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本土化之道 - 出海印尼的成功秘诀 | 雅加达论坛专题讨论总结(下)

中文EMBA 新加坡国立大学EMBA
2024-10-30


点击收听完整音频



在NUS雅加达新全球企业家论坛上,Motor Sights创始人申舒萌主持了"本土化之道 - 出海印尼的成功秘诀”的专题讨论,与J&T Express联合创始人和TOMORO COFFEE创始人袁幸伟,AI Rudder创始人任腾一同分享了企业在印尼市场成功本土化的策略与实践,为企业出海印尼开启全新视角。


主持嘉宾

申舒萌

Motor Sights 创始人

国大中文EMBA第31班学员



论坛嘉宾

袁幸伟

J&T Express 联合创始人

TOMORO COFFEE

创始人

国大中文EMBA第30班校友


任腾

AI Rudder 创始人

国大中文EMBA第32班学员




Q

           申舒萌


我想问袁总和任总,我知道两位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连续创业者,都连续创立了两家非常成功的企业, TOMORO COFFEE已经连续在印尼开设了400余家门店了,任总的 AI Rudder已经迅速在印尼的 AI客服领域占领了一席之地,请两位分享一下:在公司发展的不同阶段,如何调整商业模式来适应印尼市场的特殊需求,谢谢。




如何在印尼找对人做对事?



袁幸伟

商业模式的逻辑,即你要找到你的价值点,你做事得有价值。具体到一个创业项目最重要的一个事,就是你先找对你的赛道,找对那个事儿。而从资本的角度来看,商业模式的本质是用最小的钱赚更多的钱。结合我们企业,包括我从OPPO到极兔到金立小天才,又到今天 TOMORO COFFEE,我总结几个点,就是找对人,做对事儿,在一起,有未来。对每一个企业来讲,找对人都是挺困难的一件事儿。在印尼,我觉得可能要比你在中国要花更多的时间去找人。我在跟很多人聊天的时候,我说生意本质背后的逻辑是团队,因为生意天然存在,但不同的团队做出来的东西是不一样的。所以,包括投资在内,最核心的是投人,赛道只是辅助性的,很多赛道是天然存在的。



印尼比较热,大家对东南亚的很多印象是东南亚人懒,离职率比较高,超前消费,自觉性差,所以大家可能来印尼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人才管理问题。但找人这件事儿不要着急,而且一定要多花时间,花最多的时间。我筹建TOMORO COFFEE高配团队,基本上八成的时间用来找人面试,我最多的时候一天面了大概15个人,每个人一两个小时,就是一直在聊天。找人第一个点是你找到你的核心人,第二个点是你一定要用本地人。这里面有一个话题叫文化,文化里有很多点,本地人沟通的时候,他一个眼神,对方就知道他要干啥,就懂他的意思了。相反,你跑到印尼来用中国的一些管理理念,你稍微语气大一点,他第二天可能就不见了。关于第二个找对方向做对事,你要在印尼找对事,做任何一件事要做深入调研,至少3个月到6个月,这是一个具体操作层面的。以前我在OPPO的时候,2012年手机出海,我们搞了一个check list,大概有100多项指标。最后一个,在一起,有未来。我们的体系里一直提这个点,我们也做了各种解读,比如你愿不愿意跟我们在一起,或者是能不能在一起做事。很多人来印尼第一观感不好,在一些国家的发展过程中,它天然存在一些陋习。但我觉得如果有一个引路人在这里,对你来讲帮助是非常大的,如果他能给你提供一些便利,你看到的绝对是不一样的。



出海趋势,机会在哪里?



任腾

CEO应该做好的事,就是找人、找钱、找方向。我也稍微从这个角度,包括商业模式的演进,跟大家分享一些我十几年的出海观察。


我是从2008年开始做一些出海的工作,我们第一个产品是手机上的输入法,覆盖200多个国家,有6亿用户这样的一个体量,这让我也感受到出海的一个趋势。最早出海更多的是一些相对来说比较偏互联网的行业,从To C工具型出海开始,发展起来了一波公司,包括触宝、猎豹等,后来又有一些内容型的公司出海,包括像TikTok一些类似的内容性的工具。再接下来就是一些电商,包括物流快递,包括我们To B这样的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 软件即服务)的公司、AI的公司。所以这个趋势就是从一些相对比较轻的、迅速的、不是那么考虑本地化难度的——这样的一些细分品类,逐渐地往线下去演进,而且线下的成分是越来越重的。我觉得TOMORO COFFEE就非常的应景,是一个非常线下的商业模式的迁移。这可能是到了这个时间点,有了上下游的一个配套的产业,我们就可以去做。



像我们做To B的服务,因为我们是做AI客服这样的一个大方向,也是基于To C的行业已经形成了一种规模化,我们去服务B to C沟通和交流的这样一个规模化问题的时候,才会体现出我们的价值。所以,站在这个时间点来说,一些很轻的To C的商业模式可能机会会越来越少,除非跟当下的一些技术热点AI结合,或者是有非常好的产品力,可能会找到一些点。


但现在创业的话,从趋势上来看,要去找一些To B的、或者做很偏重线下的一些本地服务,需要有更多的面向本地客户的能力,去做更多本土化的工作,这样的一些商业模式在当下这个时间点出海,才会有更多的机会。另一方面,出海本质上来说,其实有个隐含的意思,就是我们本来是基于中国的背景或者团队去做海外的业务。在这种模式下,我们一定要更多地思考——中国的优势怎么样能够带来我们可以做好海外业务的比较优势。两个国家产生一种贸易,从本质上来说,是因为有一个比较优势的存在。以往可能是说中国有非常好的制造业、好的技术和IT工程的能力,有相对廉价的劳动力,甚至可能996也会被标榜成一种优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优势逐渐会有一些淡化。在这种淡化之下,我们就需要更多地去思考——如果基于中国这样的背景,会带来一些优势,同时也会带来一些劣势,我们怎么样能够更大地强化优势,更多地避免劣势,这个是我们在设计商业模式时也要去思考的一个点。


在做不同市场的过程中,我们也不能简单地只把目标面向印尼一个市场。如果我们只做印尼市场,可能就不足以让我们成为一个特别大的公司。所以,在座的各位很多也都是同时在做东南亚的国家,甚至辐射到拉美、非洲等一些国家。在这个时候,我们去竞争的对象很容易超过很多本土的公司。本土的公司确实在打本地客户的时候有本地优势,但它的研发如果只能服务本地的客户,它的研发规模是有限的。因为你的成本和收益的平衡是靠一个国家养一个研发团队,这个模式不足以使得研发实力、产品力变得足够的强大。在这个时候,我们就要考虑整个研发体系是面向全球化的。我们的商业模式,从更加宏观一点去看的话,是要从若干个市场作为我们的利润中心去平衡我们产研的成本中心,这样才可以最大化我们的产品力,以及做好本土化的一些工作。但再往细里看的话,每个市场又会非常的不一样,所谓的global,很多时候都是每个国家要做到极致的local,才叫global。具体到一个市场里,我们选择什么样的商业模式,很难从一个global的角度去设计一个大一统的商业模式,这样设计出来的东西,到任何一个市场可能都会水土不服。我们真正需要的是长期经营,浸润在本地,去理解本地市场的客户,包括他们对价格的敏感度,对软件的付费意愿等。这些综合起来,我们才可以把整个商业模式设计得能够被本地客户所接受。



本地用人成事的关键是什么?



Q

           申舒萌


我知道任总在出海的过程中,亲自搭建了本土化团队。请分享一下在搭建本土化团队中遇到过哪些挑战,又是如何去化解的?



任腾

招聘或者说人才的搭建,是出海企业绕不过的一个话题。我很多时候跟团队,特别是HR部门用过一个类比——任何一个组织,其实就像大草原上的一个生物一样,它能在草原里边长期地生存下来,它一定是一个自圆其说的状态。因为你很难想象说有一个生物,它长着长颈鹿的脖子,长了一个老虎的腿——这样是一种不自洽的状态。所以,我们考虑在每一个市场去搭建一个组织的时候,就要有一种自洽的态度,有一个长期的规划。通常我们一定是具有某种经验:做这个业务大概需要多少人,每个阶段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组织,其实这就是一个生物长大的过程。在一开始的时候,我们需要有几个人;在这个过程里,我们作为所谓的总部也好,或者是从中国派出来去经营一个团队这样的状态,需要有几个人一起去打配合,需要有什么样的互相连接。


大家很多都是经历疫情过来的企业,在疫情期间,很多时候是work from home,后来逐渐有hybrid(混合)模式,有在办公室工作的模式。其实,每一个选择的背后一定是有某种代价的。也就是你想,我全天都在办公室里工作,你代价可能是薪资要给的稍微高一些;如果选hybrid模式,有一些地方就可以妥协。但是每一个选择它背后一定是有优有劣的。从综合的角度来说,我们需要在以整个企业文化作为指导的情况下,有一些顶层的设计。比如我们有几个要求,不管是哪个国家的、海外的、本地员工,都是要去遵循的。有一点是,我们要一周有5天在办公室。这倒不是一个形式主义,因为我们认为只有一些人天天待在办公室,我们才可以碰撞出很多火花。如果大家都是远程模式,大家的交流以及彼此熟悉的速度,包括对业务的理解,可能核心是可以把握的,但是新的“化学反应”会少很多。



所以,我们在任何一个国家,在任何一个状态,除了疫情最严重的阶段,我们都要求大家5天在办公室。这样的选择惹恼了很多猎头:“在这个时间点,你还选5天在办公室,你是招不到人的”。因为我们并不是特别重人工数量的企业,我们需要少而精的团队去做业务,所以我们放低了一些标准,给一些更多的福利,比如医疗保险等福利,我们会发现这样一种自洽的薪资福利和制度设计也是可以招到人的。


用刚才的类比来说,每个国家可能生存的物种不太一样,在中国一个极端是996公司,一个极端是比较养老的国企、央企这样的状态。其实中国的整个频谱是非常宽的,但我的感知是,印尼这样的国家,它的频谱并不是特别宽。所以,我们只能在有限范围里给出一些要求,在若干个要求里去审视一个自洽的状态。我们要有一些要求,必然也要有一些妥协,这是一个必然会发生的事情。


同时,我觉得从人的有效付出和产生价值的角度来看,我们也稍微走过一些弯路。一是授权是不是足够充分和到位,这也是所谓的本地化非常重要的一环。很多时候如果我们压抑了本地有创造力的人才的声音,通过中国的某些管理的人,或者通过总部去做一些所谓的一言堂的判断,或者是一种不管不顾的状态,很多本地优秀员工是留不下来的。我们中方要稍微往后退一退,更多地聆听本地优秀员工对业务的理解,对业务的判断,聆听也是非常好的一种尊重的方式,尊重的表达。不同的国家,大家表达意愿也会有很大差异,像美国人可能非常愿意表达自己,而且会用一种非常平等的方式跟我们交流,并不会觉得说你是老板、CEO,有些话就不愿意讲了,这是美国人的一种很直接的态度。但是在印尼,我发现大家都是用很尊敬的一种状态去沟通,这种状态并不一定是个好事,这代表着我们要把一些信息挖掘出来的难度会变得更大。我们需要给他更多的激励,让他看到:我跟他表达是有意义的,他是能听进去的。所以,尊重、聆听是我们能够把本地员工用好,把团队有机建立起来非常关键的一些因素。




如何激励与尊重本地员工

有效沟通?


Q

           申舒萌


当我们搭建了商业模式,搭建了本土化团队,摆在我们创业者面前的另外一个话题就是公司的治理问题。因为袁总有14年的创业经验了,非常了解东南亚文化,所以我们就把这个问题留给袁总:如何去激励我们的本地员工?


袁幸伟

很多人以前有疑问,说东南亚人不爱钱,要休息,要生活,我觉得这个是有误解的,绝对的误解。这个其实跟中国一样,全球都一样,就是两个点:一个是利益,一个是尊重。这两个点给到了,本地员工都挺好管的。激励的本质就是给钱,比较俗,但这是事实。第二点是跨文化怎么沟通怎么交流,我觉得这可以从两个方面看。一个是广义上的文化,叫不约而同的一种形式的尊重,比如大家都会潜意识里去做一件事儿,这是文化的广的含义。特别是像印尼,大家都是有信仰的,所以宗教的事情千万不要挑战,要学会尊重。另外一个狭义的文化就是企业文化。我们都是企业家,每个人都有自己觉得最先最重要的事情,公司里先要有一个共同的行为规范,不区分人种。只要是讲得通的、说得过的、约定俗成的、大家遵守的,你去要求就行了。不管是去泰国,去中东,还是去哪里,在文化统一的地方,这个是可以要求的。



申舒萌

我回应一下袁总,因为我是做物流运输的,所以我下面有很多司机和维修工。我在创业初期的时候一直讲公司的价值观,每次来新人我都讲。我每次讲的时候都说“This is our value”,“这是我们的价值观”。我的印尼员工说我说错了,应该是“This is our shared value”,“这是我们整合的价值观”。他提醒我——你来到我们印尼,不要讲你们的价值观,你要讲我们的价值观,我们共同的价值观。最后我就把这一条作为我们企业的标语——我们要有一个整合性的价值观,而不是带领我们中国的价值观来这边去侵略、去占领。这个是我在我们的印尼同事身上学到的,让我印象很深刻的一个点。


傅强教授

归根结底,我们谈的都是一个本土化的问题,即如何去深入到当地市场、当地环境中,并找到一个与其匹配的管理方式。我也非常认同幸伟和任腾的观点,一个是尊重,我们大家的观感是一致的;一个是任腾谈到的,在不同的环境里找到一个平衡点,深入环境里找到一个正确的方式去给予本地的员工。




现场观众  

Q&A



Q

           观众提问1


我先做个自我介绍。我的公司叫做smart salary,跟任总的公司有点类似,是一个做人力资源系统的 SaaS服务平台,我们也有一些支付的牌照,可以做一些基础的支付和信贷。我们也给公司提供一些比较基础的打卡、算薪、算税以及绩效评估。


我想提的问题可能也相对比较普世性,因为今天的话题是本土化之道,像我们这种比较有鲜明中资背景的企业,到本地可能第一步就是先做一些中资在当地的企业,积累一些经验之后,再拓展到非中资的,可能本地的以及其他国家在本地的分支机构的业务。在这个过程当中,中资企业肯定有自己的优势跟劣势,比如我们在拓展业务的时候,像SaaS类的业务,它就会考虑到数据安全,包括政治文化差异,甚至质量的稳定性,这种本地化毕竟需要一个过程。所以,我们怎么样能够扬长避短,尽可能地做好包装,去对这种非中资的企业进行市场拓展,这个是我想提的第一个问题,看能不能请任总回答。


第二个问题,想提问一下袁总,您刚才也提到了您阅人无数,在本地可能也就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您能不能分享一些有价值的心得体会,帮助我们在招聘中少踩坑呢?谢谢。



非中资企业如何扬长避短

做好市场拓展?



任腾

我也稍微分享一下我们在印尼做客户的一个路线,我是19年初决定开启第二次创业。我们确实也是一开始做一些中国的出海的企业,因为我们是做To B的服务,这些B To C的企业,我们肯定是要去找一些To C的中国的客户,但是我们很快地就会发现中国的出海的这些To C的客户,比如说金融服务的赛道上面会有一些客户,但是它的量级其实跟本地总体的量级相比,还是会有一些比较大的差异。所以,我们从第一天就知道,除了做中国的出海客户以外,我们必须要去做本地客户。在这个过程里边我们就会发现,我们不能设计一个路径:我们先把中国的客户做完了,再去做海外客户或者本地客户。因为这个路径会带来一个问题,我们做这一类客户,客户群体他的负责人不一样,所以他对于对接人的画像要求也不一样。说白了做中国客户,我们用中国人就可以。但做本地客户的话,有的时候中国人有一类可能是可以的,但还是还有一些本地客户,中国人是做不进去的,因为客户可能英语都说不明白。在我们中国人里面要找非常优秀的会印尼语的销售,这个也是非常难。所以,我们必须要靠本地人去做本地客户。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其实业务的规模跟人的组织能力的一种提升是两条腿走路的过程。所以,我们在第一天开始也会刻意地说,我们必须要去培养一些本地人,哪怕说我们一开始商业模式比较新,我们需要有对于我们这个产品非常了解的中国人带着一起做,但是我们在这个过程里培养起来一些本地人,能够逐渐去接管更多的一些客户。在做的过程里边也会发现,中国的客户跟海外的本地的客户对产品的要求,对服务的质量,包括它的服务内容可能都会有一些差异,所以只做中国的客户的时候,就可能会使得整个产品的设计也会走偏,可能有一些点就没有涉及到。所以不管是从规模化的角度,从人才培养的角度,还是从产品能够同时兼容中国的出海客户和本地客户这个角度来说,从第一天开始,我觉得都应该两条腿走路,同时把这两件事做好。




在招聘本地人时,如何避坑?



袁幸伟

之所以有坑,是因为认知差异。结合我的经历,我现在告诉你是坑,你也得跳。所以你自己得去感受。在前期你还是要把你的很多标准设置起来,就是你来了印尼以后你想要什么样的人,你把标准卡死。但是你也要累积,你的漏斗越来越上层越来越大的时候,你后面就越容易露出来真的(问题),所以还是需要时间,大概是这个样子。总之,你前期可以设立一些规则,把握严一点,宁缺毋滥的态度会更好,找到错的人,受伤是很大的。





进入印尼市场的

首要出发点是什么?



Q

           观众提问2


您好,我想问一下袁总,因为我的经历跟你有点像。我是08年来印尼,当时在华为是大厂,所以那时候试错也没关系,一个项目亏多少钱,有后面盯着。后来我们16年的时候,我又跟我们三个同学,拼命三郎三个人,就过来想做一个创业项目,但最后就铩羽而归,我们当时想做印尼的货拉拉,结果发现太难了,我们什么都没有,什么资源都没有。现在我也是有一部分涉及到餐饮行业,做一个韩式的快餐,我们在中国已经有几个店,在新加坡也有。我们也认识到印尼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刚才也讲了消费品可能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所以我们现在内部就在争论该不该进,什么时候该进。作为一个非常成功的过来人,您觉得有一个什么样的比较好的条件或者是出发点,是一个企业应该进到印尼市场的。


袁幸伟

这个取决于创始人对自己未来定位是什么,你有没有这个野心,你只是想满足于现在,还是对于未来有什么规划。现金流很重要,手里边得有钱才能决定干多大事儿,不是说自己梦想有多大,然后再决定干。




影响企业快速发展的关键是什么?



Q

           观众提问3


我姓冯,我们在中国做支付,也在印尼做支付,主要是本地的收单。有一个问题想要问我们Star总(袁幸伟),TOMORO COFFEE在一年的时间成长到几百家的咖啡品牌,应该是现在印尼成长最快的一个咖啡品牌,我想问的是,到底做对了一件什么样最关键的事情,能够让你在一年时间之内发展到现在这样的规模?


袁幸伟

什么最重要,就是团队最重要。然后是你在做的过程中,怎么样去调整你的商业模式去符合现在你的阶段。前面已经有别人给你树立一个标杆,你可以参考别人,参考竞争对手在干啥。你前期不够强大的时候,就没必要把自己搞得很高大上。等你慢慢地发育到一定阶段以后,这事儿可以慢慢发生。找人这件事情很重要,你要不断地去填充你的短板,因为人是生意的本质,生意就是靠人去堆一个东西。再就是说你把这个事做对的时候,你怎么样去做正确的决策,做正确决策的起点在哪里?起点在于你有足够的信息去支撑你做的决定是对的,这个事儿不容易,这事儿就是你信息量一定要够。总之,小步快跑,多迭代。就算是犯错,你用最快的速度证明它是错的,这样也是好的。



点击阅读雅加达论坛专题讨论总结(上)

东南亚市场机遇与投资策略,机会在哪里?雅加达论坛专题讨论总结(上)


点击阅读主题演讲精华

教授观点 | 傅强教授:再全球化时代的世界经济展望(全文)


点击阅读精彩回顾

精彩回顾|NUS雅加达新全球企业家论坛


点击观看精彩回顾


#推荐阅读#


招生简章 |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EMBA,助力华人企业家实现全球梦想

傅强教授:不是所有流浪的人,都迷失了方向 | 2023年新国大中文EMBA开学演讲

新加坡国立大学全球第八!2024年最新QS世界大学排名发布


END

教授观点(点击学者名字,阅读更多文章)

罗安著 武耀恒 傅强 李秀平 吕晓慧 刘其章 李彦德 程天富 柯滨 段锦泉 周宏骐 梁慧思 黄幸亮 施永丰 乌耀中 学段回顾 书单推荐

行业资讯、校友动态(点击行业,阅读更多文章)

互联网创业 法律行业 金融科技 互联网金融 创新创业 优秀企业家 元宇宙 数字化转型 新加坡投资 疫情新机遇 科技企业 餐饮服务 职业教育 铁路工程 服饰 生物科技 共享办公 财务管理 电力器材 商业银行 生态环境 数据安全 矿物能源 智库平台 企业突围与转型 东南亚新机遇 疫情防控 投资银行 健康管理 生态共享办公 豪华游艇业 元宇宙教育 新乳业发展


联系方式


电话:

+65 6601 6944  +65 6601 7753
+65 6516 8656  +65 6516 8352



 码上添加@招生小助手

了解项目详情,咨询项目申请


码上添加@国大EMBA小助手

关注最新资讯,深入学习社群


邮件:embac@nus.edu.sg


地址:

商学院中文EMBA招生办公室

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研究生办公室

NUS Business School, 15 Kent Ridge Drive, 

Singapore 119245


网站:embac.nus.edu.sg

*声明: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EMBA项目为国大商学院自主招生,无任何中介机构合作,无招生代理。申请人可直接联系商学院中文EMBA市场招生办公室进行咨询和申请。


点击“阅读原文”即刻申请新国大中文EMBA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新加坡国立大学EMBA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