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南海泡沫事件(South Sea Bubble)是英国在1720年春天到秋天之间发生的一次经济泡沫,同时也是世界金融史上著名的全国性投机泡沫。它与密西西比泡沫事件及郁金香狂热并称欧洲早期的三大经济泡沫,经济泡沫一语即源于南海泡沫事件。
大家好,我是洞见资本创始合伙人刘洁,很高兴又一次和大家相聚在我们本期的栏目。在欧洲的金融史上,有三大“全民参与,举国疯狂,后果惨烈”的金融泡沫事件,这三大事件分别是郁金香泡沫、密西西比泡沫和南海泡沫。郁金香泡沫昨天我们已经和大家做了分享,而密西西比泡沫事件和南海泡沫事件的故事发展脉络和结果比较相似,所以我们决定选取更有看点的南海泡沫事件来详细介绍,毕竟它坑了牛顿,成就了英格兰银行。南海泡沫事件的始末
18世纪初期西班牙王位争夺战不但让英国欠下大笔债务(当时英国为与法国争夺欧洲霸主发行了巨额国债),还让政府陷入公共信用危机。为了解决此问题,1711年,牛津伯爵联合一些富有的商人创办了南海公司,来解决政府1000万英镑的债务问题,以及重建政府信用。而作为回报,英国政府对该公司经营的酒、醋、烟草等商品实行了永久性退税政策,并给予其对南海(即南美洲)的贸易垄断权。南海公司也把南美洲东海岸无数的财富,包括秘鲁和墨西哥的金银矿等,描述的极具诱惑力,并且还不时传出与西班牙签订贸易协议等诸多利好消息,让大众对南海公司的信心与日俱增。1719年底,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南海公司向英国政府提出一个名为“南海计划”的大型换股计划(此时,英国政府总共发行了大约5,000万英镑的长期国债)。1720年1月,南海公司正式向英国财政部提供方案大纲,但院内的辉格党议员建议英格兰银行也提供方案,好让议会能够作出比较及选择。此时,南海公司为了能赢得议院的支持,打败英格兰银行,不但向不少政府要员进行贿赂,还提出了比英格兰银行更诱人的政策。最终南海公司与国会达成合作方案。经约定,南海公司购入市场总值3,160万英镑的可赎回政府债券及定期债券,并以南海公司的股票作交换,南海公司会无条件支付政府400万英镑,再加上有条件地支付的360万英镑,使政府最多可从方案获得760万英镑。南海公司购入债券后,政府只需向南海公司支付5%的利率,到1727年夏天后利率会降至4%,那时开始南海公司所持的所有国债都会变成可赎回政府债券。(这个方案在当时被视为可以让政府与南海公司缔造双赢局面,因为原本市场上的国债持有人享有高达7%至9%的利率,支付大笔的国债利息对政府构成沉重的财政包袱,现在经南海公司换取国债后,利率得以下调,使政府财政压力舒缓。另一方面,政府又可从南海公司最多取得760万英镑的款项,成为一笔可观的进账。对南海公司而言,由于其股价在当时大受追捧,公司可趁机以远远高于面值的股票换取回报稳定的国债,变相赚取丰厚利润。此外,公司还可每年从政府赚取稳定的债息。)1720年2月,当英国议院接受了南海公司的方案后,南海公司的股票飞速上涨。此时,从市井小民,到贵族,都在抢南海公司的股票,甚至连国王也禁不住诱惑,认购了价值10万英镑的股票。由于购买踊跃,股票供不应求,南海公司股票价格狂飙。同年7月每股股价已达1000英镑以上,6个月涨幅高达700%。为了促销股票,南海公司又向有意购买股票的人士大举借贷,让他们有能力购买大手股票,然后再由他们分期摊还贷款。南海公司的股价暴涨,让英国人萌生了对投资的渴望,全英所有股份公司的股票都成了投机对象。但是这些公司大部分都是混水摸鱼,意在骗取公众金钱。这些后来被称之为“泡沫”的股份公司,大多模仿南海公司的宣传手法,在市场上发布虚假消息,以此吸引市民购买股票。当时的人们完全丧失了理智,他们不在乎这些公司的经营范围、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只相信发起人说他们的公司如何能获取巨大利润,就盲目地追捧,从而使这些公司的股价连同南海公司股价一同暴涨。当时,这些“泡沫公司”在市场上计划吸纳的资金,高达3亿英镑。为了规管市场乱局,以及保护南海公司免受“泡沫公司”打扰,国会在1720年6月通过了《1719年皇家交易所及伦敦保险公司法案》(别称《泡沫法案》),内容规定股份公司必须取得皇家特许状才能继续经营。6月11日,乔治一世发表公告,警告“泡沫公司”属非法,可受检控;后来乔治一世离开英国度假,南海公司遂游说负责摄政的上诉法院法官,促使法院在7月颁令取缔86间“泡沫公司”。自大量“泡沫公司”被取缔后,社会大众才如梦初醒,对股份公司怀有戒心,连带南海公司也受牵连。自7月以后,随着热潮减退,南海公司的股价由原本1,000英镑以上的价位急速下滑,情况越来越不受控制。到8月25日南海公司的股价已跌至900英镑,到9月9日,南海公司股价已暴跌至540英镑。为了挽救跌势,南海公司董事与英格兰银行董事在9月12日商讨解决方案。会后误传英格兰银行决定注资600万英镑,这一消息一度令南海股价重上670英镑,但到同日下午,市场证实消息乃子虚乌有,南海股价随即跌至580英镑,翌日再次下跌,收市时跌至400英镑。此后,市场上人心慌慌,大家纷纷设法抛售南海公司股票,到9月28日的时候,南海股价已暴泻到190英镑,至12月更跌剩124英镑,至此,南海泡沫破裂。(南海泡沫不仅让南海公司损失惨重,还连累了公司大股东——剑刃银行。从此,英格兰银行的两大劲敌退出历史舞台,英格兰银行成为了在这场泡沫里的最大赢家,成为伦敦银行业的霸主。)南海公司的股价暴跌,使数以千计股民血本无归,当中不乏上流社会人士。著名物理学家牛顿爵士也是南海泡沫事件中受害者之一,亏损2万英镑(他在第一次进场买入南海股票时曾小赚7,000镑,但第二次买进时已是股价高峰,结果大亏2万英镑离场。据说他担任高薪职位——铸币局局长时,年薪是2000英镑,这次亏损相当于十年年薪都亏掉了)。牛顿曾为此而感叹:“我能算准天体的运行,却无法预测人类的疯狂。”(I can calculate the motions of heavenly bodies, but not the madness of people.)自经济泡沫发生后,社会舆论随即强烈要求向有关官员及南海公司的董事展开调查,以追究事件责任。为此,英国下议院成立秘密委员会专责调查南海公司。经调查,他们发现南海公司存在非常严重的诈骗及贪污活动,不仅伪造公司账目,而且部分董事与官员私相授受,其中更有董事通过不法投机活动而赚取可观利润。随后,曾受南海公司贿赂的官员受到惩罚,南海公司董事们的财产也被充公。另一方面,南海公司曾经通过其股票利润借出贷款合共1,100万英镑,借款人士来自社会各阶层。经协调,这批曾向南海公司贷款的人士只要还清贷款的10%,便已算清还整笔贷款,而这个10%的限制在后来进一步下调至5%。此外,南海公司原先承诺向政府额外缴付的最多760万英镑,亦可豁免。至此,南海泡沫事件大致上获得解决。(历经泡沫后,南海公司没有因此倒闭,而且还拥有为数4,000万镑的资产。不过,南海公司在此後也没有在南美贸易业务上发展起来,它主要仍然是一所协助政府处理债务的公司。在1750年,西班牙政府向公司提供10万英镑以撤销公司在南美的部分贸易优惠,自此公司退出其贸易业务,但其享有的剩余贸易优惠则一直迟至1807年才告撤销。南海公司所剩余的股票于1853年获赎回或变换成国债,南海公司遂正式成为历史。)南海泡沫事件分析
纵观南海泡沫事件,不仅是一场金融危机,还是政府、企业、政治、金融等各方面漏洞交错之后形成的系统问题。南海公司表面上是一间专营英国与南美洲等地贸易的特许公司,但实际上是一所协助政府融资的私人机构,分担政府因战争而欠下的债务。 虽然南海公司一开始买了1000多万英镑的国债,利息可观,但南海公司并不只想挣这些钱。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南海公司需要更多的钱去收取更多的国债,可是南海公司的生意做的并不好,怎么会有那么多钱去收几千万英镑的国债呢?于是,南海公司以自己的股权作为交换,获得了剩余3000多万英镑的英国国债。那么,按照出资的比例來看,英国政府成了南海公司的最大股东。加上,南海公司对外宣称自己垄断了南美洲的所有貿易。在当时老百姓的认知中,南美洲是一块生产黄金与白银的地方,南海公司既然能有这个实力,那公司的股票一定有升值空间!而且,南海公司的大股东是英国政府。于是,南海公司的股价开始上涨,渐渐陷入疯狂的局面。南海股价疯涨,无论对于英国政府还是对于南海公司來说,都是天大的好事。首先,对南海公司来说,疯涨的股价让公司的大股东可以在高位套現。其次,对英国政府來说,疯涨的股价意味着可以拋出股票变现,来偿还债券的本金和利息,还可以有大量的盈余。当然,对普通的老百姓來说,他们只知道买股票就能赚钱,这里面就包括了牛頓。其实,这场泡沫的实质是英国政府通过南海公司的股票作为中介,从老百姓那里借到了钱。但又通过股权免除了自己强制的还本付息义务,他只需要按照约定向南海公司支付利息即可。这可以说是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债权和股权的相互转化的尝试,这个尝试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给国家脱困。换个角度来看,南海泡沫事件也给我们一警示:任何公司都是可以投资的。但在买入一个公司的股票之前,一定要了解公司的经营情况并对公司的估值有正确的认识。今天的分享到此就结束了,希望大家可以从南海泡沫事件中有所收获!明天我们为大家准备的是一场由美国政府颁布的经济政策引发的金融危机,在这次的危机事件中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明天为您揭晓。免责声明:
本系列文章素材全部来源于网络,由洞见资本整合并编辑。只为传播知识,并不作为商业用途。转载内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版权争议需要交涉,请直接联系原作者。
如有侵犯您的权益或版权请及时告知我们,本平台客服查核属实后,将于24小时内删除消息,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热烈欢迎朋友们关注、转发、收藏本微信平台消息。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栏目制作:刘洁、陈卓研、付国华
洞见资本新春栏目转载需授权,违者必纠
点击关键词查看对应文章
丨BP丨天使估值丨股权分配丨股权架构丨
丨估值丨对赌丨商业计划书丨财务模型丨上市流程丨
丨市值管理丨股权激励丨优先股丨借壳丨股权融资丨
丨新三板丨三板讲堂丨董秘丨并购丨定增丨做市丨
丨PE丨VC丨IPO丨FOF丨P2P丨PPP丨DD丨
关注洞见资本,回复以上关键字,可查看系列文章
点击“阅读原文”快速报名抢票!
一起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