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聚落探访VOL.7|两河流域的「线形住居」

HUFUJII Lab. 胡藤井研究室 2023-08-30


明年即将迎来东京大学『世界聚落研究50年』,为纪念这项跨越半个世纪的宏大事业,致敬所有曾经参与聚落调查与研究并作出杰出贡献的研究者,本公众号将陆续推出系列文章。『世界聚落数据资料库』将首次公开发布,带您穿越时空,探访聚落经典。





自人类存在的那天起,人类的生活就从未离开过水源。许多古老的人类文明都起源于各大江河流域,如中国的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古巴比伦的幼发拉底流域、古印度的恒河流域以及古埃及的尼罗河流域等等。


其中,位于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是西亚最早期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即两河文明的发源地。该地域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公元前4700年开始就出现了城邦制国家,在此后的6000多年时光里,该地域内的政权不断更替,先后出现了古巴比伦王国、亚述帝国、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等等,直到1921年,伊拉克王国才在此宣布独立,后于1958年建立了伊拉克共和国。


在长达6000年的政权更替中,伊拉克境内发展出了许多原始聚落,这些聚落依托水源而生,其中大部分至今仍然存在于世。位于阿拉伯河(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交汇而成)河口附近的湿地聚落——锡楠,便是其中之一。



^ 由两河交汇而成的阿拉伯河(改绘自网络)^ The Shatt al-Arab is formed by the meeting of    two rivers. (redraw from network)


1977年,我们的聚落探访之行来到了伊拉克……

 

探访地点:伊拉克

探访时间:1977年

探访者:原广司 佐藤洁人 芦川智 山本理显 入之内瑛 藤井明 池田智朗 大谷晴朗 木村佳久 吉川彻 Sarah-Ahuja 横山元 船山真理子



01

住居形态的差异性

Heterogeneities of Patterns锡楠聚落Sinan

聚落的方向

设定神圣的方向,以此作为事物排列的基础


除了“均质”以外,空间秩序中最基本的要素当属“方向性”,而方向性的基础则是方位。一个聚落中若有共同的住宅形式,且住宅形式与方位紧密相关,那么聚落整体就会因方向性而产生某种秩序。不论在什么地方,共同的方向性都会让聚落显得井然有序。

 

在住宅的建造过程中,日照或风向等因素决定了其机能,但聚落内也有许多共有场所会依照具有象征意义的方位来决定建造方式。举例来说,在巴厘岛聚落,死者的领域被设在朝向圣山的方向,此领域内有并列林立的小塔,距离适中,形成了令人动容的街道风景。

 

无论是将中心场所设在住宅内外的聚落、住宅离散配置的聚落,亦或是住宅群集分布的聚落,每种形态的聚落都具有单一或复杂的方向性。

 

若将此方向性全面化,即可见到一种「面对性构造」,这是住宅或住宅的集合体,面对大自然或某种符号的姿态。「面对性构造」实际上是以极其复杂的型态制定各种聚落规范,世上甚至有像伊斯兰的旧城区麦地那这类失去方向性线索的聚落。

 


^ 麦地那城俯视图(图源:网络)^ Overview of the Medina city (from: Internet)


下图是伊拉克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下游某聚落,住宅宽约三公尺、长约四十公尺,剖面为半圆桶型,形状极为特殊。住宅前方凸出,入口设有起居室,后方则为家畜的领域。这些直线型的圆拱住宅均与河流垂直,一律朝向同一方向。


^ 剖面为半圆桶型的住居(摄于1977年)^ Half-round  bucket like section of the dwelling (shot in 1977)



芦苇和泥制成的超长拱顶

锡楠的线形住居


异型住居是部族聚落的标志。不同的部族聚落即使是使用同样的建筑材料也会产生出不同的住居造型。


在电视上看到过1991年海湾战争的人,一定还会记得在解说当中频繁出现的巴士拉(Basura)这个地名,并且立刻就会联想起伊拉克这片干涸的沙漠大地。阿拉伯河位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交汇的流域,那里是芦苇茂盛的潮湿地带。坐落于阿拉伯河河岸湿地上的聚落,锡楠(Sinan),则是由特异形态的线形住居组成。


^ 巴士拉干涸的沙漠大地(图源:网络)^ Dried-up desert land in Basura (from: Internet)

锡楠是一种线形住居,有着由芦苇和泥制成的超长拱顶,拱顶状的住居部分面宽3~4m,进深是面宽的3~4倍。内部只有一个房间,主入口处是男性客房,在其内侧为了遮挡视线有一个储藏柜。这个柜子的面板以及搁板都是用芦苇做的,在它的上面摆放卧具等物。再往里就是家人的生活空间了,如起居室、卧室、厨房等,与牛棚连接的部分还有一个炉灶。男性来客从正面的入口进入,如果是女客的话,就从位于牛棚部分的后门进入到房间的里侧。位于里侧的牛棚最宽的地方有6~7m,长大约有10~30m,内部排列着支撑屋顶的柱子。在背后有牲畜专用的出入口。


^ 锡楠,位于阿拉伯河河口的聚落(摄于1977年)^ Sinan, the settlement located at the estuary of    the Shatt al-Arab river. (shot in 1977)


^ 住居平面图(绘于1977年)^ Dwelling's Plan (drew in 1977)


该区域内的公路沿河铺设,聚落就位于公路与河之间。该聚落格外引人注目的地方是像昆虫蛹一样的异型住居。前半部筒状的拱顶部分是住居,后半部膨大的部分是牲畜(水牛、羊)的小屋。

 

^ 前半部分是居室,后半部分是牲畜的小屋(摄于1977年)^ In the front of the dwelling is a living room,    on the back of which is a livestock house.   (shot in 1977)

住居使用了当地到处都是的芦苇和泥来做建筑材料。拱顶的做法有二,一是不论墙壁还是屋顶都是芦苇做的,用芦苇捆成的柱子排成两列,顶部连接形成连续的拱形的构架,再在它的上面覆盖芦苇席子;二是用泥砌墙,再在墙里埋入芦苇捆成的柱子,屋顶还是覆盖芦苇席。


住居基本上是背河而立,入口朝向道路一侧。细长异型的住居群如同《沙漠惑星》里的沙虫群一样令人毛骨悚然,其中最长的住居有近40m长。


^《沙丘》(弗兰克·赫伯特 著) 中的巨大生物,沙虫 (图源:网络)^ Sandworm, the giant creature in Frank Herbert's     novel Dune (from: Internet)


02

离散型聚落的空间构成

Spatial Construction of Discrete Settlement

阿布·索巴托聚落

Abu-Soubat

聚落的传说

聚落是一个个传说,聚落的虚构性支撑着现实生活


聚落中流传着各式各样的传说:聚落诞生前的传说、以聚落旧时事件编成的传说等等。这些传说决定了聚落中的圣域、禁忌之地的所在。有时候,传说的存在会让人群不敢踏入禁地,聚落的生态环境因此而得以保存——在日本都市近郊,那些保存较完整的森林和山野,大部分都是神社、寺庙或墓地的腹地,应该也可作此解释。

 

事实上,传说会逐渐转变成聚落的规范。故事所产生的社会约束力,让住宅的形式与分布得以保存、延续,聚落的整体型态也因此完整保存了下来。

 

这些传说富含幻想。例如,为了珍惜水资源,世界各地都有类似「水从圣者之杖涌出」的传说。这类传说为全人类所共有,维持了人类用水的秩序。

 

聚落具有发展、成长的可能性,若放任不理,聚落将自行尝试各种可能,而其中某些尝试可能会让聚落走向自我毁灭。因此,为了以某种适当的形式维持秩序,聚落以富有智慧的想像力,创造出各种虚构故事。然而随著时间流转,那些因传说而获得秩序、一代代保存下来的聚落,在不知不觉间,本身竟也化为了传说,令人怀疑其真实性。

 

照片是伊拉克的「家族岛聚落」,我们曾经幻想过世上是否有这样的聚落,没想到它竟真实存在于现实中。


^ 满载芦苇的船,在照片的左侧可以看到建造中的小屋(摄于1977年)^  A boat full of reeds. Through the photograph,we     can see a small hut is under constructing.    (shot in 1977)


芦苇滩上的人工岛——阿拉伯河上的水上住居


当今世界上存在有一种形制特殊的聚落,即离散型聚落。产生这种形制的背景有二,一是由于生产力低下而需要大面积的农耕地;二是有着不容忽视的防卫需求。在防卫方面,有两种方式可以使聚落免受伤害,一是将住居集中起来,使聚落整体堡垒化,以集团为单位进行防卫;二是与之完全相反,即将住居分散布置,消除受攻击的焦点。

伊拉克的阿布·索巴托(Abu-Soubat)聚落能够证明离散型聚落在防御上的有效性。这个聚落位于阿拉伯河河口附近的沼泽地上,周围是一望无际的芦苇丛。芦苇丛里居住着被称为玛丹(Madan)的一个阿拉伯人的分支。玛丹人居住在用芦苇堆积起来的人工岛上,但他们并不是集体生活在一个大的岛上,而是每个家庭占据一个小岛。


^ 一个家庭占据一座人工岛(摄于1977年)^  Artificial islands are occupied by family-units.     (shot in 1977)


住居也是由芦苇建造的,其做法是:首先把芦苇捆成直径大约500mm的柱子,将这些柱子平行地排成两列,再捆扎相对的两个柱子的顶部从而形成拱门,然后用芦苇捆成的横向构架将这些拱门连接固定起来做成拱顶状的框架,最后将芦苇编织成的草席铺盖在框架上,一座住居就落成了。


^ 拱顶状的框架(摄于1977年)^ Dome shape frame (shot in 1977)

住居的内部区域划分明确。从山墙一侧的入口入内即是住居的客厅,这里是男人用来接待客人的空间,与里面的空间以收纳柜分隔。向里是卧室和厨房,是供家人使用的空间。最里面有炉灶,在这里接待女性客人。住居的周围是劳作的空间和牲畜小屋,各类牲畜与人一同居住在人工岛上。


^ 住居平面图(绘于1977年)^ Dwelling's Plan (drew in 1977)


在聚落首领的家里有全聚落共用的被称为玛迪府(mudhif)的客厅。这个客厅不同于一般家庭的客厅,它的规模更大,装饰更华丽。玛迪府除了作为接待外来者的公共接待大厅之外,还兼有集会场所和清真寺的功能。在其内部的中央有炉灶,还备有煮咖啡的黄铜壶。


^ 玛迪府的内部(摄于1977年)^ Interior view of the Mudhif (shot in 1977)

^ 玛迪府的外貌(摄于1977年)^ Overview of the Mudhif (shot in 1977)


船是岛与岛之间唯一的交通工具,曾几何时船也是以芦苇制成的。岛与岛之间的间隙空间是这个聚落生死存亡的关键所在,因为在那里遍布了监视的网络并用以对付外来敌人的侵入。在这个民族纷争激烈的地区,该聚落能历经5000多年而延续至今,足以展现出设置在水上的监视网之重要性。在几年前发生的两伊战争中,对伊朗军队有所不利的也是这片潮湿地带。芦苇丛既是劳作的场所,也是交通道路,同时还是避难所。


^ 在阿布·索巴托,船是唯一的交通工具(摄于1977年)^ In Abu-Soubat,boat is the only transportation    (shot in 1977)


在离散型聚落中,住居与住居之间的“间隙”不仅是劳作的场所,同时还肩负着“防御”这个关系到共同体延续存亡的重要使命。因此以均等的间距布置住居,使住居之间能够在视觉和听觉上互相联络则显得极为关键。如下图所示,如果把住居当作生成点,瓦罗诺伊图形(Voronoi,某一个领域里,在属于最近邻的生成点这个条件下,进行的区域分割)表示的就是一个住居的守护范围,而德罗内伊网(Delauney,连接近邻生成点而形成的网络)就是监视网的范围。均等地布置生成点可以有效地达到监视的目的,同时也能够保证住居的私密性。离散型聚落通过发挥“间隙”空间的多重作用,使“环境”空间巧妙地转化成了“图形”空间。

^ 瓦罗诺伊图(实线)和德罗内伊网(虚线)^ Voronoi (solid lines) and Delauney (dotted lines)


这些原始的聚落远离人烟,在现代化的标准下来看显得十分不便;原住民的日子也过得清心寡欲,在我们看来可能早已和现世脱了轨。


然而在这些原住民的眼中,整日为了生存而奔波劳苦的我们,又何尝不是生活的奴隶呢?


无所谓好或不好,只是观听殊好、爱憎难同罢了。



END


往期回顾


「建筑文化」

未来已来|建筑学将何去何从?

成都之光建筑实录|在现实「裂隙」中快意人生,于理想「浩渺」前鼓翼前行

轻安课程·回顾︱愿每个人都有能力重新建构自己心中的庭园


「聚落探访」

聚落探访VOL.6|沙漠边缘「风之聚落」

聚落探访VOL.5|丝绸之路上的「沙漠绿洲」

聚落探访VOL.4|撒哈拉北部的「璀璨之珠」

聚落探访VOL.3|地中海西岸的「精灵之塔」

聚落探访VOL.2|1972年·阿尔贝罗贝洛

聚落探访VOL.1 |1972年·圣托里尼岛



「建筑家」

建筑家 小嶋一浩 Kazuhiro Kojima|未能赴约的探访

建筑家 山本理显 Riken Yamamoto|遥望聚落的彼岸


喜欢我们的分享?点个“在看”吧~


東京 / Tokyo

日本東京都目黒区駒場4-6-1

東京大学生産技術研究所Be209-210  

〒153-8505

Be209-210,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Science,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Komaba4-6-1, Meguro-Ku, Tokyo 153-8505, JAPAN


成都 / Chengdu

中国成都市武侯区锦绣路1号

保利中心C座320-321,610041

320-321, Tower C of Poly Center

Jinxiu Road 1, Wuhou District, Chengdu

610041, CHINA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