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敢用这两个字做题目的纪录片,是寒假最值得和孩子一起看的重磅好剧!

手手君 大手牵小手
2024-09-08


在成长过程中

一起分享专业、实用、有趣的亲子新知与体验

大手牵小手,幸福向前走!


熟悉 大手牵小手 的朋友都知道,手手君一直会给大盆友小盆友精选一些优秀的好片源。尤其大过年的,在家里看看片挺好~
不过,即便早已阅片无数,看到这部名叫《中国》的纪录片,手手君还是不免小小震惊了一下——敢用这两个字做题目,口气不小啊!

我大中华的历史是一座取之不尽的宝库,文艺创作通常都只是取其沧海一粟入题,仔仔细细地讲述一个点或某个历史断面的故事。
现在居然有人把堂堂“中国”两个字拿来作题,让人陡生一股不服气——上下五千年,泱泱大国史,能讲好么?

结果却是——真的好看。
这部大型历史纪录片《中国》从去年12月7日起开播,目前已经播完了第一季。豆瓣评分8.6。
怎么说呢,是和以往的历史类纪录片很不一样的类型。
央视出品的庄严厚重的纪录片当然是好,但就像是大鱼大肉一样,吃多了难免消化不良。
《中国》更像是一款创新改良菜,装在更别致的餐盘里,摆盘也更富创意,色香味都令人耳目一新。

01

效果堪比艺术片


先说说直观印象。
首先,视觉效果就很棒。
片子采用8K高清晰度拍摄,电影化的拍摄手法使画面呈现出“屏保级”的精美质感。
场景采用了写意化的搭建方式——一段城墙就是一座城池,一面屏风代表整个殿宇。
用简洁的视觉元素构建场景,突出人物的情绪。
更绝的是构图和配色。

片子一改以往历史纪录片沉闷滞重的色调,把古代拍成了清新明丽的现代。其中有些画面美得就像风光片一样。
连地图的配色都是纪录片里从未有过的极简和明亮。原来,历史可以不那么老态龙钟的。
构图更是一绝。不多说,上图。简直不敢相信这些画面出自一部纪录片,每一幅好像都是精心构思的画作,隐含深意。热爱美术的孩子简直可以把它当成一部艺术片来欣赏。
听觉方面,运用了全境声前沿技术,全电影化的声音制作模式,整体呈现出与画面相似的抽象和象征性诉求,透露出背后隐藏的情绪。
配音更是汇集了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字:周涛,何炅,邓论,张含韵……
他们的声音洗尽浮华,正好匹配片子的调性。
片中还用了大量实力派演员出演历史角色,其中包括北京人艺、国家话剧院的老戏骨。
如果你眼睛够尖,还能发现何炅、汪涵、于朦胧这些熟面孔。


02

四两拨千斤



顶着《中国》这么大个题目,想想都替主创发愁——从哪里下手,如何下手,到底讲些什么又不讲些什么?
细看之下,创作者很巧妙地用了 一种四两拨千斤的手法,避免大而全的叙述,以思想与制度为主线,用粗线条勾勒出历史发展的大脉络,以大写意的手法绘就中华文明的大趋势。
第一季12集,从春秋讲到盛唐。
并不是按着时间顺序讲述一次次改革、政变、战争、分合,更没有深入地考据历史细节,扯出一堆枝节性的人和事,而是选取各个时代里对今日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从人在历史进程中发挥的作用入手,探讨历史的必然走向。

用最耀眼的星星,点亮古中国的夜空。
这些内容对于谙熟历史的人来说可能过于浅显,但它却非常适合历史的门外汉以及中小学生。
从浅处入手,从容易理解的人的思想情感入手,历史就不会流于空洞和晦涩,才能被更多人接受。
解说词中融入了丰沛的情感,极富文艺气息。它不拘泥于故纸堆里的记忆,而是加入了今人的想象和合理猜测。

在叙事的过程中,不断地试图还原人物在当时境况下的感受和情绪,在时代的大背景下使一切言行看起来都有理可循,从而打通了历史和现代的屏障,让今人能更好地接近久远的过去。
成年人可以把它当作消遣,中小学生可以把它当作历史课的一次预习,了解重要的历史人物在时间轴上的位置和对历史进程的影响。
整部片子共分三季。内容分别是
第一季:从春秋到盛唐。第二季:从唐到新中国。第三季:追溯上古三代。

03

那些人和那些事



如果说以往的纪录片都是记叙文,那么《中国》就是一篇叙事散文。
它不只关心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干了什么,更深入到历史的尘烟深处,去探究他们如何思考和作为,让观众进入到画面中,听到他们的呼吸,触摸他们的悲喜。

第一集《春秋》,孔夫子当仁不让地率先登场。
他不再是那个彪炳千秋却缺少温度的“圣人”。
他有疑惑,于是问道于老子。
这一场论说,开创了儒道两条熠熠发光的思想道路。

他有愤怒,为着被春秋乱世摧毁的礼乐秩序和世道人心。
他有雄心,通过开办私学将日渐衰落的周礼散播到民间。
他遭遇困厄,传说中的周游列国实际是一场漫长的颠沛流离。他用生命走完这一程,不过是为儒家思想寻找一方运化之地。
终其一生,孔子没有找到理想之地。但由他肇始的儒家思想之流兀自奔腾,终成滔滔之势。
那些在当时不被理解不被接纳的思想,终于在多年后引来回响,深深影响了后世中国两千多年。
这正是他,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光荣。
再比如,第八集《融合》讲述了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
北魏君主拓跋宏开启的第一次胡汉大融合,让中华民族拥有了更宏阔的胸襟和深稳的底盘。
作为中原大地新的统治者,少数民族要走向更开阔的世界,就必须融入层级更高的中原文化。
为此,拓跋宏不惜成为鲜卑族的”逆子“。移风易俗、任用汉臣,实行俸禄制。重新分配土地,征收赋税……重重阻力中他一意孤行,因为他心中盛放的已是整个中国。
他甚至使出非常规的手段,以南征之名将都城迁往中原腹地洛阳。
在全面汉化中,鲜卑人全面接受了汉语、汉姓、汉诗,而鲜卑文化的精华也为汉文化注入了鲜活之律。
文化的融合从来不是单向的哺育,两种文化的交融激发的是共同的繁荣。
然而,复辟与倒退的力量如影随形,其中甚至包括太子拓跋恂。这让拓跋宏付出了骨肉相残的代价。
而他自己也终于倒在了未竟的南征之路上。
但他开创的民族融合的传统,使中华文明从此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不断汇入北方民族的健勇无畏之气,得以永保生机活力。
最后一集《盛世》中,大唐的熏风吹拂过各色各样的人。
日本留学生阿倍仲麻吕幸运地来到了唐玄宗治下的长安。他在这里求学,生活,甚至还参加了科举考试。
他的母国日本,也在此时靠着南北两条航线汇入大唐文化圈。
远在敦煌的李巧儿和丈夫翟生感情不和,两个人通过友好协商决定和离。一纸《放妻书》友好地结束了婚姻,他们约定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而存放在敦煌藏经洞里的书契原稿,则在千年之后昭示了大唐社会风气的开放与包容。
在长安经商的粟特人米福山夫妇经营着来自中亚的珍奇商品,也为都城增添了来自异域的风情。像他们一样的外来商贾带来了物质的丰盛,也滋养了大唐精神的富足。
汉人、波斯人、阿拉伯人、回纥人、粟特人的杂处交融使帝国的都城充满了世俗的活泼。
包容的,宽容的,从容的;蓬勃的,饱满的,自信的……
中国社会孕育千年的力量在盛唐勃发,催生出一幕繁华绚丽盛景,交织成一个千年不醒的大唐绮梦。
喜欢历史的孩子,寒假里一定不要错过这部年度大戏。
虽然每集的片长有50分钟左右,但画面和解说词都鲜活灵动,意味悠长,一点都不沉闷。
如果看完片子还不过瘾,可以再找两本相关的历史书来看看,不同媒介之间的相互启发印证,更加有趣得紧。
寒假,可不就是用来开疆拓土的吗?


中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留下了许多让世人惊叹的文化宝藏

大手牵小手

推荐给孩子们的这些好资源

孩子喜欢且接受的方式

生发对民族文化的探究、热爱之情

真正提升孩子的综合素养!



推荐阅读

欢迎你关注  大手牵小手 这个宝藏级的公众号!很多名师、名校长以及鸡娃有道的家长,都源源不断地提供者各种好的方法和资源!记得把  大手牵小手 公众号设为星标,这样就不会错过啦!


适合长假刷的片子,可以戳 大手牵小手 之前的精华推荐:

这些每集才5分钟的优秀纪录片,不伤眼又提升孩子的文化素养!推荐!

这几部思维益智的纪录片,教会孩子用理性思维明辨真伪,逻辑强大更聪明!

赞!这部新出神作,每集才5分钟,把东西方文化史为孩子串成气势恢宏的一条线!

这部中国版“博物馆奇妙夜”槽点不少,但真的很适合跟孩子一起看!


这两天,无数家长都怒赞的几篇文章很有用:进了初中,才发现这几条经验一定要在小学时知道~局势不明朗的时候,普娃的求学之路如何规划?深度好文!
差距是在放学后拉开的!资深班主任传授的陪读经验很有用,收藏!一定要抓住开学前两周的“黄金期”,这位教研组长的经验太实用!“手执戒尺、眼中有光”,这位名师的普娃育儿经值得一看!》,都是上海名校名师为 大手牵小手 专门写来的文章,手手君强烈推荐你复习一下。


关于兴趣爱好的培养,欢迎戳 大手牵小手 的精华:

怎样理性规划学琴之路:什么时候开始,选择哪种乐器,时间如何安排……一文说清!

一个普娃的十年学琴路:除了坚持,别无他法。

练了9年的小提琴,升学路上的一大堆经验要不要听?

一个学围棋的孩子成长史:我用20年才明白,收获最大的是什么……


更多好文章源源不断推出,记得关注 大手牵小手 后设为星标,这样就不会错过啦!



大手牵小手 

总有干货和惊喜

选择“设为星标”

就能一键找到,不会错过啦!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大手牵小手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