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杨宾:岁月峥嵘忆当年

2016-12-20 杨宾 新三届文苑

        作者简介:

        杨宾,1957年生于北京,经济学硕士,高级会计师。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财政系会计专业。大学毕业后曾在国家机关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任职;从1993年起连续15年在招商银行业供职,历任北京分行常务副行长及党委副书记、沈阳分行副行长及纪委书记、太原分行行长及党委书记等;2008经社会公开招聘荣任深发展银行北京分行行长、党委书记;曾获得过中央金融工委“优秀干部”等多项荣誉称号。


本文作者杨宾。



        在中国银行史上,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可谓“百花齐放”。

 

        1983年9月,在国务院作出《关于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决定》,初步确定了中国银行业的整体框架。在随后的10年时间内,陆续有10家银行总行设立,包括工商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深发展银行、兴业银行等等。很快,这些银行陆续在各大城市开设分行,由此拉开了银行业蓬勃发展的序幕。

 

        在银行业百花争艳的历史背景下,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集经济基础、金融人才、文化氛围等多种优势于一体,将大力发展银行业作为推动其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从1990年代初起,北京市委、市政府开始积极引进股份制商业银行。

 

        1993年,北京市政府、深圳市政府与招商银行一拍即合,于是陈小宪行长(人民大学财政系金融专业78级)和我以及一批来自人民大学等高校的年轻人,成为了北京市股份制商业银行发展浪潮中的弄潮儿。 1994年7月,我们一起筹建了招商银行北京分行。于是在复兴门内大街上一座高楼拔地而起,成为在首都建立的第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

 

        在金融业高速发展的帝都,这22年来,分行各项业务持续、均衡、快速、健康发展,多项经营指标在招商银行系统内和北京金融同业中名列前茅,在首都的知名度一直很高。

 

        招商银行北京分行在保障资产质量、控制发展规模的前提下不断提升效益,经营业绩持续保持良好。截至2015年底,分行已拥有107家营业网点、4100多名员工,总资产超过13万亿元,分行的盈利能力、资产质量等核心指标已达到国际先进银行水准。


 招商银行北京分行原址,此处现已改建为金融街中心花园。


一、筹建选址:

        “不许动!你们要干什么?”

 

        1993年11月1日,招商银行取得中国人民银行关于筹建北京分行的批文,陈小宪任筹备工作执行小组组长,我任副组长。那年,北京的冬天特别寒冷,但却丝毫没能降低我们这群年轻人创业的热度。顶着漫天冰雪,我们迈出了筹建第一步——选址。

 

        1990年代初期,虽然改革开放的春风已吹遍神州大地,但是社会信息服务等方面还很落后,不像现在房地产中介遍地开花,专门从事房屋租赁、出售工作,能够为银行选址提供很大的便利。由于筹建时间紧迫,尹凤兰副行长发动不少朋友推荐了很多地点,不管白天黑夜,我们都会立即奔到实地去考察。然而,始终没有找到最合适的地点。

 

        12月的一天晚上,我在家刚准备休息,突然接到小宪行长的电话:“走!刚才有人给我说了一个地儿很不错,但是已被人看上了,明天下午就要签约,咱们现在赶紧去看!如果行,抢在他们前头!”于是,我迅速穿上大衣,开着车风驰电掣地往东城去。没想到,车到三元桥时突然抛锚了,车轱辘被陷在了雪中。那一天,北京的雪真叫一个大啊,道路上没有一个行人!那时的条件根本找不到救援的车辆,我索性把车放在路上,顶风冒雪地站在马路中间,好不容易才招了一辆出租车——继续“东奔”,与小宪行长汇合!


分行员工参加信贷业务考试。


        那是一座封闭的小院,夜深了,大门已锁。从门缝里能看到里面有点点灯光在闪烁,但却没有人回应我们。突然,我俩相视而笑、不谋而合——“翻”!在人大的那些青葱岁月,小宪行长是系排球队的主攻,也是跳高能手,我是善跑第四棒的接力赛主力,高墙从来都不是我们的障碍。“翻”,就是埋在我们哥俩骨子里的一种默契——打这儿之后,我俩又携手并肩“翻”过了多少困难屏障,我都难以数计了。

 

        我俩紧密配合,悄无声息地翻进了小院。正黑灯瞎火地四处“寻摸”呢,忽听有人在我们身后大吼一声:“不许动!你们要干什么?”

 

        这雪夜里的一声吼,令我至今记忆犹新。

 

        “你们要干什么?”这句话,在那个寒冷的冬夜,小保安从身后问过我;在决定离开那个年代人人羡慕的国家机关来干银行时,有人神秘地问过我;在“批筹”初期,小宪行长意气风发地问过我;在千头万绪的夜晚,妻子关切地问过我。

 

        作为人大复校后最早的一批大学生,我们经历了文革、上山下乡,在接受了来之不易的大学系统性教育后,我们想做和要做的,只有一件事——创造!用学到的知识、拥有的激情、怀揣的梦想以及积攒的经验,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在改革开放的历程中留下我们的一笔!

 

        经过一番解释和一系列电话确认后,小保安终于相信小宪行长和我的来意,领着我们参观了整个小院,并向我们详细介绍了小院的情况。这个小插曲成为了我俩现在聚会聊天时永远的笑谈。

 

        在西城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最终把分行的地址选在了金融街内。三个月后,一栋三层写字楼在金融街拔地而起,招商银行北京分行庄严挂牌、闪亮登场,成为了第一个进入金融街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同时,三个月建成一座写字楼,也成为了银行业界脍炙人口的“招行速度”。


 招商银行北京分行首批员工合影。


二、开业庆典:

        “年轻人,行!”

 

        1994年7月8日,招商银行北京分行举行了开业庆典。其实,在7月1日党的生日之前,我们分行已经开始试运行,各项准备都已就绪,大家在繁忙而有序的工作中期待着分行顺利开业。

 

        然而,开业前夜,我们却是在不平静中度过的。

 

        7月7日晚上8点左右,北京突然电闪雷鸣、狂风大作,瓢泼大雨顷刻间从天而至。到了9点,雨不但没有丝毫停止的迹象,而且越来越大。10点,我按捺不住了,给小宪行长打电话:“这雨——”,话音未落,小宪行长就打断了我:“走,回去看看!”那段时间,我们是攒足了劲地工作,都把分行当作自己的家了。这“回去”二字,正道出了个中情愫。

 

        10点半,我到了分行,发现分行的灯开着,以为是小宪行长比我先到了。没想到进去一看,居然是同事们因担心新建的小楼经受不起如此大的风雨,纷纷从家里赶到分行来了。10分钟后,小宪行长出现了,他颇为幽默地对大家说:“水能生财,看来我这行长办公室的风水不错啊,是块聚财之地!”原来,他的办公室在顶楼,由于排水管扭曲,水倒灌而入,办公室已是一片“汪洋”。

 

        于是,我们做的第一件事,又是飞身“翻”上楼顶,把扭曲的排水管矫正,然后,七手八脚地清理着小宪行长的办公室。随后,大家在一起把开业庆典的各项工作又确认了一遍,同时把分行各项系统也再检查了一遍。


 招商银行北京分行员工运动会。


        不知是谁突然说了声“雨停了”,回首向窗外看去,星月悄然重现夜空!大家不约而同地拍起手来——那会儿,我们何其年轻啊!小宪行长清了清嗓子说:“吃点儿方便面再走吧!为明天攒点儿劲儿!”大家这才感到,干了一晚上,真的饥肠辘辘了。一起开心地吃完方便面,分别回家,我满怀希望地期待着明天。哦,不对,应该是“今天”,时已“溜”过了零点!

 

        7月8日,开业庆典非常隆重。庆典的地址选在钓鱼台宾馆芳菲厅,人民银行和北京市委、市政府的相关领导都出席了典礼。典礼圆满结束后,时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党组成员的王岐山,拍着小宪行长和我的肩膀说:“年轻人,行!要踏踏实实干哦!”我曾经在“中农信”工作过,王岐山也算是我的老领导了,他的这句话,对我们是了莫大的鼓舞。

 

        当晚,我们分行全体员工又开了“开业庆典庆功会”。会上,没有豪华大餐,只有行政部同事买来的稻香村糕点。和全体员工围坐在一起,小宪行长说出了我们班子确定的“当年盈利,三年过百亿”的奋斗目标。

 

        在当年,称这个目标为豪言壮语,丝毫不为过。员工们乍一听到,确实也都有些目瞪口呆。这个目标放在现在也许并不算什么,但在当年,要知道北京地区GDP总量,仅为2011年的10%啊!

 

        区区一个分行,我们敢有这等志向,这不能不说是典型的人大学子之情怀。


 招商银行北京分行的行训。


三、稳健经营:

        “一定要坚守经营底线”

 

        大多数新建银行在发展的最初两三年,往往会有一种快速扩张的冲动,这段时期银行的规模可能会发展较快,繁荣、成功的景象比较容易显现;而由于金融业的特殊性和风险滞后性等原因,资产质量这一银行最致命的问题,却常常被经营者和外界自觉不自觉地忽视。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曾经遭遇了极其严重的通货膨胀,各银行都在“高息揽存”以求眼前能好看一些的业绩。记得最高时,利息加保值在30点左右,即存三年利息就接近本金了。尽管人民银行反复发文强调这种做法的违规性质,但屡禁不止。我们作为新成立的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分行,不得不面临着走什么路、怎么选择的问题。

 

        为此,小宪行长和我在内的分行三人领导班子,反复开会讨论,让思想激烈碰撞——我们称之为“头脑风暴”会。白天大家都有很多行政工作,“头脑风暴”会只能安排在下班之后,通常结束时,已是夜里一两点钟了。

 

        有一天,我们又一次进行“头脑风暴”会。会上我提出,当前最需要明确的问题是:我们一定要坚守的经营底线,到底该定在哪里?大家讨论得热火朝天,却始终没有一致的明确答案。当会议室的时钟在12点钟又一次敲响时,小宪行长说:“真理越辩越明,但明天还有工作,今天暂时结束,大家早点回家休息吧!”散会之后,我们纷纷收拾好各自的文件,驱车回家。小宪行长留在会议室内单独又坐了一会儿,他是最后一个从车库里把车开出来的。

 

招商银行北京分行领导在主席台上。


        我驱车刚过长安街,手机铃声就响了,是小宪行长的来电:“杨宾,灵感被‘撞’出来啦!你赶紧回行来找我!”他的喜悦之情,穿透电话直击我的耳膜,我也精神一振,调转车头就往回开。

 

        到了分行小楼前,看到小宪行长正站在门口,旁边还有一位交警。小宪行长完全不理会交警,只顾抑扬顿挫地对我说:“我们一定要坚守的经营底线,就是稳—健—经—营!”然后,他滔滔不绝地从山西票号说到现代企业,从不同的角度阐述着他的想法。我越听越明,不断地点头、搭话回应。见我俩旁若无人地大聊特聊起来,旁边的交警实在耐不住、打断了我们:“同志,您刚才撞车了!请出示证件!”

 

        听交警一说,我才恍然大悟,准是因为思考太投入、太专注,小宪行长开车一出地库,就径直撞在了停靠路边的公交车上!正是被交通事故的这一“撞”,撞出了他的灵感:商业银行是在信用基础上经营的,在发展的道路上,避免信用风险等各种“撞车”事故,稳健地走好每一步,这不就是最重要的嘛?

 

        第二天,我们召开全体会议,宣布了“宁要稳健的适度速度,不要留有漏洞的高速度”、“坚决不打擦边球”等一系列稳健经营的方针。宣布初期,很多员工表示不理解,认为这是我们读大学、在人民银行工作带出来的学究气。但我们没有动摇,不仅不追逐“高息揽存”,还进一步提出“服务”理念,要求一线人员“站立服务、微笑服务、面对面服务”。这些“新招儿”在那个年代,都是让同业们深感“不怎么靠谱”“不可理喻”的。

 

为优秀员工颁奖。


        当时,分行整体氛围非常民主,有一天,一位曾经参与筹备的老大姐来到我的办公室,语重心长地说:“杨宾啊,我们理解你们的思路,可咱还得务实啊!大家都在这么干(高息揽存),咱们不干就极有可能被落下,现在北京的银行可是越来越多了啊!”我没和她太多争论,我相信实践结果会说服老大姐的。在那段时间里,小宪行长和我们班子成员们互相鼓励:耐住“寂寞”,顶住压力,坚守方针。

 

        从1995年开始,“高息揽存”在北京地区各家银行里陆续引发出问题。当大部分金融结构为解决各种违规放款问题而焦头烂额时,我们招商银行北京分行独善其身,得以静心推进“提升服务”“改进流程”等经营战略。截至1997年12月31日,分行成立3年时,存款规模已达170亿元!我们以实实在在的业绩,实现了“开业典礼庆功会”上立下的豪言壮语。

 

        而今,当年我们分行筹建小组的成员,都已经成就了不同的事业。小宪行长现任中信银行总行行长,尹凤兰现任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副行长,我在深发展银行任北京分行行长……大家再聚在一起时,关于创建招商银行北京分行的话题,不由自主地总会出现,那可是我们一伙子年轻人在满腔热血地“打天下”啊。

 

        现在想想,那时年轻的我们对未来发展的成就会达到哪里,并没有清晰的预想,可是走怎样的一条路却早已选定——不怕走继往开来、创造历史的路,不怕走荆棘满地、压力重重的路,不怕走向上攀登、改革创新的路。

 

        峥嵘岁月,我们一路相伴,恰同学少年!


        谨以此文纪念毕业三十周年。    

 

        写于2012年6月6日,

        2016年12月略有补充。


2012年,人民大学财政系会计专业78级同学毕业30年合影。 

        

(原载《天高人大——七七八八集续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本号获作者许可推送,图片由作者提供。)


点击阅读:

张河:我们同学我们班

骆小元忆会计行业:筚路蓝缕三十年

骆小元追忆上大学:生命复苏,心灵飞扬

庞松:房地产开发不得侵害居民私有产权

熊国胜:重温王友琴的《未名湖,你听我说》

熊国胜:骆一禾的“背影”(上篇)

熊国胜:骆一禾的“背影”(下篇)

姜波:阿根廷,别为我哭泣

杨劲桦:最美好的城市圣地亚哥

追忆朱维民先生:他,牵着我们步入艺术圣殿

刘宇:保存日子的最好方法是把日子拍成照片

班和平:孝子贤媳活埋“黑蛇精”父亲

马道:与“爱”有关的故事

马道:南山品竹

郭凡生:追寻我们共同的理想

姜和平:夜搜苏修特务记

吴小军:回望校园三十秋

我的大学:那些流年,那些囧事

为了卡斯特罗的古巴,我选择西班牙语

张自忠路3号:一座让人思绪万千的院落

杨劲桦: 梦里颐和园

庞松:跟随龚育之写党史忆往

宋毅:初到中央团校的日子

姜波:质疑“中等收入陷阱”

杨劲桦:邂逅那不勒斯

黄晓京:物非而人是——旧信札的记忆

詹国枢:经济文章的三条半标准

林晨:我在新华社三十年

范蔚萱:好汉与书生

杨劲桦:悼恩师彭明

肖玉环:告别南生

李山泉:称雄华尔街的基金管理者

肖玉环:友谊地久天长

李秋零:我的康德缘

张志伟:我和人大哲学院同龄

吴思:擦桌子的“主义”

张晋峰:一段终身难忘的经历

陈锡文:人民大学78级报到第一人


    长摁二维码关注我们。

  曲逆编辑、工圣审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