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难道只是巧合?受全人教育奖青睐的4位教师竟然都是教语文的!

黄三荷 校长高参 2021-09-22

  

近日,第四届“全人教育奖”尘埃落定,来自台北市中山女子高中的张辉诚老师获得第四届“全人教育奖”。深圳市如意小学的胡红梅、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周春梅、南京市琅琊路小学的周益民三位老师获得“全人教育奖”提名奖。

 

“全人教育奖”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与心和公益基金会共同主办,旨在发现并奖励中国基础教育界具有“全人教育”思想、推动“以人为本”的教育改革、致力于以健全的教育推动社会健全的教师。

 

凭实力入围“全人教育奖”的4位老师,他们都在一线的工作中获得卓尔不凡的成就,有相似的特质,每个人又有各自的闪光点,今天,校长高参(myedu-)提取了4位获奖老师的部分教育教学亮点,看一看她们的实践、思考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发。

 

1


胡红梅:一所学校的阅读怎么做?

如意小学儿童阅读课程体系这样炼成

 

如意小学2012年建校,学校75%的生源是非深户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2014年,胡红梅来到深圳市如意小学任副校长时,面临的就是这样一所“新建校,薄弱校”,如何撕掉这个标签?胡红梅想到了多年坚持的阅读推广,她相信,阅读的力量可以改变一所学校的整体面貌。



胡红梅开发的如意小学儿童阅读课程体系可以划分三个层面。

 

宏观层面:“三年泛读+三年精读”的六年在校阅读计划。

 

三年泛读时间,师生共读100本经典好书。


读什么?胡红梅独立编撰完成了一到六年级师生共读校本教材,含基础书目和推荐书目单等内容。


怎么读?对全校语文老师进行培训,使得阅读课在如意小学24个班级全面铺开,每个班每周都有一节。


老师们将上过的课汇编成的《100本绘本教学设计》和《100本童书教学设计》成为阅读教学常备手册。

 

三年精读时间,分级分主题设计师生共读书目,每本精读的书分为“阅读能力”、“阅读分享”、“思维导图”、“创意写作”四个部分,每本书用时一个月精读,学生每天记录阅读的情况。

第四届“全人教育奖”提名奖获得者胡红梅老师

中观层面:开展“七彩阅读”课程


 “七彩”除了希望孩子们能从阅读中收获快乐外,也代表了七个具体的阅读活动:


七个活动贯穿孩子们校园生活的每一天,真正让阅读融入孩子们的校园生活。

 

微观层面:“种子班级+阅芽班级”,培养种子教师扎根。

 

坚持在一线工作的胡红梅,会在每个年级带一个班的阅读课,这六个班作为种子班级,开展“阅读树”课程,带领孩子们深度阅读。


种子班级也是培养种子教师,也就是胡红梅儿童阅读工作室成员的阵地,通过培育,将阅读课程传播到区内其他学校。


与种子班级配套的阅芽班级采用师生共读共写校本教材进行阅读教学,由各班语文老师兼任阅读老师。

 

“课程种子班” 


1. 单周阅读课时带学生阅读“课程树”教材,教材就是“课程树”一至六年级的书。


2. 双周阅读课时完成“课程树”学习单。


3. 每月最后一天上传学习单


4. 学期末种子教师汇报。    

 

“课程阅芽班”   


1.低、中、高年段各选出一位组长,不要与种子教师名单重复。 


2.低年级组长带领一二年级的语文老师上绘本阅读与表达公开课。  中年级组长带领三四年级的语文老师上主题阅读或单元整合公开课。  高年级组长带领五六年级的语文老师上班级读书交流会公开课。 


3.学期末阅芽组长每人汇报本学段教师开展阅读的情况。

 

几年时间,如意小学成了深圳市阅读推广名校,今年被评为“广东省书香校园”,怎么做好一所学校的阅读,胡红梅开发的如意小学儿童阅读课程体系给了一个新的答案。

 

2


周春梅:阅读与教学的有机融合

 

周春梅希望在伟大的作品与学生之间搭一座桥,更希望用爱、时间、心力和智慧,引导学生从小教室走进辽阔无边的世界。

 

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她,学生更在意课堂的“干货”是不是够多,因此她希望自己能更多更好地呈现有价值的教学内容,而不是对课文进行过细的、有些枯燥和牵强的过度解读。

 

教学中,周春梅有一个习惯:带学生看一本书中的某个片段后,会顺便推荐一下这本书。比如北岛的诗选,对老师们来说,可能新鲜度不够,但对接触诗歌不多的学生来说,既有经典性,也能保证阅读的质量,学生如果有偏爱的作品,还可以继续挖掘,实现更广泛深入的诗歌阅读。

 

像这样由一个具体的片段进入荐书环节,周春梅觉得比空谈阅读的益处更好。“谈论读书,不如直接读书”。一个片段走向一本书,再到一个作家,一个主题,再走向相关的另一些作家,另一些作品……阅读的对象还可以延伸至更广的领域:读人,读生活,读世界。最终形成自己的阅读体系和精神谱系。

第四届“全人教育奖”提名奖获得者周春梅老师

周春梅认为,要随时关注学生的状态,把“人”放在第一位,调整课堂内容与节奏。她很在意教学品质,尽力追求最好的教学状态。每一节课都是“唯一的”,时过境迁则难以弥补,教学上精力是不能少花的,因为每节课都面对四、五十双眼睛,“他们看着你,你没法混”。

 

老师眼里看到的学生应该是一个“完整的、有多种发展可能的人”。如果在周春梅的课堂上能够唤起学生对其他学科的一种热情,也未尝不是一种成功。对于一个老师来说,能不能让学生永远都不会忘记其实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点燃了学生的某个部分。

 

“种种唤醒、种种点燃最后都变成了学生自我的一个唤醒和成长。所以我所理解教育的最核心就是‘点燃和唤醒’。……让每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就是最好的一种唤醒。”

 

“我们能不能让自己的课堂多一些这样的‘点燃’?点燃学生,也点亮我们教师自己。教师多有这样的体会:看见学生的眼睛如星星一样明亮起来,就会感觉自己的生命也被点燃了,从中获得的成就感与幸福,难以言喻。”

 

周春梅老师的课堂有种特别的气质,很多学生毕业后仍然怀念她那“有光”的课堂。她将一直在这间辽阔的教室里,也将一直在路上。

第四届“全人教育奖”提名奖获得者周益民老师


3

周益民:不一样的民间语文课程设计

 

教师所有的深度解读与美好设想都应该转化在对课堂的设计蓝图中。周益民这样说也这样做,从2007年秋天开始,他陆续积累了一批小学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学案例,专门探究如何将民间文学作品引入课堂教学实践。

 

他开发一系列课例,如颠倒歌、绕口令、摇篮曲、谜语、巧女故事、神话等,深受小朋友欢迎。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诵读与讲述,分别适用于韵语体歌谣、散文体故事等,这是两种基本的演练方式,借以真实地还原作品的原生态语境特点(有时还需要适当借用方言来演绎复现)。

 

此外,周益民在小学高年级段,逐渐提高演练与欣赏浸润的要求,选用的主要方式有:作品形式的赏析、文化意象的揣摩、对不同民族的相同题材作品内容的比较、对不同艺术形式表现特色的比照等。

 

由此,在他的课程设计中,有这样的几个“硬”指标:

 

1、每一课(均在一小时以内),都印发使用数则至十数则精选的相关民间文学作品,供学生在教师引领下诵读讲述和品味欣赏;

 

2、学习每一种民间文学类别,都传授一些精要好懂有用的相关语文知识、其他常识,还有用于语文技能训练的操作性知识;

 

3、课上,学生主动的语文实践活动占据中心位置,包括自读、商讨、问答、朗读、诠释、动笔编写等多种形式,教师的“教”完全建立在学生的“学”之上;

 

5、几乎所有案例,都实现了承前启后的开放式教学,即:授课伊始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的潜在的相关积累(如儿时听过的摇篮曲、说过的颠倒歌、背诵过的月亮谣、讲过的老故事等),做足“唤醒”的功课,而结束本课时激发趣味,余音不绝,为课下学生主动完成后续演练,到生活的广阔天地去学语文、用语文、涵育文化精神奠定良好基础。

 

因此,周益民的课程有这些特点:

1、信息量比较大,有思想的震撼力和语言张力;


2、课程呈现、渗透富有文化内涵和语言学习积累价值的经典语料;


3、执教者用爱来呼唤爱,给予学生终生难忘的教学情境、诗化语文


如此上课,如此用心去探索,民间文学课程就要有这样的范儿。

 

4

张辉诚:五万多教师都在了解的“学思达”教学法

 

来自台北的高中语文老师张辉诚,在二十年反抗“填鸭式教学”中做出了教育创新,探索出“学思达教学法”。2013年,张辉诚推行学思达开放教室,四年来,全世界超过6000位教育界人士来观课。在网络上,更是聚拢了五万多教师参与分享、串联合作的活跃社群。

 

“学思达”是指“自学-思考-表达”,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真正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是一套针对学生学习所设计的教学法,训练学生自“学”、阅读、“思”考、讨论、分析、归纳、表“达”、写作等等综合多元能力的教学法。

 

学思达教学的五个步骤“自学、思考、讨论、表达、统整”是一个不断循环的历程。一开始非常简单、易学,而且便于复制,同时每一个步骤,又可以让不同学科、不同能力与不同专业的老师,以及不同特质的学生,再各自延伸出不同的高度专业。

 第四届“全人教育奖”获得者张辉诚老师

张辉诚一直关注一个问题,学生为什么在学校里失去了学习的动机?原因是:


1、所学知识与生活脱节。


2、有太多事情比读书更有趣。


3、学生的成绩这么差,是老师无心造成的(甚至成为主要元凶)。填鸭式教学表面高效,实则低效,并且老师满堂灌时,无法知道学生的状态,唯有通过考试来检测。


翻转教学,是教和学的形态的改变,“学思达”是一种翻转教学的模式,透过教师的专业介入,制作以问答题为导向、补充完整资料的讲义(控制学生学习的最佳专注时间,不断切换学习样貌)、透过小组之间“既合作又竞争”的学习模式、将讲台还给学生、让老师转换成主持人、引导者、课堂设计者,让学习权交还学生。

 

每一堂课、每一种学科都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各种能力、训练学生阅读、思考、表达、写作、判断、分析、应用、创造等综合能力为主。张辉诚很重视情绪和关系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他将萨提尔引入课堂和学思达的教师培训中,帮助老师提升自我察觉和积极对话的能力。

学思达五项增能是运作学思达课堂的基础


当教师真正开始以“学生为主体”来设计教学,会发现这个过程充满创造性,可以与各种教学策略和工具相互包容和支持,老师的角色也在不断调整,需要多种软技能的介入,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会逐步进入专业提升的轨道,并且一旦进入这个轨道,就再也不想走老路。

 

张辉诚认为,只有在教学现场的人,才能帮到教学现场的人。经过十年的探索和五年的推广,“学思达”已经有了新的样态,成为众多老师凝结智慧、共同成长的载体。

 

全人教育奖每年评选1次,每届仅有1名“全人教育奖”获得者和3名提名奖获得者。关于全人教育奖的设立初衷,杨东平说,“其实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是有一个标准的,做全人教育奖的评价,就是希望树立起这样的榜样、这样的标杆——在我们现实环境中仍然可以有所作为”。

 

全人教育的“全”,不仅仅意味着人的全面素质,同时蕴涵着一种广博的世界观,包括关心环境、关心和平、关心全人类。它要培养出理性的、人文的、道德的、精神的各方面和谐发展的全人。

 图片来源:21世纪教育研究院


参考资料:

1、王彬 《周春梅:一间辽阔的教室》

2、刘占泉  探索者的回归和创造——读周益民《静悄悄的课程建设》

3、21世纪教育研究院 《张辉诚:让我们一起改变“填鸭式”教育》

4、 胡红梅《儿童本位的阅读树课程浅探》

 

推荐阅读:

一年级专业户丨专栏

反思好这四个问题,学校管理者才可能有自知之明

来自工薪阶层的学生注定会失败吗?

校长毕业致辞:一次绝佳的广而告之机会

我的学生精通考试,却对更广阔的世界一无所知

这所学校的毕业季活动为何持续四个月,还如此惊艳?

毕业典礼校长致辞为何爱用这样的模(tao)板(lu)?

5旬教师何永德:人落后是从拒绝学习开始的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