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荐|克尔凯郭尔:论信仰的代价(鲁路 等译)

2017-03-07 Kierkegaard 黄灿然小站



论信仰的代价


上帝愿自己被绝对地信仰;但他这个无限者除了无限地提高信仰的代价外,不会别的。啊,有信仰真是幸福啊,代价愈高,就愈幸福。不要以为,你为信仰付出的过于昂贵,信仰就会失去:你付出的愈昂贵,你就愈幸福。假使可能的话,以一个低的代价,一个可笑的代价买来最高者,这是令人沮丧与惭愧的;但以最高的代价得到它,却是幸福的。就连一个恋爱的人也这样说:以便宜的代价获得恋人是没有乐趣的──不,他付出的愈昂贵,他就愈快活:代价即欢乐。但是在恋爱中有可能会出现令人不愉快的事情,那就是使恋爱着的人感兴趣的是代价而不是恋人;但在信仰的交往中,这恰恰是不可能的。


(以上选自克尔凯郭尔《基督徒的激情》,鲁路译,冯文光校)



质朴性


每一个人天生有一颗质朴性的种子(质朴性就是指产生灵魂的一种可能性)。创造此一质朴性的上帝知道得最清楚。


一切异教徒的、此世的、人间的智慧都和破坏一个人的质朴性有关。基督教则和发展一个人的质朴性有关。


破坏你的质朴性,便极有可能在此世获得进展,极有可能功成圆满──但是永恒性将和你无缘。追随你的质朴性,在人间你将遭遇风浪,但会被永恒性接纳。


基督教的质朴性当然不是指通常地鼓吹知识、鼓吹人人都成为一个天才等等。不,质朴性、灵魂是指安贫乐道、先求上帝的国。一个人越是能够真正接受这点,并且采取相应行动,他所拥有的质朴性就越多。


① 《新约·马太福音》6:33。──编者注



想和别人一样做人


表面是某种信任别人的表示,自然是要在人间广而告之,大加颂扬的──但是,既然日常生活里的每一个个体灵魂上是不正直的,其族类也是不正直的族类,那么人类的语言也地地道道是一种无赖的语言,它虚伪地把一切事情都搞颠倒了,所以实际情况正好相反是自不待言的了。


不,想要和别人一样做人,是对别人的一种怯弱而慵懒的不诚实。


所以,惩罚已经落到这个族类头上:数以百万计的人在这里生活,他们最终清楚地意识到,因为每一个个体都彼此相同,所以一切都是不可靠的。因此,一旦生活稍有难处,就可看到他们的恐惧、困惑和猜忌。


相反,质朴性意味着待人诚实和公平。任何坚持其质朴性的人对存在有着可靠的知识,可以认为他是生活海洋里的航海能手,能为人提供可靠的安全保证。如果一个害羞的少年(哦,苏格拉底!)有求于这样的人,他是不会大大地妄论一番的,也不会给那年轻人提供虚伪的不可依靠的忠告:和别人一样做人吧。


① 这可能指吕西斯,柏拉图的对话有一篇即与他同名,他是一个性格羞怯然而敢于求知的年轻人。——编者注


也许在当今整个基督教世界里,再也没有一种可靠性比这更为高级一些的:和别人一样做人。当然,人们是不会提到这一点的;人们嘴上说着堂而皇之的大话,仿佛他们真是拥有着最高级的可依靠性似的──但是,当大灾变降临时,一切就真的表明──彼此间都相同了。



质朴的——传统


我们时代的学识渊博的人们的种种怀疑,使他们越发显得招摇,他们一会儿删掉《圣经》的这一段,一会儿又删掉那一段。正统思想陷入一片绝望。真是奇怪!《新约》被认为是上帝的话──但是人们似乎都已忘记,至少还有人认为上帝仍然存在。问题是:历史的意义上(historice),人们并不是自己去信,而只是模仿。


假定那怀疑忽发奇想,提出某些可能的证据,证明保罗书信不是出自他本人的手笔,或者保罗其人根本不存在,那将如何?哦,有教养的正统派将不得不陷入绝望。而信仰者就很简单了,他将不得不祈祷,求上帝的帮助,说:一个人怎么能够把这一切全部解释清楚呢?我不能一一应付所有博学的怀疑,但我恪守保罗的教诲──上帝啊,你是不会让我生活在错误的幻象里的,不论评断家们对保罗其人的存在作出什么样的证明。哦,上帝,我谨记从圣保罗那里所读到的,并且把它归之于你,你将保佑我,所以我所读到的将不会引诱我去犯错误。


实际上倒是有一种想法在引诱我,即一个国家的统治方式听任知识分子在注解和评断方面的怀疑论变本加厉地发展,因为国家统治对于历史以及历史的真理向来是极其虚伪的,并极尽胡闹之能事,它还想迫使人们置质朴性于不顾。因为质朴性──一个人有质朴性,他就不必去模仿先人了,也不必以先人的话为经典了──是某种最令人难以接受的东西。而且每过去一个世纪,就有数以百万计的人纠缠在“历史性”里,人数愈来愈多,人类愈来愈接近灵魂的死亡。随着几个世纪时光的流逝,使人思想混乱的评断获得愈来愈大的势力,此乃上帝的安排。一切灵魂的沉寂和无数前辈们寻求历史的庇护和借口,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① 指起源于德国并在德国发展的《圣经》批判学派,其中包括所谓“青年黑格尔派“学者,尤其是大卫·施特劳斯,其所著《耶稣传》(1835)认为《圣经》的叙述多少带有神话性质,和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他在《基督教的本质》(1841)运用心理学观点分析基督教教义。注解(Exegesis)= 解释,尤指对于《圣经》的解释。——编者注


(以上选自《克尔凯郭尔日记选》,晏可佳、姚蓓琴译)


选自何怀宏主编“观念读本”之《信仰》,何光沪编,三联书店,2017

预读/校对:zzj、陈涛、杨阳、梓悦、俱言、Turquoise、十二女色、汤圆酱

整理:杨阳

执编:郑春娇

───────

米沃什:废墟与诗歌(黄灿然译)

J.M.库切:威廉·福克纳与其传记作者(黄灿然译)

J.M.库切:瓦尔特·本雅明及其“拱廊计划”(黄灿然译)

伟大的诗|曼德尔施塔姆:马蹄铁的发现者(黄灿然译)

米沃什:生物学课(黄灿然译)


我荐|罗伯特·弗洛斯特:诗12首(赵毅衡译)

我荐|威廉·斯塔福德:强有力的事物(赵毅衡译)

我荐|詹姆士·赖特:幸福(赵毅衡译)

我荐|戴燕:《三国志》讲义引言

我荐|贝多芬:生命不是善中之至善(李季芳译)


黄灿然小站两周年|分类总目录

黄灿然小站两周年|170篇最受欢迎诗文


||关注重要,阅读更重要;收藏重要,转发更重要;打赏重要,点赞也重要||


关注我,点击最上端蓝字“黄灿然小站”或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