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左手医生张超:为医院智慧服务嵌入“全科”机器人

朱小兵 边晓星 HIT专家网官微 2022-11-03
导读

左手医生全科机器人目前提供的能力涵盖17项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项目中的10项。


▲ 左手医生CEO张超
7月底,一身夏季休闲打扮的张超,接受了HIT专家网的首次专访。2015年,张超从百度离职创业,创建左手医生。凭借自己和团队在自然语言处理(NLP)方面的积累,张超期望打造一款可以自由支持自然语言对话、为患者提供自诊导诊、问药用药、知识问答的“全科”机器人,并将其嵌入到医院诊疗业务全流程,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升医生工作效率。
2019年3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出台《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7月下旬,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正式启动2019年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工作,评估对象包括应用信息系统提供智慧服务的二级及以上医院。
这让张超团队十分兴奋。左手医生全科机器人目前能够提供的能力,已经可以涵盖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价体系中17项业务中的10项,涉及诊前、诊中、诊后、全程服务全部四大类别指标体系。
▲ 左手医生已覆盖的医院智慧服务评级得分项

互联网基因

“左手医生是以医院服务患者为切入点,基于患者病情提供个性化AI医生服务,通过人工智能为医院智慧服务提供内核支持,其实质是既方便患者又服务医院和医生的全科机器人。”张超介绍。
作为百度自然语言处理部门的前资深研发工程师,张超是文本知识挖掘、知识图谱实体建模方面的专家。左手医生团队目前绝大部分是研发工程师,整个公司因此偏互联网风格,从一开始就确定了和其他医疗信息化公司不同的发力方向——左手医生要做医疗的流量入口和真实世界数据的中台。团队的另一大支撑是医学专家。目前除去自身的全职医学专家团队,左手医生在北京有约100名三甲医院副高级职称以上的医生担任兼职顾问,帮助评估系统功能和应用效果,还有由50多名医生和医学生兼职做数据标注工作。
回顾当初为何选择进入医疗行业,张超表示,第一,医疗行业是上升市场,特别是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国家对医疗行业的投入会越来越多;第二,国家在深化医改方面频繁推出新举措,政府希望把这件事做好,企业应该顺势而为;第三,左手医生团队本身拥有丰富的文本挖掘、构建知识图谱的经验;第四,也是最重要理由,当看到左手医生确实提升了患者的就医满意度、提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时,就会由衷感到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如今,左手医生平台每天都会收到来自用户的感谢信。“这让我和团队感到十分有成就感。我们觉得目前所从事的方向远比做一款社交软件或流量工具来得更有意义。来自患者和医院的认可,是支持我们坚持前行的最大动力。”张超坦言。
实际上,左手医生真正开始聚焦医疗是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最开始也是做电子病历数据的结构化,希望从帮助医院做数据治理的角度切入到医学人工智能应用。2017年下半年开始尝试开发CDSS(临床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并于2018年6月发布了第一版CDSS。目前,这一面向医院的B端业务被百度收购并成为其战略性业务组成。张超表示,经过近三年的摸索,已经把产品研发的目标从最初的院内延伸到院外,目前着重提升诊前、诊后的服务,从医院的强辅助诊疗场景慢慢转型到服务患者的层面。这是因为患者端服务的需求量非常大,同时更能发挥自己创业团队的优势。

嵌入就诊全流程

张超分别举例介绍,左手医生全科机器人目前已经可以部署在诊前和诊后的多个场景中。
诊前服务的核心是预问诊。在患者到医院看诊前,左手医生全科机器人会通过互动问答的方式帮助医院采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并导入到门诊医生工作站和电子病历系统,从而节省医生接诊的时间。同时,全科机器人还具有智能导诊、分诊功能。它可以根据患者所描述的病情,建议患者应该挂什么科室、甚至看哪位医生。

▲ 智能预问诊


张超表示,对于预问诊系统,左手医生起步很早,经过三年也在不断创新、完善该产品功能。如今,他们最新升级支持患者拍照功能——拍下病历和各种检查报告并上传,系统就能进行结构化处理,让问诊更有针对性。

▲ 拍照上传病历或检查报告

天津一家医院甚至根据这一预问诊系统推出极速就诊方案。之前病人看病的流程是挂号、排队、医生安排检查、继续排队……而采用极速就诊方案后,机器人可以提前采集患者病情等信息发送给医生,同时提示可能需要做哪些检查项目,由医生确认是否要做,并形成检查项目清单发给患者。
左手医生还在积极尝试和第三方区域预约平台的合作,做医疗资源的二次分配。张超的设想是,让全科机器人根据患者病情安排医生,患者病情复杂严重的优先挂专家号,患者病情轻微则推荐挂普通号。比如,围绕区域平台和三甲医院推出“绿色通道”。假设一家医院有100个号源,每天预留10个做绿色通道,由系统来智能识别,把这10个号段分配给最需要的患者,特别是挂不上号但病情很严重的患者。“这就是诊前功能带来的价值——更合理地规划医疗资源,让医生在见到患者前就清楚能为他做什么、需要做什么准备。”张超说。
诊后服务则是以患者用药作为切入点。目前用药服务的一大痛点是:有的患者去医院一次性开很多药,但记不住医生关于每种药的使用说明。对此,与左手医生合作的医院,只需在处方单上印上二维码,患者只要扫码就可以查看每种药的服用方法和禁忌症等。左手医生利用结构化技术,从药品说明书、专业文献中整理了大量知识,给患者提供正确、全面的用药信息。同时,医院也可以在后台观察患者的用药情况,监控是否出现不良反应。这个过程可以帮助医院收集大量患者数据,同时完成对患者的指导和慢病管理。

▲ 用药指导

目前,医院服务管理的另一大难题就是如何管理好复诊患者、如何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随访。左手医生以用药为切入点,把疾病管理、患者教育、随访复诊整合在一起,同时在就诊全过程中为患者提供专业的用药知识。

面临三重挑战

左手医生全科机器人不仅有面向患者的C端入口,也有面向医院和管理部门的B端入口。在C端,左手医生全科机器人软件系统通过医院的微信公众号、小程序打通,提供给患者使用。
张超介绍,为了更好地帮助医院管理患者、服务患者,左手医生遵循的最重要原则是必须让医生用起来感觉舒服,而且必须遵守医院现有的工作流程,实现数据层面的流动和打通。要实现这些目标,也面临多个层面的挑战。
首先是项目工程的挑战。毫无疑问,左手医生全科机器人系统需要和HIS、电子病历系统等院内“生产系统”对接。而一些信息系统厂商和医院存在合同不明确、接口不规范、不同版本缺乏维护等问题。对于这类工程方面的技术问题,左手医生都能设法解决。
其次是数据安全的挑战。医院信息系统与外界互联互通日益增加,保障网络和数据安全也是医院十分重视的工作。“我们的系统有明确的混合云设计架构,哪些数据能传、哪些不能传,都十分明确。”张超介绍,“左手医生处理的所有医疗数据都是脱敏的,比如患者想扫处方上的二维码,一定要经过患者本人授权,授权后会看到数据使用范围的提示。我们在后台也看不到患者的姓名、电话等敏感信息,只能看到年龄和性别。左手医生十分重视数据安全的合规。”
张超认为,目前不同的医院对数据安全的敏感度不一样,有的比较开放,有的相对保守。他希望,政府部门能够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什么样的数据可以使用,开展相关业务需要哪些手续和安全认证等。
第三,商业模式的挑战。张超十分淡定地表示,左手医生希望做有价值的变现。“我们不仅希望通过服务平台上的患者产生商业变现,更希望赚增量市场的钱——基于越来越多的患者就诊、用药和随访数据的积累,左手医生可以为大病险的精算提供依据,甚至支持药物的研发和准入,通过‘流量+数据’找到可持续的变现途径。”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国家卫健委全面推进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价,无疑带给“左手医生们”新的机遇。张超表示,目前近百家三甲医院有意向上线左手医生的系统,实际上线比较慢,已经全流程上线的医院包括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同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重庆大坪医院等近20家。“我们很清楚,上线后更为重要的是运营,不然很容易沦为僵尸应用。我们团队会深入到医院调查各个应用场景,比如为什么患者扫码率低、应该把二维码放置到什么地方才能增加扫码率等。通过完善细节,提高患者的使用率,要让医院看到我们的系统所带来的患者使用率、满意度等方面的提升,用实际效果说话。”

近期热门文章


HIT专家网∣致力推进中国卫生信息化

想加入HIT专家网专业交流群吗?

请添加“HIT专家网”小助手微信好友

(请务必注明姓名、单位名称、职务、主管技术或产品领域等实名信息)

微信订阅号:HIT180com

微信服务号:chinaHIT

投稿:tan_xiao@hit180.com

商务合作:(010)82373062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