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会偷懒,不做工作狂

罗雅馨 校长高参 2021-09-22

校长高参 罗雅馨


斯科特·扬,从高中开始在放学后就几乎不学习但仍以全班第2的成绩毕业;读大学时他每天学习一般不超过两小时但平均成绩总在A以上,且用一年时间完成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公开课上正常情况下需要四年才能修完的33门计算机科学课程。


如何提高效率?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时间并尽情享受生活?如何保持高产而又不至于成为工作狂?如何跳出思维定式,又快又好地实现自我学习、产出与发展?斯科特·扬的经历和方法,能够为我们提供诸多启发和帮助。


本文搜集了斯科特·扬在学习与工作方面的经验,重点梳理了他的《在办公室外思考》一书,希望能给大家的学习与工作加油、减负,助读者更好地活用“另外8小时”,做自主安排、自由空间里的高产者。

 

利用日/周规划,告别朝九晚五的工作作息

 

1)每周/每日目标法


每晚列出明天的任务清单,其中待办事项均来自于本周清单。


当你完成了清单上的任务,日程就圆满结束(绝不给自己添加额外的任务)。


当一周结束时,准备下一周的任务清单。


2)每日目标


每日目标并不是一份没有时间限制的列表,且上面只应列出你今天想要完成的任务,绝不要包括超期的计划,万万不可因为提前完成目标而盲目添加任务。它的好处便是迫使你将自己的计划进一步简化,迫使你考虑清楚今天想完成的任务,实现高效有序,抵抗拖延和疲劳。


3)调整每日目标


事实上大部分人的工作任务不是固定量的,而是永无止境的。你的目标就是每天朝着自己产量和质量的极限去奋斗,如果当天无法完成清单上的大部分任务,就意味着当日设定的目标过多了;如果你遇到了无法完成目标的情况,就尝试将自己的目标清单变得更加精简;当你发现完成列表中的目标似乎于你而言太过简单,那你就应该考虑加大工作量。


4)每周目标和任务回顾


设定周目标的目的就在于,防止仅仅采用每日目标法时有可能出现的拖延症。当你完成了一天的目标后,你便可以将每周目标清单上的项目列入明天的每日目标。这种方法能维持稳定的周工作量同时还能让你以更长远的目光规划人生。


每周任务回顾的意义就在于,你可确保你每天如此忙碌地进行的每项任务是有意义的付出,是为了未来取得更大的成就而做出的努力。


5)抛开愧疚感,好好放松


休息时你可以暂时远离令人狂躁的生活节奏,认真地思考一些人生重大问题。有时,我们被困在了工作任务的森林中,因而无法眺望森林之外更广袤的土地。停止工作,给自己休假就好比爬上树顶,获得更开阔的视野。


在公司上班,无论多晚,你最终总会下班回家。然而,当你在家办公时,你全天都不曾离开工作场所半步。不少在家工作的人,除了睡眠以外,剩余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拼命工作,直到最后陷入一种效率低下的恍惚状态。

休息是工作的一个必要环节,而不是工作的反义词。

 


如何管理你的精力 


相比时间,我们更加缺乏的是精力。每天,你拥有24小时,然而,你不可能保持24小时内时刻都有产出。你的精力是有限的。因此,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在于有效管理精力,而非时间。你要做的,不是争取每天挤出更多的时间,而是挤出更多的精力。

 

何为精力?


一个有效的方法是将自己的精力分解为不同的层面,并观察你在每一个层面上的表现是如何影响你的工作效率的。我们不可能将一天里所拥有的时间延长一倍,但是我们可以让自己的精力加倍增长。


第一个层面是体力。体力的等级从低到高分别表现为你工作时的疲劳感或者兴奋感。


增强体力的策略: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确保充足的睡眠以及锻炼身体;有计划地休息、有规律的三餐以及制定健身计划。


第二个层面是创造力。创造力是你产生新想法、寻找新方案或者完成新作品的能力……


第三个层面是动力。如果毫无动力,即便你体力旺盛并且富有创意也无济于事。动力能让你在工作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各项能力。大多数时候,工作动力来源于工作对你的激励以及你对工作的一种渴望。尽管,我们不可能将一天里所拥有的时间延长一倍,但是我们可以让自己的精力加倍增长。

 

1) 做一个高效的“运动员”


A健康的饮食和锻炼将对你的精力产生深远的影响;


B休息活动

休息对工作是有益无害的。适当的休息能让你提升精力,尤其在你遇到繁忙的日程安排时。休息还能让你提高工作质量。关于休息,需要注意:合理安排休息时间,选择适当的休闲活动,假若休息时间安排得不合理,那么休息反而会打乱你的工作节奏。一旦有规律的工作流程遭到扰乱,你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完成之前的工作。


何时休息?首先,直到你完成了一天中最为重要的任务的一部分,才可以开始休息;当你正在认真开展一项任务时,不宜突然停下工作去休息;假若你在工作中遭遇了障碍,那么,当你陷入困境10-15分钟后,你可以考虑休息片刻,或者,你可以重新检查被自己抛弃的想法,直到你重获思路为止。理想的休息时间是15-30分钟,休息的目的并不在于完全恢复精力,而是让你暂时和工作保持一定的距离。


如何休息?如果你决定要暂停工作,休息片刻,那就好好休息。不要在休息时间查看未读邮件,或者关注社交网络上的好友状态。休息时间里,一定要与工作彻底绝缘。完全的放松可以进一步将你抽离工作之外,如果你在休息时间做一些索然无趣的事情,便可避免拖延现象,甚至,有时你完全不需要中途休息,不受干扰地工作可以让你处于更加高效的工作状态中,并让你在完成任务后拥有更长的闲暇时间。


C安排进餐时间

进餐的时间几乎和食物的选择一样,对短期精力有着巨大的影响。疲劳感与你的血糖水平有一定的关联。当你的血糖较低时,你便感到疲劳。相对于依靠咖啡因维持精力,合理安排进餐更为合理和健康,因为咖啡因容易让身体对其产生依赖,且咖啡因的功效并不持久。


食物的升糖指数是决定血糖水平的关键因素,糖果盒含糖量较高的饮料虽然能让你迅速补充能量,但你的身体会产生更多的胰岛素来利用这些额外的能量,反而造成因过度补偿导致的体能衰减。因此,升糖指数较低的食物才是你应该选择的健康食物,如全麦食品、未经加工的碳水化合物。这类食物消化起来需要更长时间,因此会缓慢地为你提供稳定的能量来源。


当你大餐一顿后,你需要大量的能量进行消化,容易感到疲劳,少吃多餐将缓解这一问题,让你获得更为稳定的能量补给,且减少你的消化量。你可以在早饭之后10-11点间吃些点心,午饭后两到三点间可以再加一餐。


D安排锻炼时间

你可以在精神最为不振的时候安排短时间的锻炼,这种调节方式的效果将远远超过摄入咖啡因的效果。如果你已经有定期锻炼的习惯,那么,将你的锻炼时间移至一天中的低迷时段并不会增加你的工作时间,兴许反而能提高工作效率。


2) 增强动力


你的精力有90%源自健康的饮食和定期的锻炼,你的动力则有90%源于工作热情和实现目标的强烈欲望。写下目标是激励自己的第一步,一份你热爱的工作是最好的工作动力,如果你至今仍没有从工作中获得内在奖励,那你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


增强工作动力的一种方法,是营造一个能够激励自己的工作环境,井然有序、安静且不受干扰的甚至是可供自由选择的环境是极为有效的。同时,建立惯用日程,找到能提高自己工作积极性的元素并有意将其变成一种习惯,将帮助你每天都能像状态最好的那天一样工作。


 

学会偷懒


许多人以为变成工作狂就能实现高效工作,可事实却恰恰相反,真正的高效应该是拒绝花时间在无关紧要的杂事上。相对于严苛地约束自己,有选择性地偷懒反而更能助你达成目标。


1) 任务分类法


在工作中想要分清主次,有一种方法便是将大型的项目或任务目标分为三个类别:

第一类任务是将对未来产生超过五年以上的深远影响的任务。

第二类任务对未来的影响将超过六个月。

第三类任务对未来的影响短于六个月。


A有效工作时间和重要性

有些项目在短期内能产生诸多重要的影响,但影响力并不长远。反之,一些项目的影响力虽小,却能持续许久。因此,三类任务在重要性的程度上并无可比性。然而,如何在日程中安排各类任务就决定了你的有效工作时间。


B偷懒与目标

偷懒其实能起到巨大的作用。因为,你可以对各类任务的组合安排及时更正。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单纯地叠加工作任务并非长久之计。的确,你可以逼迫自己更加勤奋地工作,但勤奋是有限度的,终有一刻,你会发现自己无法再承受更多的任务了。假如你在某一类任务上已经达到了自己的极限,那么唯一的选择便是有选择性地偷偷懒,减少这类工作任务。


C如何选择缩减哪一类任务

如果你为自己的工作、学习或者生意制定了计划,那么你应该有不少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然而有时,这种阶段式的计划并不一定能达到预期中的效果。有时正是阶段性目标阻碍你实现终极目标。任务分类犹如一个放大镜,能够突出你的目标计划中的缺陷。如此一来,你可以判断自己的短期目标是否与长期目标之间存在矛盾。


2) 目标与项目


目标是你期待取得的成果,任务则是你为了实现目标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选择性偷懒的第一步,就是区分你想要的结果和获得这一结果所需要的努力。项目任务并不等同于目标,你需要更仔细地审视每一个项目来确保它们能使你达成最终目标。


同时,要学会忽略“孤儿”任务,集中精力于项目之上。所谓“孤儿”任务就是那些与任何一个项目都没有紧密联系的活动。有些“孤儿”任务是有一定的价值的。因为,当这些单个的任务集中起来,便产生了一定的价值。然而,多数“孤儿”任务往往容易完成,紧急却不重要,是最不需要远见的一类任务。


3)在办公室之外的环境中保持专注


在办公室以外的环境中,专注力显得更加可贵,因为这时你所受的限制减少了。少了工作场所施加的这种压力,你更有可能将时间和精力浪费在并无重要意义的事情上。专注的关键就在于偷懒,懒惰之心迫使你将工作简化。你可以通过询问自己下面的问题来判断自己的任务安排是否是最理想的状态:

如果你每天只有三小时可以用于工作,你会选择哪些任务?

如果让你只专注于一个项目,你会作何选择?

如果以你的能力,只能完成当前计划的一半,你会选择放弃哪些任务?


此外,你要学会抵抗想要不断添加新任务的冲动。当你突然空出一些时间时,新增任务是个可行的策略。但是,对于大多数人,盲目增加新任务是行不通的。


 

增强创造力


1)产出为何如此重要?


创造力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创造力能让你事半功倍;从长远角度来看,高产能即高质量。若你的能力提高了10倍,自然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工作。虽说质量重于数量,但由于你创造的更多,因此可以从中选取质量最上乘的作品。然而,当产量过高时,工作质量确实会降低。但从长远来看,额外的实践经历便意味着,日后你将在单位时间内创作出更多质量更高的作品。


2)双流原理


A创造与摧毁

双流原理包含了两个独立的过程:创造的工作流,以及摧毁的工作流。如果你试图将两个过程同时进行,就会遭遇创意障碍。


创造的工作流即产生新想法的过程,创造的阶段需要乐观的心态,需要抛弃秩序和发散思维。各种思路间的联系,思想背后的模式,这些都是人们有可能忽视的,也正是需要思索的。


摧毁是一个完善旧想法的过程,让你之前的想法得以整理和简化。摧毁的过程需要批判的眼光、清晰的逻辑以及专注力。你要全面审视自己的想法,并从错综复杂的想法中找出缺点,进行补救。


通过不断结合及循环创造和摧毁这两个过程,你的产出量将有所增加。


B将工作一分为二

专注创造阶段,花些时间专门用于寻找新思路,唯一的任务就是打开思路,尽情创造。当你想增强自己的创造力时,要顺其自然、自由发挥,不去批判,充满激情,不要太过集中。


专注摧毁阶段,则从粗略的构思中进行筛选,再顺着选中的思路,精心构思,以审视的眼光,淘汰一切不符合要求的想法。与创造阶段完全相反,你要保持耐心和高度集中,寻求尽善尽美。


C将双流原理付诸实践

将创意做成具体的成果,这一产出的过程通常将花费你95%的工作时间,双流原理的关键就在于精心管理剩下的5%的时间。因为在这一时间段内,你的创造力才处于巅峰水平。


你必须弄清自己的工作中究竟哪5%需要进行脑力劳动,这一部分是你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原因就在于,这一环节决定了你其余时间的工作质量和数量。


3)脑中的“文件夹”


创造其实是在探索现有观点之间的联系。没有哪种创意具有绝对意义上的原创性。世上所有的创意都是在整合前人想法的过程中产生的。创意从本质上来讲,是各种观点在一场盛宴狂欢中共同擦出的火花。


因此,想要获得更多的创意,前提是你脑中的“文件夹”里要有足够多的想法。换言之,欲求产出,必先大量积累信息。然而,若你平时接触的新思想太过贫乏,那么你的创意就有可能像近亲繁衍的后代一样,存在一些缺陷。要不断拓宽创意来源,而非信息量。T型学习模式,即广泛的知识储备(T的水平部分)与精通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T的垂直部分)适用于创造力的培养,其中广博的基础部分能让你储存不少非比寻常的想法,窄而深的部分则为你提供具有专业性的实用观点。


4)循序渐进的训练


首先要弄清自己当前的产出能力,然后设定更高的产出目标并且尽全力实现这一目标。但是目标应该适中,可以从最小的数量开始,循序渐进。然而工作中,通常更多并非就是更好,当你花费大量精力进行创造,却不投入时间完善自己的作品时,就有可能出现多产但不精的现象。当项目或者想法过多,以至于你失去工作重心时,多产也不能作为成功的标准。


 

精准测量


对工作的一切,要了如指掌,而不能只是糊里糊涂地猜测。只要你没有认真地去测量与评估,你就是在猜测。


1)工作日志


工作日志看似一件极为简单的事情,但在帮你弄清自己的工作效率上却效果非凡。你可以记录下你投入的时间并计算时间数据。


2)有价值的数据和可以忽略的数据


A忽略工作时长

我们通常真正花在工作上的时间其实非常少。一旦排除工作中的各种收到干扰、分心以及休息时间,所剩的工作时间便相当之短。如果你每天能投入四五个小时来完成重要的工作,那么你就战胜了世界上95%的人。相反,如果你一天的工作时间是8-10小时,这也并不是一件值得宣扬的事情。对于创造型的工作而言,8小时的工作时长可能会引起工作质量的下降,或者工作产出的减少。


B开始与结束工作的时间

工作日志中有两个作用重大的数据,那便是你开始工作的时间,以及你完成列表上所有项目的时间。


C“伪工作”所花费的时间

“伪工作”指的是查收邮件、浏览网页以及第三类任务。虽然这类事项与工作有一定的联系,但它们并不能帮助你实现重要的工作目标。同时,你在工作时间内虚度光阴,一事无成的时候,也是一种“伪工作”的状态。


记录“伪工作”花费的时间的意义就在于,这能让你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每天究竟浪费了多少时间。这些浪费的时间应该尽可能地减少,或者完全消除。你可以将“伪工作”的时间用于完成更多的重要工作,或者用于真正意义上的休息。


D生产率

生产率就是你完成的任务总量除以你完成任务所用时间的值。计算生产率时,应该将工作时间划定为你开始所有工作(包括“伪工作”)到完成每日清单上所有目标并结束“伪工作”之间所用的时间。除此之外,测量工作效率能让你将生活与工作区分开来。


 

驯服互联网


对于想要提高效率的人而言,互联网可能是最大的障碍。驯服互联网真正的目的是将网络的利和弊进行分离,消除网络让人沉迷、浪费精力的一面。


1) 保持联系的代价


如果你毫无节制地使用网络,那么你将付出以下代价:


A虚度光阴

大多数情况下,将上网的时间用来进行十分重要的第一类任务,重要程度紧随其后的第二类任务,能让你提高工作效率。然而,你上网时,大都干着一些无关紧要的第三类任务。我们在网络上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并不是因为这些事意义重大,而是因为它们做起来毫不费力,而且网络触手可及。


B无时无刻不受到干扰

开展创造性的工作就犹如塞车。加速到最快的速度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如果行车过程中突然急刹车,那么再次加速到之前的最快速度则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


2)影响精力的恢复


如果你将所有的休息时间用于查收邮件和上网,会有怎样的后果呢?在这种“伪工作”的状态下,你既没有专心工作,也没有好好放松。你的工作效率处在很低的水平,你只是在浪费时间,精力也没有得到恢复。真正意义上的休息能让你彻底远离工作,休息时间内,你若是一直使用网络,你的大脑并没有停止运转,因此也就没有重启一说。并且,网络能让你上瘾,越陷越深。


控制网络使用的最有效的途径是建立一个上网惯例:你将每天上网的时间集中于某一时段,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各种网上活动,每日如此。这就意味着,你每天要在一段时间内查阅所有的邮件、网站的聚合摘要、社交网络上的信息、网站数据及新闻等。这段时间之外,你必须与网络绝缘。


根据个人情况,你可以做以下调整,例如:增加一次查收邮件的时段;一周一次信息更新;调整时间限制;对习惯性上网(如社交网络)通过惯例法进行控制,对于不规律的网络使用(如地图定位、在线查字典查资料)则没有限制的必要。


3) 网络斋戒


倘若你一整天不接触网络会怎样?一周,或者一个月不使用网络又会怎样?如今,人们的生活很容易完全陷入各种社交网络的包围之中,若是能从网络中抽离几日,你可以更好地掌控自己的网络使用。经常停止使用社交网络,你就能减少对社交网络的依赖。


4) 无网络办公室


给自己无网络的空间环境(没有网络或者断开网络),无须刻意去克制自己,你就能减少对网络的使用。


5) 与不断增多的新邮件作斗争


A减少发件数量,简化邮件内容;


B整理邮件

将收到的邮件分为以下几类:无须回复的邮件,只需简单回复的邮件,需要深思熟虑或者仔细研究后给出较长答复的邮件(进一步将需要较长回复的邮件分为三类:无关紧要的邮件;有一定重要性的邮件;十分重要的邮件)。


C经常清空邮件箱



工作之余,享受生活


1) 提高产量,享受更多的休息时间


许多人虽然工作太过劳累,却并没有完成多少任务。他们清单上似乎有着无穷尽的待办事项,而每项任务也没有明确的时间限制。有的盲目给自己增加工作量,并且往往工作产量较低,最终不过徒劳而已。因此,明晰任务与时间规划,设计自己的专属工作方法尤为必要。


2) 限制的艺术


“固定产量法”法则,有助于去除多余任务、简化目标、抵抗拖延症并且让你更加专注:

每晚,列出第二天的工作目标。而这些目标均来自你的每周目标清单;

当你完成了目标清单上的任务时,便可结束工作(不要盲目添加其他任务);

每周末,准备下周的目标清单;

下午五点(或其他合适的时间),结束一天的工作。这一天内不再给自己添加新任务。


3) 将固定产量法与每日目标法相结合


你可以在每日目标法的基础上增加这条新法则,用每周/每日目标法抵抗拖延和懒惰,用固定产量法预防工作过度。这就意味着你一天的工作在下面两种情况下便结束了:你完成了一天的所有目标;到了你自己规定的时间点。


工作时间越长并不意味着完成的工作量越多。传统的工作制是以时间来衡量工作量的,在这种机制下,人们很容易陷入一种自虐的情结中,认为工作时间越长,产量越高。而固定产量法的情况恰恰相反,通过对工作时间进行限制,你可以避免像工作狂那样没有节制地加班加点。设定时间限制符合“精力管理”的概念,这能迫使你抽出时间休息,恢复精力,阻止连续工作时的疲劳感所造成的恶性循环。


4) 通过业余活动提高工作效率


要学会将重心放在如何利用闲暇时光上,放松心情,以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标。休息最为重要的作用就是让你恢复精力。机器若是生锈了,便无法正常工作。将工作时的自己想象成运动员,你的表现不仅取决于你的运动量,更取决于你的精力,若是精力不足,同样的工作可能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才能完成。


休息还能让你在工作时更有效率,比如通过锻炼保持精力旺盛,通过阅读进行输入来提高工作质量,通过社交中朋友的另一种视角来帮助你调整思路。


工作时拼命工作,工作结束后则抛开一切工作,完全放松身心。只有能够真正脱离工作状态,才能真正休息,并恢复精力。


推荐阅读:

当危机出现,学校为何总是应对失当?

被盖茨视为英雄的女教师:让我们教会学生无畏

不知如何激励学生,怎么办?——解答新任教师20个怎么办(上)

每天都感觉时间不够用,怎么办?——解答新任教师20个怎么办(下)

李斌:讲好学校故事的8点提醒

让学校成为能证明“付出就有回报”的地方

【年度精选】2018,校长和老师们爱看的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