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KT讲坛精华 | 南京大学孙红卫副教授:重构文学研究的民族视域

iResearch 外语学术科研网 2022-04-24

2021年8月9日晚上,“外研社·U讲堂社区”2021年度KT讲坛正式开始第17讲!(点击查看KT讲坛年度预告)南京大学孙红卫副教授带来了“重构文学研究的民族视域”专题讲座。


讲座中,孙老师结合当下热点与历史文献、文学理论与批评实践介绍了民族视域对于文学研究的重要性。部分内容可参考孙老师的著作《民族》一书。


《民族》属于“外语学科核心话题前沿研究文库·外国文学研究核心话题系列丛书(种族/后殖民研究系列)”,已于2019年7月出版。“外国文学研究核心话题系列丛书”总主编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张剑教授,“种族/后殖民研究”子系列主编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谭慧娟教授。


(点击图片了解图书详情)


讲座伊始,孙老师提出了“民族何为”的问题。孙老师认为,以“民族”与“民族主义”进入文化与文学研究并非一种 “老掉牙、假大空”的路径;每逢重大危机,关于血缘与归属的声音就会响起,民族主义也会抬头。“民族”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具有当下性和相关性,有助于我们联系现实、反思历史,从而深入地解读文艺作品。对此,孙老师借助美国新近关于身份认同的讨论、中国近代的《学衡》杂志以及文学史与形式问题作了一番详细的阐述。


首先,孙老师引用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所谓“似在又不在,似不在又在”的“幽灵学”(hauntology)概念来形容“民族主义”,指出埃里克·霍布斯鲍姆(Eric Hobsbawm)关于“民族主义终将消失”的预言并未实现。他通过当下美国文化的若干关键词Juneteenth(黑人解放日)、critical race theory(批判种族理论,简称CRT)、culture war(文化战争)、cancel culture(抵制文化)等一窥背后隐藏的如幽灵般游荡在美国社会的“白人民族主义”(white nationalism)。


Juneteenth是由June和nineteenth复合而成的一个词,这个词在7月4日美国国庆日前后总会引起诸多关注。因为在美国非裔族群看来,7月4日只是美国白人的国庆日,是美国白人历史的组成部分,而他们更愿意将1865年6月19日《黑奴解放宣言》到达得克萨斯州的这一天视为“国庆日”。CRT(批判种族理论)也是一个在美国新闻中出现频次很高的词。该理论认为,美国是一个有着漫长的种族主义历史的国家,美国社会目前仍然存在着体制性的、系统性的种族主义。所谓的culture war(文化战争),便是由Juneteenth、CRT等勾连起来的文化争端。在美国保守派知识分子看来,所有坚持上述观念的行为都属于cancel culture(抵制文化)阵营的精英主义命题,旨在否定美国历史,否定美国主流价值观。


孙老师指出,这些词汇实际上都涉及一个问题——“我是谁”或者说“我们是谁”。历史学家余英时曾写道:“‘我是谁’,这是一个很浅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极深奥的问题,自古至今都无法答复的。但是在一个文化没有危机、意义系统稳定的时代里,人人清楚自己是谁。”也就是说,一旦危机出现,我们就会开始质疑自己的身份认同,怀疑自己到底是谁。就美国而言,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Huntington)在《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Who Are We? The Challenges to America’s National Identity)一书中提到,“A major gap is growing in America between its increasingly denationalized elites and its ‘Thank God for America’ public.”可见,美国社会出现了国民性危机,其根源或许可以追溯到美国“无根”的历史。“denationalize”这个词反映了秉持美国传统价值、“正统史观”与文化立场的人对于美国文化认同的不安与焦虑。对此,重读历史文献与文学作品,便可发现诸多当下论争的线索,如阿列克西·德·托克维尔(Alexis de Tocqueville)的著作《论美国的民主》(De la démocratie en Amérique)和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在肯尼迪总统就职仪式上朗读的诗歌“The Outright Gift”。两者皆反映了正统的美国建国史,也即以WASP(White Anglo-Saxon Protestant)为主导价值的白人史观。历史学家戴维·洛文塔尔(David Lowenthal)关于“the past is a foreign country”的论述以及小说家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七个尖角阁的老宅》(The House of the Seven Gables)中涉及的史观也指向了类似“何为美国史”的讨论,关系到当下的“白人性”(whiteness)、“白人民族主义”等问题。


那么,究竟是什么界定了“我们是谁”,界定了“我们”和“他们”之间的区隔?一个群体是否存在一种独一无二、不为外人道的东西?我们又该如何看待正统与“国粹”?孙老师反观自身所处的文化传统,借用了元四家之一王蒙的《幽壑听泉图》来回应这一问题。这幅画原藏于圆明园,在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时遭到破坏,右上角现有一个清晰的脚印。据说,当时联军掠走了金银珠宝、丝绸瓷器,却留下了中国画,因为他们不懂得这些画的价值,《幽壑听泉图》上残留的脚印可能就是画作被弃于地上时联军士兵踩踏所致。可以说,中国画便是这样一种独一无二、不为外人道的存在,是传统,是国粹。在艺术史学者柯律格(Craig Clunas)关于中国视觉文化的讨论中,这个事件具有象征意义,表征了中国艺术独有的、专属的表达方式在彼时尚未被西方所认识。


《幽壑听泉图》


接下来,孙老师以新文化运动的“反对派”《学衡》杂志为鉴,探究了如何正确看待、保护、留存中国固有文化和传统,如何理解关于文化传统的讨论。《学衡》杂志于1922年国立东南大学(现南京大学)创刊,构成了新文化运动时期与《新青年》分庭抗礼的保守派文化阵营。新文化运动派要“打倒孔家店”,倡导白话文写作;学衡派要保护国粹,保存文言文厚重的传统。学衡派的代表人物有吴宓、梅光迪、胡先骕、汤用彤等,秉持的宗旨是“论究学术、阐求真理、昌明国粹、融化新知”。


汤用彤题字


显然,这里提到的“国粹”是一个褒义词,与新文化运动派所批判的“国粹”有立场上的不同。由此我们不难理解,学衡派在当时为何被鲁迅先生界定为新文化运动的反面,在后来的历史中甚至一度被视为“全民公敌”。但实际上,如果仔细考察学衡派的一些代表文章,如梅光迪的《言论界之新使命》、胡先骕的《论批评家之责任》等,我们就会发现学衡派的出发点也是中华民族的复兴。在一定意义上,他们与新文化运动派所倡导的观点殊途同归。


《学衡》杂志第一期第一页


学衡派注重传统,注重民族固有之文化,因而对外国文学的态度自然也具有这一倾向。他们批评晚近的、现代的、无根的外国文学,钟情经典,如荷马、但丁、莎士比亚的作品。同时,他们对于文学背后的民族性或民族主义问题有着极为深刻的认识,不乏对欧洲古文学、浪漫派与民族主义之关系的反思。譬如,对于马修·阿诺德(Matthew Arnold)、托马斯·卡莱尔(Thomas Carlyle)的文化思想,关于英美学界对《贝奥武甫》(Beowulf)研究的学术旨归等,他们都有高妙的见解。


最后,孙老师指出,学衡派推崇弘扬民族固有文化的文学,即有机的、整全的、经典的文学,这一做法可以为我们考察新近的文学史的书写、批评史的讨论提供一些思路。卡罗琳·莱文(Caroline Levine)在Forms: Whole, Rhythm, Hierarchy, Network一书中强调形式批评的政治可能性,其批评理论的关键词是文学的事件性与施行性,即文学史如何受到社会文化的型塑,又如何影响社会文化。在莱文看来,文学文本的整全性可以反映民族国家的整全性,形式主义文学批评的关键词也可以用于社会历史批评、文化批评。可以说,文学的整全性和统一性背后是对文化整全性和统一性的强调。文学史的生产也是如此。一部文学史(包括分期、摘选与编辑)便是一处思想意识的角力场,涉及自我认同、民族性、家国观念等。


Forms: Whole, Rhythm, Hierarchy, Network


综上所述,民族视域无疑能够拓展文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特别是在当下世界的相关性。不过,孙老师提醒,以民族研究的角度来解读文学应警惕落入“憎恨学派”(School of Resentment)的陷阱或不经意采用居高临下的姿态。我们要坚守同情、审慎与反思的原则,谨记胡先骕先生的训语——“批评最大之要件,为博学,为无成见,为知解敏捷,为心气和平,为有知识上之良知,为有指导社会上达之责任心。”


以上是孙红卫副教授讲座精华,如想了解更多内容,可以加入钉钉群获取精彩直播回放,或者参考孙老师的《民族》一书。


相关阅读

KT讲坛精华 | 北京外国语大学陈亚平教授:二语习得的有效机制:外显学习和内隐学习探析

KT讲坛精华 | 北京外国语大学王颖冲副教授:多模态视阈下的中文小说英译

KT讲坛精华 | 中国人民大学刁克利教授:重构作者研究

KT讲坛精华 | 上海财经大学杨国静教授:当我们谈论伦理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KT讲坛精华 | 浙江大学隋红升教授:真正的男性气质文化内涵与新时代男性气质建构导向

KT讲坛精华 | 东南大学韦清琦教授:生态女性主义的整体性批评实践——以蕾切尔•卡逊为例

KT讲坛精华 | 浙江大学董燕萍教授:译员的注意力控制机制

KT讲坛精华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范祥涛教授:中国经典翻译研究热点问题与研究方法

KT讲坛精华 | 北京外国语大学王文斌教授:语言研究中缘何对比语言学具有重要性

KT讲坛精华 | 北京大学郑萱老师、北京外国语大学廖鸿婧老师:跨文化外语教学模式与测评

KT讲坛精华 | 宁波大学许希明教授:中国英语学习者的重音盲点

KT讲坛精华 | 浙江工商大学张金凤教授:身体研究动态与思考

KT讲坛精华 | 上海师范大学陈红教授:生态批评的环境史维度

KT讲坛精华 | 浙江大学邵斌副教授:英汉浮现词缀对比研究

KT讲坛精华 | 华中科技大学徐锦芬教授:二语学习中的同伴互动促学机制探析

KT讲坛精华 | 曲阜师范大学秦洪武教授、西安外国语大学黄立波教授:语料库翻译学——理念、方法、工具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进入《民族》购买链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