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对男大学生连刺9刀,只为了好玩?还是……

2015-12-07 望月 法医秦明

题图:电影《梨泰院杀人事件》剧照,来自:豆瓣电影。

一个是半工半读的大学生,一个是妓女的儿子,一个是18岁的富二代,三人中,谁是无辜的?


银幕凶案|第19辑

对男大学生连刺9刀,只为了好玩?还是……


1997年4月上旬的一个晚上,在韩国首尔梨泰院的一家汉堡店内,发生了一起命案。一个23岁(一说是22岁)的大学生在汉堡店狭小的厕所内,遭人持刀伤害,最终因大出血得不到及时救助而死亡。

韩国导演洪基善用了四年时间,采访了当年参与案件报道的40多位记者,将这个被韩国人列入“驻韩美军十大犯罪事件”的案件,拍成电影《梨泰院杀人事件》,并于2009年上映。

接下来,一起跟着这部电影的情节,去了解当年的“梨泰院杀人事件”吧。

得不到保护的案发现场

1997年4月3日(一说是8日)晚10点左右,梨泰院的一家汉堡店内,有人发现一位男青年浑身是血躺在厕所的小便池左边,墙上有喷溅状血迹,地板上也淌着血。这是第一案发现场!

警方的犯罪监察室对现场只进行了30分钟的拍摄,并没有采取足够的保护,故汉堡店的工作人员很快就将厕所进行清洁,导致很多证据没能保留下来。

年轻的受害者

这个案件的死者,叫赵重弼(一译赵宗弼),遇害时22岁(一说是23岁),是东益大学的高年级学生。

三代单传的赵重弼,是一名公交车司机的儿子,家中并不富裕。大学期间半工半读的他,是整个家庭的骄傲和希望。谁也没有想到,他年轻的生命在1997年4月初的这个晚上,戛然而止。

案发当晚的10点30分左右,在开往医院的救护车上,受害人赵重弼气绝身亡。


电影《梨泰院杀人事件》截图,案件尸检报告上受害人的伤口位置和数量。

从警方的尸检结果来看,死者赵重弼全身共有9处利器刺伤,分别是右颈3处、左颈4处、胸部(心脏)2处。尸检报告称:尸体上没有防御性伤口,说明受害者是在完全没有反抗的情况下遇害的;第一刀落在右颈,刀口有向下的角度。

据此推断,攻击者的身材比较高,而且较受害者强壮。

两个互相指责的嫌疑人

经过韩国警方在案发后的调查,确定了两个犯罪嫌疑人。他们就是案发当晚,原本在四楼酒吧消费,后来到一楼汉堡店吃东西的皮尔森(Robert J Pearson,原型为亚瑟·帕特森)和亚历克斯(Alex TurnerJung,原型为爱德华·李)。

1
镇定自若的皮尔森

皮尔森是一名17岁的高中生,父亲是一名墨西哥裔的驻韩美军承包商,母亲是一名韩国妓女。他是案发后被CID(美国陆军刑事调查指挥部)指出的犯罪嫌疑人,因为他在案发后将凶器和染血衣物扔进驻韩美军第8军营的水沟内,企图销毁证据。

而在CID承认自己杀了人的皮尔森,到了警察局却只承认自己殴打了受害者。在韩国警方驳斥他受害者身上没有瘀伤之后,皮尔森改口称自己只是在受害者倒向自己的时候推了他一把。


电影《梨泰院杀人事件》截图,皮尔森向朋友展示自己随身携带的刀具。

对于案发经过,皮尔森做出如下的供述:

当晚,他和亚历克斯以及另外几位朋友在四楼的酒吧消费,后来因为肚子饿,到一楼的汉堡店吃东西。在汉堡店内,皮尔森展示了一把随身携带的小刀。闲聊中,当亚历克斯问皮尔森是否用这把极其锋利的刀子杀过人时,其他几位朋友离席吸烟。故亚历克斯夺过刀子,邀请皮尔森跟随他一起去厕所看“精彩的”事情。进入厕所后,皮尔森在洗手台洗手,看到亚历克斯掏出刀子迅速刺向在小便池方便的年轻人——受害者赵重弼。


电影《梨泰院杀人事件》截图,皮尔森清楚记得受害人刀口的数量和位置。

皮尔森不但清晰表述了案发的经过,还准确说出了受害者身上的伤口数量和每个伤口的具体位置。在检方启用测谎仪进行提问时,他的回答也是滴水不漏。检方认为,他是真凶的可能性不大。

2
慌乱失忆的亚历克斯

另一个嫌疑人,是美籍韩裔亚历克斯,18岁,一个常年生活在美国的富商之子。他是案发三天后才到案的。最初,据他的辩护律师称:亚历克斯不是犯罪嫌疑人,而是证人,因为他是自愿前来作证的。

亚历克斯对于案发过程的描述,跟皮尔森的不同之处在于:是皮尔森说了“我给你看一些精彩的,跟我来”这句话,并在厕所掏刀子杀人;而他自己进了厕所之后就去洗手了。

但是跟皮尔森相反,亚历克斯并不能清晰地说出受害人遭到伤害的具体部位以及刀口的数量。在回答检方的提问时,他显得紧张慌乱,并且没能通过测谎仪的测试。


电影《梨泰院杀人事件》截图,亚历克斯经过测谎仪检测,显示的结果相当杂乱。

按一位被韩国检方请来参与案件侦破的法医学副教授的说法,亚历克斯忘记了案发时的细节,属于“分离性障碍”。这是一类由精神因素作用于易感个体引起的精神障碍。其中就有一种表现是“分离性遗忘”,它的特点就是突然不能回忆起近期发生的重要事情,一般是围绕着创伤性事件部分性遗忘,或者选择性遗忘。据此推断,亚历克斯有可能是看到受害者的鲜血,受自然犯罪心理的影响,所以在犯罪后立即忘记案发过程的细节。

亚历克斯这种表现,并不能自证清白。

3
被控罪名

1997年,亚历克斯被检方以谋杀罪起诉,而皮尔森遭到起诉的罪名是非法持有武器和破坏现场证据。

各执一词的证人
1
左右为难的朋友

该案的重要证人——美国公民迈克尔(Michael Osborne),是皮尔森和亚历克斯两人的朋友,也是案发当晚跟他们一起到汉堡店进餐的人。

当晚,看到亚历克斯把皮尔森那把小刀放进口袋后,迈克尔就跟其他几人一起离席出去抽烟。虽然有听到“我给你看一些精彩的,跟我来”这句话,但由于涉案的两个嫌疑人都是自己的朋友,迈克尔未指出说话者是谁。

案发后,回到酒吧的亚历克斯前胸和脸上有喷溅状血迹,而皮尔森的衣服鞋裤

有大片血迹。皮尔森告诉朋友,他自己身上的血迹,是推了一个韩国人而染上的。

2
供出“杀人取乐”的证人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会包庇自己的朋友!案发当晚跟亚历克斯他们在一起的另一个朋友表示:亚历克斯回到酒吧后,不但很兴奋地说出“我们做了,我们刚刚刺伤了一个人的脖子”这种话,而且还说这么做是“为了好玩”。


电影《梨泰院杀人事件》截图,皮尔森和亚历克斯的朋友真实亚历克斯在案发后表示杀人是“为了好玩”。

3
认定亚历克斯杀人的法医学教授

除了朋友的证词,法医学的分析似乎也认定亚历克斯是本案的凶手。

上文提到的那位法医学副教授在庭审时表示:

第一刀扎中颈部,会导致颈动脉破裂而喷血。如果当时亚历克斯是在洗手,而他和受害人之间还有正在行凶的皮尔森,那么这些喷出来的血液会被皮尔森挡住,而不会在亚历克斯的前胸和头面部留下喷溅状血迹。

法医学副教授由此判断亚历克斯是凶手的可能性更大。

4
认为皮尔森嫌疑重大的CID调查员

可能已经有细心的读者发现到前文提到的一个机构——CID,并提出疑问:为什么一个美联邦的机构,会参与到这个案件中来?

这要从案发地梨泰院的特殊性说起。这个地方,在1910年~1945年的朝鲜日治时期,设有一座日军的军营。20世纪50年代初的朝鲜战争结束后,驻韩美军在原来日军军营的基础上建设了龙山基地(Yongsan Garrison),周围也就成了美军家眷的居住地。

1966年韩美双方签署了《驻韩美军地位协定》,对韩国司法机关传唤美军家属犯罪嫌疑人做出了限制。

“梨泰院杀人事件”发生的时候,驻韩美军还没有撤出龙山基地,因此美联邦的刑事调查机构CID有了插手该案的机会。

一个专门调查少年和帮派犯罪的CID调查员——他声称自己有15年的工作经验,在庭审时指出:

皮尔森的左手有3点文身图案,这是帮派的标志,可以肯定他是一个西班牙裔帮派的成员,被称为“北14”。3点文身图案的含义是“疯狂的生活”。


电影《梨泰院杀人事件》截图,皮尔森左手的文身。

但留心电影情节的观众可能会发现,案件审理期间的皮尔森,他左手的文身从原来的3个点,变成4个点。难道皮尔森在每杀了一个人之后,就会在自己的左手纹上1个点以作纪念?

谁该负法律责任?

经过多轮庭审,法官在宣判之前郑重其事地询问两位嫌疑人:“凶手是在两名被告中间吗?”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法院会将谁判定为“梨泰院杀人事件”的真凶呢?

1997年10月中旬,一审判决宣布:

爱德华·李(亚历克斯的原型)谋杀罪名成立,被判处无期徒刑(二审判决改判为20年有期徒刑)。

亚瑟·帕特森(皮尔森的原型)因非法持有武器和破坏现场证据,被判处18个月有期徒刑。

1998年,韩国大法院(类似于中国的最高法院)以“证据不充分”为由,推翻一审、二审的判决。同年9 月,爱德华·李被宣布无罪,并当庭释放。

同样在1998年光复节的时候,亚瑟·帕特森被特殊赦免刑期,提前2个月获释。1999年8月,他赶在离境禁令延长之前,前往美国。

难道就没有人需要为1997年的梨泰院杀人事件承担法律责任吗?难道法律就不用还死者的家属一个说法吗?

能否揭开真凶面具?

谋杀不能被宽恕!不出所料,韩国检方因为此前以单独犯罪的嫌疑对爱德华·李提起诉讼,遗漏了亚瑟·帕特森,而备受国人批判。

1998年韩国大法院的判决令更是令受害者的家人极其不满。赵重弼的父母认为亚瑟·帕特森更有可能是案件的真凶,并对其提起诉讼。2009年,韩国警方经调查,认为亚瑟·帕特森在该案中有重大嫌疑。

韩国检方在2011年按照《刑法》250条(杀人)和30条(共同犯罪),以谋杀大学生赵重弼主犯的嫌疑对亚瑟·帕特森提起诉讼,并向美国提交引渡申请。爱德华·李被认定为该案件的共犯,虽然他已经得到无罪判决,根据“一事不再理”的原则,检方决定不予起诉,但是要求他在被法院传唤作证时,必须以目击者身份描述当时的现场情况(最好是能证明帕特森有罪)。


当地时间2015年9月23日上午4时26分左右,亚瑟•帕特森(皮尔森的原型)抵达韩国是接受记者采访。来自:中国新闻网。

2015年9月23日,亚瑟·帕特森返抵韩国。虽然他反复声称自己“没有杀人”,但10月7日,韩国首尔中央地方检察院刑事3部依然表示这个案件“将由首尔中央地方法院刑事27部负责审理”。

目前,案件正在审理中,希望最终可以揭开真凶的面具,给1997年发生在梨泰院汉堡店的杀人取乐事件画上一个令人满意的句号。


小投票



资料来源

13年后,韩外交部向美要人:“梨泰院谋杀案”重审.陈一吒.晶报,20100124

韩“梨泰院杀人事件”嫌犯时隔16年被遣返回韩国.中国新闻网,20150924

韩“梨泰院杀人事件”首次开庭 嫌犯坚称没杀人.中国新闻网,20151009

本期编辑团

主稿:望月;校对:笑言


[银幕凶案]往期回顾

微信改版了!点击括号中关键字,就可以收看更新哦!


(银幕1)《纽约灾星》纪录片扭转案件进展

(银幕2)韩国三大悬案之一《杀人回忆》

(银幕3)《一步之遥》民国青楼奇案

(银幕4)来自地狱的《开膛手杰克》

(银幕5)《十二宫》至今未破的杀人密码

(银幕6)《山姆的夏天》恶魔乘着子弹来

(银幕7)《雌雄大盗》邦妮克莱德亡命之旅

(银幕8)《杨乃武与小白菜》慈禧太后翻案

(银幕9)《绿河杀手》48个失踪的女孩

(银幕10)韩国三大悬案之二《孩子们》

(银幕11)《换子疑云》疯人院中的母亲

(银幕12)姐姐的守护者《杨三姐》

(银幕13)《上海滩》的凶杀无间道

(银幕14)韩国三大悬案之三《那家伙的声音》

(银幕15)香港奇案|宝马山双尸惨案始末

(银幕16)走投无路的杀戮:《失乐园》背后的真实血腥

(银幕17)残杀六男子:美国第一连环女杀手的不归路

(银幕18)一张艳照引发的银行抢劫案



想收看小站更多往期内容

可以点击右上角查看历史消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