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写生研究】饱满的笔触,交响的形色:全山石

当代油画 2021-09-26





【导言】“写生研究”栏目除了梳理绘画语言的传承、演进的历史脉络与规律,重要的是将“写生”置于当代艺术的大平台进行探讨研究,强调“写生”与社会、人文、时代的关系,以当下的视角来考察“写生”的价值和意义。本栏目编选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供大家分享。







1


评论


曹意强 |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院长

任何个人风格,乃至民族风格都是自然而然地从这种娴熟中生发出来的。全山石的油画既有其个人气质的印记,也具有中国油画特有的气息。但就油画而言,他从未简单地对待民族化的问题。他尊重油画本有语言,即使在他临摹敦煌壁画时,他也没有从表面上吸收民族元素或图式,而是以油画语言重新阐释其色彩与构形之美。对他来说,艺术的风格可以进行比较,个人的艺术格调有高有低,但风格绝无等级之分。艺术是人类创造中的一个特殊领域,艺术只有优劣之分,而无先进与落后之别。全山石坚持走油画写实的道路,因为他深知,油画媒介的发明和推广,就是为了更好的塑造栩栩如生的人物与自然物象。完全脱离“写实性”,也就失去了画油画的意义。


波德莱尔说过,造型艺术是一种“同时包含客观与主观的唤起性魔术,是一个外在于艺术家和艺术本身的世界”。通过艺术家的思想和手而超越了技术、风格、个人而融入艺术史的作品,才能成为真正的杰作。

——摘自《饱满的笔触,交响的形色——论全山石的油画艺术》




2


作品欣赏


《老艺人》局部

布面油彩

1980


《塔吉克姑娘》局部

布面油彩

1980


《织毯女工》

布面油彩

50cm×61cm

1986


《盛装的塔吉克姑娘阿依古丽》局部

布面油彩

2007


《阿依古丽》

布面油彩

50cm×40cm

2008


《高原上的青年》局部

布面油彩

2007


《维族百岁老人买买提》

布面油彩

100cm×90cm

2007


《 昆仑山青年·洛孜伊明》

布面油彩

120cm×95cm

2011


《 昆仑山青年·洛孜伊明》

布面油彩

2011


《穿黑背心的阿依古丽》

布面油彩

108cm×90cm

2011


《塔什库尔干农妇》

布面油彩

106cm×85cm

2013


《思念》

布面油彩

90cm×85cm

2014


《炉灶边》

布面油彩

120cm×80cm

2017


《梳妆》

布面油彩

100cm×80cm

2018


《维吾尔建设者》

布面油彩

130cm×95cm

1986


《火焰山下驼铃声》

布面油彩

75cm×111cm

1989


《昆仑山下》

板上油彩

53cm×73cm

1984


《静物》

布面油彩

40cm×53cm

1986


《江南水乡》

板上油彩

54cm×49cm

1982




3


自 述


全山石先生在“杨鸣山油画写生展研讨会”上谈写生,他说:“杨鸣山的油画写生让我们重温写生的意义、写生的目的、写生的方式。从画家的写生中我们看到了挚情的投入,境遇的构成,激情的赋彩”。
他认为写生不是简单的模仿和再现,而是将客观对象创造性转化为艺术形象的过程。写生是直面现实,面对风景和人物,心、眼、手之间的协同联动。通过这种心、眼、手之间的运作,用简练的艺术语言、精准的形体塑造、多样的色彩调子、娴熟的油画技巧,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记录并表现对象。风景写生要抓住大自然瞬息万变的情景,抒发对大自然的感受和理解;人物写生要描绘人物的动态神彩、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写生不只是习作,本身就是创造,创造美的艺术形象以达到感染和净化人们心灵的目的。



4


艺术家简介



全山石

中国著名油画家、教育家、中共党员、中国美术学院资深教授。1930年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自幼喜爱绘画与音乐,195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现今中国美术学院)留校任研究员。1954年由国家选派赴苏联列宁格勒列宾美术学院油画系深造。1960年毕业获红色全优文凭并获艺术家称号。同年回国后一直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曾任该院油画系主任,工作室主持人,院教务长等职。曾任国家教委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油画学会副主席等,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荣誉教授,乌克兰艺术科学院院士,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等。
代表作有《英勇不屈》《井冈山上》《娄山关》《血肉长城》等,并创作大量反映新疆少数民族的风情画,出版有《全山石素描》《全山石油画肖像选》《全山石新疆写生》《全山石油画集》等。并主编俄罗斯及欧洲画家介绍画集50余种。




5


《当代油画-写生研究专辑》欢迎投稿!


《当代油画》是目前国内唯一以专题研究为学术形态的油画系列丛书,自2011年创立以来,已出版专辑四十余种,2013年荣获“国家新闻出版署全国优秀出版物评选铜奖”。


投稿要求:①写生作品图片10-20幅;②摘编艺术评论文字材料一到三份;③作者本人撰写的关于“写生”的心得体会、看法、认知等;④肖像照片及作者简介。

投稿邮箱:art579@163.com,咨询电话:13552642966(微信同号)。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编辑微信发稿)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相关链接:

◇ “写生研究”栏目:写生研究学术性推广计划启动

◇【写生研究】生趣盎然:李铁夫

◇【写生研究】尽精微,致广大:徐悲鸿

◇【写生研究】出入中西:刘海粟

◇【写生研究】色彩丰富细腻凝炼:颜文樑

【写生研究】创造为上:吴大羽

◇【写生研究】法由我变,艺为人生:吴作人

◇【写生研究】兼收并蓄:董希文

◇【写生研究】斑斓异彩:卫天霖

◇【写生研究】笔意贵留:关良

◇【写生研究】雅致鲜艳:关紫兰

◇【写生研究】恬静幽远:吕斯百

◇【写生研究】画坛的一只孤鸿:林风眠

◇【写生研究】匠心独具:庞薰琹

◇【写生研究】恬淡静谧的民国才女:丘堤

◇【写生研究】真切自然:冯法祀

◇【写生研究】观澜索源:罗工柳

◇【写生研究】不负丹青:吴冠中

◇【写生研究】澄怀观道:陈钧德

◇【写生研究】情感激越,画风雄健:詹建俊

◇【写生研究】雅致宁静:夏葆元

◇【写生研究】以思代笔、以情入画:毛岱宗

◇【写生研究】钟情“心灵的风景”:杨松林

◇【写生研究】抒情写意:宋惠民

◇【写生研究】以真见美:路璋

◇【写生研究】诗与思、意与境:翁凯旋

◇【写生研究】宁静、简约、诗意:章晓明

◇【写生研究】天山流彩:卓然木·雅森

◇【写生研究】精致入微:冷军

◇【写生研究】浮世绘心:任传文

◇【写生研究】循善致美:何红舟



-END-


我们尊重原创,所推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

敬请原作者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89515619收藏咨询:13522454081(微信同号)
投稿咨询:13552642966(微信同号)
地址:北京市宋庄国际艺术区龙吟雅风官网:http://www.art579.com投稿邮箱:art579@163.com




长按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