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志伟:我和人大哲学院同龄

2016-11-12 张志伟 新三届文苑

        老编按:今天,是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创建60周年庆典日。本号推送哲学系78级本科毕业生、与人大哲学院同龄的张志伟教授一篇文章,以示祝贺。


人民大学哲学系78级全家福。后排左3本文作者。


        我和人大哲学院有缘。今年是人大哲学院(系)建院(系)60周年。1956年,人大哲学院(系)正式建院(系),而我恰好在那一年出生,我是人大哲学院的“同龄人”。


        38年前,1978年,中国人民大学正式复校,我有幸成为人大复校后的第一批本科生,53名哲学系本科生中的一员。从那时起我就没有离开人大,先读书后工作,教龄也有30年了,可以说是人大哲学系(2005年改为哲学院)复校以后辉煌历史的见证人,经历的系主任(院长)就有八位:张腾宵、罗国杰、陈先达、刘大椿、焦国成、冯俊、郝立新和姚新中。哲学院群星灿烂,此后几经风雨,更新换代,全面转型,焕发青春。弹指间,38年过去,恍若昨日。


        由于“文化大革命”12年没有高考,78级本科生年龄相差很大。哲学系这一届本科生最大的32岁(如李祖全,人称老广东),最小的16岁(如赵汀阳,人称小广东),正好相差一倍。班长孙彦敏,书记庞元正,北京同学与外地同学各占一半,人才济济,其乐融融,如同一个大家庭。


        遥想当年,本科生活丰富多彩,哲学辩论面红耳赤,读书求知如饥似渴,圆明园吟诗填词,颐和园踏雪寻梅……1979年因向“二炮”索还校舍游行到新华门,那可能是唯一一次成功的学生游行。凡此种种,令人回味无穷。

同窗同学,右2本文作者。


        当年高考北京地区400分以上者有100多人,好像一多半到了人大,哲学院(系)就有5人之多,外地生更是各省考生中的佼佼者。当时的哲学系被称为人大第一大系,火红的系旗从来都排在第一位,招生也是优先选择,甚至有些没有报考哲学专业的同学,因为成绩优异也被招揽到了哲学系。


        由此想到,现在很少有考生第一志愿报考哲学专业,哲学系的本科生动不动就有“转业”思想,不禁慨叹时代变迁,人们的追求和理想不同了。


        那时的哲学系不愧是人大第一大系,教师就有110多人,石竣、庞景仁、苗力田、肖前、李秀林、罗国杰、陈先达、夏甄陶、方立天、张立文……真可谓名师荟萃。


        我们的西方哲学史课程第二学期的课,是由苗力田先生讲授的,那是苗先生复校后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给本科生开设西方哲学史。先生风采,令人耳目一新,让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做学者风范,一时间使得许多同学成了康德哲学的“信徒”,也使我最终成了先生的入室弟子。

同学哥们。左1本文作者。


        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38年来哲学院(系)不仅是学生换了一茬又一茬,教师也是更新换代,物是人非了。本科生越来越少,硕士生、博士生越来越多。记得当年哲学系的研究生没有几个人,1982年我读研究生时,一个班30多人,当时是招生最多的一年,而现在一届研究生就有70人。1988年我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时哲学系这一届博士生只有8个人,人称“八大金刚”,现在的一届博士生也是70人。


        当年我的老师辈们故世的故世,退休的退休,风华正茂的中青年教师如陈先达、张立文现在已经是硕果仅存的元老,哲学院(系)换了一代人。


        实际上,哲学院(系)不仅仅是人的变化,“内容”也在变。38年前,人大哲学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工作母机”,全国高校哲学院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骨干大多出自人大哲学系。


        记得一入学老师就告诉我们,我们的专业“哲学”是简称,全称应该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关的课程最多,像《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1848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哲学笔记》……几乎所有的经典著作每部都是要开设一学期的课程,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博士生,也不一定有那时本科生读经典著作读得多。


        38年过去了,人大哲学系辉煌依旧,与北京大学哲学系并称高校哲学院系中的“超级航空母舰”,1988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为第一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哲学一级学科下属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逻辑学、伦理学、美学、科学技术哲学、宗教学、管理哲学和政治哲学等10个二级学科,均招收研究生和博士生,目前是全国高校哲学院系中规模最大、学科配备最齐全、教师最多、教授最多的哲学院系。

毕业20年合影。后排左3本文作者。


        在某种意义上说,人大哲学院(系)过去的辉煌与意识形态密切相关,而现在人大哲学院(系)则与时俱进,焕发青春,完成了全面转型,在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中同样居于领先地位。


        记得上学时有一次坐车路过北大,同学好友黄晓京指着北大说,我们本应是北大的人,因为我们的分数足够上北大了,而当时人大的条件之简陋的确让我们有这样的想法。现在,我在人大哲学院(系)风风雨雨走过了38年,我不后悔当年的选择,相信黄晓京也不会后悔。


        人生无悔,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重生的机会,我会重新再走这38年。


        1978年入学时我不过20岁出头,38年过去,我已到了“耳顺”的年龄。2006年人大哲学系系庆50周年时,哲学系第一届本科生(1956级)聚会人大,我看到老前辈们白发苍苍而童心未泯,心中有一种莫名的激动。


        2008年,我们这些人大复校后哲学系的第一批本科生30年后聚会人大,内心的感受亦是难以言表,唯愿同学们健康长寿,再过30年后重新聚首。今年则是人大哲学院的60年大庆,作为“同龄人”,我要说一声:哲学院生日快乐!哲学院永葆青春!


        人会变老,心不可以老。

        人会变老,哲学系不会老。 


        2008年初稿,2016年修订



2016年11月3日,哲学院张志伟教授(左2)、李秋零教授(2)成为首批中国人民大学杰出人文学者特聘教授。


        作者简介:

        张志伟,北京人,1956年生, 哲学院教授、 曾任哲学系宗教学系副主任,哲学院常务副院长;现任哲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首批中国人民大学杰出人文学者特聘教授;兼任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理事长。研究方向为、 主要著作有《》《》,主编《 》《》《》等。


(初稿原载《七七八八集——中国人民大学77、78级入学三十周年纪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老照片选自《我们同学——中国人民大学77、78级入学三十周年纪念》画册。小号获作者许可使用。)


相关阅读:

姜波忆范敬宜:老范,我好想你呀!

周建明:无法逝去的记忆

肖玉环:友谊地久天长

吴思:擦桌子的“主义”

张晋峰:一段终身难忘的经历

陈锡文:人民大学78级报到第一人

张河:我们同学我们班

骆小元 忆会计行业:筚路蓝缕三十年

李奇志:幽默豁达的智者王小波

李奇志:中日友善的民间力量

杨劲桦:我记忆里的学校运动会

杨劲桦:大学游泳队的姐妹兄弟

杨劲桦:在西藏祭奠田文

青春田文,墓碑隔不断的思念

杨莉莉:红叶时节忆海波

胡舒立:黎海波的胸中丘壑

胡舒立:大真无争张善炬

张善炬:跟着锦涛书记跑乡下

鲁晓晨:校园新闻实践的那些事儿

徐世平:经历学潮

徐建:中国缺的是德高望重的大律师

李培禹:代表《这一代》专访王蒙

张伟光:红旗下的蛋

蔡晓鹏:最难风雨故人来


    长摁二维码关注我们。

  曲逆编辑工圣审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