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T讲坛精华 | 武汉大学邓鹂鸣教授:体裁素养与二语写作
2021年8月31日晚上,“外研社·U讲堂社区”2021年度KT讲坛正式开始第19讲!(点击查看KT讲坛年度预告)武汉大学邓鹂鸣教授带来了“体裁素养与二语写作”专题讲座。
讲座中,邓老师对体裁的概念,体裁素养理论构式以及与二语写作的关系、提升体裁素养的路径等主要议题进行了讲解。部分内容可参考邓老师的著作《体裁与二语写作研究》一书。
《体裁与二语写作研究》属于“外语学科核心话题前沿研究文库·应用语言学核心话题系列丛书(二语写作)”,已于2020年11月出版。“应用语言学核心话题系列丛书”主编为文秋芳教授。
(点击图片了解图书详情)
何为体裁?
体裁即文本,也可说体裁即语篇;体裁是社会语境下话语实践的交际活动,具有特定的社会交际目的,用来区分不同类型的文本、语篇;体裁的生成主要取决于三大核心要素:特定的交际目的、受众及语篇社团;不同体裁因不同的交际目的、不同的受众对象及不同的语篇社团规约而产生不同的语篇结构、词汇语法特征、修辞风格等。
何为体裁素养?
体裁素养指个人对特定社会语境下文本体裁的认知意识、体裁系统知识的习得、体裁交际能力的表现。体裁素养是提高二语写作交际能力的重要前提和终极目标,体裁素养已成为学科素养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不同专业背景学生未来职业的发展。体裁素养构建模式如下图。
体裁素养与二语写作是什么关系?
体裁素养与写作休戚相关,体裁能力即写作能力。任何写作,作者布局谋篇前首先必须基于体裁视角考虑:此写作究竟属于什么体裁?它有何特定的社会交际目的?写作对象是谁?所涉及的话语社团有关语篇结构、词汇语法特征、修辞风格等层面有何规约?因此,写作首要的环节即具备相应的体裁意识,从体裁视角考虑,以帮助写作者选取合适的体裁、风格、语言,妥当构建语篇,否则,缺乏体裁意识考量的写作将无的放矢,不得要领。
体裁素养是引领学生顺利开展二语写作的关键切入口和突破口。体裁的属性表明,二语语境下的书面交际,写作者首当其冲需要确定写作任务所需的特定体裁,把握特定体裁文本构建的交际目的、构架模式及语言特征,否则,文不入体,前功尽弃;因此,二语写作者只有具备相应的体裁知识、体裁意识及体裁能力,才能妥当有效地完成具有不同交际目的的二语写作任务。
如何提升体裁素养?
1)领会体裁及体裁交际的核心理念
体裁的基本属性为社会交际行为活动,它由特定的语境和社会交际目的决定,不同语境下的体裁因交际目的不同,其话语社团以及面对的受众不同,语篇构架、语篇资源及语言选择方面均有不同的体裁特征和规约;与此同时,体裁随着时间和语境变化呈现出一定的变异性。写作者须充分领会不同的体裁特征及规约,遵守并灵活运用相应的体裁规约,凸显写作文本交际的妥帖性、有效性和接受度,妥当、有效开展不同语境的书面话语交际实践。
2)了解体裁理论发展的三大学派观点及异同
体裁理论发展有三大学派:以Halliday、Hasan以及Martin为代表的悉尼系统功能语言学学派、以Swales和Bhatia为代表的欧洲学派以及以Miller、Freedman为代表的北美新修辞学派。三大学派均认为:体裁是一种基于特定社会语境有目的的社会交际活动,交际目的决定语篇构建的图式结构、内容和语言选择。
欧洲学派和悉尼学派主要关注如何通过相应的篇章结构和语言特征实现体裁的社会功能和交际目的;北美新修辞学派主要关注体裁的语境、目的、功能以及话语社团成员的态度、价值和行为在文本中如何体现;欧洲学派既注重培养学习者语言层面的能力,同时关注如何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特定体裁语篇形成的机理,向学习者“系统地诠释社会语境中语言的运作机制”(Hyland 2003),即特定社会语境中作者如何根据特定体裁选择恰当的语言资源、语言策略及语篇资源构建具体语篇,从而实现作者布局谋篇的真正个人意图。
鉴于传统的体裁理论过度关注语言静态层面,难以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类行业语篇作出足够的解释,欧洲学派新近发展态势转向现实中各类行业语篇生成的变异性、复杂性和动态性,将体裁分析拓展为批评性体裁分析(Critical Genre Analysis, 简称为CGA),其研究重点从文本内的语言分析延伸到文本外的各个要素,批评性体裁分析理论就此产生。
3)掌握体裁教学的宗旨及理念
体裁教学(genre-based teaching)主要针对不同体裁文本的宏观构架及微观语言特点进行分析,旨在帮助学生 “了解特定语篇社团的成员如何构建、阐释和使用体裁达到交际目的,并了解他们为何以特定方式写作”(Bhatia 2002),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体裁意识;体裁教学法(genre-based approach)是建立在体裁理论和体裁分析基础上的教学法,它以不同体裁的语篇为依据,以分析不同体裁的语篇常用篇章结构和文本特征为教学重点,通过教师明确的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理解不同体裁的社会功能、交际目的及语言使用策略,培养学生的体裁意识、提高学生的体裁知识和体裁能力。
4)熟悉体裁分析范式
体裁分析(genre analysis)为ESP学派体裁理论的核心,它采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范式分析不同体裁文本的宏观构架及微观语言特点,既高屋建瓴,又细致入微,关注整个语篇交际意义构建,加深认识体裁与社会语境之间的关系,了解体裁的社会交际目的如何在具体文本中实现。其中,文本内构建的交际语步、词汇语法特征以及近年批评性体裁分析所强调的文本外体裁资源、体裁策略被视为体裁分析的重心。
5)掌控体裁创新策略
现实世界错综复杂、千变万化,体裁语篇构建不可一成不变,除了需要遵循语篇社团的规约,也必须适当突破规约、灵活运用体裁创新策略构建特定语境下的语篇,从而更好地顺应千变万化的世界、实现作者个人及社会交际意图,进一步加深认识体裁与社会语境之间的关系,了解体裁的交际目的如何通过体裁规约、体裁创新在文本内外具体实现。
综上所述,体裁素养已成为二语写作学科核心元素及学习者二语写作交际能力的重要考量,新文科背景下如何针对不同层次学生二语写作“言不入体、文不切体”的现象、有效开展体裁教学、提升学生的体裁素养、最终促进学习者二语写作交际能力?这一重要议题当下应得到广大教师及研究人员更多关注;教师在开展各类二语写作教学过程中切实需从体裁教学出发,掌握体裁理念、体裁教学宗旨、体裁分析范式及体裁创新策略,系统实施体裁教学法,提升学生的体裁意识、体裁知识、体裁能力诸方面的素养,使学生熟练驾驭现实中不同语境下的各类体裁写作,并发挥他们的体裁创新写作能力,从而促使他们在国际平台得体有效地讲述中国故事。
以上是邓鹂鸣教授讲座精华,如想了解更多内容,可以加入钉钉群获取精彩直播回放,或者参考邓老师的《体裁与二语写作研究》一书。
相关阅读
KT讲坛精华 | 北京外国语大学陈亚平教授:二语习得的有效机制:外显学习和内隐学习探析
KT讲坛精华 | 北京外国语大学王颖冲副教授:多模态视阈下的中文小说英译
KT讲坛精华 | 上海财经大学杨国静教授:当我们谈论伦理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KT讲坛精华 | 浙江大学隋红升教授:真正的男性气质文化内涵与新时代男性气质建构导向
KT讲坛精华 | 东南大学韦清琦教授:生态女性主义的整体性批评实践——以蕾切尔•卡逊为例
KT讲坛精华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范祥涛教授:中国经典翻译研究热点问题与研究方法
KT讲坛精华 | 北京外国语大学王文斌教授:语言研究中缘何对比语言学具有重要性
KT讲坛精华 | 北京大学郑萱老师、北京外国语大学廖鸿婧老师:跨文化外语教学模式与测评
KT讲坛精华 | 宁波大学许希明教授:中国英语学习者的重音盲点
KT讲坛精华 | 浙江工商大学张金凤教授:身体研究动态与思考
KT讲坛精华 | 上海师范大学陈红教授:生态批评的环境史维度
KT讲坛精华 | 华中科技大学徐锦芬教授:二语学习中的同伴互动促学机制探析
KT讲坛精华 | 曲阜师范大学秦洪武教授、西安外国语大学黄立波教授:语料库翻译学——理念、方法、工具
KT讲坛精华 | 南京大学孙红卫副教授:重构文学研究的民族视域
KT讲坛精华 | 陈红薇教授:改写研究——理论方法与实践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购买《体裁与二语写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