车的种子已经在她心里生根发芽。

 

直到有一天,她跟一群工业设计师和一些投资人坐在一起聊天的时候,当时她的天使投资人突然说了一句话:“哎,你有没有想过我们做共享单车呢?用手机扫描开锁那种。”


“我当时就立刻被击中了,所以我当时就说我要做这个,我们可以做这个。”胡玮炜很激动。


最初,胡玮炜没想过她会来领导这个项目,但身边的那些工业设计师后来就不断地在论证说这个有多难:会被偷走,不知道应该布在什么地方……反正各种各样的问题提出来,最后他们就退出了。


最后只有胡玮炜愿意来做这个,她就变成了这个项目的创始人。



以上各个节点,我都没有看到这个 80 后女孩是在冲着钱做选择。


相反,她一次又一次说的是:我非常喜欢!我很喜欢!我被这个东西击中了!


因此她接受吴晓波的采访里,不经意说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最深刻,她说:我做的事情,一直都是我当下最喜欢做的事情。


这就是我今天想说的第二条人生潜规则——人生逻辑,大于商业逻辑。


商业逻辑是现实的、冰冷的、功力的,如果你的人生每一步都要去算计点线面体的机会,你的人生会怎样?或许你会赚到钱,也许你会成为没有情感的机器。


商业是以利润、财富为中心,人生是以意义、价值为中心。商业并非人生的全部,你死的时候大概不会拿出一个小本本算一下你这辈子赚取了多少利润。


梁宁讲过一个她自己的故事,2016年时她差点和一个投资界大佬一起做一个母基金,折腾了近一年,连第一笔钱都筹齐了,最后她放弃了。


他们俩人做母基金,肯定是符合点线面体的好选择,加上两个人的资源,很有机会做好做大。但是因为母基金周期较长,至少10年,她和那个大佬不算至情至性,也没有共同信仰,只有共同利益。梁宁认为,自己无法在这样一个关系里,去面对未来 10 年的不确定性。


世界是多维的,到处是此起披伏的点线面体,各种机会呈现出的就是各种变幻,各种不确定。你会因为对机会和利益的判断,在各种不确定中坚持多久呢?


因此,商业逻辑固然重要,但它不能替代人生逻辑。


我们依然要去追寻自己的内心,做自己内心确定的事情,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人,终究要去做自己喜欢的,才行。一个人一旦找到了自己的热情所在,走上了自己的道路,他会变成时间的朋友,最终他得到的,也远比逼着自己去做那些不喜欢的事,更好更多。


所以,不一定每个人都要去追风口,不一定每个人都要成为胡玮炜,胡玮炜也不是奔着实现财务自由去做的摩拜。


最后强烈推荐你看下,胡玮炜这个演讲视频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t0357ld2173&width=500&height=375&auto=0


演讲部分精彩内容实录:


《“膜拜”单车》

胡玮炜


01


关于摩拜单车,我今天就来讲一讲它和城市的关系、它和个人的关系,以及从交通层面——它是怎么让城市里的交通更加有效率的。

 

很多人可能都会问我,你是怎么决定做摩拜单车的?每次面对这个问题,我都会沉默很长时间,我觉得我没有办法用一句话来说明它。而且很多时候我认为一个重大的决策反而是凭直觉。后来我也无数次地去追溯过,为什么在那一刻我会那么坚决地去做一件当时身边所有人看起来都不靠谱的事情。

 

其实我以前是一个媒体人,做记者的,我大概在汽车行业里面做了将近十年的媒体。因为非常强的好奇心,我很想知道从外围的角度看待汽车行业是怎么运行的,它的新产品是怎么出来的。所以,我曾经就真的加入过汽车行业,当时在上海参与了荣威550产品的整个迭代过程。

 

其实我在中学的时候就想当一个记者。我那会儿想当一个战地记者,或者像法拉奇那样,能够站在正义的一边,反对邪恶的那一边。那是我小时候想象的。但是当我毕业的时候,可能有各种汹涌的历史潮流。刚好那个时候诞生了很多全新的经济类的新闻媒体,所以我就加入了,而且误打误撞做了汽车,以及和出行相关的报道。

 

大概在2013年、2014年的时候,我们在杂志社里面每天讨论选题,会有很多的关于未来的、可穿戴设备的、智能科技的讨论。在过去十年互联网解决了我们的什么问题,未来十年会解决什么问题——考虑的很多是这些方面。因为我在汽车行业做了将近十年,所以我刚好在这个交叉口也去思考了很多关于出行的事。


02


我们后来就说,汽车不仅仅是一个交通工具,它是一个空间,是一段距离,是一段时光。如果你这样去看待汽车这个工具的时候,可能你会有更多的想象力。


03


总的来说,其实我不是一个特别有野心和企图心的人,但是我是那种——如果我心里有一个想法,它就像种下了一颗种子,然后它就会不断地发芽,如果我不去做的话,我可能会不能接受。所以我就一直不停地去push自己做这件事情。


04


所以我认为的智能,反而不是说它能够监测人类的数据,而是说它随时随地可用。我还没有跟我的投资人、合伙人去谈这些话的时候,我就有了很多这样的想法。


05


一个城市如果适合自行车骑行的话,它的幸福指数一定是非常高的。因为首先它应该有自行车道,然后有绿树,因为如果没有绿树夏天会非常热。空气也应该良好,这样人们才愿意去骑行。我们是坐等有一天能够变成这样,还是说每一个人可以付出一点力量,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06


当然我其实也承认它并不是那么地完美,也有很多地方是可以改进的,甚至有一些“过设计”。但是作为一家创业公司来说,花了半年时间让它从一个想法变成一个现实,我觉得已经是非常不容易的。


07


其实摩拜还是一个新生儿,它还处在一个婴儿期,只是说它自带一些自传播的能力,让整个社会的很多人都关注到了它。我说如果我过多来演讲,会有一种幻觉,似乎是一种成功的幻觉。其实我们真的刚刚起步,还有很多东西是需要大家给我们更多的反馈,给我们更多的包容。


08


所以我觉得自行车在让你走出那些盒子,让你走到城市的街道上,用一个十公里左右的速度和你身边的人谈话、聊天,你会发现它不仅仅是一个工具,它承载了很多有趣的有情感的东西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愿意在朋友圈,在微博里面晒他骑行自行车的图片的原因吧。

 

所以摩拜单车的梦想,从我最初一些个人的零碎的体验,到做了一个决定,到后面我们做了无数事情、大家看不到的一些努力,其实都是想要让自行车能够回归城市,让我们的城市生活能够更美好。


5年,经管之家公众号6500篇文章,

这里是丰富而全面的经管知识库+财经百宝箱

经济系列:经典书单 | 入门书籍 | 宏观框架 | 经济模型 | 经济预测 | 纳什均衡 | 简史 | 调控 | 学习体会 | 经济思维 | 供给侧改革 | 博奕论 | 科斯 | 奥地利学派 | 成本 | 学习手记 | 宏观思辩

 

金融系列:学习书目 | 金融体系 | 书单 | 投资思维 | 估值 | 银行 | 资产配置 | 投行 | 量化投资 | 建模 | 研究员 | 对冲基金 | 股市交易 | 行为金融 | 宏观分析 | 尽职调查 | 研究 | 金融读博

 

管理系列:企业案例 | 精选书单 | 公司治理 | 咨询模型 | 行业干货 | 商业分析 | 管理圣经 | 营销

 

财经系列:中产阶级 | 爱情经济学 | 奢侈品 | 有钱人 | 月饼证券化 | 屌丝值 | 选老公 | 雍正行长

 

学习资源:搜索技巧 | 顶尖课程 | 名牌大学课件 | 商业图书 | 文献管理 | 原始数据 | 金融网站 | 内部培训 | 投行并购 | 行研清单 | 国外学习APP | 英文文献 | 金融电影 | 工具包 | 免费资源

 

爆款文章:房价 | 一线城市 | 二胎 | 收入 | 80后 | 移民爸爸 | 学历 | 中产生存 | 花钱 | 求职机会 | 没背景 | 北京折叠 | 有多拼 | 世相绘 | 赚钱领域 | 励志青年 | 顶尖名校 | 城市 | 农村 | 寒门

 

读研读博:投稿经验 | 写论文 | 学术牛人 | 论文工具 | 科研工具 | 学术资源 | 读研 | 读博 | 找工作

 

统计系列:学习心得 | 推荐书目 | 实证分析 | 大师之见 | 计量之路 | 常见问题 | 必读 | 统计数据

 

名家之声:吴敬琏 | 张五常 | 李稻葵 | 许小年 | 张维迎 | 汪丁丁 | 陈志武 | 林毅夫 | 钱颖一 | 陆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