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丨郭少达:张也和我捉迷藏
作者简介:
郭少达,男,1959年7月生于北京。幼年随父母到湖南,1976年高中毕业后到桃江修山当知青两年。1982年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进入湖南日报社,1992年南下广州。2002年告别20年新闻职业生涯自由创业。
音频版:
朗诵者:一丛苇
1983年夏天,长沙的朋友告诉我,湘江大桥下面不远的地方,出现了一个新生事物。
什么新事?
群众自发搞的“文艺茶座”。
夏天热,初夜,大家坐在街边喝茶纳凉,旁边一个小姑娘唱歌。
“线人”向我报告说,“那歌声,简直就是小周璇咧。”
线人就是我们报社的通讯员。他们积极性特高,只要名字能跟记者一起登上报纸就无比兴奋,单位里挺吃香领导们还不敢得罪。
那时每个地方,几乎每个单位,都有我们的“线人”,一有点儿风吹草动,他们立马就给我们打电话来,党媒里管这个叫“走群众路线”。
经不住他们游说我就去了,倒要看看什么小姑娘呀?
嘿,你别说,那小姑娘,个子小小的,圆圆脸,还是个小孩子。唱起来,一本正经的。嗓音好亮,很纯净。这就是张也。
可惜,她还太小,终于没能入了我的法眼。随便写了一条小简讯:长沙夏季流行文艺茶座,也没怎么提及小姑凉。小荷才露尖尖角,被我忽略了。
又是一个夏天,我正在北京采访,电视台的盛导演打电话给我说,还记得咱们长沙街边唱歌的那个小姑娘不?
小姑娘?不记得。
嗨,就是那个张也呀。她正在音乐学院呢,拜托去看看,给点儿鼓励,好歹也是咱们湖南出去的呀。
哦,好吧。
我只好去了。中国音乐学院在北京的后海边上,离宋庆龄的家不远。张也睡下铺,我坐在她的床上,亲切勉励孩子“好好读书喔!”
没聊几句,上铺的蚊帐里忽然传出一个女高音:“哎哟喂,是郭少达吧?”我拧头朝上望,蚊帐里,探出一个飘着长长秀发的脑袋来。哎玛,原来是文工团的安化妹子彭美娟呀,地球可真小。
终于绷不住了,开始嘻嘻哈哈起来。张也笑盈盈拽着我的胳膊开始撒娇,请我这个穷学生吃顿饭嘛,好不好?这下子我别无退路了。
在后海的街边挑了家餐馆,还算干净的地儿。没曾想,呼啦一下涌进了一大帮姑娘们,全是张也的同学闺蜜。我的妈呀,那会儿月工资才110元,一顿饭就把全月口粮干没了。
可架不住爽呀,妙龄少女们簇拥着,都粉嘟嘟的,强烈的青春气息,在京城的后海边荡漾着。哎哎,谁说党报记者很沉闷来着?
饭吃好了,张也拉着我不准走,嚷嚷道,走走走,回屋里去。那声音,又脆又亮。
回屋里去?还要干嘛?
我还要嘛,再陪陪我。
被一群少女们生拉硬拽着,我又回到了女生宿舍。张也找来一条毛巾,把我眼睛蒙上,喊道,快来,抓我呀?
整整一个下午,我就跟着小张也,捉迷藏。
后来的日子里,张也的歌越唱越好,脆生生,清凌凌的,好听极了。她还真没有辜负我的这顿饭。
在那个风风火火干工作的年代,难得这么偷闲一回。话又说回来,咱这不是深入群众,深入了生活么。正如上一回里讲到,在湖南省附二医院采访,被一群护士姑娘们围着,叽叽喳喳,满脸狐疑的说,你是省报的记者?怎么会跟我们在一起?你们整天只跟着书记省长跑的呀?你们报纸上那些文章,我们都不看的呢。
说得我,一个大小伙子,满脸通红,汗津津的。的确,那年月里,官报官腔,假话空话满天飞,老百姓们心里明镜似的。
我明白,离开了百姓,你啥也不是!在湖南日报社的整整十年,我片刻也没敢忘记这一点。有人说,党报姓党。实话告诉各位,这话,连毛泽东一辈子也没敢讲。
正宗的党报理论是:必须时刻记得,党性与人民性必须相结合。离开了人民性,你就啥也不是。这才是正统的,唯一的宗旨与理论。
(本号获许可推送,图片来自网络。)
更多阅读:
一个充满梦幻的神奇世界
一群看似邪恶调皮的海盗,实际是纯真、善良,又带有喜剧细胞的嘻哈勇士,想知道他们有多搞怪,来长隆国际大马戏一探究竟吧~
最新阅读:
点击二维码 关注新三届
曲逆编辑、工圣审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