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海100幢老洋房久远的故事(5)十大顶级花园

苏杭日记 2021-02-16

最美建筑

HAVE A NICE TRIP

人生最好的旅行

莫过于在一个陌生的地方

发现一种久违的感动




上海作为中国最早开埠的城市之一,也是英、法、美、日等列强的纷争之地。他们曾经在这里依仗权势、巧取豪夺,编织着冒险家纸醉金迷的梦想,而作为财富与权势的体现,一幢幢造型、风格各异的建筑也应运而生了。同时,作为人文荟萃之地,可以说,几乎所有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名人都曾在这里留下过他们的足迹,那些散落于这个城市大街小巷的老房子,无不记录着他们曾经有过的运筹帷幄、勾心斗角或生离死别••••••






苏杭爷今天带你走进这些名人的故居,和他们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品味历史和洋房独特的建筑风格,这就像在读一本尘封的书,灰尘中都带有浓重的历史的气息,足以让人陶醉了……




别错过


上海100幢老洋房久远的故事(1)

上海100幢老洋房久远的故事(2)

上海100幢老洋房久远的故事(3)

上海100幢老洋房久远的故事(4)




01





丁香花园

- 地址:华山路849号 -



丁香花园是百年上海滩最负盛名、保存最好的顶级西式花园洋房住宅。原为淮军领袖、晚清重臣李鸿章的私人花园。1862年,李鸿章特聘当时的美国建筑大师罗杰斯来沪设计营造。



园中绿茵平畴,花木蓊郁,小桥流水,古趣盎然。几棵巨大的老樟树簇拥着几幢风格各异的小洋楼,还有一条巨龙缠绕在内园的院墙上,极富生气。



此园融西洋花园官邸建筑与中国江南园林于一体,园中建有三幢西式花园别墅,其中1号楼即为李鸿章和丁香居住的丁香楼,2号楼为19世纪后期美国式的别墅建筑,3号楼为英国式住宅。




背景故事


传说一:这座园子据说是李鸿章为他的七姨太所建的“藏娇”之所。这位七姨太名丁香,所以这里就被唤做丁香花园。虽然早已经有人考证出,李鸿章根本就没有所谓的“七姨太”,他本人也没住过此处。但上海人仍旧代代流传这个久远的浪漫传说。细细想来,大概是因为丁香花园和许多类似的别墅始终宅院深深,“墙外行人,墙内千秋”,所以人们宁愿用更多美妙的想象去填补那些繁华神秘着的海上旧梦。



传说二:还有传说,李鸿章后来将丁香花园传给他庶出的幼子李经迈,李经迈是侍妾莫氏所生,莫氏原为李家丫环出身,后被李鸿章收房,故在李家地位不高,李经迈在家中也受歧视。他幼时长得瘦小,颇招李鸿章怜惜。李鸿章晚年为他购置了一批房产,对人说:“这个孩子长得瘦小,将来恐难以自立,这些房产留给他,维持将来食用吧。这孩子再笨,收房租还是会的吧。”其实李鸿章当年看错了李经迈。李鸿章去世后分家时,因其庶出,几个兄长都看不起李经迈,就把当时不值钱的股票和地段最差的房产分给了他。说来也奇,这些财产到了李经迈手里,他抓住各种市场机会,没有多少年,手中的股票和地产增值无数倍,后遂成巨富。



传说三:丁香花园抗战前卖给了湖州南浔籍的房地产商张芹伯(张静江的侄儿);抗战中张家又将其卖给了上海颜料富商奚鹤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丁香花园归入张善琨之手;抗战胜利后由国民党接收,成为邮政储金汇业局机关,当时的局长是李鸿章的一个曾侄孙女婿刘攻芸。解放后,中共中央华东局、上海市委机关设在这里,后来这里成为兴国宾馆的分部。上世纪80年代中,有关部门将两楼大修复原,单独营业,夏日开放夜花园,成为人们的休憩场所。



传说四:据说丁香的父亲是个武官,在与太平军作战时殒命。因为丁香不甘心做小老婆,在天津与合肥时,便与李家门中的人及李的正室不和,李鸿章也知道自己年老,便委托盛宣怀在上海为她置办一笔不动产。盛氏心领神会便在海格路(今华山路)购置土地2.67公顷,建造了一座新颖的别墅和西式大花园,园内种植了许多丁香丛,甚是高雅。后来人称为丁香花园。




02





马勒别墅

- 地址:陕西南路30号 -



马勒是20世纪20年代在上海经营跑马和跑狗赌博业的一个外国冒险家,发迹后在上海亚渔产培路(今陕西南路)置地,于1936年造了这座花园别墅。这是一栋欧式建筑,尖塔高耸、屋顶陡翘,外形凹凸变化奇致。主建筑为三层斯堪的那维亚式挪威风格建筑,宛如一座欧式华丽的小宫殿。



马勒虽是英籍犹太人,但他在中国发迹,所以在别墅设计上又融入了一些中国元素。别墅门口也放置了一对中国式的石狮子。外墙是赭红色耐火砖,中嵌彩色瓷砖,屋顶是黄绿色琉璃瓦,整幢别墅掩映在绿树丛中,色彩搭配别具一格。



马勒别墅主建筑筑呈北欧建筑风格,坐北朝南,3层混合结构。外形凹凸多变,屋顶陡峭,三个高耸尖塔,塔尖有特制铅皮瓦;外墙为褐色耐火砖砌,红瓦屋面。室内多为木装修,主楼梯十字形连接各层平台,楼梯栏杆均为木雕花饰。



这幢花园楼宇有单体文物5个:住宅1栋、门房1栋、花房2间、围墙1段,文物标本3个:铜马、石灯、石狗。解放后收归国有,曾被共青团上海市委使用,现为衡山马勒别墅饭店使用。




背景故事


因为马勒钟爱马、狗,所以园内建有马冢和狗坟,并置有青铜马像、大理石墓碑。入口处大门为红色,门楼采用红色校斗拱撑托。门旁有一对石狮。沿街的围墙也为耐火砖建造,呈现赭红多彩色调,上复绿色琉璃筒瓦。而这座别墅的设计者是为了马勒的女儿。小姑娘一天夜里做了一个非常神奇的梦,在梦中,她梦到自己拥有一座“安徒生童话般的城堡”。她父亲马勒于是便根据女儿梦中所见的样式造了这座别致的挪威式宫殿住宅。



别墅主楼连接附楼,高高低低,屋顶陡翘,外形凹凸变化奇致。门窗上呈拱形状,框架突出墙面。楼面呈现陡峭,两座主塔高大、挺拔,像剑鞘一般,上开多层小窗。建筑物边梢楼角,都建有小的尖塔,以求与主塔呼应,造型绮丽。整座楼面呈现赭红色,一律耐火砖建造,中嵌彩色瓷砖,望去像进入童话世界。




03





白公馆

- 地址:汾阳路150号 -



白公馆是一幢气势非凡的灰白色洋楼,因为白崇禧、白先勇父子居住过而名噪海上。其实,白氏父子在这儿居住的时间并不长,而在他们入住之前的数十年间,这幢洋楼早就发生过许多传奇故事了。也许是因为白氏父子名声太大,所以人们习惯上就把这栋洋房称为“白公馆”。



上海“白公馆”,是著名匈牙利籍建筑师邬达克起步期的重要作品之一,位于徐汇区汾阳路150号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内,建成于1919年,距今正好有着100年的历史。作为仿古典式花园住宅,这座小洋楼具有典型的法式文艺复兴风格。步入其中,无论是洋楼门前的水池花园,还是洋楼内部的旋转楼梯、观景露台都让人流连忘返。



解放以后,上海市人民政府接收了这幢花园洋房,曾先后作为上海画院和上海越剧院的院址。2020年上海沪剧院迁入白公馆。百年沪剧与百年历史建筑交融对话,为上海留住一抹都市的乡愁。步入一楼大厅,以图片多媒体展示的方式,将上海沪剧院与“白公馆”建筑的前世今生娓娓道来。昔日的将军故居,今日依旧名流汇集。




背景故事


说起白公馆里的白崇禧、白先勇父子,上海人多少讲得出些道道。反倒是这栋洋房先前的主人跟《聊斋》里的狐仙似的销声匿迹了,徒留下一屋子的空荡。在成为“白公馆”之前,这里先后有过两个主人,名声都不太好,一个是外国暴发户,一个是头号大汉奸。




第一个主人司比尔门(M·speelman)本是一个荷兰穷光蛋,在帝俄时代取得了俄国籍,到上海来闯荡时只是个华俄道胜银行的小职员,后来因亏空公款而溜之大吉。等风头过后,他居然摇身一变,重出江湖,不但加入了法国籍,还接替了上海万国储蓄会创办人盘滕的董事长职务,一下子变成了旧上海法租界的第一富豪。




第二个主人梁鸿志是1937年“八·一三”后,日军占领上海(租界除外)时期的第一号大汉奸。




04





嘉道理住宅

- 地址:延安西路64号 -



嘉道理住宅气势恢宏,占地14000米,在寸土寸金的上海,更显示出它的卓然不群。宽广的草地让人顿觉视野的开阔;中间就是对称、端庄的住宅,光建筑面积就有3300平方米,1929年甚至还加盖了一层。你一见到它,会感受到宛如皇家宫殿的华贵惊艳,你很难看到如美钻一样的建筑,但它的确就是。匀称整齐的柱石,撑起了宫殿的巍巍骨架;端正狭长的阳台,尤其是二楼的阳台,正好充当了天然走廊,上面应该弥散着仕女裙裾翩翩的幽幽气息。



这幢房子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一楼大厅是舞厅与餐厅,整个一楼都是招待客人共同享受娱乐的场所。楼上有多间卧室,各个房间的装修、色调都别具特色。光浴室、卫生间就有六处。内外墙面、地坪几乎全部采用意大利大理石,入门处有爱奥尼克式的大理石柱廊;大厅顶部特意以大理石砌出穹窿,地面四周也铺设了大理石,中间则以柚木拼成花纹,是跳舞最理想的地板。连楼梯的石级、扶手与栏杆都是大理石的,所以人们称它为“大理石房子”。



嘉道理慷慨大方,交游广阔,所以这个偌大的宫殿经常宾客满座,否则父子三人置身于此,太容易感觉到冷清孤独。这座建筑的哲学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也许正因为此,它成为少年宫是最适宜的造化安排。可以告慰嘉道理的是,它在孩子们的快乐笑声中,实现了大理石的永恒,它会一代代地被铭记下去。




背景故事


原主人名艾里•嘉道理,英藉犹太人,原住在巴格达,1880年到香港,在沙逊洋行当办事员,常来往于上海、天津、宁波等地,后被解雇。他的哥哥给了他500元港币,让他在上海经营房地产。艾里•嘉道理精明能干,几年下来所获颇丰,到二十世纪初,他已在香港、上海开设了多家公司,经营自来水、电力、煤气、橡胶等,成为沪港两地有相当实力的大老板。



嘉道理住宅,源于一个悲伤的故事。1919年的一天,艾里•嘉道理夫妇在上海的住宅失火,妻子为唤保姆逃走,却被烧死。嘉道理十分悲痛,带着两孩子到伦敦暂住,同时委托好友格莱姆•布朗为他在上海重建新屋。布朗酗酒成性,自己本是个建筑师,却将造屋事委托马海洋行和思金生设计,施工时也不多过问,承包商花了四年时间建造了这幢十分豪华的房子。1924年新屋落成。嘉道理回上海,住入后宛若身处宫殿,父子三人要用三、四十个佣人才能搞好生活、卫生、绿化、安全等工作。当营造厂将账单交到艾里•嘉道理手中,一百万两银子的造价使他大吃一惊。



改革开放后,劳伦斯•嘉道理夫妇及儿子米歇尔等,都曾到大陆来游览。1979你,劳伦斯来华后,写信给前秘书,追忆往事,对于大理石房子,他这样写道:"我父亲喜欢款待朋友,大理石房子在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们中出了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它不改为市少年宫,从各个学校中选出来的小学生们在那里接受艺术培训。岁月流逝,得知我父亲特别喜欢的这桩建筑被成千上万的儿童使用着,他们从那里提供的课程中受益,这对我来说是件高兴的事。"1985年劳伦斯来华访问时受到邓小平接见。他对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支持,参与投资大亚湾核电站的建造。




05





沙逊别墅

- 地址:虹桥路2409号 -



沙逊别墅即“罗别根花园”,位于虹桥路2409号,龙柏饭店1号楼,是20世纪30年代上海房地产大王沙逊兴建的度假别墅,该栋老洋房目前为一家外资企业使用。目前不对外开放。



“罗别根花园”的建造者沙逊是英籍犹太人,是到上海最早的外国冒险家,20世纪30年代被称为上海地产大王,当初名下产业曾遍及上海滩,包括南京路外滩的13层沙逊大厦(和平饭店北楼)、苏州河北岸的河滨大楼、江西路上的都城大厦(新城饭店)和汉弥登大厦(福州大楼)、茂名路上的13层华愚公寓(锦江饭店南部)和18层格林文纳公寓(茂名公寓)、陕西南路的里弄房屋和凡尔登花园等等。



“罗别根花园”曾经是沙逊的私人别墅,属典型英国古典式乡村别墅风格,建筑面积在900平方米左右。




背景故事


维克多·沙逊,旧上海首富,英籍犹太人,出身于沙逊家族,世袭准男爵。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参加英国皇家空军,作战中左脚负伤致残,人称“翘脚沙逊”。



1918年在印度继承家产,取得新沙逊洋行的经营权。曾任印度殖民地国会议员、调查印度工业劳动问题皇家委员会委员等职。20世纪20年代,由于印度民族独立运动高涨,便将新沙逊洋行的经营重点转移至上海。1923年,来上海主持业务,除贩卖鸦片、军火外,还扩大房地产投资,建造了沙逊大厦、河滨大楼、华懋公寓、格林文纳公寓、都城大楼、汉弥尔顿大楼等当时上海最高的建筑,又建造了凡尔登公寓、仙乐斯产业等房产,还有罗别根花园、伊扶司乡村别墅等产业。又相继开设了华懋洋行、业广地产公司、祥泰本行、安利洋行等企业。



1932年开始,因日本侵华局势严重,开始抛售在上海的产业。到1941 年,各直属公司的房地产账面价值为8689.3万元。抗战胜利后陆续售出自己的产业,将资金转移至香港、伦敦,并将新沙逊洋行的总部迁至巴哈马的拿骚。解放后,其在上海的企业因拖欠国家大量税款,于1958年全部转让给中华企业公司,以抵销各种债务,在中国的业务完全结束。




06





蒋宋愛庐

- 地址:东平路9号 -



这是一幢法式别墅,假三层别墅屋顶铺盖着红色鱼鳞瓦片,清水卵石的墙面是当时欧洲流行的外墙装饰式样,屋顶的烟囱和老虎窗,都恰到好处地错落有致。



爱庐的主楼布局庄重沉稳,是蒋介石夫妇起居会客的地方。东部的楼下是豪华客厅兼小影院,布置雅致,蒋宋夫妇多在这里接待宾客,宋美龄还常与亲朋好友在此观看美国影片。



爱庐是蒋宋联姻后,由宋子文买下赠送给宋美龄的陪嫁之物,作为蒋宋在上海的寓所。有研究蒋介石生平的学者认为,蒋介石为老洋房取名“爱庐”,是取自陶渊明的《读山海经》中的:“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饱含欣喜之情和无穷妙理,反映出蒋介石对这座洋房的喜爱。也有版本说爱庐是指向蒋宋的爱情,在老洋房里收获幸福终身。



如今,这里已成为了上海音乐附中的教学楼。只能望着布满爬山虎的老房外廓上遥想当年风韵。




背景故事


曾任蒋介石侍卫官的孙宗宪曾回忆:蒋介石与宋美龄结婚起初,两人在老洋房里的生活习惯、志趣爱好,各有不同。



比如:蒋惯于吃中菜,宋却喜西餐,吃饭时各吃各的;有时意见不合,引起争论。后来逐渐和睦,亲昵。互称对方为 “达令”。



在老洋房里宋美龄对蒋介石的生活起居,关怀照顾,无微不至,犹如护士。蒋介石有胃病,不宜饱食,宋美龄加以限量,每餐二小碗,有时蒋介石还是想添,宋美龄会劝止;蒋介石办公之后,宋美龄常为之整理案头文件。




07





汪公馆

- 地址:愚园路1136弄31号 -



王伯群住宅,是何应钦内弟,民国政要、国民政府交通部长王伯群(时兼大夏大学董事长、校长),于1931年在愚园路1136弄31号,为取续弦大夏大学校花保志宁建造的,历时四年,于1934年落成。该建筑系意大利哥特式城堡建筑,占地10.78亩,主建筑面积2158.8平方米,耗资30万银元。



四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各种大小厅室共32间,楼内通道迂回,上下贯通,房厅、客堂均用东方传统艺术装饰,室内配以彩绘壁画,连门窗拉手也全用紫铜开模制作,空铸梅花窗栏。



主楼南面有花园草坪1.3公顷,园内绿树葱郁、绿草如茵,有水池、小桥、假山、花坛,园中百花四季吐艳。在当时可谓上海滩少有的豪宅。此建筑由协隆洋行柳士英设计,辛丰记营造厂施工。1935年王伯群与保志宁在此举行婚礼。


王伯群、保志宁夫妇与长子王德辅、长女王德馨



背景故事


上海沦陷后,于民国28年(1939年)该建筑被汪精卫作为伪政权驻沪办公联络处,亦称“汪公馆”,期间愚园路1136弄内麋集了陈碧君(汪精卫妻子)、周佛海、李士群、诸民谊、梅思平、陈春圃、罗君强等一伙汉奸特务,成为汪伪集团在上海的巢穴。



弄内10余幢花园洋房均被汪伪霸占,日伪武装军警 100多人日夜守卫,一般市民不容近前。民国29年(1940年)3月30日南京伪国民政府正式开张,汪精卫来沪以此为行宫。愚园路一带宣布戒严,重要路口筑垒设防,出动装甲车游弋,故今日1136弄地下水泥路面尚有密铺钢筋。




08





杜美花园

- 地址:东湖路70号 -



在淮海中路与东湖路转角有一幢被大块草坪相围的二层洋房,这幢花园洋房由英商瑞康洋行(JosephR.M)老板约瑟夫(R.M.Joseph)兴建于1925年。由于东湖路旧名杜美路,这里也被上海人叫作“杜美花园”。



而这座宾馆就是东湖宾馆。宾馆的一号楼、2号楼建于1934年,是两幢相连的五层花园住宅,为旧上海大亨杜月笙住宅之一。




背景故事


约瑟夫是英籍犹太人,当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即被日军拘捕送进了集中营,这幢漂亮的住宅就被日本军官占用。当抗战胜利后,约瑟夫去向不明



宾馆1号楼2号楼建筑最早是杜月笙的新公馆。20世纪30年代,财政部长宋子文委托杜月笙包办发行航空奖券,杜月笙将这一赚钱机会送给了门人金廷荪。金廷荪包销航空奖券发了横财,“知恩图报”,耗资三十余万美元,建造了这幢花园豪宅赠予杜月笙作为五十岁寿礼。



当年的杜月笙曾做过这样的安排:底层客厅可摆筵席,平时作会客用。东厢房作账房间,二楼给第二夫人居住,三楼给第一夫人居住,西边给第三夫人居住,东边给第四夫人姚玉兰居住。



正当杜月笙准备入住时,恰逢“八一三”战事爆发,杜月笙离开上海前往香港。上海沦陷后,这幢房子被作为汪伪政府的财政部使用。抗战胜利后这幢房子一度被国民党军统占用,即由民国政府接收后租借给美国在上海的驻军。后来,用作美国新闻处和美国领事馆,解放后改为华东局招待所和上海东湖招待所。1986年正式命名为上海东湖宾馆。




09





兴国宾馆

- 地址:兴国路78号 -



兴国一号楼建筑平面规整,均匀对称,正屋朝南,北向入口。东侧有单层附房与主楼相接。宅前有露台及大草坪。建筑外观为英国帕拉第奥式,浅绿色铜质四坡屋面,外墙面以白灰粉刷,整个建筑呈横三段纵三段的古典构图。入口上方屋顶起山花,中间有一椭圆型窗,周围花饰细腻纤巧,属典型巴洛克时代设计风格,对一号楼建筑整体的立面,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当时建造兴国一号楼的,是英商太古洋行的“大班”,其地位类似于今天的跨国公司驻华首席代表。1866年12月,清同治五年,英国人斯维尔和巴特费在上海开办了Butterfield Swire Co,中文名译作“太古洋行”。太古洋行和当时的英国政府关系密切,其实质是受英国政府支持的,在华设立的一个对华贸易机构。



“一号楼”总部落成后不久,又兴建了“二号楼”、“三号楼”等作为员工住所,特别供当时的高级职员和其家属居住,足见其打算在中国扩张的野心。



老上海都知道一个说法,“太古圈”,指的就是当年雷上达路、海格路、朱尔典路(今兴国路、华山路、湖南路)相围的土地。太古洋行在此兴建了不少“职工住宅”。




背景故事


在兴国路72号的大院里,不知有多少历史和传奇荟萃;同时,对于大多数上海人而言,这里依然是一个有些神秘的地方。不单单是因为,毛泽东和江青曾在50年代时,在一号楼内居住;而今的八号楼,亦是上海市领导人,会晤重要外宾的最高规格接待场所之一。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太古洋行的英籍职员,被作为敌对国难民遣返回国,洋行产业则作为敌产被日伪接管,原“太古圈”的房子也成为了日本军方的乐土。抗日战争胜利后,太古洋行逐渐缩小在大陆的投资,于是“一号楼”就通过途径变卖了。据说,蒋介石曾将许多重要活动和会议,都安排在这里。



1956年,“一号楼”划归当时新成立的上海市委办公厅招待处,初时仅简单将“一号楼”定名为“上海市委第一招待所”,后又改名为“兴国招待所”,名字虽然仅叫“招待所”,从服务到设施却始终保持高标准、严要求,因为当年“兴国招待所”主要接待的,都是由北京来沪出访的中央级领导,其中就包括毛泽东和江青——“一号楼”也因此,在上海人心中的神秘色彩大增。




10





绿房子

- 地址:铜仁路333号 -



这座充满浓重宗教色彩的古老建筑,在众人传统的概念中,应该在大山最深处或是最高处,不然怎么叫“深山藏古寺”呢?这一切,与周围的现代化繁华显得那么格格不入。不过好在她的金瓦铜顶足够让她在这一片高屋建瓴中依然光芒万丈,吸引了全世界慕名而来的游客。



这座隐藏在闹市中的私人别墅,曾经有一个响亮的名字——远东第一豪宅,她被老上海人亲切地称为绿房子。



之所以会叫她绿房子,很简单,顾名思义,绿色的房子。她的围墙,她的外墙,她的装饰,你在外面所能看到的景物,几乎都是绿色的。所以,在周围布满法国梧桐的行道树中,自是难以发觉。



当时这个绿房子是全上海第一栋拥有电梯的私人住宅,当时的《中国日报》还特别报道了说这个建筑师全上海最豪华的住宅,他的设计风格也是超现代的。




背景故事


别墅主人正是颜料大亨吴同文,他是苏州颜料大王贝润生的女婿,也是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的九姑父。当然,这位乘龙快婿也是上海滩名门望族吴家的后裔。



这位生来就有福气的大少爷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继承家业后,适逢抗日烽火逼近,国民党因大规模扩张军队急需“军绿”色颜料。从小耳濡目染的他看到了其中的商机,及时抓住机会,推出军绿颜料,很快在颜料市场坐上第一把交椅,为家族生意锦上添花。从此,吴同文视绿色为他的幸运色,起造这座远东第一豪宅选绿色,连他的私家车也是绿色的“宝马”,在上海滩上被人称为“绿色老板”。



这个号称“远东第一豪宅”的别墅除了有一个很有钱的主人,还有一个上海滩赫赫有名的设计师“爸爸”--邬达克。



历史就像一列火车,我们所有人的记忆都在跟这列火车赛跑。而我们能做的,就是把记忆放到历史这辆火车上,变成历史的一部分。




添加小编微信

分享更多朋友圈文章和评论

长按识别二维码图片


end


 大家都在看头条



钱塘江大潮:10段大片让你一次看过够

腔调韵味十足的越剧10大唱段

一到秋天,无锡就美成金匮。

老上海的蜗居年代

新中国最顶级的饭局

异国风情:印度的那些奇葩事儿

魔都土豪面16碗,你吃过几碗?

来自问朋友圈里的南京艳照

民国往事:名将张灵甫的四段婚姻

如果刚好遇见你,能不能陪我去看30个中国最美的秋?

全球毛骨悚然的十大旅游禁地。驴友:中国独占四席,个个风景宛如仙境。

江南水乡委婉动听的戏曲

弄堂的消逝

江南十条特色风情街

民国好声音:上海滩七大歌姬

酥到骨子里的10首苏州评弹

徽杭的故事:一条古道往东行,一江春水向东流。

在美国人40年前拍摄的彩照里,藏着最真实的徽州原貌。

最江南的28碗面

20世纪,上海的100个瞬间。

上海宋家花园,百年老宅半世传奇。

风花雪夜的南京,这30道美景能让你立马拍成网红哦。

孙中山家庭的故事

江南馄饨

南京,安徽人的精神圣地,江南人的边缘省城。

江南民歌小曲28首

从上海到香港:十个人的同框,十个人的传奇。

江南最美大学30所:不止诗和远方,还有你的未来。

很漂亮很漂亮的100个地方

林青霞与河南亲姐:失散36年才见面,两人活成一天一地。

江南养生之音30曲

在乾隆下江南去过的12个古镇里寻找24度的夏



排版:喜喜

图:网络

文:来自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