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HIT180观察】“小打小闹”的医学人工智能发展模式不可持续

孙鹏 HIT专家网官微 2022-11-03
导读

日前,科技部发文鼓励人工智能细分领域领军企业搭建开源、开放平台。就医学人工智能现阶段所面临的种种挑战而言,这一政策的出台,可谓不早不晚,来得正是时候。

日前,科技部印发《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建设工作指引》(国科发高〔2019〕265号)(简称:《指引》),明确了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简称:开放创新平台)的建设目的,即聚焦人工智能重点细分领域,充分发挥行业领军企业、研究机构的引领示范作用,有效整合技术资源、产业链资源和金融资源,持续输出人工智能核心研发能力和服务能力。
国家推进开放创新平台的建设,既显示了加速推进人工智能在各行业细分领域落地的决心,又释放鲜明的信号,人工智能需要协作分工,营造生态发展格局。就医学人工智能现阶段所面临的种种挑战而言,这一政策的出台,可谓不早不晚,来得正是时候。显然,“三五条枪、小打小闹干AI”的模式不可持续,接下来需要营造平台化、生态化发展格局,在竞争中还要寻求“合力”。

医学AI作为行业细分领域在政策鼓励范围之内

早在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就涵盖了智能医疗智能健康和养老的任务要求。
开放创新平台的建设原则是以人工智能重大应用需求方向为牵引,鼓励人工智能细分领域领军企业搭建开源、开放平台,采用市场化的组织管理机制,鼓励地方政府、产业界、科研院所、高校等共同参与推进开放创新平台建设。平台应担负的四大重点任务:一是开展细分领域的技术创新;二是促进成果扩散与转化应用;三是提供开放共享服务;四是引导中小微企业和行业开发者创新创业。
因此,国家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的思路可谓十分明确,一句话概括就是以行业领军企业为主体,注重AI技术在行业细分领域落地实用,并且形成产业集群化生态。
HIT专家网发现,早在2017年11月,也就是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仅仅4个月后,科技部在召开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暨重大科技项目启动会时,就已宣布首批开放创新平台名单:
第一依托百度公司建设自动驾驶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
第二依托阿里云公司建设城市大脑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
第三依托腾讯公司建设医疗影像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
第四,依托科大讯飞公司建设智能语音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
其中,“腾讯觅影”就是腾讯公司所承接医疗影像开放创新平台的主要医学AI应用。据了解,“腾讯觅影”具备AI医学图像分析和AI辅助诊疗两项核心能力,是国内首个开放的AI医学辅助诊疗开放平台。一方面与国内一百多家顶尖三甲医院达成了合作,另一方面与多家医疗信息化厂商合作,助力医院HIS系统、互联网医疗服务实现智能化升级,构建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智慧医疗生态。可以说,“腾讯觅影”是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在医疗影像细分领域建设的一个典型案例。

医疗健康和养老细分领域AI潜力大

HIT专家网进一步研究发现,按照《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对智能医疗领域的发展目标要求,至少还应进一步细分几个领域,比如“快速精准的智能医疗体系、智慧医院建设、组学研究和新药研发、医药监管智能化、流行病智能监测和防控”等。同样,在智能健康和养老方面也还能细分,比如“群体智能健康管理、智能化养老基础设施体系、智能家居养老设备、面向老年人的移动社交和服务平台”等。
医疗健康和养老领域平台建设空间大,可以从两个角度看。
首先,从平台申请条件的角度看,原则上每个具体细分领域建设一家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不同开放创新平台所属细分领域应有明确区分和侧重。比如,腾讯公司依托“腾讯觅影”AI医学辅助诊疗开放平台所落实的更多是医学影像领域,属于智慧医院建设范畴。其他细分领域内仍有很多机会,一个值得借鉴的尝试就是传统医疗信息化领军企业东软集团的做法,其在2018年初就发起组建了“东软智能医疗研究院”,通过建立合作机制和搭建技术平台,汇聚了包括医疗机构、高校、研究机构在内的各方力量。在今年5月底,东软还与百度“结盟”,以加速AI赋能医疗信息化。
其次,从平台建设任务的角度看,需要面向公众开放人工智能技术研发资源,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助力中小微企业成长。所以,在市场化运行机制和协同式创新条件下,通过整合人才、技术、数据等资合,上中下游全产业链端各类企业只要找准自身定位,都能在开放生态下寻得更多机会。比如,医疗AI初创企业森亿智能就以中文医学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起家,从医院对科研数据的需求切入,打造出智能化科研平台产品,并已在全国几十家医院落地。而后为解决医院信息孤岛和数据可用性低问题,又研发基于AI技术的新一代医院信息平台。不久前,成立仅三年多的森亿智能已完成C轮融资,并与产业链内多家机构达成合作,不断找准自身定位。

医学人工智能开放平台绕不开四道“关卡”

HIT专家网认为,结合政策要求和产业现状,建设医学人工智能开放平台还需要关注解决四个问题。
第一,医学人工智能开放平台的监管问题。
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监管,是一个重要的新命题。《指引》也专门明确了开放创新平台的运行管理机制,依托单位是平台的建设主体和责任主体,应遵循《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原则》,并将建立年度报告、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以及退出机制。
7月中旬,在由国家药监局主持召开的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创新推进会上,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联合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解放军总医院、清华大学等14家单位发起成立“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创新合作平台”,该平台旨在积极应对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给监管、产业带来的新风险、新挑战;统筹力量,协调各方在数据管理、标准制定、临床评价、检测检验等环节的作用,力争建立我国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科学评价体系。
第二,数据质量问题。
知名医疗信息化专家陈金雄主任就指出,目前医疗数据质量还远远不能满足智能医疗的要求,如果把医院数据分为数字化、集成化、数据化、要素化、结构化、语义化和智能化7个层级,那么大部分医院还只是实现数字化,尚未完全实现集成化。目前即使最高等级的医院基本也只是实现集成化和数据化,离后几个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实际上,从2018年起,国家卫生健康委积极推行的电子病历分级评价、互联互通标准化测评,除了发挥信息化建设“指挥棒”作用外,对于提高医院数据质量也助力不少。同时,国内越来越多医院也意识到数据治理的重要性,并加快推动AI与医院信息系统融合。
第三,医学人工智能需要重视数据广度和深度。
解放军总医院医疗大数据中心主任薛万国曾表示,目前医学人工智能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落地范围还是呈散点式、单一式的应用。要在技术成果的工程化和转化应用上面“下功夫”,注重结合多模态、多源数据的融合和综合分析。
厦门市就基于其重点打造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积累沉淀十多年区域数据,形成了居民个人的全生命周期电子健康档案。在此基础上,通过建设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和多个智能化医疗应用。在医疗大数据的整合应用趋势下,厦门结合医院和区域的整体数据,跨越科室级,发展区域乃至行业的全局应用。
第四,重视平台运行机制。
《指引》明确,依托单位能有效整合技术资源、产业链资源和金融资源,具备快速形成对外服务的技术能力,要具备明确可考核的开放服务运行机制,建立较为完善的组织架构和支撑开放创新平台可持续发展的运营模式。
毫无疑问,国家层面鼓励人工智能发展的思路日渐清晰,这为医学人工智能带来新一轮良机。但需要注意的是,开放创新平台的建设重在构建产业生态,关键是发挥好平台的作用、找准平台的定位。毕竟,人工智能的门槛比较高,产业链内的参与者既要依托平台,但又不能受制于平台
注:请进入“阅读原文”查看《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建设工作指引》全文。

近期热门文章


HIT专家网∣致力推进中国卫生信息化

想加入HIT专家网专业交流群吗?

请添加“HIT专家网”小助手微信好友

(请务必注明姓名、单位名称、职务、主管技术或产品领域等实名信息)

微信订阅号:HIT180com

微信服务号:chinaHIT

投稿:tan_xiao@hit180.com

商务合作:(010)82373062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