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重磅发布:中国城市再分级
在针对338个中国地级以上城市,通过160个品牌的门店分布和14家互联网公司的用户数据分析后,按照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5个维度的平均加权计算,第一财经旗下的数据新闻项目新一线城市研究所重新评估中国城市的商业魅力,为中国城市再分级。
在这份新的中国城市分级榜单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一线城市地位依然不可动摇。15个新一线城市依次是:成都、杭州、武汉、天津、南京、重庆、西安、长沙、青岛、沈阳、大连、厦门、苏州、宁波、无锡。
3年前,“新一线”城市的概念由《第一财经周刊》首次提出。“行政级别和GDP并不能恰当地反映城市商业魅力和经济增长潜力。”当时的报道这么写道。根据285家公司与不同城市的连接度,《第一财经周刊》制作了一份新一线城市榜单,预言中国有15个城市会成为新的一线城市,目的是告诉公司:是时候到这些城市去了。
今天,这句话的价值很小,因为所有人都已经把目光投向这些城市。公司不再说“新一线很重要,我们要进入”,它们的逻辑变成“我们不仅要去新一线,而且要把那里当做一线城市经营”。
对于单个公司,这种区别只是经营策略的正常延续,但如果从城市的角度观察,这种趋势意味深远。
一个例子可以说明公司、公司人和城市如何互相激发,变得更好。
全球最大的体育用品零售商迪卡侬在2011年拥有37家中国商场,这个数字在2015年底变成了166家。过去两年,在成都的4个门店,浮潜面罩和滑雪镜都热销,甚至卖断了货。在迪卡侬的销量统计里,潜水和滑雪这两个品类过去都被忽略不计,但现在却成为成都不可忽略的“长尾”。
尽管成都本地没有上述两项运动的场地,迪卡侬大中华区副总裁、西区总经理孙瑜却可以明确解释它们在成都流行的原因。“这两个运动都与度假旅游密切相关,而那些最有名的度假胜地,成都双流机场都有直飞航班。假期飞去毛里求斯玩浮潜,对成都人来说是很平常的事。”按照飞常准提供的数据,成都双流机场共有53条国际航线,仅次于上海、北京和广州。
成都人的收入快速增长,并且愿意把更多的钱花在吃穿玩乐上;看到机会的大公司纷纷涌入,为这座城市提供了更好的选择;成都又拥有了升级空间,吸引更多的公司和公司人。
同样的正循环,也在重庆、长沙、武汉、厦门和杭州等城市发生,隐秘而深刻地改变着这些城市。这也是为何需要重新为中国城市排名。
在这份总榜单中,商业资源的集聚度、作为中心城市的辐射能力、公司人的活跃程度、生活方式的多样性和未来潜力五个维度,共同描述了一座城市在中国商业市场的位置。这其中有些数据来自于城市先天的禀赋,但更多源于城市人和外来公司共同的努力。
以下5个图表呈现了每个维度中的新一线城市排名,并分别在单个维度的众多指标中筛选了2个指数具体解释。
在重庆边消费,边看高楼
商业资源集聚度
城市商业资源集聚度的概念来源于Google搜索的原理PageRank——越多的链接指向某个网页,它的重要性就越强,就越应该排在前面。同样,越多的商业公司进入一个城市,说明这个城市越重要,更多的公司在进入中国市场时也会首先考虑它。
在描述一个城市有多大时,GDP和常住人口数量是最常使用的数据,但在新一线的这份榜单中,商业数据被赋予了更多权重——包括商业品牌在各城市的门店数、各城市的餐饮业数据、影院数据、高层建筑数据和刚刚提及的两个基础数据共同构成了这份子榜单。
依据品牌门店数量的多少,新一线制作了城市“品牌门店指数”。但这还不够,当一个区域同时包括汽车、化妆品、银行、住宅、商超等多种类型的品牌时,这个区域才会真正被视作“有利可图”,这一点延伸到城市也一样。“品牌入驻指数”正是综合统计入驻品牌的多样性后得出的一份数据。
公司倾向于进入一个已经被证明有需求的市场。当一家地产公司决定开发新项目,或是一家服饰品牌为新的旗舰店选址时,这些精细的数据更能帮助它们决策。
飞来飞去,成都离世界最近
城市枢纽性
一座城市的辐射能力越来越被看重,大城市能够给周边城市输送商品、资金、人才、生活方式甚至价值观。
在这份子榜单中,新一线测量了一个城市向周边城市辐射的难易程度。航班数及准点率、高铁班次和通过高铁能够连接的城市数、物流和快递的通达程度和商业门店的区域占比都纳入了对一座城市“枢纽性”的考核。
“枢纽性指数”越高,这座城市越容易向周边辐射,越容易成为某个区域的中心城市。枢纽性与集聚度之间关系紧密,一个真正的大城市,辐射和集聚会互相促进。
在这个维度中,成都、重庆、西安、武汉这些中西部城市表现出色。它们在各自区域优势明显,同时又是枢纽城市,承担着与周边城市、其他区域乃至全球的大城市连接的责任。
深夜里最High的城市:杭州
城市人活跃度
除了开放的商业体系,人对城市的发展也非常重要。新一线在这份子榜单中综合了滴滴出行的渗透率、移动设备的活跃时间、地铁的通达度、京东的订单指数和LinkedIn的活跃用户数据制作出“城市人活跃度”指数。
例如,一个城市的城市人使用手机的时间越长,这个城市“醒着”的时间也就越长。这些数据试图呈现一个活跃着的城市的状态。那里的人们总是在移动、交谈,总是在寻求改变。
活跃的公司人通常会每个月更新自己的简历,或结交新的人脉。这些人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和提升有更高的要求,换句话说,就是不安分的人。“不安分”对公司而言,意味着机会,对于城市人而言,它代表了一种向上的状态,这是为何新一线将“职场活跃度指数”纳入考量的原因。
在这一维度,杭州的得分超过上海,是新一线城市中的第一名。过去,人们更多想要去杭州过一种休闲的生活,现在你会经常听到年轻人想要去这座城市创业或者开始一段充满挑战的生活。
跑步电影咖啡,来厦门过日子
生活方式多样性
一座城市的生活方式更“好”,意味着这座城市的消费者质量更高——很多时候公司会更看重这一点。年轻人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元,新一线整合了来自去哪儿、咕咚运动、时光网、优酷、淘宝等互联网平台上的数据和部分线下实体门店的数据,计算出各城市的“生活多样性指数”。
在多样性这方面,新一线更看重的是类型是否丰富,而非各个指标的绝对数量。因此,和常识判断接近,厦门在这个维度排名第一——去过厦门的人都知道,这个城市太适合“吃喝玩乐”了。
上海和北京在这份榜单中没有领先,原因之一是高昂的成本抑制了多样性。独立音乐在大城市的困境可以作为例子,因为房租高企、人力外流,越来越多的live house转向厦门、郑州这样更容易生存的城市。
对于公司而言,新一线城市甚至规模更小的城市是个好机会。这些城市的年轻人远未定型,他们充满对丰富生活的渴望,还在尝试多种可能性。大城市如果能够在走向繁华的过程中小心保护生活方式的多样性,会帮助自身获得不一般的商业地位。
爱提前消费?来长沙
未来可塑性
这份商业魅力城市排行榜希望揭示一种未来性:那些未来可能成为一线城市的城市,以及所有城市的未来潜能。因此,综合了空气质量、高校数量、创业公司数据、年轻人对一些互联网产品的使用数据和消费数据后,新一线制作了城市的“未来可塑性指数”。
问答社区知乎的活跃度、图片社交应用Nice的标签数据、职场平台领英的数据都能呈现一座城市的年轻人对于分享、社交、提升自我的需求。这些数据连同的高校数量和创业数据,综合反应了这座城市的商业活力——这也是公司在进入这座城市前需要参考的数据。
消费性格也能够体现一座城市的未来潜力——在这个指数中,长沙显然是新一线城市的领跑者。一座城市的提前消费越明显,它的消费升级也可能进行得越快,消费者对新产品、新品牌的接受度也会越高。
在这个维度,所有的新一线城市和部分二三线城市都排名靠前,这对公司是个好消息——过去几年的渠道下沉的判断显然正确,这个战略未来或许会更成功。
这份信息量颇大的排名有太多值得解读的结果。相比于3年前制作的榜单,苏州和宁波新晋入榜,福州和济南则降为二线城市。北京、上海依然是遥遥领先的超级城市,成都、杭州、武汉正在迅速接近“第一集团”。
这对许多城市是个提醒。一线城市的数量有限,北京和上海的例子说明,好的城市会越变越好,但对于一些落后的城市,如果在这个节点掉队,失去公司和公司人的青睐,可能就难以扳回了。对于二线城市中仍然靠后的省会或“重点城市”,以及正被追赶的一线城市来说,时间不多了。
报告全文下载,请戳底部阅读原文(4.5M/pdf)。
点击关键词 看我们做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