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工蜂学员梁占威:基于桌面云的终端使用经验分享

e医疗 e医疗 2021-06-25


专题速览

2019年

第一期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这是专题

第7篇文章

全文字数:1200余字

工蜂学员:梁占威

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信息科

专家点评


北京协和医院信息管理处处长

朱卫国


很多厂商不管是HIS还是其他的软件厂商,经常有软件研发更新速度赶不上操作系统和浏览器更新速度的问题,确实是个难点,所以梁占威工程师以问题为导向来开展工作,效果非常好。


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坐落在霸州市,是一家三级综合医院,现有信息系统50多个,覆盖了临床医技管理以及全院CA认证。现在大部分科室实现了病历无纸化,并通过VPN和桌面云实现了临床医生和医技人员的移动办公。信息科现有工作人员10名,负责50多个软件系统、包括电脑、服务器、网络设备等将近900台硬件设施的运维,科室还集统计室、信息库房、远程会议会诊等多项职责于一身。


我院从2009年起开始进行信息化建设,并采购了第一批终端,2013 年通过HIS系统的上线和护理病历系统的上线,对电脑的性能有了一定的要求,开始大规模采购PC机。到了2017年,一个难题摆在我们面前: 供应商告知6代以后的Intel的CPU可能不支持Window7系统了,尤其是厂商只支持32位系统,而我们只能用Window7+32位系统,所以如果以后采购了7代或者8代CPU电脑,这批新采购的PC机(大概200台)就不能适用了。面对这一难题的时候,在院长的支持建议下,我们从2017年开始测试桌面云这一简捷高效的方案。


我院现在桌面云的使用场景如下: 第一是TC登录模式。第二是旧电脑通过内外客户端登录桌面云。第三是外网通过VPN方式远程登录桌面云实现移动办公。


桌面云带给我们的好处:第一是降低能耗,一个桌面云能耗大概是一台TC在65w左右,而平常一台PC机为250w~300w左右;第二是便捷,在移动办公环境下,临床医生可以随时随地给出诊断参考;第三是桌面云比传统PC机更安全,且安装维护更加便捷。2015年安装200台新PC机时,每台装机需要耗费2小时左右,使用桌面云以后,装一台PC机的时间被缩短到30分钟左右。


在桌面云上线过程中,我们总结出一些经验。


第一是立项时一定要明确用户需求,确认服务器和TC的配置要求和存储大小。我们当时对存储预估偏大,所以存储余量比较多。第二是要结合软件厂商对服务器CPU主频的需求,我们当时定的主频是1.9的E5处理器,但是软件提供商提出必须加到2.2以上,这样服务器的成本直线上升。第三是在测试阶段一定要按照正式环境来部署,2017年部署时我们先按测试环境进行的部署,出现了很多不该出现的问题,可是当按正式环境测试的时候这些问题都不见了。第四是网络规划,要注意冗余链路、端口聚合。我们采用VDI架构,对网络要求特别高。第五,杀毒软件要买基于虚拟化和桌面云的版本(不要买通用版),虽然通用版可能省钱,但实际使用中我们发现通用版软件在开启实时扫描功能的时候,整个桌面云没有办法使用。


随着桌面云应用逐渐稳定,我也有了一些新的思考。随着服务器虚拟化和服务器公有云、私有云的成熟化,还有混合云适用在特定的场景下,未来医疗行业的核心机房会不会随着公有云的成本降低和节能环保的要求而逐步迁移到医疗公有云上?未来桌面终端,尤其是医院场景下的终端,会如何发展才能更节能环保、安全可靠?高度集成化、运维智能化,这种云终端会在医疗行业大放光彩吗?仰望星空, 脚踏实地,作为一个医疗信息人,我们可探索的还有很多。




专题往期阅读


专题预告:医疗IT青年的业务风采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吴龙:基于企业微信第三方自建应用平台的医院业务系统扩展

北京友谊医院张光亮:基于HIS的在线知识文档库实践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黄伊玮:基于大数据平台的DRG系统建设与应用

北京天坛医院高山:新院建设中医疗网IP管理及网络准入方案探讨

工蜂学员董一颍:基于OA实现的轻量级运维管理

刘鎏:基于业务行为分析,将医院业务流程变为信息化建设的无形资产


专题刊登在2019年第1期上,欢迎订阅(点击“阅读原文”或后台回复“订阅”获取订阅方式)。



相聚红河州

2019医疗IT创新研讨会暨医疗大数据发展论坛

扫码参会

点击图片查看会议介绍


扫码获取会议红头文件


 

 

-END-


微信改版

星标/置顶 e医疗

深度好文不迷路哦~





“医疗信息化十年——2008到2018”系列专题同时刊登在2018年第6期和2019年第1期上,欢迎订阅(点击“阅读原文”或后台回复“订阅”获取订阅方式)。


2019~2020年将成为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的“大考之年”

两会思考:医疗信息化的“托底”工作

特辑 | 医疗信息化十年——2008~2018

特辑 | 吾家小女初长成:卫生信息标准十年发展历程

特辑 | 支撑新医改的人口健康信息化,如何防止 “焦、骄”二气(上篇)

特辑 | 支撑新医改的人口健康信息化,如何防止 “焦、骄”二气(下篇)

特辑 | 西京医院蒋昆:医疗信息化有四个“以人为本”

特辑 | 朱杰:医疗信息化十年,微观执行层面的问题阻止不了宏观大局的律动

特辑 | 谈谈人工智能与数据治理:我们的系统为谁而建?(上)

特辑 | 谈谈人工智能与数据治理:我们的系统为谁而建?(下)

特辑 | 广安门医院CIO张红谈中医药信息化十年变迁:古典外表下的现代化

特辑 | 北医三院:信息化十年,迈向新高度

特辑 | “互联网+医疗健康”迎来全面落实年,如何构建有温度的互联网医院?

特辑 | 黄昊:医疗信息化网络安全十年路(上)

特辑 | 黄昊:医疗信息化网络安全十年路(下)

特辑 | 董亮:十年

特辑 | 激荡十载:回首医疗信息技术之柳暗花明

特辑 | 刘海一:电子病历发展的一些关键节点

特辑收藏版!医疗信息化十年,这些观点值得借鉴!


近期专题推荐点击阅读


 “安全+”专题     数据质控“相对论”    新旧IT

DRGs     医学影像信息化变革的起点

医学装备智能化

CHIMA第三届委员名单

琚文胜:以色列数字医疗考察记

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启动

……

更多专家和主题

请在菜单栏“搜往期”输入关键字查看。


杂志订阅

微信后台回复“订阅”获取订阅方式



©以上文章来源

e医疗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