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展览阅读 | 寻异志——人迹、城际与世变

2019研究型展览:策展方案入围展


本届“研究型展览:策展方案入围展”是“2019研究型展览策展计划”七份入围方案的公开展示。七份方案的策展人/团队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和路径出发,或是对既定历史叙事、理论观念进行反思,或是敏锐地捕捉到当下社会某种现象背后所被隐藏和遮蔽的部分,或是关注于某种艺术形式及艺术创作的方法论,研究对象与范畴清晰明确。入围结果公布后,七组策展人/团队对原有方案进行了调整和深化,呈现了一场高度凝练、多样态的,兼具研究性与视觉性的方案展示。最终获选方案将于2020年春季在OCAT研究中心正式展出。


欢迎大家在微信平台留言发表意见。



寻异志——人迹、城际与世变

王欢 王子云





展览前面的话



这是一群当前正身处夹缝状态的群体——他们远远不只是中国官方所定义的“小镇青年”,甚至还包括部分于一二线城市已然扎根的“城市精英”。


过去的40年里,中国以近乎不可能的速度实现城市化。在20世纪80年代,当超过百分之八十的人们还生活在农村时,县城生活无疑是令人向往的;如今,出生在县城及农村的年轻人大规模流向了更加巨大和繁华的现代都市,而县城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夹缝空间,这同时意味着,即便快速拥抱都市生活的绝大多数“小镇青年”也似乎还没有做好充足准备,生活却早已一步步逼着人们不可逆转般前进了,这种错位感不动声色地隐藏在生活习惯、爱好品味、个人信仰和人情世故等层面。


展览“寻异志——人迹、城际与世变”以这样一种携带着姑且称之为“县城气质”的群体为对象——他们面临不断地流动、寄居与适应,他们隐蔽、起伏且几乎不可命名。研究提案以寻踪访迹式的行动将他们身上散发与掉落的“气息”拼凑与整合,并以期在个体与群体、空间与地域、物件与记忆之间,勾连出我们所试图关心的问题:面对全球化、城市化、数码化等诸多加速度的冲击,人们如何重临那些不断“被遮蔽的在地化视野”?当身体遭遇加速的世界里种种猝不及防或潜移默化的变化时,人们的心理防线又是如何移动的?


这是一群当前正身处夹缝状态的群体,但事实上,也可以说你我都在遭遇着这个急促转变的洪流并不自觉地调整姿势,平衡前进。




Keywords:异闻词典


异闻词典是研究提案的索引文献之一,我们收集整理了一批与“寻异志”相关的关键词并对其进行书写与阐释,作为注脚的同时,也以此为参考展开另一层面的论述。


• 异闻词典 Heterogeneous Dictionary

• 小镇青年  Town Youth

• 夹缝状态 Marginal Status

• 城中村 Villages in the City

• 人情社会 Consanguineous Society

• 非主流&杀马特  Non-mainstream&Smart

• 抖音&快手  Tic Tok&KuaiShou

• 网民  Netizen

• 网生一代 A Generation Live in Internet

• 十八线城市  Faraway City

• 佛系青年 Buddhism Youth

• 隐形贫困人口 Invisibility Impoverished People

• 第三空间 Third Space

• 在地性 Site-specific ……






展览结构与部分作品



展览结构分为“无名/形象、痕迹/投射、方志/异闻、变化/应对”四个部分。需要强调的是,为了尽可能地使框架清晰,展览各个结构抓取和对应了艺术家作品中某一部分的问题意识,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而抹除艺术家作品的复杂性。艺术家的作品与展览其余结构间仍然有着高度的粘稠性。

 

I 无名&形象


艺术家:易连| 蒋建军| 慕容拖鞋| 张晓


 “无名之人”更多的是对一个“群像”的捕获和塑造,这是一个众生相的集合描绘。可能我们不需要知道这些画面中的人物到底姓甚名谁,但他们就像是一群“故人”一样,路过你我的世界。他们在当下的形象和特质,就如同“提线木偶”一般在这个时代跌跌撞撞地前进。


易连 ,《一条街的叙事》
纸本水彩,综合拓印,57 x 284cm,57 x 293.5cm,2pcs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慕容拖鞋,《山河故人》
艺术微喷,  尺寸可变,2002-2017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慕容拖鞋为自己多次离开又返回的小镇谱写的小调。他陆陆续续拍摄了15年,可能只有这个时候人们会欣然发现有些东西是只能摄影带来的——那些面孔、那些时代的痕迹也只能在摄影的媒介中还能保持下来,既不是伪装的也不是导演的。



II 痕迹/投射


艺术家:刘窗| 黄晓亮| 高倩彤


我们所研究的对象是以群体切入,他们所生活的城市空间成为另一个平行于形象特质的地方和场所。这不仅仅是空间本身,更重要的是空间所承载的潜在叙事。在该部分中,我们将对焦到某个场所,或许是某人使用过的物件,甚至是一些人的“读书笔记”,这些痕迹投射出故事、事件与记忆的发生地,在另一种维度上以一种“不在场”的方式呈现出个体与地域、场所之间特定的关联。


刘窗,《爱情故事》,
旧书、文献、声音装置,2006-2014,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爱情故事》是一个混合了视觉、听觉的综合装置,艺术家从广东东莞收集了出版于上世纪末的数千本言情小说口袋书,而这些口袋书实际上是很多工人下班后以租赁的方式消磨时间的产物,刘窗从这些小书的传阅者留在书本中的私密性书写或涂鸦里发现了寄居其中的另一种文学。这些看起来似乎更“底层”的文学在这些书本的持续传阅过程中隐秘生长并形成了自身的语言魅力(某种借书者的内心独白)。



黄晓亮,《东窗》,

摄影,艺术微喷,120cm x 90cm, 2016

作品由艺术家及M97画廊提供

作品源于艺术家所感兴趣的那些中国城镇中不断变迁和扩张的环境景观。建设总是伴随着拆除进行,诉说着人与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老街上密集的房子、从街头到巷尾的霓虹、墙壁上密密麻麻的广告……艺术家摘出了这些错乱结构中美的一面,那是一种携带着市井气息和生活痕迹的美,而这些在《东窗》中又仿佛永远是沐浴在如梦似幻中。


 

III 方志/异闻


艺术家:王拓| 方迪| 许哲瑜


这部分叙述同样借助普通人的悲喜剧展开,这些方志和异闻以影像的语言,将真实的个体遭遇娓娓道来。作品中的主角,有的穿过城市与乡村是为了结仇恨,有的苦苦追寻是为了揭穿所受到的欺骗,有的还原一桩命案以重建亲人的记忆图像。他们所处的“地方”的现实无疑是荒谬与残忍的,这些看起来像是边缘叙事的文本,也同时都牵连着表象之外更加复杂的“异志”。


方迪,《现代》
单频4K影像(彩色,有声),选段,5′52″,2018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方迪通过互联网认识了从江西来深圳打工五年的亭子,她和艺术家讲述了她刚来深圳打工时被骗的经历。亭子这一真实的经历映照着她所置身的迷城浮世,投射出的个体身影脆弱而焦灼。



许哲瑜,《穿颅透写》
影像装置, 40′30″, 2018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穿颅透写》以动画的方式拍摄哥哥的记忆往事,并由这些记忆延伸至两则发生在周遭的社会案件。这两个事件分别在公众媒体上被制成了肖像画——新闻业者以3D软体制作的漫画示意图,与警察以铅笔素描描绘的被害女人头像的警员,以及新闻动画的分镜师,透过他们绘图技术的思考,尝试在创作中构筑哥哥的记忆图像。



IV 应对/变化


艺术家:蒋志| 陶辉| 张文心| 陈秋林| 赵婧


当世变以猝不及防或潜移默化的方式发生,身体、心理与情绪的感受是最直接的反应。这一部分聚焦不同媒介方式和个体状态的观察以及应对,整体如一幅当代生活的诸种画像,日常和事件被艺术家提取出来充满仪式感,个人的成长史被放置在更宏大的家园变迁中,以及退守到夜晚城市青年又以何种方式守护和描摹自己的梦境。



张文心,《摘录:一次不一定的征程》

综合媒介,2019

图片由艺术提供

张文心的作品《摘录:一次不一定的征程》使用一台Sony特丽珑二手显示屏,在网页上播放和观看。在张文心的作品中,仿若千禧年网吧的重构场景、带有经典Windows98特色的图示、某种改革开放以来大楼模型,抑或是充满像素瑕疵感的人物建模,都将我们拉回了某种虚拟的、携带着无数属于那个时代的情愫与记忆的怀旧空间。



陈秋林,《薄荷一树》
视频截图,13′42″,2018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陈秋林的作品回归于“人”:那些关于“他们”的回忆,以及鲜活的现在,借由“武术”被联系起来。可以说,这是属于陈秋林的怀念与执着,关于从前童年阶段习武生活中的自己,以及同样承载这段记忆的老师与朋友。相比于模糊的回忆,重逢后的陌生与欣喜、彷徨与怀疑都在现场的影像与物件里显露出来,引导观众探索并深入。




赵婧,《子夜漩涡》

摄影书,2018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现场展示赵婧作品《子夜漩涡》文献部分的摄影书。这件作品的开端缘起于艺术家几年前开始记录的梦境以及拍摄的图像。两种不同的记录方式像是各自无法单独求证的含混“证据”, 等待着观众们前来梳理谜团, 侦破其中的蛛丝马迹。作者意图通过从现实到梦境到虚拟想象的探索, 形成新的叙事,同时也尝试提供当代生活的一种独特观看视角。作品用自己的节奏, 带你走近作者——一个都市青年的生活片段/梦境片段;你将看到她的幻想和困惑, 感受到包围着她的城市肌理与生活肌理。




方案展的空间构想:客厅的木地板



当初分配到相应的展览空间呈现此次方案展的时候,留意到,所有的展厅里只有我们选择这个空间,地面上铺着木地板。所以,从感觉上它比其他的展厅更接近一个办公或居住空间。再加上我们选择的艺术家和方案本身想要呈现的展示效果不是寡淡的,而要带点烟火气息。同时,中期方案调整之后需要展出的艺术家有16位。如果在这些参展作品的基础之上,再加上文献将会显得十分拥挤而没有层次。那么如何破除文献展示的惯有方式?

方案展布展效果图

我们在几次商议之后,决定将展览的外在展示逻辑和进入空间的感受,引向一个小镇青年的客厅(后来被秋旭戏称为“朝阳区最大开间”)。当观众进入这个展厅之后,首先会捕捉到各种跳动的图像,然后借助展览现场隐藏的文献和2本展览手册,可以去寻找“客厅”里的作品,以及相关的背景文献。然而作品入场后,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整个空间太亮,并且不像是一个封闭的居室。于是,又加上一堵窗台般的矮墙和一道窗帘。

“寻异志——人迹、城际与世变”方案展示入口处

除了这些刻意为之的设计,方案中有些作品的展示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比如陶辉的《跳动的原子》本来是一件竖屏播放的影像,在与他交流之后使用光栅画的方式,呈现原作中动感而闪烁的文字和影像,如吊灯一样挂在“客厅”的中央。蒋志的摄影和文献舍弃掉原有的展陈方式,转换成一个小相框和几封日记的方式摆放在茶几上。许哲瑜、王拓、方迪的影像作品,统统放进一台电视机中,像是观看家庭录影带一样循环播放,而相关的文献则用电视背景墙上一般会出现的搁物架来展示。


陶辉的作品《跳动的原子》制作成的光栅画,文字和图像交叠变换



放在茶几上的蒋志的作品《事情一旦发生就会变成钉子》以及摊开的日记



电视中循环播放王拓的《烟火》,方迪的《现代》和许哲瑜的《穿颅透写》



张晓的摄影作品《他们》制作成了2019年的挂历




展示之后:从集结场到录像厅



集结场


展览之后的交流环节更是展览话语生成的重要环节,计划未来展览相关的活动将会召集一些展览主题相关方向的学者和研究者、艺术家、以及艺术从业者共同交流与探讨。两场研讨有各自的侧重点。


第一场:地理、地方性与当代艺术的行动空间

第一场研讨从地理、地方性和行动/实验空间三个角度,探讨近几年在重庆、西安和广深等地实施的实验艺术项目,这些项目在不同的在地语境下,从地域与空间,城市与历史,个体与社会等角度展开研究与实践。


第二场:网络、潜在日常与媒介的实践

第二场活动所探讨的话题,主要是基于当下的媒介环境和媒介空间所展开的实验项目,网络所构成的日常成为一种潜在的日常,而借助新的媒介手段所展开的实践,无疑在艺术家的工作方法,艺术体制的规则之外提供不只是当代艺术也包括文化研究的一些议题。


录像厅


上世纪80年代,香港电影以录像带的方式传入大陆,一时之间,录像厅在各地城市遍地开花,而随着VCD和DVD进入家庭,互联网的普及,录像厅这种地方逐渐地消失了。在展览期间,我们将重塑录像厅一般的观影空间,并开设三场独立电影的放映与交流活动。不同的是这三部放映将非常明确的从一个城市中的一间店铺,一群耽于虚妄的年青人和一类亚文化现象背后的个体遭遇为背景,探讨与之相关议题。





后记


展览开幕后,在北京OCAT研究中心顶楼宽阔的露台上,能听到背后欢乐谷游乐园内人声鼎沸的喧闹声。看着远处投向夜空的巨大灯柱,眼前一辆辆驶过的观光小火车,突然觉得当下的生活,就和这个主题乐园一样,被各种刺激铺展成巨大的景观和舞台。现实生活中的叹惋愁绪、喜怒哀乐,既是每日在这个舞台上上演的剧目,也是一件件舞台道具。展览中的每一件艺术家的作品我们都极其喜爱,因为在人迹、城际与世变之间,他们都机智而细腻地推敲着景观化的日常背后,那一层层关乎真实而又不易察觉的褶皱。





 

策展


王欢(b.1991, 承德)是一位现居中国北京的艺评人和策展人,他致力于维系艺术性的思想写作,在实践中以一种去文体化的方式展开书写。艺术评论散见于众多刊物及媒体,包括:ARTFORUM 中文网、艺术界 LEAP、艺术世界、艺术碎片 ARTSHARD、假杂志、STUDIO VOICE、Ocula艺术之眼、瑞象视点等等。他于2018年获第五届国际艺术评论奖(IAAC)一等奖,2019年获选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青策计划”,2019年入围OCAT研究中心“研究型展览计划”终选名单,入选2020台北国际艺术村驻村计划。曾担任“2019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发现奖提名策展人、瑞士机构Vontobel Art Collection的“新凝视”奖(A New Gaze)提名人。策划过的群展包括:“末路斜阳——声名狼藉者及其不可解的存在方式”(2019,上海,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林中空地——重访假杂志的实践”(2019,北京,中间美术馆)、“被介入的物件”(2016,厦门,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NEW TALENTS摄影奖入围展”(2017, 上海,新时线媒体(CAC)艺术中心)、“港口与影像:行动中的中国港城影像计划”(2017,中国港口博物馆)等。写作馆:www.huan-wang.com


王子云,策展人、研究者,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现居北京。2016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美术学系艺术批评理论与实践专业,同年发起并创办灰空间(Chaos Art Space)。主要从事策展实践、艺术史研究与批评写作。曾策划“郊区的文学-地理空间的三重想象”(星汇当代美术馆,重庆),杨锋艺术与教育基金会主办的第二届“微征集”项目“Light, Heat, Power! ”(上海),并入围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18青策计划”等展览;作为“亚洲策展实践项目”研究员,参与上海外滩美术馆关于1990年代展览史的课题研究。参加首届及第二届华宇艺术论坛(2016、2017)并撰文;也曾为《艺术论坛》(Artforum.cn)、Yishu: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等媒体供稿。




━ ━ ━ ━ ━




正在展出

展览预告 | 2019研究型展览:策展方案入围展

2019 Research-Based Curatorial Project:Shortlist Exhibition

展览活动 | “2019研究型展览”策展方案工作坊

展览阅读 | 幼年与历史

展览阅读 | 光音恒久:对(空)气的考古

展览阅读 |《焦虑的空间档案——从地洞到桃花源》策展札记

展览阅读 | 再思考当民族志作为艺术的方法论

展览活动 | 2019研究型展览策展工作坊:为什么策展?

展览阅读 | 从全球艺术史的角度再阐释“全球回响:声音的人类学研究”




关于OCAT研究中心

OCAT研究中心是OCAT在北京设立的非营利性、独立的民间学术研究机构,是OCAT馆群的有机部分。它以研究出版、图书文献和展览交流为主要功能,研究对象包括古代艺术和自上世纪以来中国现当代主义的视觉艺术实践,研究范围包括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流派、艺术展览、艺术思潮、艺术机构、艺术著述及其它艺术生态,它还兼顾与这一研究相关的图书馆、档案库的建设和海外学术交流,它也是OCAT馆群在北京的展示平台。


OCAT研究中心旨在建立一种关于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历史研究”的价值模式、学术机制和独特方法,它的学术主旨是:知识、思想与研究,它提倡当代艺术史与人类精神史、观念史、思想史和视觉文化史整体结合的学术研究传统和开放的学术研究精神,关注经典艺术史著作的翻译出版与现当代艺术史与古典艺术史研究的学术贯通。


开放时间:10:00-17:00 周二至周日(逢周一闭馆)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蝉西路OCAT研究中心(地铁7号线欢乐谷景区站B出口向北100米)


联系方式:+8610 6737 5618


展览垂询: info@ocatinstitute.org.cn


网址:www.ocatinstitute.org.cn




欢迎转发我们的信息至您的朋友圈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