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足迹丨吴工圣:投身为师十二年

2017-03-04 吴工圣 新三届

        作者简介:

        吴工圣,祖籍河南,“土生土长”的杭州人。1947年1月18日生于杭州郊区,1968年9月,赴宁夏六盘山区插队落户,工农商学兵(民兵)都当过。1978年10月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1982年7月毕业回到杭州。先在杭州大学工作12年,被评为“杭州大学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然后到农村信息报社,从事农村农业新闻工作,直到退休。曾荣获“全国农民报十佳新闻工作者”。知恩感恩,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得其乐。


佩戴杭大校徽的本文作者,在新闻系阅览室。


音频版:

朗诵者:一丛苇



        1982年夏天,我从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回到从小生长的故乡杭州,带着派遣证,去省人事厅二次分配。

 

        亊先,妻子托人联系了浙江日报社、杭州大学。两个单位都要,杭大先要人。于是,我去杭大报到,分到中文系新闻专业,说好没有住房。当时高校教师住房都紧张。

 

        从1982年到1993年,我当了12年教书匠。

杭大中文系青年教师团队。

  

初当班主任

  

        杭州大学的新闻专业是新开办的,当年刚招第一届学生。这一届中文系有四个班,前三个班是中文专业,四班是新闻专业,我当新闻班班主任,兼年级辅导员,与新闻班同学一起,度过难忘的四年。

 

        新闻专业是热门专业,学生百里挑一,来自全省各地,都是帅哥靓妹。我和学生打成一片,跟着他们听课。课外找他们聊天,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帮助解决困难,布置写周记,从中知晓他们的活思想,以便及时向系里汇报。

 

        我负责发放学生助学金,要审核申请表,农村孩子忠厚老实,城里孩子聪明油滑。符合条件的通过,不符合条件的涮下,因此得罪几个城里孩子和干部子女。


杭大新闻专业第一届毕业生合影。

 

        当时杭大校舍紧张,中文系借省总工会干校办公,学生没有固定教室。“杭大有多大,中文系有多大。”学生上课到处打游击,男生住新宿舍,女生住旧宿舍。

 

        后来,老生毕业,为女生调整新宿舍。记得当时天下着中雨,我穿着雨衣,推着自行车,一趟一趟帮女生搬家。而男生却躺在宿舍,逍遥自在,不搭一把手。


        帮女生搬完家,我去男生宿舍,把一点不怜香惜玉的男生,狠狠骂了一顿。多数男生知错,没还嘴,少数不服,只敢小声嘟嚷。一个男生被骂得犯病了,上气不接下气。

杭大新闻专业82级师生合影。

 

        事后,有人告到系里。我承认,简单粗暴,不注意工作方式。其实我也是与学生一起成长,尤其与这届学生,相处时间最久,感情也最深,一直送他们毕业。

 

        1986年,这届学生毕业,我入党。2012年学生入学30年纪念时,我应邀参加聚会。学生变化很大,为人父,为人母,在各个单位独当一面,有的当上领导。沈同学留校教书,担任新闻系副主任,朱同学任新华社西藏分社副社长、新疆分社社长,胡同学任新华社浙江分社釆编主任……

 

        我也听到一些坏消息,漂亮聪明的女生黄同学自杀了,女生周同学离婚了。

杭大新闻专业教师团队。前排左起本文作者、张大芝、邬武耀、王欣荣、俞月亭。后排左起黄旦、徐忠民。

  

 跻身五虎将

  

        杭州大学新闻专业初创时,新闻专业教师少,我还兼任83级班主任。

 

        当时,教师团队就五员大将:张大芝、邬武耀、王欣荣、俞月亭,还有我。


        其中邬武耀是人大调干生,成美老师的同学,我的恩师、入党介绍人。1993年离休后,他仍带病坚持教学,跌倒在讲台上,以身殉职。当时他上衣口袋里,还装着病假条。


 在欢送王欣荣的夜宴上,本文作者(右)与王欣荣干杯。


        不久,王欣荣回原籍山东,俞月亭调福建省广电厅,剩下我们三人,在夹缝中苦苦支撑,终于迎来发展,1988年重建新闻系。

 

        1988年新闻系重建时,我兼任学生党支部书记。我喜欢与年轻人在一起,和他们一起自己也变得年轻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学生是教师最好的作品。新闻系毕业生多数很优秀,活跃在全国新闻单位。

 

        1986级学生慎海雄,就是出色代表。入学时,我担任他的导师。毕业后,他先在新华社浙江分社,后调任上海分社副社长、社长,新华总社副社长。前两年他空降广东,任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杭大新闻专业师生欢送俞月亭。前排左4起教师为俞月亭、邬武耀、本文作者、徐艰奋(女)。

 

        学生中也有少数不争气的。83级何同学,单相思患精神病,住院期间去看望他;毕业后又跑回学校,我留他住家里,第二天骑车送他去车站。85级吴同学,因失恋在女方单位自残,我与该班班长李同学,连夜赶到建德女方单位处置。

 

        我还应邀参加了83级、87级学生毕业周年聚会。与学生聚会是愉快的,难忘的。

 

        82级聚会时,郦同学要我领唱《哎呀,妈妈》最后一句是“年轻人就是这样相爱的”,被篡改成“年轻人就是这样没出息”。大家唱得最起劲,唱完哄堂大笑,仿佛又回到30年前的杭大。

杭大新闻专业所在党支部,获先进党组织合影。

  

招生带条子

 

         杭州的七月,上旬处在黄梅天的后期,天气闷热;中下旬出梅,高温天气来临。

 

        文革前后的高考,高考阅卷和高考招生,都安排在“黑色七月”。学生“考焦”,教师“烤焦”。当时,防暑条件差,没有空调,考场、阅卷室内放大冰块,考场外救护车紧张待命,以防考生中暑。

 

        现在,高考人性化改在六月,学生、家长、学校一致称好。

 

        在杭大期间,我参加九次高考阅卷,两次高考招生。阅卷是在高温、高度紧张、高工作量下进行。全省理科卷子,集中在浙大阅卷;全省文科卷子,集中在杭大阅卷。

杭大新闻系教师在汪庄(西子国宾馆)。左起桑义燐、王兴华、张大芝、本文作者。

 

        相比阅卷,招生轻松、愉快许多,前紧后松,边工作,边疗养。招生安排在风景秀丽的九溪航空疗养院、上海总工会疗养院,集中四五天,与外界隔绝联系,为的是保密。

 

        浙江只有一所全国重点大学一一浙江大学。四所省重点大学,杭大第一,其它是浙医大,浙农大,中医学院。这四所大学,比其它大学,优先拿到考生档案,优先挑选考生。

 

        一考定终身,一颗红心,两种准备的年代,考上大学穿皮鞋,考不上大学穿草鞋。“臭老九”,在那几天变得吃香了,招生的老师,每人手里都有要照顾的条子,有教师子女的,有关系户子女的。

杭大新闻系教师及子女在植物园游园。


        一到招生“禁地”,招生老师带着条子,互相串门递条子,优先录取教师子弟兵。当教师的就风光这么几天,但却可能改变一个年轻学子的一生。

 

        我关系不多,也是带着条子进场的。更绝的是,一名温州瑞安考生黄同学,把自荐信寄到杭大新闻专业,新闻专业负责人将信交给我,我带着自荐信去招生。

 

        疗养院条件很好,是星级宾馆。招生老师一进宾馆,安排好房间,两名老师一间房间,就开始工作,先领考生档案。新闻专业是热门专业,报考人数多,优秀考生多,以1.5:1投档,即录取1名考生,可拿到1.5份档案。


录取考生时,本文作者(右1)与同事在宾馆。

 

爱才也好色


        一般情况,一次投档,就可以完成招生任务。档案是按考生成绩,从高到低排列,录取也从高分到低分录取。因为天热,看档案又兴奋,又紧张,男老师干脆穿背心、短裤工作。为啥兴奋,老师都是爱才惜才的,看到好学生就高兴,甚至手舞足蹈。为啥紧张,害怕漏掉好学生,耽误考生的一生。

 

        我拿到档案后,首先寻找关系户考生、自荐考生的档案,找到了放在录取的一边。兴趣爱好,是亊业成功的一半。只要上分数线,这点忙是可以帮的,也不违反纪律的。

 

        浏览考生档案,是招生关键一关,德智体全面考核。有没有不良行为前科,有就先放下。有没有担任过学生干部,有就先要了。学习成绩偏不偏科,书写是否端正清爽,好的也先要了。身体素质好不好,好就先要了。还要看照片,五官是否端正,端正大方的,先要了。

杭大新闻系师生在学校大门口合影。

 

        浏览考生档案,遇到有趣的事情,一名温州管姓女生,考分高出全国重点线很多分,完全可以报人大、复旦新闻系。为啥人大、复旦沒录取?仔细查看志愿,人家根本没报全国重点院校新闻系。在省重点院校,从第一志愿,到第二志愿、第三志愿,填写的都是”杭大新闻专业”,而且在服不服从调整一栏中,写的是”不服从”。这么自信,这么热爱杭大新闻专业,作为老师,高兴都来不及,当然第一个彔取了。

 

        还看到一个普遍现象,新闻专业每年招30名,成绩前15名中,几乎全是女生。考虑到新闻工作是最危险的工种,以及女性的生理特点,只好忍痛割爱。我只招1/3女生,即10名左右。

 

        我觉得我的决策是正确的。后来看到浙江电视台”台风五姐妹”,站在风里雨里报道,做父母的肯定心痛这些在抗台第一线的女孩子。

本文作者参加学校文艺演出。


        有考生分数在全国重点线、省重点线以上,为啥没录取?原来填写志愿也是有窍门的,既要考虑自己的实力、兴趣爱好,又要看到竞争激烈,自己的不足,要服从分配,普通院校也有好专业。

 

        面对僧多粥少,招生院校很牛的,一般只招第一志愿,其次是第二志愿,一般不招第三志愿,“你看不上我,我还不要你。”

 

        我就碰到第二志愿的,有个考生第一志愿报考本校另一个热门专业,因为该专业招满了,招生老师把档案送给我。我一看,分数在前20名,就录取了。如果该考生是外校的,我根本看不到他的档案。如果对第一批档案不满意,可以退档换档,但要说明理由。

 

        补充一下,那个自荐黄同学,毕业后分回瑞安。后来随哥嫂去意大利打工。多年后回到瑞安电视台工作,结婚生子,编了一本温州话意大利语的翻译读本,为华侨服务,也送了我一本。

 

        招生也不是一个人说了算,有年级、系、学校复查组,检查是否公平、公正,是否有差错、漏洞。中文系负责学生工作的张老师,翻看新闻专业录取考生档案时,只看照片,看到漂亮女生会说,“这个看看蛮舒服的。”

 

        考生的命运,就操在这帮爱才好色的老九手里。


退休后的本文作者,在马来西亚旅游。


(本号获许可推送,图片由作者提供。)






一个魔幻,新奇的世界




        一群看似邪恶调皮的海盗,实际是纯真善良,又带有喜剧细胞的嘻哈勇士,想知道他们有多搞怪吗?来广州长隆国际大马戏一探究竟吧……




走出校园:

吴工圣:一路走来  知恩感恩

管士光:回望来时路

杨莉莉:风从四方来

李秋零:我的康德缘

张志伟:我和人大哲学院同龄

庞松:党史研究的小风波记事

杨宾:岁月峥嵘忆当年

郝荃汪建熙:财金侠侣

黄晓京:物非而人是——旧信札的记忆

郭凡生:追寻我们共同的理想

徐建:中国缺的是德高望重的大律师

蔡晓鹏:最难风雨故人来

吴晔:我一直很认真地幼稚着

张河:我们同学我们班

骆小元 忆会计行业:筚路蓝缕三十年

吴小军:回望校园三十秋

周建明:无法逝去的记忆

宋毅:初到中央团校的日子

郭少达:在废墟里推动变革

张伟光:红旗下的蛋(C:倒爷岁月)

张河:在蒙古国体验“双规”

李山泉:称雄华尔街的基金管理者

遇见纽约的秋天——

人大工经系78级校友李德顺先生专访



点击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

  曲逆编辑、工圣审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