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妇观影偶得六则
作者简介:渔妇,语文教师,教育硕士,国家级心理咨询师。青岛市首届教育读书人物,求真吟诵社团指导老师。
渔妇观影偶得六则
最深的痛是说不出来的
——记录片《二十二》观后
最深的痛是说不出来的。
当纪录片《二十二》谈到那些更不幸的慰安妇——怀了日本人的孩子的老人时,镜头给了一个已经七十岁的儿子。因为是日本鬼子的种,他的弟弟说要雇人杀了他;他自己是个老光棍,因为没人肯嫁他这样的人。这个混血的儿子似乎并不萎靡,但只在镜头里停留了几秒钟的那个耄耋的母亲,却让人心碎:她衣着脏乱,低着头,蜷着身子,似乎在盯着那老人常见的鼓成球形的腹部,无助,不安,惶恐,似乎要缩到哪里去。隔着镜头,你都能感受到那份儿比死还重的羞耻和恐慌。她的痛苦应该从未解脱,甚至比当年更甚,因为更大的痛苦,不是来自敌人,而是来自周围的人,来自亲人。
这个世界什么最折磨人?羞耻。愤怒还是生命力量的一种表现,只有羞耻,能把整个人的生命能量吞噬。
尽管片中的其他老人,也是神情寂寂,——有的缄口不语,有的泪到眼边闭回去,有的边哭边说,有的絮絮讲来(我们发现,越是儿孙绕膝,过得较幸福的老人,越能讲一点当年的事),——只有这位生下了孩子的母亲,连头都抬不起,仿佛她犯了万劫不复的大罪。
在这一瞬间,我理解了鲁迅《狂人日记》里为什么说,看历史,满书的仁义道德,字缝里都写着吃人两个字。被同化了的社会观念吞噬掉自我的痛,无法诉说。
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我们民族那么优秀的文化,一旦被一些流氓掌握,也就成了杀人不见血的利器。祥林嫂逢人就说,只换来别人的厌烦。但是她心里没有障碍,还有诉说的勇气。
莫言有一篇谈《四十一炮》的创作的文章,题目叫《诉说就是一切》。那部小说的情节是一个孩子死了,鬼魂在五神庙里对着大和尚讲述自己的故事。全家受屈而死,他死不瞑目,死了都要说,这是被侮辱与被损害者最后的抗争。还有莫言最好看的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生死疲劳》,主人公在五次轮回中,心不死,一定要把自己的冤屈、苦难和抗争说出来……无论如何,尊严还在,道义还在,义正辞严,然而,受损害的慰安妇们,特别是那个生了孩子的老人,生命的火种早就被埋葬了,其实她更无辜,遭遇更悲惨……
《二十二》上讲,中国当年约有20万慰安妇,片子拍完时只剩下二十二位老人。山西首先发起关注慰安妇、要向日本政府讨说法的退休教师说,后来自己其实很后悔这么做,因为自己的访问,给这些老人说生活带来了麻烦,还不如就这样让她们安静地离去。我们都知道这里的“麻烦”指的是什么。对那些“麻烦”的人,其实我们只要简单地问一句:换了是你呢?……也许他们就会闭嘴。
如果被枪杀的是你,你还会觉得很酷吗?
——电影《战狼2》观后
票房之冠《战狼2》,虽然也遭到不少人的诟病,但有一个细节得真心点赞:“熊孩子”卓亦凡向美女医生Rachel卖呆耍酷时说自己喜欢听枪炮声,Rachel把陈博士被枪杀的照片给他看,问了句,如果被枪杀的人是你,你还会觉得很酷吗?“熊孩子”当场噎住。
是的,很多情况下,如果换位思考一下,事情结果会很不同。纪录片《二十二》中,对那个慰安妇的小儿子,就是要杀哥哥的弟弟,应该问问他:你要是是那个万恶的小日本的种,你还会这么说吗?太多的无知无脑之辈,貌似义愤填膺,实则无情无义。如果能诚恳地换位思考,也许就会找回那颗恻隐之心,做回人。但很多时候,有些人不知思考为何物,更遑论换位思考。
“换了是你呢”这句话如果译成文言文,应该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儒家的“恕”原来里面包含着这么了不起的慈悲。以心换心,人心同此,心同此理;作为人,身份各不同,灵魂无贵贱。那些恶行的实施者,他们其实心底都是把自己看得天生高于他人的。
观念救人,观念杀人。
安•兰德在她的巨著《源泉》中指出,任何人,如果他说你此生的使命是让自己幸福,那你就是碰上了一个好人。反过来讲,无论谁的多么冠冕堂皇的说辞,如果他让你放弃听从内心的声音,那就是让你放弃自己的生命存在和人生价值,那都是用心险恶,居心叵测。我们要逐渐学会从最朴素、最自然的角度看问题,远离文化流氓,那就是问一句,你要我做的,你做到了吗?如果你自己做不到,GUN!
对律法的尊重来自于传统
——电影《圣女贞德》观后
看《圣女贞德》,让人纠结于:谁是上帝,谁是魔鬼?英雄和疯子,在俗人看来,区分的界限何在?
贞德的神迹来自对宗教的忠诚内心的纯一。她的神迹用现在的眼光看起来又很简单:目睹自己姐姐被害,她的仇恨凝成了巨大的力量;经常祷告的内心的自我反省,使她能够意识到潜意识的影像。因此,一个不识字的少女,一个农家的女孩,一个17岁的民族英雄,一个20岁的殉难者——还有比这更神秘的人生吗?——被教会法庭以穿男装罪等被判为异端处以火刑20年后,她被教会封为“圣女”。人世的反复莫过于此。
被缚的圣女贞德在被审判的过程中,我看到即便是在黑暗的中世纪,法庭依然不敢草菅人命,尽管荒诞又愚蠢,他们还是按部就班地依法要出贞德的口供,拿出量刑证据。明摆着是冤案,司法程序还是完整的。这让我想起张志新。在《走向永生的足迹》中一文中记录:“1975年4月4日,枪杀她之前,她被按在地上割气管。她呼喊挣扎,她痛苦至极,咬断了自己的舌头。”她死后家人都不知道,更不用说公众了……
内心真正相信的就成为真相
——电影《亚历山大》观后
《亚历山大》是部成长的故事。抛却亚历山大大帝的身份和功业,就是一个同性恋者的成长史。
首先他有个不太正常的家庭:妈妈(安吉丽娜•朱莉Angelina Jolie 扮演)性格强悍,护着他,一直说爸爸的坏话,而他发现父亲是爱他的;其次有一个性别失调的环境:玩伴全是男生,一起进行体育训练,肌肤相亲;再次,有一个偏颇的理论支撑老师亚里士多德教诲他们,男人与女人一起同床是为了色欲,男人与男人一起能获得智慧。
如若这样,他只是一个性取向与众不同的普通人,而亚历山大之所以能取得天神一样的功绩,最关键的原因就是,他的母亲认为他是自己和宙斯所生的孩子,从小就唤他作她的“小阿克琉斯”。她涉嫌害死了自己的丈夫,帮助亚历山大早日登基。母亲的这个心理,叫做“皮格马利翁效应”,她的儿子果真有着神一般的力量,成了千古一帝。
亚历山大雄才大略,有着挚爱的男友,还有其他情人,并不顾属下的反对,娶了脾气很像他母亲的“蛮族”女人为王后。这个王后参与了毒死亚历山大男友的事件,直接导致了亚历山大之死。
任何艺术品都隐含着作者对人类社会的思考和看法。比之我国拍的各种大帝,它的善意在于,不是为亚历山大的霸业歌功颂德,它赞扬的是被命运安排的一个志趣非凡的英雄的胸怀:他没有对异族的歧视,不认为罗马人生来高贵。因此,他征服世界的雄心和业绩,与其说是命运的安排,更像是一种对自我、对世界的挑战和探索,同时也是对神经质的母亲的逃避。
俊美的少年,野性的女人,巴比伦的华丽,印度的妖娆,驰骋的马蹄,错落的刀剑,皑皑的雪山,阴湿的丛林,以霍普金斯扮演的年老的托米勒的讲述来贯穿,结构上显得紧凑了许多。
其实所谓人生不就是
人在生死间被不断被翻拍吗
——电影《大侦探福尔摩斯》观后
看完卷福版电影《大侦探福尔摩斯》,忽想起王蒙小说《青春万岁》里的句子:
“所有的日子都来吧/让我编织你们”。
是的,是那种编织生活的勇气和魄力,霸气和俏皮,织出了一个有着美国精神元素的福尔摩斯。那年轻才有的特质,让穿梭于阴郁的伦敦雾中各种扑朔迷离的杀人案里的名探,从神秘得古怪变得幽默热情,甚至浪漫机智,与英国人笔下、镜头中的神探貌似迥异,细想又神似。
同一个角色会被不同的导演、演员翻拍出不同的灵魂,就像同一首歌会被不同的人演绎成不同的味道,同一个配方会被不同的厨师烹饪出不同的味觉感受一样。想开去,同样的生老病死,会被众生活出上天入地万般花样,同样的七情六欲,会在人间上演为千愁万恨千头万绪的种种活剧。又比如,同样的地水风大,会生成宇宙万物四方生灵。这其中一定有些道理。大自然创造了万物,创造了芸芸众生,人类在与自然的互动中创造着自己的生命景观。古今中外,三教九流,人生比戏剧更精彩。谁是导演?是命运?命运又是谁?操纵生活舞台的力量不是神佛,不是历史,不是政府,不是父母,是那个亦神亦魔叫自己的东西。歌德说过,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
现代心理学把人的意识分为意识、前意识、潜意识三部分;古老的佛教则认为人有“八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这些主观的能力与客观环境互为因果,形成强大的自我,这个自我就指挥着我们生命的日日夜夜甚至分分秒秒,幻化成千姿百态千娇百媚抑或千刀万剐的人间戏剧。
从教育者的角度看,我更倾向于佛家所说的“八识”说,因为耳濡目染,所学皆成性格,客观作用于感官,感官感受加之于意识,前意识,潜意识,从而形成个体的自我认知。这个程序似乎更贴近实际生活中人们心理成长的路径,也更有利于施教者采取措施,改善、提高人的“内在机制”——这个机制我们姑且把它叫做“心灵”,有利于人的成长。
所以,说到这里问题就简单了。要创造自己的生活,就要成长一个更好的自我,就要关注心灵对环境的感受。经常问问我们的心,看的、听的、嗅的、尝的、说的、做的……对不对路。保持心灵的活力,才可以把日子过成自己的。
生命来自海洋生命归于海洋
——电影《碧海蓝天》观后
“你知道该怎么样才能见到美人鱼吗?
潜到海底。
在那里,海水甚至已不是蓝色。
蓝色成为了回忆。”
—— 吕克•贝松 《碧海蓝天》
被时间抛在这绝望的困境,没有过去,没有未来,孤零零地悬在世间。不想说不想写,就是坐着。
这部吕克•贝松《碧海蓝天》很旧了。那是贝松最为得意的作品,倾注了少年的激情和梦想,重现了童年的光影和生命。
潜水员杰克的父亲、好友都在大海中长眠,他实在抵御不了海洋蔚蓝的诱惑,最终抛下怀孕的妻子,投入到大海的怀抱。这个海洋是什么?不是激情却比激情更撩拨灵魂的蛊惑,看似宁静却比喧嚣更震撼的轰响,可以让杰克抛掉爱情,抛掉生命,义无反顾地静静地躺在深邃的海底。他的身体与海洋融为一体,他的灵魂安息了。这里的海洋不是难以抵御的嗜好,不是黑衣死神的呼唤,它是美丽强大的孕育生命的母体。她诞生了我们,回收了我们。杰克心灵深处始终有着海洋带给他的超越凡俗生存的体验,海洋的美丽和威力构成了美轮美奂又无坚不摧的生命符号,深深折服了他。他难以与现实苟同和融合,哪怕是妻和子。当最好的朋友也像父亲一样葬身海底,他深感人类社会的悲凉。大海是最安全的,他挚爱的父亲和朋友都在那里,他再也不能等待了。
就事件本身,换个角度,有人会认为是是大海夺去了杰克所爱的人的生命,像麦尔威尔的《白鲸》把莫比迪克作为自然力量的化身;但在吕克•贝松的心中,消泯了人类与自然的敌对意识,他让杰克完全臣服于自然,成为自然之子,海洋之子,对自然的痴迷始终如一,尽管海洋夺取他父亲的生命。也许这是人类与自然争斗过度,重现发现了人类与自然关系的一种体验。也许这才是真实的。
人类社会是陌生的,母亲的子宫是最安全和温暖的,这种体验打在每个生命的潜意识,所以这部片子才让人萦回心头。
今天我就想呆在海底。让冰凉的水漫过有点疲累的心脏,慢慢修复;抬头仰望,阳光在蓝色的水里投射着白亮的光,有点眩目。不再克制,让泪滑落。
在岛城最冷一天的前夜,就让我沉到海洋的最深处,静静地憩息一会儿……
我们被抛在这个世界上,事先没有被告知,事后也不知会去往哪里,当下的存在就是一切。但是前生的记忆、来世的牵挂分明丝丝缕缕、若有还无地缠绕着,逃也逃不掉。我们选择沉默和忍受,等待里有看不透的迷雾,似乎永远不知道真相的焦虑。看不透的时候我们仍然承担,焦虑的时候我们仍然希冀。承担日出日落的壮观,承担飞鸟滑过空中不留下痕迹的空虚。承担柴米油盐的纯粹和杯觥交错的恍惚。承担着辱骂、诟病,爱恋和尊崇。我们的本质是什么呢?也许这是上天给我们最后的谜底。猜不猜无所谓,只要活着,如同其他生物。
……然而我们知道,终有一天,我们会回到属于自己的“海底”。
渔妇往期作品点击欣赏
名誉顾问:杨 炼
总 编:木 子(相思枫叶丹)
主 编: 阿 静
编 委: 雪 儿 河汉女
总编微信:tiantian19890902
1、唯一投稿信箱: 241618280@qq.com 作品+简介+照片+微信号,所有投稿均视为“原创独家授权文学沙龙”(不同意原创授权,请勿投稿)。一周未刊发,可自行处理。谢绝抄袭、一稿多投、违法及侵害他人权益内容,文责自负,与本平台无关。
2、“赞赏”金额少于10元不结算(含10元);超过10元,2/3为作者稿费,1/3用于平台运转和发展,无赞赏则无稿费,文章发表后第四天晚上结算,第五天起,后续赞赏不再发放,不同意此规则者请勿投稿。稿费红包24小时不领取,视为自愿赞助平台。
3、编辑部有文稿编排、版面设计权利,不负责校阅修改文稿、不提供制作预览。发表20篇以上的作者,可申请制作个人微刊文集。
4、以上文字为渔妇原创授权刊发,版权为渔妇所有;插图来自网络,文字转载使用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