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统筹内外 ▍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建院十五年成果展(2)

2017-06-08 南书房

今年是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CRDRI)建院15周年,从6月7日起,本小号陆续刊发CRDRI成立以来可公开的科研成果、智库产品。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报告是CRDRI院承担、蔡武主编的“十五”国家重点项目,于2004年立题,2005年结题,2006年2月出版。




前言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开放的发展观,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指导方针。


实行对外开放,是新时期我国最鲜明的特征,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重要国策。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既是过去20多年实践的经验总结,也是目前新形势下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本质上是要求在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两个发展空间过程中实现民族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良性循环。从我国对外开放的实践经验看,必须立足于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改善本国的投资环境,把握世界市场的发展趋势,坚持平等互利原则,充分利用国际规则,把开拓多元市场与准备应对风险结合起来。从加人世贸组织最初几年的实践看,我国对外贸易与利用外资、“引进来"与“走出去",都有突飞猛进的成就。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善于利用世界经济来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并要冷静地应对面临的严峻挑战,争取把对外开放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实现扩大潜力巨大的国内市场与开辟日益广阔的国际市场的互补与互动。


加人世贸组织后我国经济全方位开放的趋势日益深入。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正在并将继续大幅度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对外商直接投资开放包括服务贸易在内的大多数行业和领域。同时,我国也获得了在WTO规则和机制下扩大商品出口与对外投资的有利条件。在这个过程中,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互动性明显增强。


经济全方位开放的趋势,是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和经济发展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必然结果,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新的开放格局既对国内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又带来了可以利用国际环境加快发展的良好机遇。因此,协调好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关系,已成为一个日益重要的宏观经济问题。


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加人世贸组织后我国经济全方位开放的趋势,使我国经济日益加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原来的发展战略必将受到新的开放环境和竞争格局的挑战。同时,以往推行进口替代战略的一些政策和措施,也受到WO规则的制约。在我国经济发展进一步外向化和发展战略调整转变的过程中,要将产业发展战略与对外贸易战略和利用外资战略结合起来,将国内战略与国际战略结合起来,将“引进来”战略与“走出去”战略结合起来。当然,作为一个人口众多、城乡经济和区域经济呈现多层次性的发展中大国,我国的资源供给和市场需求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将保持稳定增长,经济发展战略仍然要以国内资源和国内市场作为基点。为了更有效地综合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新时期的经济发展战略要更加注重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协调。


提出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关系,还有一个重要意义,就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随着我国逐步成为世界贸易大国,要发挥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重要作用,扩大我国对国际经济运行和发展的影响。这种作用和影响,反过来又能够带动和促进国内经济的发展。


在报告即将完成之时,中央又召开了十六届五中全会和200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按照中央最新精神和政策,我们对报告又进行了修改和完善,以反映我国对统筹内外的最新进展和要求。报告共分为八章,分别介绍了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背景、理论和内容,我国对外开放的政策体系、中国的新机遇以及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相关产业的冲击与挑战等问题,并借鉴了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加入世贸组织和面对全球化时的经验和教训,建立国家竞争优势,最后介绍了统筹本地区本行业与对外经济联系的案例。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报告既有理论上的综述,又结合我国的实际,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的相关知识。这对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都会有启迪与指导作用。



后记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其核心是强调应从主要追求引资和引技数量的粗放式开放模式转变为追求整体效益和质量的内涵式开放模式转变;从依赖式的单向开放为主的模式向自主式的双向开放为主的模式转变。


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所遇到的种种挑战中,可以看出,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并举的方针,才能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更好地捍卫国家利益。在世贸组织中我们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既维护国家主权和国家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又应捍卫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要坚持对外开放,但决不能放弃自力更生为主的方针,要大力扶持和保护民族经济的发展。调整工业结构,建立开放的完整的现代化的经济体系,防止经济被拖入殖民化的陷阱。改变经济对外贸易依存度过高的状态,把出口导向型经济转向内需主导型经济,充分利用国内市场,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坚持和实现国家利益。


科学发展观和开放观的确立与落实均离不开现代政治经济学的创新,科学发展观既涉及经济学的现实问题,也涉及经济学的规范问题,不能离开利益和立场来看待问题。经济学视角下的科学发展观,应以人们社会福利的实质改进作为目标来衡量经济发展的成果,应从社会角度,以全面的综合的效率为出发点对经济效率进行评价,同时兼顾公平程度,注意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结合。如果能够从理论上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那么就能够推动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本书希望在信息化、知识化、全球化以及网络化不断发展的今天,为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一点想法和思路,更好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我们从2003年底组织系统研究科学发展观。《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作为科学发展观丛书的最后一部,从立题、结题、出版历时将近两年,其中多次组织有关专家学者进行审稿讨论,对报告的定位、框架以及各章内容进行审阅,先后几易其稿本报告得到了中央有关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得到了中央有关部门、部分省市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具体指导;国家西部干部研修工作小组办公室、全国领导干部学习手册编辑部、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对本书的出版给予了大力支持。我们谨对这些部门和领导、专家致以诚挚的感谢!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主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蔡武任主编。长期以来,蔡武同志主要从事对外交往和国际问题及世界社会主义问题研究工作。


全书由蔡武负责定稿,于今主持研究、选题、拟定大纲、组织编写并统稿感谢中共中央组织部党建读物出版社对本书出版给予的大力支持。

                

                                         编  者

                                        2006年2月




做好弼马温    学会七十二变

谢谢阅读

推荐阅读

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智库专家“两会”发声

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智库专家人民政协报寄语全国两会:为发展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言

顾行发:科学治理灰霾,促进绿色发展

高培勇人民日报撰文:深入认识智库的特殊运行规律

贾康:关于鼓励对接市场化机制促进征信行业发展的提案

纪明葵:世界将围绕互利共赢展开新一轮合作

“丝绸之路”上的少数民族

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CRDRI2016年智库十件大事

高培勇、黄维院士应邀参加总理在中南海召开的讨论政府工作报告的座谈会

丝绸之路建设的本质、问题和对策:专家研讨会综述

学术研究与智库之间的功能区别

于今 怀揣“中国智库”的抱负在路上

《国家智库》和《中国智库》:中国智库史上的“双子星”

《国家智库》《中国智库》约稿函

智库之道,在于顶天立地

实干 谏言 不辱使命


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China Region Development & Reform Institute简称发改院,英文缩写CRDRI),创办于2002年9月11日;是在中国国务院提出区域经济发展大思路的背景下成立的综合性国际智库。集研究、咨询、会议和培训于一体。其决策咨询性、公益性研究特征突出,研究领域广泛。总部位于北京。设城市与区域、智库产业、全球健康、一带一路、(华沙)中东欧等研究中心。CRDRI成立至今,承担并主持了中国多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的重点研究项目,特别是在探索性研究课题方面,提出、发表了上百份专题报告,获得中国从高层到基层各级政府的重视与肯定。CRDRI在2002年创办公学网(全国干部教育培训网) ;2004年创办百仁基金,主持评审“中国发展百人奖”、“中国发展百人奖学金”;2009年首创中国智库研究系列读物《国家智库》《中国智库》《中国智库发展报告》,创新性提出智库产业新体系。CRDRI是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一带一路”智库联盟理事单位,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战略合作伙伴,中央外事指定对外合作对话的参与机构,与欧美国家智库建立了交流关系,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合作。CRDRI始终坚持“小机构、大网络”的运作机制以及“科智并举、政府背景、社会智库”的体制特性。有近百位来自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政党领域的杰出专家学者担任学术委员、研究员。

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2013年全球智库报告》中,CRDRI在多项名录中排名靠前,上榜全球顶级智库,列“全球智库最佳跨学科研究项目”第16位,是此项唯一中国智库;列“全球最佳健康政策智库”第30位,是此项唯一中国智库;列“全球最佳智库合作机构”第45位;列“全球最佳智库论坛”第33位;列“全球最值得关注的新兴智库”第38位;列“全球最佳智库网络”第45位。

信箱:北京西长安街35号信箱(100031)   邮箱:kxfzg2008@vip.163.com

请通过以下方式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