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荐读】车企如何在内忧外患时转危为安 | 易境思营销学院

梁秋梦 汽车产经 2022-04-23

作者简介:爱德华•戴明(W.EdwardDeming,1900-1993),1928年获耶鲁大学数学物理学博士学位;1950年前往日本,在工业界担任讲师和顾问。

20世纪70年代末,戴明幵始同美国主要组织合作,但是直到1980年6月,NBC的纪录片《如果日本可以,为什么我们不能?》播出之前,戴明这个人在美国还是默默无闻。纪录片播出之后,美国企业界重新认识了戴明,紛紛邀请去他们的企业指导质量控制工作。

为了纪念他早年对日本工业发展的贡献,日本科技联盟以他的名字命名设立了戴明奖。至今,在丰田公司东京总部的大厅里,仍悬挂着他的画像。

作为质量管理的先驱者,戴明博士享有“当代管理之父”“现代质量管理之父”的称号。


文 | 梁秋梦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全球经济正面临着需求供给双重冲击。任何企业都难以独善其身,像PSA、FCA、福特这些原本就处于瓶颈期的企业来说,他们的日子可能更难过。这种情况下,很多企业都在思考如何转型以及如何稳住原有业务。


这时候,我们该从哪里汲取营养?《转危为安》这本书,或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尽管它写于40年前,但从那时起,这本书就已经揭示了一条永恒的商业逻辑——质量至上。


本书作者爱德华•戴明,纽约大学的一位教授。其著作并不多,1982年出版的《转危为安》是戴明对质量管理思想的高度总结。


正是凭借着戴明的质量管理指导,以丰田为首的日本企业才得以在20世纪80年代给美国的经济带去巨大的冲击。那时,一位美国经济学家惊恐地发现,日本公司的平均装配线差错率是美国公司的七十分之一。


丰田汽车创始人丰田喜一郎曾说:“没有一天我不想戴明博士对丰田的意义,戴明是我们管理的核心,日本欠他很多。”


你可能会疑惑,为什么一位美国人会跑到日本,帮助一个异族国家壮大经济?


实际上,在20世纪上半叶,戴明曾在美国提出重视质量管理。但那时的美国,以卖方为主的消费市场对质量并没有那么苛刻。所以尽管工厂管理者接受了戴明的培训课程,但是真正实施质量改善的企业几乎没有。戴明这才选择远走他乡,去了战后重建的日本。


而今日的中国,也刚摆脱卖方市场不久,跟20世纪上半叶的美国市场多少有一点相似。这更凸显此书的重要性。


在书里,戴明指出企业管理的七种“恶疾”。其实,这些几十年前的问题,今天依然还在重复发生着。这些问题包括:太重视近利,管理阶层流动频繁、跳槽成风,管理阶层只注意看得见的数字而忽略了那些“不知道”和“无法得知”的数字等等。


戴明为这些“恶疾”提出了一个新的管理理论架构,主张“质量无需惊人之举”及十四项管理要点,并以丰富的实例——展现企业该如何力克质量大敌。其中,美国制造业以及服务业的诸多个案及分析,都堪称是工业界最佳的研究指南。


1


应当将“把次品挑岀来”改为“不生产次品”



对于质量管理,戴明十分强调系统的作用。


从泰勒的科学管理幵始,企业家学会了转嫁产品生产责任风险的办法,那就是检验。用检验发现不合格的产品,由制造不合格品的员工承担全部责任或连带责任。不论是在工作时间、成本计算上,还是在设备磨损上,企业家都不愿承担因员工失误所造成的损失,而把这种责任转嫁到工人头上。这种兴起于19世纪铁路大发展时期的管理方法,曾被称作“抓罪犯”。


在戴明看来,这种“抓罪犯”的管理同现代管理思想背道而驰。他指出,大量的质量问题属于“系统错误”。戴明提出,应当将传统的“把次品挑岀来”改为“不生产次品”,即从事后检验变为事前预防。


关于质量改善的定义,戴明则表示:“什么叫改善?解决当下问题并不是改善,充其量不过是恢复常态。”戴明借用同样是质量管理大师朱兰所举的例子解释:“投宿旅馆时,假设你听到有人高喊失火,并拿灭火器灭火,按警铃通知消防队,让所有人都安全逃出。看起来你似乎做对了,但扑灭火焰本身并未改善旅馆的消防系统。”

 

2


“看不见”的数字



戴明指出,企业管理人必须有一个最小成本的全面考虑。在原材料、标准件和零部件的釆购上,不要只以价格高低来决定对象。


企业常以最低价格标准来作为釆购依据。然而,最便宜的原料并不一定是成本最低的,恰恰相反,低价釆购所造成的成本增加往往大得惊人。戴明说:“当我们无法衡量进料品质时,价格本身是毫无意义的。”


他认为,在购买原料上节约支付的成本,肯定会在管理、产品质量保证甚至维修上增加成本,这些都属于“看不见”的成本。


除此之外,戴明主张,应该考虑更多“看不见”的收入。有些经理,往往为培训的花销而心疼。培训的费用自然不会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上,而花在“设备”上的钱会增加有形净值。但是,如果老板只盯着有形资产,就别指望质量能持续提咼。


戴明以为,应当对所有员工实行长期连续的培训,尤其是对管理层的培训。


“如果老员工只是长期工作富有经验,那么,这样的老员工很难带出高超的新员工。这种师傅带徒弟式的培训,就像一个学生向一个不懂音乐理论却会弹钢琴的老师学琴一样。跟着这样的老师上课,必定会学到许多错误。当然也会学到一些正确的东西,但老师和学生都无法辨明。”

 

3


两点争议



戴明的诸多观点中,其中有两点有很大的争议:废除目标管理法;取消年度考核制、依成绩给薪制及目标管理制等绩效考核措施,而这两点恰恰是现代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推崇的观点。


戴明认为,目标管理会危及企业的长远利益和持续发展,目标管理事实上会变相降低对“管理质量”和“产品质量”的标准和要求。而根据德鲁克的观点“目标管理的主要贡献是,它能使我们以通过自我控制进行管理取代通过统治进行管理”。


戴明指出目标管理失效的原因还有以下几点:目标管理会带来压力和恐惧,导致上下级之间的不信任;在恐惧基础上实施的考核和奖惩,不可能给员工提供真正的动力。


戴明与德鲁克的争议是现代管理理论中一大悖论,即使在今天,有关绩效考评的争议依然存在。


但这并不影响这本书成为广为流传的经典。阅读经典的好处就是能拨幵“XX管理手册”之类肤浅的迷雾,重新挖掘原理论提岀者的初心。譬如,很多该书的读者都表示,以前总是很片面地理解戴明的“十四要点”,却没想到戴明利用控制图对系统与过程进行分析,可以做到那样细腻。特别是扎根于制造业的产品线与管理线,将之水平展幵至其他的方方面面,都容易让人产生相见恨晚和意犹未尽之意。



【易境思营销学院】

【易境思营销学院】特殊时期,车企如何和用户交朋友(上)

【易境思营销学院】特殊时期,车企如何和用户交朋友(下)

【易境思营销学院】低线市场压力较大 50位老总纵论2019年车市 | 2019年易境思沙龙

【易境思营销学院】波澜再起 江湖又聚  50位营销人纵论“汽车新四化”下的行业变局 | 2018年易境思沙龙

【易境思营销学院】50位汽车营销人纵论“新零售与汽车营销变革” | 2017年易境思沙龙

【易境思营销学院】“我们的易境思,老牛逼了!” | 2016年易境思沙龙

【易境思营销学院】王侠:汽车消费趋势与营销变革

【易境思营销学院】张敏毅:营销和数据的核心支点是交易

【易境思营销学院】张序安:拥抱新汽车零售 发力新金融科技

【易境思营销学院】李斌:未来汽车营销将在这两个维度进行竞争

【易境思营销学院】陈斌波:在永恒的变化中 汽车营销以不变应万变

【易境思营销学院】汽车行业线上营销怎么玩?盘点易车脑洞大开的5场营销活动

【易境思营销学院】4月易车车型热度排行榜:德系日系占据主流,自主品牌神车当道 

【易境思营销学院】4月易车品牌热度榜:热度有增有减,复苏已成主流

【易境思营销学院】柳燕:自主汽车品牌凭什么去赢未来 

【易境思营销学院】刘晓科:紧随“后浪”升级汽车营销

【易境思营销学院】马振山:销售所需“流量”成本剧增并稀缺,车企怎么应对?



【昊昊下午茶】

【昊昊下午茶】马振山:不要说直播行不行,车企营销关键是和客户在一起

【昊昊下午茶】对话吉利冯擎峰:让汽车工程师听懂用户的语言

【昊昊下午茶】樊京涛:北京现代这两年

【昊昊下午茶】和李瑞峰聊聊长城“直播卖车”背后那些事儿

【昊昊下午茶】“局气”李一秀和他的BEIJING汽车营销论

【昊昊下午茶】英菲尼迪毛力民:三千越甲的勇气

【昊昊下午茶】广本又一年告捷 袁小华却说“不满意”

【昊昊下午茶】广汽传祺的“中场战略”

【昊昊下午茶】杨大勇:一汽奔腾的机会在哪儿?

【昊昊下午茶】辛宇:解构东风日产营销2.0

【昊昊下午茶】胡波:捷豹路虎是谁?

【昊昊下午茶】魏建军的“正面刚” 

【昊昊下午茶】对话安聪慧:你们看到的很多都是表象 

【昊昊下午茶】对话陈昊:东风日产的诗和远方 

【昊昊下午茶】何小鹏初印象

【昊昊下午茶】2018 告别青春

【昊昊下午茶】对话丰田董长征 向“三好学生”提问

【昊昊下午茶】对话张宝林:三年内振兴长安福特

【昊昊下午茶】李宏鹏,让福特更懂中国

【昊昊下午茶】新能源进化论(二) 比亚迪的逻辑

【昊昊下午茶】听郎立新讲述雷克萨斯渠道的“非主流”

【昊昊下午茶】听李宏鹏聊奔驰渠道的顺畅之路(一):当年也乱

【昊昊下午茶】沈进军:厂商关系困境要从根上解决

【昊昊下午茶】新能源进化论(一):可怕的丰田

【昊昊下午茶】闲聊大众排放门:学霸作弊 偶像坍塌


【好文推荐】

蔚来的生命力 | 汽车产经

车市刺激政策“只保地方” 是救市还是扰市?丨汽车产经

流水的总裁和英菲尼迪的希望 | 汽车产经

新势力警告:别进来,会很穷 | 汽车产经

造车新势力的2019:水逆之年的点点萤火 | 汽车产经

戈恩记者会:联盟已死 还我正义

“地摊经济”带动汽车股上涨,五菱汽车股价上涨53% | 汽车产经

【特写】多彩的五菱和它的底色 | 汽车产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