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为什么不提反垄断?
中美贸易战时而剑拔弩张,时而暗流涌动,整个世界似乎都在为“战”而战,或欢呼、或惊惧,更多的人在莫名其妙(这里面包括我)。
当人们正在热衷、默许并自觉成为美国必然性强大时,我就想,有关中美,这个世界的第三方在哪儿?谁来裁决这些无休止的缠斗?是不是一定就是要一百个不服地反复蹈辙我的非理性经济制度理论之极权原理、家长所有制规律、虚拟理论的循环?!
非理性经济制度理论的核心解释其一,只要“国家”存在,人类就注定了极权、集权、霸权的逻辑轨迹。这个世界,由“国家”组成一个个极权单位,通过强制其他“国家”的意愿和行为,实现对其意志的奴役并最终到达唯我独尊的“家长”绝对权威。在“家长”绝对权威之下,所有的“国家”分封给一个个“准家长”即家中所有制下的“家庭成员”管理,从本质上,这些“家庭成员”貌似也是一个“家长”,但真正的家长,必须具有随时褫夺其“家长资格”的特权甚至神授特权。
这个世界属于“家长”和那些梦寐以求想成为“家长”的人们,除了生死命运能够给人类强制性的平等之外,其他没有所谓公平可言——我在《制度简史》里说过:平等本身就是一种等级。
所谓全球化,就是这个世界需要只有一个“家长”就够了,尽管人类真正需要的是一个没有家长、或者人人都可以成为“家长”的世界:没有家长,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人;人人都可以成为“家长”,说明人类必须在争权夺利中沦陷。
无论是出于任何理由或任何目的,一国对另外一国的围堵,都是一种极权行为;而一国联合其他国家,针对某一国的围剿行为,都是一种对极权的集中以至于霸权的行径。因为这样的围堵或围剿,损害最大的则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广泛个体,而特权或家长阶层或政权系统,因此获得了行使家长特权的“顺理成章”的理由。
尽管特朗普已经非常直截了当地提到5G只能由美国掌控,任何对5G染指的想法和行为,都是对美国作为世界“家长”权威的僭越和冒犯,仍然有相当的多数,有意无意忽略这一根本的“家长利益”而怪罪或谴责中国或者华为的种种:是华为的“技术盗窃”或中国的“不守规矩”,得罪了美国。所以,既然是自己得罪了美国,所以美国制裁华为或者封堵中国,也就“顺理成章”。
我丝毫不觉得华为或者中国不应该受到惩罚,如同我从不以为美国制度已经完美到无可挑剔。只要企图通过“家庭围墙”方式,阻隔广泛个体之间自由流动和自由交易的行为,都最终会损害出发点的公义:那么虚伪而不堪一击!
由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化,或是人类自我组织型式的超越,只要“政府”在中间就是只能的“伪君子”。当互联网在中国登陆并大面积渗透时,我对互联网所具有的或不着边际的期待,就是互联网可以超越“国家”的边界,将国家即“家庭围墙”消弭于无形。
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化在经济领域的极致,就是全球供应链。而中美贸易战的“动因”越来越复杂,从最初的WTO承诺兑现诚信,到后来的知识产权保护、再具体到5G与中国华为,所谓关税问题,越来越成了冠冕堂皇的红裤头,里面包的多是与关税关系不那么直接或甚至关系不大的玩意儿。
当美国合纵连横于对华为的围堵时,对全球供应链的信任危机,不可能不有所损害:当所有的公司都需要“备胎”时,本身就是一种“重复建设”,这样的“全球化”不觉得是一种讽刺吗?!而美国在大张旗鼓地围堵或制裁中国和华为时,他没想到要么一招毙命要么适可而止吗?而围堵或制裁一个国家的“副作用”,就是所有的国家在对被制裁或围堵国家时,是不是会想到自己即本国可能面对的未来,会不会也会面对如此相似相同的命运?——这一场冠以全球化之名实则行反全球化之实的“家长”霸权行为,最后的结局,真的有利于美国、有利于全球化吗?!
作为信奉和崇尚自由竞争、市场经济为圭臬的美国,在外部所实现的全球化极权路线,可以以“国家”为遮羞布。那么,在美国国内,我不知道怎么想到“反垄断”这个词儿:微软一度遭遇美国反垄断法肢解,而从现在安卓、苹果、google等等所占有的市场份额,是否已经涉及到对某一领域的垄断?美国垄断全世界、美国公司垄断前沿技术,既然垄断会妨碍自由竞争、市场经济的活力,为什么美国一定要对世界实行有利于美国的“计划经济”?难道鼓励全世界自由竞争,并以此为前提协商纠错不是更好吗?
弱弱地认为,中美贸易战,双方都不提反垄断,并不是不涉及到垄断,而是双方都涉及到垄断事实:美国对世界事务的垄断,中国对本国市场的实质性国有垄断,都如出一辙。
所以,彼此选择了自觉屏蔽或盲区忽略。
近期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