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杨劲桦:邂逅那不勒斯

2016-11-25 杨劲桦 新三届文苑


        我喜欢独自去欧洲旅行,最钟爱的国家属意大利。每一思念,我便会撂下手边的烦杂,千里命驾,背个书包,跳上飞机,飞往罗马。

    
        比起欧洲别国,意大利也许没那么规整,但她的迷人之处絮絮也道不尽,道不尽且无与伦比:城堡、教堂、广场、街道、凯撒、文艺复兴、拉斐尔、米开朗基罗……尤其是那些不期而遇的惊艳:你看那伫立在街头的雕像,全身肌肉凹凸有致,精准无比,裙摆飘飘的皱褶,充盈着永恒的动感;你闲散地走进任何一家路边小店,里面衣物饰品件件倩巧,超乎意料;手工打造的皮鞋,穿在脚上严丝合缝,那舒服的感觉,让你都要落下泪来。

        我走过意大利的很多地方和国中国:梵蒂冈、圣马力诺、米兰、罗马、佛罗伦萨、威尼斯、比萨、卡西诺、庞贝……但我最念念不忘的,却是那不勒斯。




        我姐夫在意大利留学、工作多年,他跟我说,南部的那不勒斯又脏又乱又穷,黑社会盘踞,充斥着小偷妓女和流浪汉,那里的人散漫懒惰,不爱干活,城市里垃圾成堆,前些年马路上甚至没有红绿灯……所以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去那不勒斯。直到有一次,去古城庞贝,我姐夫开车,游玩结束后他问我,这里距那不勒斯20多公里,要去看看吗?我点头说好。

        汽车开出庞贝小城,沿海向北行驶。过了圣乔治阿克雷玛诺往东,20分钟后,车子曲曲弯弯开进了一个港湾。我姐夫说,这就是那不勒斯。话音未落,我一转头,霎时就呆住了。

        我的正面是一望无尽的大海,海水颜色是幽幽的深蓝,似那深不见底的女人眼眸;而背面竟是高险陡峻的断崖,就在这断崖的峭壁上,盖满了一层一层高耸入天的古老房屋。

 

       我去过无数滨海城市,海滩前多为矮小的建筑物,从未见过离海水咫尺之遥,陡然竖起一座立体的城市。这种震撼除了她的美丽,还有视觉上的惊险。实在无法想象,早在公元前七世纪,那不勒斯就已经站在了这里。



        车子在坡度很大的石板路上绕行。阳光数片倏隐倏现,两旁房屋错落,有着大块石头筑成的院墙和高耸的黑门,间或门前有藤萝小花,闲散地盛开着,红红绿绿把干燥的空气都湿润了。抬头望去,到处飘着挂晾的衣服。世俗和梦境混淆在一起,气氛奇异。

        我们开到一处绿树成荫的高坡上,眺望下面的大海,看见椭圆呈蛋形的城堡,延伸在海里面。我问姐夫这是哪里,如此之美艳?回答说:桑塔露琪亚港。问:就是从小唱的意大利民谣桑塔露琪亚吗?答:正是。

        有关桑塔露琪亚的故事,小时候我听过各种版本,最有名的是女妖的,最震撼的却是另一个:年轻修女桑塔露琪亚与凡界的一位少年相爱,二人决定午夜时辰私奔。少年当晚驾着小船在河上等,直到黎明,迟迟不见女孩的踪影。少年鼓起勇气,去敲教堂的厚门。老嬷嬷出来开门,交给他一个小盒子,告知是女孩托付的,请勿再来。少年黯然离去,回到小河边,打开盒子一看,里面是一对眼睛……

        那个爱情跟眼睛一样珍贵的年代,多么让人怀念。




        从美丽的桑塔露琪亚港湾往前走,便看见一个由十几个大圆柱子围绕而成的广场,叫做公民投票广场。光听名字我就感动,这就是民主的先河啊。广场两侧分别是那不勒斯王宫和左右带有柱廊的保罗圣芳基教堂,气派而优雅。

        那不勒斯,意大利语叫拿波里,这座妖娆的古城有2500年的历史,由希腊人创建。在希腊神话中,传说是海妖帕耳忒诺珀建立了那不勒斯。两千多年的时光长河里,无数风流人物轮番在此称雄,西罗马人、哥特人、诺曼人、拜占庭人、西班牙人、西西里人、法国波旁王朝……直到1841年,那不勒斯才最终成为意大利王国的一部分。

        正因为如此,那不勒斯是多姿的,它拥有从中世纪、文艺复兴到巴洛克时期丰富多样的建筑形式。我们可以看见拜占庭式的典雅,也可以看见哥特式的锐蛮。

        有点儿累,想喝杯咖啡,于是我们走进一家咖啡店。推开镶嵌着玻璃的厚厚木头门,里面人头攒动。店很小,只有吧台,没有桌椅,所有的人都站着聊天。十来个年龄不等的南方男人,喋喋不休地大声说话,表情手势丰富,皆有黑色的头发、古铜色的皮肤、喷薄欲出的热情、微微的粗鲁,还有那吊儿郎当却一往情深的眼睛,闪烁着星星的光芒。




        我听不懂异国的语言,却注意到意大利语永远尾音下垂,显示出意大利人的国民性——随意和玩世不恭。

        我挤到柜台前,用英文说要一杯Espresso。老板用鹰一样的眼睛盯着我:“Cinese?” (注:中国人的意大利语发音)我点了点头。他做好了一小杯特浓咖啡推过来,脖子也随着手往前探伸。我拿起杯子一口喝掉。旁边坐着个浓妆艳抹的女人,长长的卷发,颜色黑到不自然,叼着根香烟,妖冶地对着我笑,叽哩咕噜说了些什么,嗓音沙哑,造型像极了西方电影里的古代妓女。

        从咖啡店出来,我们朝附近的圣卡罗歌剧院走去。我早就知道意大利最好的歌剧院在那不勒斯。人们都说,那不勒斯人很懒,男人大白天也不干活,天天在酒吧咖啡馆里混日子,就喜欢唱歌儿、玩儿。近年好几个歌手,都是那不勒斯出来的。

        那不勒斯不仅是意大利的歌剧中心,自成一派,还创立了“轻歌剧”“浪漫吉他”等。有史以来最著名的男高音恩尼克-卡鲁索,就是那不勒斯人。更值得一提的是,传遍世界的意大利民谣,比如《我的太阳》等,都是出自那不勒斯。




        圣卡罗剧院离王宫不远,宏伟壮丽,美轮美奂。剧院修建于1737年,是整个欧洲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剧院,由波旁王朝的查理王所建,音响效果堪称第一,超过了威尼斯大剧院。

        唯一遗憾的,就是到处能看见流浪汉蜷缩或倚坐在各个角落。当我跟这些无家可归的人目光不期而遇的时候,感觉他们的眼睛里不是漠然,而是冷峻,那种毫不遮掩直面人生的深邃,令我心中凛凛。

        届时已是黄昏,天色转暗,隐隐感到另一种神秘精灵的甦醒。我顺着圣卡罗大剧院的台阶拾级而上,不小心碰到一个匍匐在地的乞丐,我看着他蓬头垢面肮脏的脸,慌忙躲避。

        突然,乞丐缓缓站起,昂起了头,竟然唱起歌来。是桑塔露琪亚!声音犹如天籁一般。我整个人僵在那里,眼睛里立刻涌满了泪水。我凝视着乞丐,他的脸竟似朝霞升起般地明亮了起来。




        那不勒斯,你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城市?如此美丽,如此脏乱,如此玩世不恭,如此放浪不羁。你犹如一个历尽世态炎凉的2500岁女人,没有了清纯,裸露着美艳;你的眼眸,洞明世事,我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做“朝至那不勒斯,夕死可矣”。

        

(原载《中国新闻周刊》,小号获作者许可使用,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阅读:

杨劲桦:月亮的山谷

杨劲桦:悼恩师彭明

杨劲桦:我记忆里的学校运动会

杨劲桦:大学游泳队的姐妹兄弟

杨劲桦:在西藏祭奠田文

骆小元追忆上大学:生命复苏,心灵飞扬

骆小元忆会计生涯:筚路蓝缕三十年

黄晓京:物非而人是——旧信札的记忆

林晨:我在新华社三十年

范蔚萱:好汉与书生

祁林一路走好,天堂没有杀戮没有伤害

肖玉环:告别南生

肖玉环:友谊地久天长

李山泉:称雄华尔街的高级基金经理

李秋零:我的康德缘

张志伟:我和人大哲学院同龄

郭少达:在废墟里推动变革

姜波忆范敬宜:老范,我好想你呀!

周建明:无法逝去的记忆

吴思:擦桌子的“主义”

张晋峰:一段终身难忘的经历

陈锡文:人民大学78级报到第一人

张河:我们同学我们班

李奇志:幽默豁达的智者王小波

青春田文,墓碑隔不断的思念

杨莉莉:红叶时节忆海波

胡舒立:黎海波的胸中丘壑

胡舒立:大真无争张善炬

张善炬:跟着锦涛书记跑乡下

徐世平:经历学潮

徐建:中国缺的是德高望重的大律师

张伟光:红旗下的蛋

蔡晓鹏:最难风雨故人来


    长摁二维码关注我们。

  曲逆编辑、工圣审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