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最后一天,不再做矫枉过正的“病人” | 战胜拖延症实验者 Day 5
这是实验的最后一天了,号称自己拖延症严重的三位志愿者居然每天都提交了实验报告,本身就是拖延界的异端了。
每天晚上报告更新之后,我都会分享到「好奇心战胜拖延症实验室」的微信群里,一种“我不是一个人在拖延”的共鸣让大家惺惺相惜,并且心安理得地继续拖延下去。
微信 ID 叫 Jo 的同学的吐槽则代表了许多人的观点:“道理我都懂,但仍然治不好拖延症。”她几乎用过每一种我们提到的方法,但是却没有用。
在五天里,不少人陆续下载了报告中使用的工具,但是正在读研究生的 ff 告诉我:“花了两天终于记得把应用下完,到现在还没有用。”而群里越到深夜就越是热闹:有拖延症的人基本都有晚睡的习惯,因为觉得一天没做什么,所以一直拖着不想让这一天结束。
尽管大部分病友都处于一种“战拖的报告很厉害,但是我还是拖我的”的状态里,我们发现,还真的有几个积极治疗的病友正在痊愈当中。我收到了 11 份自愿提交的报告,其中有两位连续提交两天报告,对他们来说,这也算是战胜拖延症的方法之一。
“佳佳爱学习”说:
“最近总结了一套比较适合我的治疗方法,每晚加完班回来利用以往的吐槽时间健身,一边健身一边构思晚上和明天的计划安排,反思今天的成果。”
陈鑫是一名大三学生,同时也在一家虹膜识别技术公司实习,她曾经这样描述她的症状:“拖延的时候,只要让我看着手机,做什么都好,刷完朋友圈看看公众号,一直打开微信看看有没有人找我聊天,甚至宁肯背单词也不愿意起床。”
aTimeLogger 对她来说是个好用的工具,它能督促人在某个时间段只专注做一件事。在实验开始的时候她质疑过番茄时钟的必要,为什么要在能专注一小时的时候,每 25 分钟停顿一次,后来发现专注一小时只是非常理想的状况,而滴答清单发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某天晚睡拖延到凌晨1:30的我,在滴答清单写下明天要做的四项任务。晚上检查时,发现其中三项都完成了,只剩下最后一项。如果没有滴答清单,我一定会把最后一项任务拖到第二天,甚至周末。”
江江则在实验室的鼓励下,把一直想开的微信公共号开通了。蘑菇小姐则骄傲地告诉我,因为这一周要做的事、要学的东西特别多,她觉得拖延症完全好了:“这些如果零散地分布开,我会很拖延,然而这些集中到一起,不管我做什么,都不拖延了。”
从事媒体工作的姣姣是众多宣称自己拖延症仍然没有好转的病友一员,但是这一周她用了番茄,对效率还是有一些帮助。她说:“因为心里想着要治好,所以还是努力了一点。”
影响效率最大的因素是开会、忽然来访的客人和社交软件,我问她,在那些“拖延”的时刻里,比如刷了五十分钟微博的时候,开心吗?
答案是否定的。道理很简单,就像小时候写假期作业,出去玩的时候总是惦记着作业没有写完,直到开学前一天补作业的时候。这期间总是一直在责怪自己,为什么没有早点开始。
有些人宣称自己治好了拖延症,有些人至少战胜了拖延症带来的焦虑,我们这五天的实验也许无法提供什么实质性的帮助,但是也许有一天,你真的有了特别强烈的动力来战胜拖延,但愿你能想起这个报告,知道并不是只有你一个人正在经历不那么愉快的疗程。
加油!
拖延症可能会像减肥一样反弹 | 唐云路-科技记者
早上起床、穿戴整齐出门跑步才发现,北京已经下了第一场雪。凌晨四点的雪是没有颜色的,只有噼里啪啦打在树枝和房顶上的声音。
我已经连续五天严格遵循“库克工作法”,四点起床、出门运动,然后利用清晨没有干扰的时间,用整块的时间阅读和工作。
在试图赖床的那一小段时间里,我把当天要做的事情和预估会接到的工作按照优先级放在 Any.do 里,五天下来我划掉(也就是完成)了 62 项任务,还有 4 项(其中有三篇文章已经拖了超过一个月……)没有完成的,我决定在周末,继续用细分任务的方法做完。
我的大部分工作都是一个人完成,所以在工作和阅读的时候我用番茄时钟来划分时间,在 25 钟时间里专心在手头的事情上,而那些需要回复的微信、短信和电话都在休息的 5 分钟内处理。
前面几天我热衷于收集番茄,可是这两天我已经不再需要它了。不需要番茄这个强制的规则,我也能排除干扰,甚至,因为总是不看手机,好几次我都是在一个时钟结束之后好久,才想起来错过了休息时间。
最后,我记录下来的番茄时钟一共是 67 个。
这一天的计划是编辑、推送实验室公共号的微信,继续读完《终结拖延症》,准备今天的选题,上午写一篇新闻,下午和同事商量本周末的一篇专题。截至开始写报告的时候,这篇专题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二,在你们看到这篇更新的时候,我应该就回到那篇专题的编辑上了。
不过,也许是因为今天骤然降温的原因,这一天我特别困。在早会开始之前和午饭之后的补眠,都比前几天时间更长。号称能够让人在短暂小憩中恢复活力的 Power Nap 似乎也失效了。
中午吃饭的时候,我告诉同事,别和我说话,我只有这一会儿能看看朋友圈。同事的回答则是:“你别的时候也可以看手机啊。你得像个正常人一样。”
而在我到了番茄钟间隙,准备加入茶水间闲聊的时候,另一位同事则好心地履行了监督职责,说:“你快回去干活,做完实验我们再聊。”
这让我突然发现,这一周里,我并没有像一个正常人一样生活。或者说,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由于拖延的计划一直压在心上,我基本上已经放弃了个人的生活。在这一周尤甚。
我既没有看电影、视频,也没有上淘宝、小红书之类的电商网站,拒绝了朋友们出去聚会、吃饭的邀请,如果有一个摄像头 24 小时跟拍,拍到最多的画面应该是我对着屏幕,面无表情的砸着键盘。还好,阅读这件事对我来说就算娱乐了。
我把太多想要改变现状的努力都放到了战胜拖延症的疗法里。我试图同时养成早起、运动、集中注意力等好几个习惯,还试图在保持日常工作量的同时把之前所有存下的工作都完成掉。
因为参加实验而带来的动力支撑我度过这一周高强度的工作和生活,即使表面上看来治愈了拖延症,那么下周脱离实验状态之后的反弹也就会特别明显。
我不能给自己下一个“拖延症已离开”的诊断。但是最起码,在设定专心在一件事的时段里,我已经习惯了抗拒朋友圈、微博、微信、查邮件等等的诱惑。
而我好奇的是,下周我的拖延症到底会反弹到什么程度?
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 | 塔拉-项目经理
五天的实验进入最后一天,回顾一下我最开始定下的目标:
本周计划
1. 工作 - 一个项目进入收尾阶段,结束执行工作(√)
虽然顺利结束,但是它花费了超过我预期 3 倍的时间。
2. 工作 - 一个项目需要提交方案,进入执行阶段(×)
在我开始写这篇报告的时候,括号里是一个√,报告写到一半的时候,括号里变成了×,这是一个项目经理最大的无奈,你的 to do list 完成并不由你自己决定。
3. 个人微信公众号推送3篇文章(×)
目前只更新了 1 篇,还有 2 篇开始了但没写完,预计周六周日各更新 1 篇。
在本周我唯一一次完整地使用番茄钟,并且超过 6 个番茄钟,就是在写这篇文章上。
它来源于一个意外的想法,北京的第一场雪,我本来只打算花两个番茄钟写写一部古老的电影。但是一旦开启之后,竟然聚精会神地写完、找完图、编辑好,连中途的 5 分钟休息都没有停下来。
所以,果然是这样吗?你喜欢的事情,你本可以专注。
没有完成的原因:时间被工作挤压,被情绪性拖延粉碎,不然怎么解释aTimeLogger 记录下来的上网娱乐时间。
4. 打算策划一场线下聚会(×)
实验开始前已经定好了活动策划的时间、地点和主题方向,却在这几天过程中觉得并不吸引人,到今天下午之前,虽然想了替换方案,但是也没把握,跟熟识的朋友聊,人家一点都不激动,也让我倍受打击,几乎想放弃不做了。
我最开始以为又是完美主义拖延症发作,结果跟云路一聊,她反倒觉得我认为困难的是十分容易的事情。
这又是一个新的认知,对于遇到困难而拖延的拖延症状,可能只是因为一时陷入了牛角尖,在本周结束之前,我也许会在病友的帮助下完成这一项。(编辑注:没错我们会把它做起来!)
我希望能够通过五天的疗程,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很简单,达到我本周的目标就行,而且我知道那些时间管理软件其实很难坚持使用,我希望我能够真正地有效地使用它们。
从上面来看,本周内我一共制定了 4 个目标,不难,但也有随机因素依赖第三方,我有 3 项没有完成。
Excel里 to do list 写下了 68 项内容(包括头一天没做完延迟的内容和7项临时增加的内容),有 29 项推迟(包括第一天推迟但第二天完成的事情)。
也就是说 3/4 的目标失败,具体来说 40%的任务没有完成。
关于番茄钟的使用,基本上无效。
Atimeloggger忠实地记录下这一切。
大头前天跟我说,“塔拉,我觉得这个实验对我俩无效!”
“为什么?”
“因为我们都有必须要做的工作要做啊,我们没有办法拖延。”
在这个实验的末尾,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情,是我终于完成了一件拖延了超过两年的事情:把我到目前为止拖延的事项,都列了一个表。
结果非常可怕,到交报告为止,我写了 166 个事项(应该还不止)。
有些是拖延症遗留的事项,有些是早该开始行动的愿望和梦想,有些是答应别人的事情,比如去年冬至的时候答应朋友要写一篇稿子,然而今年冬至又快到了,有些是工作相关,它们会令我的工作更有效率更好,有些是非常个人非常日常的事情,比如我已经很久没有时间周末去菜市场了(一件令我开心的小事)。
当我把它们写下了,像是卸掉了沉重的包袱,我其实没忘记这些事儿但又不太敢去想,这可能是情绪性拖延最重要的来源。
我在过去的一周里,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就是“有意识地工作和生活”,比任何辅助工具和意志力都更为重要。
像云路说的,忘记拖延症,这不是一个借口,也不是一个负担。有意识地使用你的时间,该做的时候做,该停的时候停下来。听起来好鸡汤,但你想想看,你的一生之中,大概有多少时间是有意识地在做事?
无论是用番茄钟专注于 25 分钟,记得停下来休息 5 分钟;还是及时开启和关掉每一个 aTimeLogger,看看时间都去哪儿了。不管是去上一个禅修课,和自己对话;还是练习瑜伽或者去潜水,感受自己的呼吸,意识到自己身体的每个动作。
重要的都是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大多数的拖延症患者,都在浑浑噩噩中失去了自己的时间。
像瑜伽找回习以为常的呼吸一样,战拖对我而言是找回对时间的意识。我们太急着往前走了,社会、身边的人都特别快,就连很多人战拖也是为了解决拖延症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其实有时候慢下来,走得更快。
对于那些已经失去战拖意愿的人,当然,以上任何一项都不管用。
每天坚持游泳一公里,战胜拖延也没那么难 | 大头君-设计师
这一周过得很快,伴随着今年的第一场大雪,实验的最后一天也结束了。
虽然天气陡然降温,但是并不影响我游泳的任务,所以还是按照计划我 9 点 40 到了健身房,游了 1000 米。
今天的计划任务不算饱和,但是仍然会出现很多事情打破计划,比如临时需要去甲方开会,临时需要参加创意会等等。
虽然忙碌的一周过去了,但是有两件事情是很有成就感的,第一,我竟然连续五天都在记录自己每天都在干什么,并且每天都会写报告。我竟然完成了这个实验!
当初在决定要参与这个实验的时候觉得“这很容易啊!”“不就是随手记下咯!”。但这五天里,每进行下一个事项的时候需要拿出手机记录一下,这件事情本身就很繁琐,也常常出现懒惰的情绪,所以能坚持完成这个任务,我觉得起码向证明自己了毅力的存在。
第二,每天都会坚持游泳。
游泳可以说已经是我的习惯了,虽然有说法说养成一个习惯需要 21 天,但在这一周里对于游泳这件事情我没有任何的抱怨与懒惰的情绪,因为每天早上如果能游完 1000 米,又有什么事情不能完成呢?
现在每当我游泳后到公司,我总是会故意不经意间透露出“我早上游泳”的信息,同事们也纷纷惊奇“你这是怎么了?是要重启人生么?简直不敢相信啊!”,对于我来说这句话可是最大的赞赏。
编辑注:大头君的报告写到这里就被抓去开会了,到发稿时间还没有被放出来,所以,他的本日总结也就是这样啦!请记住他成功赶在秋天结束之前,早起拍过银杏了就好。
今日 Tips
重度拖延症患者,把你拖延的事项一件件写出来。也许你需要一个番茄钟来保持专注,用一个excel 表、word 文档、思维导图或者一支笔一张白纸,用任何你习惯的方式,花一个完整的时间,把拖延事项一个个写下来。你会发现你因为拖延症到底空缺了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然后你可以开始一个个着手解决。
不要试图去做完美的计划。每天上班之前写一个今天的 to do list,每天下班前检查完成情况,要坚持,真正花费时间不超过 10 分钟。
每天下班前,清空你的桌面和下载文件夹,这是一种结束的仪式,也是避免电脑陷入无序而导致的焦虑,至少对我而言,我的桌面整洁与否、家里整洁与否,是跟我的拖延症密切相关的。
在一段密集的时间里造成一种“不拖延”的表象并不是很难。但是要坚持不懈地做一件事,一定得有“非做不可”、“不去会死”这样的动力才行。
与其把我们五天的报告从头到尾一字不落的看完(顺便再看看好奇心日报的其他文章),不如先把今天的待办事项都清理掉吧,明天可是周末啦。别让事情没做完的心理负担毁了本该放松休息的周末。
用什么应用、工具根本不重要,想实践番茄工作法,手机自带的定时器就够了,而最好的 to do list 管理工具就是纸笔。所以,方法论依赖症和工具选择困难症根本不是迟迟不行动的理由呢。
实验报告
学库克四点起床挑战自己的拖延症 | 战胜拖延症实验室 Day 1
战拖延症实验者 C,爱做计划的人又做了个没完成的计划 | Day 1
让人知道你在干活,被打断也别焦虑 | 战胜拖延症实验室 Day2
拖的理由各不一样,解决办法倒没啥不同 | 战胜拖延症实验室 Day 3
把不想做的事情先放一边,也能算治愈拖延症么? | 战胜拖延症实验室 Day 4
实验室最终总结和回访报告,将在下周送上,请继续关注。
把不想做的事情先放一边,也能算治愈拖延症么? | 战胜拖延症实验室 Day 4
那种叫 Flat White 的咖啡是如何在中国流行起来的?|市场发明家
他研究故宫 10 年,“哪怕是赞美,也要有自己的腔调” | 100 个有想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